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的大明国也过来了。”
乌宗哈桑听闻设拉子沦陷,周边小城和牧场草原随即落入明军之手的消息,皱起了眉头。
虽然很惊叹于大明方面的侵占速度,但一想到对方既然能制造出那样威力的火药武器,一些临时援助都能让濒临死亡的黑羊王朝吊住了一条命,又觉得理所应当。
如果不能够展现出这样的强大,那大明也不会在国际上享有那么巨大的威望。
对比起卜塞因和贾汗沙这种在中亚被人称之为“中兴之主”,实际上却封闭自己视野,只关心自家一亩三分地还厌恶文学艺术的统治者,乌宗哈桑非常的开明好学。
他从小就喜欢读书,长大继位后,对国内松散的部落联盟状态很不满意,便着力强化中央集权,同时兴修水利,鼓励牧民定居,发展国内经济。
在奥斯曼帝国霸道的垄断地中海贸易之前,白羊王朝和西方都有来往,甚至还有意大利来的使者,曾经跟乌宗哈桑商议过东西夹击奥斯曼的事情。
而众所周知,意大利方面来人,肯定只会是基督徒。
作为一个回教国家的统治者,乌宗哈桑对异教徒表现出了极大的宽容。
更能体现其“包容性”的,是他允许身为异端领袖的祝奈德在国内传播教义,并保护其子哈伊达尔在宫廷中长大成人,以示自己改革和缓和信仰矛盾的决心。
毕竟很多情况下,异端比起异教徒更加令人厌恶。
欧洲的天主教跟回教相杀了数百年,现在都已经习惯这教派了,在过往历史上,天主教跟回教国家联合对付别人的情况也有好几次。
至于异端?
除非你要死了,遗产我来接手,不然咱们就永远合不来!
天主、东正,便是如此。
而回教自穆圣去世之后,便分裂为两大派别,互相之间打死打活,恨的牙都快被咬掉了。
两派之间,也没什么衰落,使得相杀至今,在绿化的世界中,没有融合归一的架势。
可乌宗哈桑做到了。
在他的努力下,两个教派竟然还算冷静的生活在了白羊王朝之内,没有产生剧烈的火并。
二十多年的统治,让白羊王朝国力迅速壮大,足以向着雄霸西亚的奥斯曼帝国发起挑战。
这比起同样继位多年,内政治理上却还是一塌糊涂的卜塞因,已经是过分优越了。
只是乌宗哈桑自己都没有想到,在灭亡黑羊王朝,统一波斯的道路上,会冒出来个大明朝。
帖木儿掺和进来是意料之中的。
在黑羊王朝强盛之时,刚刚登基的乌宗哈桑还和卜塞因联手打击过它。
如今还是这三家势力,只是敌友关系出现了变化而已。
搞政治的,也没谁会把所谓的联盟当真,无非是为了自家利益服务。
“帖木儿帝国本来就很难打击,是个强大的敌人,现在又有一条巨龙加入了进来,我们的压力是很大的!”
面对大明、帖木儿各打各的,却同样高歌猛进,逼的自己把好不容易吞进去的黑羊王朝领地给吐出来,甚至还可能蜷缩回本国的情况,乌宗哈桑召开了一次将领会议。
他明确指出,一国对三国,是真的难顶。
虽然对面三国中,黑羊王朝的流亡朝廷完全是打酱油的角色,最大的作用是给大明和帖木儿提供一个进攻的招牌,但另外两个都不是好惹的。
众将领们也沉默。
随着战线推进,大明军队使用的火炮,他们也见识过了。
他们引以为傲的高大城墙,在大炮面前根本没什么作用,几发下来就崩塌破坏,然后就有拿着刺刀,披着厚重铠甲的明军冲进来,仗着自己破不了防,用刀肆意的攻击对手,让城中守军溃逃。
这样的戏码发生多了,一些南方城市和部落一见明朝那显眼的日月金龙旗,没等徐永宁让人把大炮推进来,就自己驱逐了白羊守卫,投降献城——
他们本来就是习惯于投降的人,在乌宗哈桑杀掉贾汗沙之后,也是一见他的军队就果断跪下来的。
昨夜降白羊,今朝降金龙,不奇怪!
