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徐晃离世
整个指标系统,简洁明了。
许多人看完,都是难掩心中的激动。
封爵,就这样白纸黑字的写在册子上,只需要足够努力,就一定能抱回家。
没有人觉得,自己一辈子也凑不够那一百大功或者三百大功、小功。
这天下的官僚、地主、商人还有四夷敌国,都是吾辈建功立业之所。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曹昂打算在未来,将一些能力不行的,逐步淘汰出校事府。
而空缺出来的位置,将会有新人来顶替,只有更新换代的校事府,才能更好的为皇帝办事。
因为,情报工作需要专业,而这些人,大部分人很不专业!
当然,这个评价,曹昂不会告诉他们。
相反,曹昂现在还需要这些人办差,维系绣衣卫的体制和框架组织,等用不着他们的时候,再处理掉也不迟。
“看来,要成立一个专门培养情报工作人员和特务的学校了……”
曹昂心里有了新的计划。
特务与间谍,不能不读书,更不能不接受严格的训练。
但现在时机还不成熟,朝臣还有社会不会理解,为什么天子鹰犬也要上学读书。
再者说,这样的秘密学校,也不是随随便建立就行的,还需要一些配套设施,以及相应教材才行。
这样的事情,不用急于一时!
曹昂训完话后,众人起身告辞离开。
……
一转眼,新的一年到来!
开春之后,曹昂去了长安,顺便巡视一番。
“陛下!刚刚从洛阳传来消息,右将军、阳平候徐晃薨了!”
马内监向曹昂汇报洛阳的消息。
“你说什么?徐晃薨世了?”
曹昂惊讶道。
“是!”
马内监点头应道。
徐晃是在太祖武皇帝创业早期投靠过来的,徐晃原是杨奉部下,后来劝说杨奉归附武帝,后来杨奉被人挑拨背叛武帝。
徐晃乘机向武帝投诚,从此为曹魏出生入死,一直以来忠心耿耿,不曾有过二心。
曹昂得知后,心情沉闷,身子都颤抖了一下。
徐晃的离世,对于曹魏来说,是一种损失。
如今,年轻一代还没成长起来,老一辈的人,却相继离世,曹昂有些担心,等老一辈都走光了,年轻一代能否挑起大梁。
在曹昂看来,曹魏能有今天,像徐晃这样风老臣功不可没。
他们随武帝征战四方,奠定了曹魏的基业,才能有安享太平的时候,这些都是这帮老臣浴血奋战得来的。
徐晃,自武帝创业之初,便加入到武帝的队伍中,一直为曹魏戎马一生。
他投靠过来时,还是曹氏创业最困之时,战乱让天下千疮百孔,经济疲惫,民生艰难。
武帝的地盘又小,四面环绕着敌人,可徐晃没有嫌弃,义无反顾的加入曹氏创业团队。
经过大家不屑的努力,先后解决了张秀、袁术、袁绍等诸侯,直到一统天下,建立曹魏。
要是没有像徐晃这样的武将,为建立曹魏而征战四方,没有他们立下的汗马功劳,根本无法建立曹魏。
徐晃的功劳是显著。
曹昂闭上眼睛,对侍立在一旁的马内监道:“阳平侯薨,朕甚哀之,其令,天下郡国致哀,魏军各部军旗降半旗。”
“命厚葬阳平侯,以国公之礼厚葬,像阳平侯这样为曹魏鞠躬尽瘁者,当此哀荣!命有司商议北平侯之谥号,以美其功!”
“诺!”
马内监应道。
像徐晃这样的功臣,就应该享受这样的待遇。
因为没有他们,就不会有如今的曹魏江山。
所以,曹昂觉得必须以这样的规格对待功臣。
而阳平侯徐晃的功劳,绝对配的上这样的哀荣!
徐晃的去世,倒是让许多人觉得意外和难以置信。
徐晃一直身体硬朗,顿顿能吃几大碗饭,平日里更是生龙活虎,怎么就突然没了。
不得不让人感慨,人生真是世事无常,好好的一个人说没就没了!
真是应了一句话,意外和明天不知哪个先来。
有些人甚至在徐晃去世的前一天,还看见徐晃策马奔腾,操练兵马什么的。
看起来不像有事的样子,怎么一个晚上,人就没了呢!
