钟华仕的第二笔利润分成打入了沙漠之舟的账户,多达1800万元。
老板钟华已经成为中国箱包界的风云人物。在沙漠之舟的运作之下,他最近登上了央视二套接受专访,大谈民族品牌。
他很感激骆千帆的操盘,亲自带队到虹城拜访骆千帆,请他和沙漠之舟团队吃饭,当然,更重要的是请教下一步的运作方案。
骆千帆支招,让他请明星代言。
钟华想请陈冠西,被骆千帆好说歹说否定了。
别看他现在风头正劲,将来会被打入地狱,反噬代言品牌。
骆千帆给出一个建议名单,可是钟华死活不同意,嫌他们名气小。
他哪里知道,骆千帆列出的这几个人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名气将火速蹿升。
俩个人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取了个折中的意见,决定聘请王力宏为钟华仕箱包代言,至少很稳!
签订代言合同的时候,骆千帆近水楼台,特别加了一条,要求王力宏至少分别参加一次“沙漠之舟”和正在运作中的“骆驼教育”的活动。
骆千帆已经在为“骆驼教育”的发展铺路了。
……
4月6日,周三,《教育周刊》正式出版第一期,反响火爆。
其实此前举办线下汉东教育版“百家讲坛”的时候就已初见端倪。
活动邀请来虹城市名气很大的作文老师翟江。
骆千帆大手笔,以每节课5000元的价格签了翟江18节课,每节课2个小时,并买下课程版权。
2005年,这个价格是非常高的。
不仅如此,出书或者制作光盘出售的时候还要付给他稿酬。
骆千帆另与翟江达成一份协议,等成立“骆驼教育”以后,将与其签订一份作文培训的长约。同时承诺他,《教育周刊》将负责为他打名气。
骆千帆还悄悄告诉翟江,他将安排公司里的人“占领”各大论坛,宣传造势打人气。
翟江是个脑子很活的人,长远来看,名气意味着更多的金钱,翟江很高兴。
虹城晚报前期的宣传很给力,加之沙漠之舟公司印制广告散页散发到各中小学,所以活动现场人气火爆。
最关键,翟江讲课的效果非常好,一下子把“百家讲坛”第一期带到一个高度。
线下活动的火爆对《教育周刊》的改版形成呼应。
翟江的课程以文字版的形式全文刊登,让没有现场听课的学生家长趋之若鹜。
其他栏目也都干货满满,排版上也新颖别致。
文字表述鲜活、接地气,读起来好玩又有趣,别具一格。
这是骆千帆特意要求的,教育周刊必须在文字上成为整个《虹城晚报》的“天花板”和效仿对象。
为此,骆千帆特意施行“主笔制度”,必要的时候采、写分离——采访归采访,写稿归写稿。
这个时候张楚的文字优势显露无遗,受到骆千帆的器重和称赞。骆千帆还邀请周旭阳进行把关,最终呈现了非常不错的文字效果。
《教育周刊》第一期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广告不多。
广告商都不是傻子,没看到你最终呈现的版面,也没有看到市场的反响,他们是不会轻易投放广告的。
不过,一周以后的第二期报纸出版,刊登的广告明显增加。
等到第三期出版的时候,24版的《教育周刊》,大大小小刊登了二十多个广告,其中包括六个整版广告和六个半版广告,超出其他任何一份周刊。
等到出版第四期的时候,不仅广告继续增加,《教育周刊》精心打造的五个栏目,都拥有了长期的冠名商。他们看中的是《教育周刊》背后的学生资源。
这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其他周刊加起来才四个冠名栏目。
而且到这个阶段,“汉东教育百家讲坛”的线下活动已经不需要任何宣传了。
有人为了拿到有限的门票,竟然私下里找水载舟和魏青山开后门。
还有很多记者编辑来找骆千帆为亲戚朋友要票。
有人建议售票,骆千帆拒绝了,保证人气和热度最重要。
至于挣钱,他有的是办法——“百家讲坛”线下活动开辟出场内外二十个展位进行招商,到最后,单靠线下活动就足以盈利,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五一过后,水载舟、魏青山亲自摆下庆功宴,为《教育周刊》全体人员庆功。
