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避战香港(下)
晚饭的时候,看着满桌子的南方菜,我顿时没了胃口。
“夫人,系唔系饭菜唔合你口胃呢?”穿着白色琵琶襟上衣,着黑色肥大绸裤的‘妹仔’看到我几乎没有怎么动桌上的饭菜,过来问我。
我愣了愣,转看向管事的张叔。
张叔笑着告诉我:“夫人,阿荷问您,是不是饭菜不合胃口。”
我这么一听,倒是觉得不好意思起来。放下了筷子,对阿荷说:“我刚刚下船,还不太适应。”
张叔把我的话告诉阿荷后,阿荷略微想了想,便回到厨房了。
没过多久,她端来一碗馄饨,告诉我说,这个是南方北方都有的。
而且馄饨也比较好消化,所以想让我试试看。
我看着碗里的馄饨,上面还飘着几撮碧绿的香菜,对她笑了笑,点点头道了声谢。
阿荷的手艺的确不错,她做的馄饨滑而不腻,而且配上的香菜也刚好提了提胃口。
她见我吃的高兴,也是非常开心的。
虽然我不太明白她说得是什么,但是从她的表情上看得出,她很高兴我能接受她的建议。
来香港一周左右的时间,我已经对附近的环境逐渐熟悉了起来。
从南京过来的时候,我们带了很多的细软。
但是衣料服装之类的,就带的比较少了。
因为这边的气候比较暖和,冬天的那些大件儿就压根没有带出来。
夏天的衣服这边也是可以现做,所以就带了几件换洗的而已。
现在安置下来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做一些合身的衣服,然后采买一些日常所需的用品。
裁缝师傅是请到家里来给大家量身的,但是日常的一些东西,还是必须要自己出去挑选才能合心意。
可是家里却不能没有人照应,所以大嫂和何氏便推了我出来采买。
她们两人的意思是我会英文,她们俩语言不通,跟这里的人也无法沟通,所以就推了我出来选的东西。
我收了需要采购的清单,带着阿荷和香妞还有小六子便出了门。
来这边以后,所有护卫的人员都改了便装。
现在是非常时期,所以要避免在外生了什么事端。
毕竟这里现在是英国人管辖的地盘。
跟阿荷交流以后,连说带比划的,她能弄懂我的意思,我也大概能明白她说了些什么了。
而且她对什么地方能买到什么东西都是很熟悉的,所以我带上她出门,算是当了我的向导了。
听张叔说,阿荷和阿莲两人是卖身给赵家的‘妹仔’。
她们不同与雇佣的那种,所以对她们两人也很是放心。
同进府的阿莲为人比较木纳,但是踏实能干活。
阿荷不同,她机灵懂事,从乡下来这边没有多久,就能很清楚附近的一些情况。
虽然阿荷不识字,但是你跟她说什么,她都能在最快的时间内给出你比较好的建议。
我很喜欢这丫头,所以这几天也都有和她谈话接触。
这倒是惹了香妞的吃醋,让我笑了好久。
香妞是我带在身边几年了的人,我的生活习性之类的,她了若指掌。
而我们现在在香港生活,阿荷是能让我们最快融入进来的一座连桥。
“夫人,前面嗰屋企理发店,烫嘅头发很靓哦!我睇到过很多太太都到呢屋企嚟做头发嘅,以后你要系做头发嘅话,可以考虑呢屋企。”阿荷指着前面的一家理发店,连说带比划,语速缓慢的为我解释着。
我从她的话里面听了个大概,说这家店做头发不错,以后可以来这家做头发。
对她点头笑了笑,她也回给我一个大大的笑容。
“累了吧,休息一下。”在街边的咖啡馆坐下,我招呼了他们几个一起坐坐。
推辞了片刻,他们还是照着我的意思都坐下了。
毕竟逛了好几个钟头,没有谁是不累的。
刚坐下,侍应生便走了过来,笑容可掬地问:“你好,请问你几位需要饮点乜嘢?”