徐晃一个侯爷,却享受到国公的待遇,这人很多人心里不爽,却也无可奈何。
毕竟,这是天子决定的,他们就算再不爽,也不敢有什么怨言!
几天之后,礼部衙门的奏疏,便送到曹昂手里,曹昂打开奏疏浏览,内容如下:
“臣等奉诏谨议阳平侯徐晃之功,皆以为,阳平侯臣晃,追随太祖,平定天下,功为上。”
“辅佐陛下数载,推五德之运,定社稷之本朔……”
“谥法曰:威德刚武曰壮,赫围克服曰壮,死于原野曰壮,好力致勇曰壮,屡行征伐曰壮,武而不遂曰壮,武德刚毅曰壮,非礼弗履曰壮。”
“臣等以为,当谥之曰壮,称之谓:阳平壮候。”
曹昂看过之后,提笔在上面写了个可字,同意给徐晃上谥号为壮,然后,命人将奏疏送回礼部衙门。
礼部接到曹昂的回复,立刻准备安排葬礼相关事宜,按照年前刚制定的国公标准安排。
徐晃是第一个以侯爵身份,享受到国公的葬礼。
然而,随之徐晃的离世。
曹魏就只剩下了不过几位大臣,曾追随过老曹打天下。
而这些人之中,依旧各司其职,为曹魏的未来,散发着余热!贡献着自己最后一丝力量。
可以预见,未来三到五年,这些老一辈的创立曹魏基业大臣、宗室,也都将陆续离世。
这是自然规律,人力无法扭转的事实。
如果,历史没有出错的话,明年曹休、王朗等人,将会相继去世。
不可避免的,曹昂只能寻找这些人的继任者,等他们离世之后,接他们的班,继续发光发热。
但遗憾的是,找了半年多,到现在,曹昂都还没有物色到满意的人选。
不说找到比他们能力更强,最起码能力不能太差,而且还必须是亲信大臣。
能符合两个条件的,少之又少,不过符合一个条件的倒是不少,暂时让他们顶替也没有关系。
(本章完)
整个指标系统,简洁明了。
许多人看完,都是难掩心中的激动。
封爵,就这样白纸黑字的写在册子上,只需要足够努力,就一定能抱回家。
没有人觉得,自己一辈子也凑不够那一百大功或者三百大功、小功。
这天下的官僚、地主、商人还有四夷敌国,都是吾辈建功立业之所。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曹昂打算在未来,将一些能力不行的,逐步淘汰出校事府。
而空缺出来的位置,将会有新人来顶替,只有更新换代的校事府,才能更好的为皇帝办事。
因为,情报工作需要专业,而这些人,大部分人很不专业!
当然,这个评价,曹昂不会告诉他们。
相反,曹昂现在还需要这些人办差,维系绣衣卫的体制和框架组织,等用不着他们的时候,再处理掉也不迟。
“看来,要成立一个专门培养情报工作人员和特务的学校了……”
曹昂心里有了新的计划。
特务与间谍,不能不读书,更不能不接受严格的训练。
但现在时机还不成熟,朝臣还有社会不会理解,为什么天子鹰犬也要上学读书。
再者说,这样的秘密学校,也不是随随便建立就行的,还需要一些配套设施,以及相应教材才行。
这样的事情,不用急于一时!
曹昂训完话后,众人起身告辞离开。
……
一转眼,新的一年到来!
开春之后,曹昂去了长安,顺便巡视一番。
“陛下!刚刚从洛阳传来消息,右将军、阳平候徐晃薨了!”
马内监向曹昂汇报洛阳的消息。
“你说什么?徐晃薨世了?”
曹昂惊讶道。
“是!”