事实上连水载舟自己都没想到《教育周刊》会办得这么好,也没有想到《教育周刊》的市场反响会这么大。
庆功宴上,骆千帆一点都不贪功,一方面把功劳分摊给下属,一个一个点名夸出花来;另一方面,把功劳推给水载舟和魏青山。
“都是水总高瞻远瞩给铺的路,要不是水总的‘承包制’指明方向,我骆千帆到现在也找不到努力的方向……”
“也多亏了魏总关心指导、大力支持,要人给人、要物给物,才让我们教育周刊免除了烦杂之忧……”
骆千帆马屁拍得好,最后趁两位领导高兴,又无耻地提了两个要求,“希望报社给配一个专职的摄影记者”,“希望报社增加《教育周刊》的版面,最好能从原来的24个版加到40个版……”
水载舟和魏青山被拍得晕晕乎乎,酒也喝得迷迷瞪瞪,没怎么思考就答应了。
第二天回想才发现上当——白给了骆千帆一个摄影记者和16个版面,报社却需要多承担一大笔纸张、印刷和人力成本。
……
这边,《教育周刊》办得风生水起;另一边,“骆驼教育”成功注册,教学筹备工作进展顺利。
“骆驼教育”的教学地点选定在振兴小学旁边的少年宫,靠近重点小学,区位优势突出。
少年宫一共9层,骆千帆一下子租下了其中的6到9层。
其实他想整租下来,但是1到3层是另一个叫“汉东沃土培训”的培训机构。沃土是个老牌子,规模很大,有四个校区。第五个校区也将在暑期正式开班。
少年宫是沃土的总部,也是其中的一个校区。
4层5层还零散分布着其他的一些小型培训机构。
蒙蕾处于从报社半离职状态,大部分精力投入到骆驼教育这边,和高薪聘请的振兴小学退休老校长蔡正明、伺候蒙耀祖老爷子归来的马东一起,带着从沙漠之舟抽调来的六个人负责“骆驼教育”的筹备工作。
到目前为止,办公和教学场地的布置已经基本结束,各种教学设备基本到位,可以提前开展暑假和秋学期招生了。
接下来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招聘老师和招收学生。
问题是,“骆驼教育”还没什么动静呢,少年宫其他的培训机构已经虎视眈眈了,尤其沃土培训……
老板钟华已经成为中国箱包界的风云人物。在沙漠之舟的运作之下,他最近登上了央视二套接受专访,大谈民族品牌。
他很感激骆千帆的操盘,亲自带队到虹城拜访骆千帆,请他和沙漠之舟团队吃饭,当然,更重要的是请教下一步的运作方案。
骆千帆支招,让他请明星代言。
钟华想请陈冠西,被骆千帆好说歹说否定了。
别看他现在风头正劲,将来会被打入地狱,反噬代言品牌。
骆千帆给出一个建议名单,可是钟华死活不同意,嫌他们名气小。
他哪里知道,骆千帆列出的这几个人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名气将火速蹿升。
俩个人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取了个折中的意见,决定聘请王力宏为钟华仕箱包代言,至少很稳!
签订代言合同的时候,骆千帆近水楼台,特别加了一条,要求王力宏至少分别参加一次“沙漠之舟”和正在运作中的“骆驼教育”的活动。
骆千帆已经在为“骆驼教育”的发展铺路了。
……
4月6日,周三,《教育周刊》正式出版第一期,反响火爆。
其实此前举办线下汉东教育版“百家讲坛”的时候就已初见端倪。
活动邀请来虹城市名气很大的作文老师翟江。
骆千帆大手笔,以每节课5000元的价格签了翟江18节课,每节课2个小时,并买下课程版权。
2005年,这个价格是非常高的。
不仅如此,出书或者制作光盘出售的时候还要付给他稿酬。
骆千帆另与翟江达成一份协议,等成立“骆驼教育”以后,将与其签订一份作文培训的长约。同时承诺他,《教育周刊》将负责为他打名气。
骆千帆还悄悄告诉翟江,他将安排公司里的人“占领”各大论坛,宣传造势打人气。
翟江是个脑子很活的人,长远来看,名气意味着更多的金钱,翟江很高兴。
虹城晚报前期的宣传很给力,加之沙漠之舟公司印制广告散页散发到各中小学,所以活动现场人气火爆。
最关键,翟江讲课的效果非常好,一下子把“百家讲坛”第一期带到一个高度。
线下活动的火爆对《教育周刊》的改版形成呼应。