我听不懂他说什么,但是我能知道他可能在问我需要点什么东西。
所以我对阿荷说:“你跟他说,要几瓶冰冻的汽水。”
阿荷在我连说带比划的情况下,又对侍应生翻译了一遍。
喝过了汽水,休息片刻后,阿荷又对我建议道:“夫人,我知前面有屋企杏仁饼卖嘅很好食。”
“唔如返去阵,畀少爷小姐哋带一些啩?”
这句话里面,我就听懂了一个杏仁饼。
见她对我比划的意思,就是说回去给小孩子带一些,所以也就任由她带着我们过去了。
小六子手中提了很多东西,我见这儿离家也不算太远,让他先回去。
可是小六子却怎么都不愿意,怕我在外面不太安全。
我好说歹说了半天,小六子交代了香妞不少事儿,终还是听了我的话,先回家去了。
等了一炉刚做好的杏仁饼,我买了几盒带回去给小孩子们。
回家后,意料中,这些小零食很得小孩子们的欢心。
连不怎么爱吃甜食的赵弘都连吃了三块,直到何氏说要吃晚餐了,这才放下了要去拿第四块的手。
香港的生活,在阿莲的慢慢说和比划中,让我逐渐适应了下来。
这边的气候暖和,到了九月月中旬,依旧是可以穿短袖薄衫的。
“外号,外号,奉军攻打建平、赤峰,直军无力还击。第三军司令冯玉祥倒戈奉军,榆关告急!”
“香妞,你刚刚听到那报童说什么了?冯玉祥倒戈?快,快去买一份报纸过来。”我急忙扯了香妞过去,焦急地等待着她将报纸拿给我。
头版上鲜红的标题异常醒目,我看到内容后,亦是惊得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现如今的形势对直军来说,已是相当不利的。
如果再这么下去,那么奉军攻破长城防线,那将是迟早的事情了。
赵正南的来信中说,他现在在天津的人,全部都已经撤回到了北京,驻扎在北京南苑附近。
要是战事再这么下去,那他会不会被掉到前线去?
提心吊胆地又过了大半个月,我从报纸上看到的消息无一能让人高兴的起来。
十月七日,奉军攻占九门口。
十月九日,奉军攻占赤峰。
十月二十三日,冯玉祥、胡景翼、孙岳等人在北京发动了政变。
看到这些消息,我目眦欲裂,恨不得立马能飞回到赵正南的身边去。
十月二十八日,奉军攻占了滦州,切断了直军的退路。
随后,奉军又攻占了杨村和北仓,并俘虏了北上的援军。
吴佩孚由塘沽登舰南逃。
手上的报纸由指间滑落,主帅南逃,赵正南呢?
赵正南在什么地方?
自战起至今,我一直都没有得到过他的来信,而我寄给他的信也都石沉大海了无音讯。
“雯姐,赵正南在什么地方啊?他现在还活着吗?”
“会不会……会不会……”我抱着雯姐,浑身冰冷,瑟瑟发抖。
“不会的,不会的。不准乱想,听见没有,谁都不许胡思乱想。”
“承武吉人自有天相,一定没事儿的!他还有这么丁点儿大的孩子,还有你在等着他,他一定没事儿的!”