正如华夏王朝更替之时的某些地方势力一般,城头变幻的大王旗,很多是城里人自己挂上去的。
而且也有投机者,看明军主力不多,主动投靠过来,派出自家子弟或者直接自己上阵,带着部落勇士和名下军队,为大明的胜利表现忠诚,顺便捞点政治资本,等大明在这边建立起正式统治后,自家还能长保富贵。
所以到现在为止,徐永宁手下的兵是越打越多。
梁白开还担心这事儿发展起来,让回回教黏上大明在这边的管理系统,会让其中毒,特意找徐永宁商量了一下,对这些忙着投资入伙之人进行限制。
面对绿化的包围,大明不好直接表现出对绿色环保的不满,但也得警惕,不然病毒入脑,问题就大发了。
而且他们打这块地方,还得为了以后的“海西国”奠基。
海西国作为大明的罗马分支,肯定是会信基督的。
景教再怎么魔改,成为中华文明的一份子,但认得还是基督,跟一堆毛拉、埃米尔们尿不到一个壶里去。
“我们打不过大明。”
乌宗哈桑闭眼沉思了近来战况,最后说道,“东方的汉人很厉害,他们的武器也很厉害。”
白羊王朝头铁的跟东方帝国碰一碰,只会让自己头破血流。
“要想解决这个麻烦,我想,需要从帖木儿方面下手。”
给对面来个三缺一,到时候远洋投运兵力的大明既有后勤压力,前线也是独木难支,肯定会考虑起放松脚步的事。
那巨龙就能和白羊和颜悦色的探讨下波斯的发展和所有权了。
“卜塞因是个勇武的统帅,他的性格傲慢,不会轻易退缩。”
“利用这个弱点,可以想办法把他引入包围圈中,对其发起突击!”
乌宗哈桑提出这一点,又跟手下讨论了一个下午,最后以绝对的命令,让人先放弃对大明、黑羊王朝的抵制,专心对抗卜塞因的进攻。
他要坚清壁野,引诱渴望胜利的卜塞因坠入陷阱,然后一锤定音!
而卜塞因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他已经打胜仗习惯了。
从大明手里买了一批新式装备后,卜塞因率领的大军更加神勇,猪突猛进。
他已经想好,在灭亡白羊后,该怎么跟大明商量武器进口的事了。
他现在还很有精力,以后打仗的日子肯定还很多,国内又有阿格拉尔对科技的打压,所以在企图研究燧发枪制作却惨遭失败后,卜塞因果断决定“造不如买”。
大明做生意的水平,他还是很相信的。
怀抱着这样的想法,卜塞因主要作战的波斯北部地区,已经被他深入了不少。
他来到了白羊王朝境内。
所有的抵抗力量都被他的军队轻易摧毁,让帖木儿的大军来到了它久违的波斯中部。
而伴随他的“势如破竹”一同发生的,是周边环境的恶化——
游牧国家打仗,秉持的是打一路抢一路精神。
帖木儿帝国内部的各种毛病,也不能支持卜塞因建立起强大的后勤部队。
所以一旦无法通过胜利获得新的补给,支撑军队向下一个目标发起进攻,那问题就大了!
哈撒在察觉到这一点之时,就跟卜塞因汇报了,担忧白羊一路的溃败,很有可能是在“诱敌深入”,一面拉垮帖木儿的战线,一面集中力量,围堵己方。
已经被频繁的胜利冲昏头脑的卜塞因有点恼怒。
明明是自己厉害,打得人毫无还手之力,怎么哈撒一说,就变成白羊方面在演他了呢?
他把哈撒训斥了一顿,然后不顾后者反对,继续突入白羊国境。
乌宗哈桑的中央集权做的还不错,命令一下,东部“坚清壁野”的计划执行的很顺利。
没有抢到新的粮食和珠宝,打仗感觉自己到了啥荒地似的,帖木儿的军队将领们慢慢的表达起了不满。
他们打仗,可不止为了帖木儿!