马内监点头应道。
徐晃是在太祖武皇帝创业早期投靠过来的,徐晃原是杨奉部下,后来劝说杨奉归附武帝,后来杨奉被人挑拨背叛武帝。
徐晃乘机向武帝投诚,从此为曹魏出生入死,一直以来忠心耿耿,不曾有过二心。
曹昂得知后,心情沉闷,身子都颤抖了一下。
徐晃的离世,对于曹魏来说,是一种损失。
如今,年轻一代还没成长起来,老一辈的人,却相继离世,曹昂有些担心,等老一辈都走光了,年轻一代能否挑起大梁。
在曹昂看来,曹魏能有今天,像徐晃这样风老臣功不可没。
他们随武帝征战四方,奠定了曹魏的基业,才能有安享太平的时候,这些都是这帮老臣浴血奋战得来的。
徐晃,自武帝创业之初,便加入到武帝的队伍中,一直为曹魏戎马一生。
他投靠过来时,还是曹氏创业最困之时,战乱让天下千疮百孔,经济疲惫,民生艰难。
武帝的地盘又小,四面环绕着敌人,可徐晃没有嫌弃,义无反顾的加入曹氏创业团队。
经过大家不屑的努力,先后解决了张秀、袁术、袁绍等诸侯,直到一统天下,建立曹魏。
要是没有像徐晃这样的武将,为建立曹魏而征战四方,没有他们立下的汗马功劳,根本无法建立曹魏。
徐晃的功劳是显著。
曹昂闭上眼睛,对侍立在一旁的马内监道:“阳平侯薨,朕甚哀之,其令,天下郡国致哀,魏军各部军旗降半旗。”
“命厚葬阳平侯,以国公之礼厚葬,像阳平侯这样为曹魏鞠躬尽瘁者,当此哀荣!命有司商议北平侯之谥号,以美其功!”
“诺!”
马内监应道。
像徐晃这样的功臣,就应该享受这样的待遇。
因为没有他们,就不会有如今的曹魏江山。
所以,曹昂觉得必须以这样的规格对待功臣。
而阳平侯徐晃的功劳,绝对配的上这样的哀荣!
徐晃的去世,倒是让许多人觉得意外和难以置信。
徐晃一直身体硬朗,顿顿能吃几大碗饭,平日里更是生龙活虎,怎么就突然没了。
不得不让人感慨,人生真是世事无常,好好的一个人说没就没了!
真是应了一句话,意外和明天不知哪个先来。
有些人甚至在徐晃去世的前一天,还看见徐晃策马奔腾,操练兵马什么的。
看起来不像有事的样子,怎么一个晚上,人就没了呢!
徐晃一个侯爷,却享受到国公的待遇,这人很多人心里不爽,却也无可奈何。
毕竟,这是天子决定的,他们就算再不爽,也不敢有什么怨言!
几天之后,礼部衙门的奏疏,便送到曹昂手里,曹昂打开奏疏浏览,内容如下:
“臣等奉诏谨议阳平侯徐晃之功,皆以为,阳平侯臣晃,追随太祖,平定天下,功为上。”
“辅佐陛下数载,推五德之运,定社稷之本朔……”
“谥法曰:威德刚武曰壮,赫围克服曰壮,死于原野曰壮,好力致勇曰壮,屡行征伐曰壮,武而不遂曰壮,武德刚毅曰壮,非礼弗履曰壮。”
“臣等以为,当谥之曰壮,称之谓:阳平壮候。”
曹昂看过之后,提笔在上面写了个可字,同意给徐晃上谥号为壮,然后,命人将奏疏送回礼部衙门。
礼部接到曹昂的回复,立刻准备安排葬礼相关事宜,按照年前刚制定的国公标准安排。
徐晃是第一个以侯爵身份,享受到国公的葬礼。
然而,随之徐晃的离世。
曹魏就只剩下了不过几位大臣,曾追随过老曹打天下。
而这些人之中,依旧各司其职,为曹魏的未来,散发着余热!贡献着自己最后一丝力量。
可以预见,未来三到五年,这些老一辈的创立曹魏基业大臣、宗室,也都将陆续离世。
这是自然规律,人力无法扭转的事实。
如果,历史没有出错的话,明年曹休、王朗等人,将会相继去世。
不可避免的,曹昂只能寻找这些人的继任者,等他们离世之后,接他们的班,继续发光发热。
但遗憾的是,找了半年多,到现在,曹昂都还没有物色到满意的人选。
不说找到比他们能力更强,最起码能力不能太差,而且还必须是亲信大臣。
能符合两个条件的,少之又少,不过符合一个条件的倒是不少,暂时让他们顶替也没有关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