翟江的课程以文字版的形式全文刊登,让没有现场听课的学生家长趋之若鹜。
其他栏目也都干货满满,排版上也新颖别致。
文字表述鲜活、接地气,读起来好玩又有趣,别具一格。
这是骆千帆特意要求的,教育周刊必须在文字上成为整个《虹城晚报》的“天花板”和效仿对象。
为此,骆千帆特意施行“主笔制度”,必要的时候采、写分离——采访归采访,写稿归写稿。
这个时候张楚的文字优势显露无遗,受到骆千帆的器重和称赞。骆千帆还邀请周旭阳进行把关,最终呈现了非常不错的文字效果。
《教育周刊》第一期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广告不多。
广告商都不是傻子,没看到你最终呈现的版面,也没有看到市场的反响,他们是不会轻易投放广告的。
不过,一周以后的第二期报纸出版,刊登的广告明显增加。
等到第三期出版的时候,24版的《教育周刊》,大大小小刊登了二十多个广告,其中包括六个整版广告和六个半版广告,超出其他任何一份周刊。
等到出版第四期的时候,不仅广告继续增加,《教育周刊》精心打造的五个栏目,都拥有了长期的冠名商。他们看中的是《教育周刊》背后的学生资源。
这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其他周刊加起来才四个冠名栏目。
而且到这个阶段,“汉东教育百家讲坛”的线下活动已经不需要任何宣传了。
有人为了拿到有限的门票,竟然私下里找水载舟和魏青山开后门。
还有很多记者编辑来找骆千帆为亲戚朋友要票。
有人建议售票,骆千帆拒绝了,保证人气和热度最重要。
至于挣钱,他有的是办法——“百家讲坛”线下活动开辟出场内外二十个展位进行招商,到最后,单靠线下活动就足以盈利,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五一过后,水载舟、魏青山亲自摆下庆功宴,为《教育周刊》全体人员庆功。
事实上连水载舟自己都没想到《教育周刊》会办得这么好,也没有想到《教育周刊》的市场反响会这么大。
庆功宴上,骆千帆一点都不贪功,一方面把功劳分摊给下属,一个一个点名夸出花来;另一方面,把功劳推给水载舟和魏青山。
“都是水总高瞻远瞩给铺的路,要不是水总的‘承包制’指明方向,我骆千帆到现在也找不到努力的方向……”
“也多亏了魏总关心指导、大力支持,要人给人、要物给物,才让我们教育周刊免除了烦杂之忧……”
骆千帆马屁拍得好,最后趁两位领导高兴,又无耻地提了两个要求,“希望报社给配一个专职的摄影记者”,“希望报社增加《教育周刊》的版面,最好能从原来的24个版加到40个版……”
水载舟和魏青山被拍得晕晕乎乎,酒也喝得迷迷瞪瞪,没怎么思考就答应了。
第二天回想才发现上当——白给了骆千帆一个摄影记者和16个版面,报社却需要多承担一大笔纸张、印刷和人力成本。
……
这边,《教育周刊》办得风生水起;另一边,“骆驼教育”成功注册,教学筹备工作进展顺利。
“骆驼教育”的教学地点选定在振兴小学旁边的少年宫,靠近重点小学,区位优势突出。
少年宫一共9层,骆千帆一下子租下了其中的6到9层。
其实他想整租下来,但是1到3层是另一个叫“汉东沃土培训”的培训机构。沃土是个老牌子,规模很大,有四个校区。第五个校区也将在暑期正式开班。
少年宫是沃土的总部,也是其中的一个校区。
4层5层还零散分布着其他的一些小型培训机构。
蒙蕾处于从报社半离职状态,大部分精力投入到骆驼教育这边,和高薪聘请的振兴小学退休老校长蔡正明、伺候蒙耀祖老爷子归来的马东一起,带着从沙漠之舟抽调来的六个人负责“骆驼教育”的筹备工作。
到目前为止,办公和教学场地的布置已经基本结束,各种教学设备基本到位,可以提前开展暑假和秋学期招生了。
接下来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招聘老师和招收学生。
问题是,“骆驼教育”还没什么动静呢,少年宫其他的培训机构已经虎视眈眈了,尤其沃土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