等后面携带的粮食不够,要饿肚子了,他们更和卜塞因抗议起来。
面对学者作风的哈撒,卜塞因可以很强硬的拒绝听取他的任何提议,但手下的将领都握着实打实的兵权,在国内也是军事贵族,卜塞因不敢将之忽略。
他还是觉得自己可以完胜乌宗哈桑,跟这个相差几岁的强大对手进行一场宿命般的决斗。
可在手下对战果越来越不满的情况下,卜塞因只能同意调头返回。
乌宗哈桑听闻设拉子沦陷,周边小城和牧场草原随即落入明军之手的消息,皱起了眉头。
虽然很惊叹于大明方面的侵占速度,但一想到对方既然能制造出那样威力的火药武器,一些临时援助都能让濒临死亡的黑羊王朝吊住了一条命,又觉得理所应当。
如果不能够展现出这样的强大,那大明也不会在国际上享有那么巨大的威望。
对比起卜塞因和贾汗沙这种在中亚被人称之为“中兴之主”,实际上却封闭自己视野,只关心自家一亩三分地还厌恶文学艺术的统治者,乌宗哈桑非常的开明好学。
他从小就喜欢读书,长大继位后,对国内松散的部落联盟状态很不满意,便着力强化中央集权,同时兴修水利,鼓励牧民定居,发展国内经济。
在奥斯曼帝国霸道的垄断地中海贸易之前,白羊王朝和西方都有来往,甚至还有意大利来的使者,曾经跟乌宗哈桑商议过东西夹击奥斯曼的事情。
而众所周知,意大利方面来人,肯定只会是基督徒。
作为一个回教国家的统治者,乌宗哈桑对异教徒表现出了极大的宽容。
更能体现其“包容性”的,是他允许身为异端领袖的祝奈德在国内传播教义,并保护其子哈伊达尔在宫廷中长大成人,以示自己改革和缓和信仰矛盾的决心。
毕竟很多情况下,异端比起异教徒更加令人厌恶。
欧洲的天主教跟回教相杀了数百年,现在都已经习惯这教派了,在过往历史上,天主教跟回教国家联合对付别人的情况也有好几次。
至于异端?
除非你要死了,遗产我来接手,不然咱们就永远合不来!
天主、东正,便是如此。
而回教自穆圣去世之后,便分裂为两大派别,互相之间打死打活,恨的牙都快被咬掉了。
两派之间,也没什么衰落,使得相杀至今,在绿化的世界中,没有融合归一的架势。
可乌宗哈桑做到了。
在他的努力下,两个教派竟然还算冷静的生活在了白羊王朝之内,没有产生剧烈的火并。
二十多年的统治,让白羊王朝国力迅速壮大,足以向着雄霸西亚的奥斯曼帝国发起挑战。
这比起同样继位多年,内政治理上却还是一塌糊涂的卜塞因,已经是过分优越了。
只是乌宗哈桑自己都没有想到,在灭亡黑羊王朝,统一波斯的道路上,会冒出来个大明朝。
帖木儿掺和进来是意料之中的。
在黑羊王朝强盛之时,刚刚登基的乌宗哈桑还和卜塞因联手打击过它。
如今还是这三家势力,只是敌友关系出现了变化而已。
搞政治的,也没谁会把所谓的联盟当真,无非是为了自家利益服务。
“帖木儿帝国本来就很难打击,是个强大的敌人,现在又有一条巨龙加入了进来,我们的压力是很大的!”
面对大明、帖木儿各打各的,却同样高歌猛进,逼的自己把好不容易吞进去的黑羊王朝领地给吐出来,甚至还可能蜷缩回本国的情况,乌宗哈桑召开了一次将领会议。
他明确指出,一国对三国,是真的难顶。
虽然对面三国中,黑羊王朝的流亡朝廷完全是打酱油的角色,最大的作用是给大明和帖木儿提供一个进攻的招牌,但另外两个都不是好惹的。
众将领们也沉默。
随着战线推进,大明军队使用的火炮,他们也见识过了。
他们引以为傲的高大城墙,在大炮面前根本没什么作用,几发下来就崩塌破坏,然后就有拿着刺刀,披着厚重铠甲的明军冲进来,仗着自己破不了防,用刀肆意的攻击对手,让城中守军溃逃。
这样的戏码发生多了,一些南方城市和部落一见明朝那显眼的日月金龙旗,没等徐永宁让人把大炮推进来,就自己驱逐了白羊守卫,投降献城——
他们本来就是习惯于投降的人,在乌宗哈桑杀掉贾汗沙之后,也是一见他的军队就果断跪下来的。
昨夜降白羊,今朝降金龙,不奇怪!
正如华夏王朝更替之时的某些地方势力一般,城头变幻的大王旗,很多是城里人自己挂上去的。
而且也有投机者,看明军主力不多,主动投靠过来,派出自家子弟或者直接自己上阵,带着部落勇士和名下军队,为大明的胜利表现忠诚,顺便捞点政治资本,等大明在这边建立起正式统治后,自家还能长保富贵。
所以到现在为止,徐永宁手下的兵是越打越多。
梁白开还担心这事儿发展起来,让回回教黏上大明在这边的管理系统,会让其中毒,特意找徐永宁商量了一下,对这些忙着投资入伙之人进行限制。
面对绿化的包围,大明不好直接表现出对绿色环保的不满,但也得警惕,不然病毒入脑,问题就大发了。
而且他们打这块地方,还得为了以后的“海西国”奠基。
海西国作为大明的罗马分支,肯定是会信基督的。
景教再怎么魔改,成为中华文明的一份子,但认得还是基督,跟一堆毛拉、埃米尔们尿不到一个壶里去。
“我们打不过大明。”
乌宗哈桑闭眼沉思了近来战况,最后说道,“东方的汉人很厉害,他们的武器也很厉害。”
白羊王朝头铁的跟东方帝国碰一碰,只会让自己头破血流。
“要想解决这个麻烦,我想,需要从帖木儿方面下手。”
给对面来个三缺一,到时候远洋投运兵力的大明既有后勤压力,前线也是独木难支,肯定会考虑起放松脚步的事。
那巨龙就能和白羊和颜悦色的探讨下波斯的发展和所有权了。
“卜塞因是个勇武的统帅,他的性格傲慢,不会轻易退缩。”
“利用这个弱点,可以想办法把他引入包围圈中,对其发起突击!”
乌宗哈桑提出这一点,又跟手下讨论了一个下午,最后以绝对的命令,让人先放弃对大明、黑羊王朝的抵制,专心对抗卜塞因的进攻。
他要坚清壁野,引诱渴望胜利的卜塞因坠入陷阱,然后一锤定音!
而卜塞因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他已经打胜仗习惯了。
从大明手里买了一批新式装备后,卜塞因率领的大军更加神勇,猪突猛进。
他已经想好,在灭亡白羊后,该怎么跟大明商量武器进口的事了。
他现在还很有精力,以后打仗的日子肯定还很多,国内又有阿格拉尔对科技的打压,所以在企图研究燧发枪制作却惨遭失败后,卜塞因果断决定“造不如买”。
大明做生意的水平,他还是很相信的。
怀抱着这样的想法,卜塞因主要作战的波斯北部地区,已经被他深入了不少。
他来到了白羊王朝境内。
所有的抵抗力量都被他的军队轻易摧毁,让帖木儿的大军来到了它久违的波斯中部。
而伴随他的“势如破竹”一同发生的,是周边环境的恶化——
游牧国家打仗,秉持的是打一路抢一路精神。
帖木儿帝国内部的各种毛病,也不能支持卜塞因建立起强大的后勤部队。
所以一旦无法通过胜利获得新的补给,支撑军队向下一个目标发起进攻,那问题就大了!
哈撒在察觉到这一点之时,就跟卜塞因汇报了,担忧白羊一路的溃败,很有可能是在“诱敌深入”,一面拉垮帖木儿的战线,一面集中力量,围堵己方。
已经被频繁的胜利冲昏头脑的卜塞因有点恼怒。
明明是自己厉害,打得人毫无还手之力,怎么哈撒一说,就变成白羊方面在演他了呢?
他把哈撒训斥了一顿,然后不顾后者反对,继续突入白羊国境。
乌宗哈桑的中央集权做的还不错,命令一下,东部“坚清壁野”的计划执行的很顺利。
没有抢到新的粮食和珠宝,打仗感觉自己到了啥荒地似的,帖木儿的军队将领们慢慢的表达起了不满。
他们打仗,可不止为了帖木儿!
等后面携带的粮食不够,要饿肚子了,他们更和卜塞因抗议起来。
面对学者作风的哈撒,卜塞因可以很强硬的拒绝听取他的任何提议,但手下的将领都握着实打实的兵权,在国内也是军事贵族,卜塞因不敢将之忽略。
他还是觉得自己可以完胜乌宗哈桑,跟这个相差几岁的强大对手进行一场宿命般的决斗。
可在手下对战果越来越不满的情况下,卜塞因只能同意调头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