“你听见没有?”雯姐打断了我的话,厉声对我和众人告诫着。
孩子们懵懂无知,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只是听到这大声的呵斥后,有几个吓得哭了起来。
“对,对对!赵正南一定会没事的。他一定没事,他命大着呢!一定没事的!”我不知道是在安慰大家,还是在说服我自己。
这样的话我每天都不断地跟自己重复着,希望能早些得到他的消息。
可是噩耗还是传了过来。
奉军的飞机轰炸之下,爹和督军没能活下来。
而赵正南依旧是音讯全无,南京易主。
大嫂听到这个消息后,立时晕了过去。醒来后哭声动天。
府里换上了白孝,几个女人躲在赵府终日惶恐不已。
终于,在十二月的一天,我们收到了赵正南的来信。
他说现在在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让我们不要为他担心,他安排好了就会南下与我们汇合的。
见到那薄薄的一纸书信,我的心终于落了下来。
整整三个多月的担心,在这一刻泪水迷濛。
大嫂还是整日里默不出声,屋子里似乎都感觉不到她的存在。
大一些的孩子,已经知道了现在赵家是什么样的局面。
我和雯姐跟大嫂谈了很长时间,她最终下定决心,要带着几个孩子远赴英国留学去。
我想了想,换个环境也好。
在这里将近半年的时间,让她对英国的一些事物有了憧憬。
她期望带着孩子到英国后,能够接受到更多良好的教育。
我和雯姐虽说是支持她的,但是却也做不了主,打算等赵正南过来后再做安排。
她也同意了这个建议,因为我会英文的关系,于是大嫂让我先帮着联系一些英国的学校。
一起生活了这么长的时间,我对大嫂的印象一直都是温文沉默,很是尊崇督军意见的一个女人。
她的生活中似乎总是以督军的话为中心,几乎在家中没有发表过什么意见。
“夫人,系唔系饭菜唔合你口胃呢?”穿着白色琵琶襟上衣,着黑色肥大绸裤的‘妹仔’看到我几乎没有怎么动桌上的饭菜,过来问我。
我愣了愣,转看向管事的张叔。
张叔笑着告诉我:“夫人,阿荷问您,是不是饭菜不合胃口。”
我这么一听,倒是觉得不好意思起来。放下了筷子,对阿荷说:“我刚刚下船,还不太适应。”
张叔把我的话告诉阿荷后,阿荷略微想了想,便回到厨房了。
没过多久,她端来一碗馄饨,告诉我说,这个是南方北方都有的。
而且馄饨也比较好消化,所以想让我试试看。
我看着碗里的馄饨,上面还飘着几撮碧绿的香菜,对她笑了笑,点点头道了声谢。
阿荷的手艺的确不错,她做的馄饨滑而不腻,而且配上的香菜也刚好提了提胃口。
她见我吃的高兴,也是非常开心的。
虽然我不太明白她说得是什么,但是从她的表情上看得出,她很高兴我能接受她的建议。
来香港一周左右的时间,我已经对附近的环境逐渐熟悉了起来。
从南京过来的时候,我们带了很多的细软。
但是衣料服装之类的,就带的比较少了。
因为这边的气候比较暖和,冬天的那些大件儿就压根没有带出来。
夏天的衣服这边也是可以现做,所以就带了几件换洗的而已。
现在安置下来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做一些合身的衣服,然后采买一些日常所需的用品。
裁缝师傅是请到家里来给大家量身的,但是日常的一些东西,还是必须要自己出去挑选才能合心意。
可是家里却不能没有人照应,所以大嫂和何氏便推了我出来采买。
她们两人的意思是我会英文,她们俩语言不通,跟这里的人也无法沟通,所以就推了我出来选的东西。
我收了需要采购的清单,带着阿荷和香妞还有小六子便出了门。
来这边以后,所有护卫的人员都改了便装。
现在是非常时期,所以要避免在外生了什么事端。
毕竟这里现在是英国人管辖的地盘。
跟阿荷交流以后,连说带比划的,她能弄懂我的意思,我也大概能明白她说了些什么了。
而且她对什么地方能买到什么东西都是很熟悉的,所以我带上她出门,算是当了我的向导了。
听张叔说,阿荷和阿莲两人是卖身给赵家的‘妹仔’。
她们不同与雇佣的那种,所以对她们两人也很是放心。
同进府的阿莲为人比较木纳,但是踏实能干活。
阿荷不同,她机灵懂事,从乡下来这边没有多久,就能很清楚附近的一些情况。
虽然阿荷不识字,但是你跟她说什么,她都能在最快的时间内给出你比较好的建议。
我很喜欢这丫头,所以这几天也都有和她谈话接触。
这倒是惹了香妞的吃醋,让我笑了好久。
香妞是我带在身边几年了的人,我的生活习性之类的,她了若指掌。
而我们现在在香港生活,阿荷是能让我们最快融入进来的一座连桥。
“夫人,前面嗰屋企理发店,烫嘅头发很靓哦!我睇到过很多太太都到呢屋企嚟做头发嘅,以后你要系做头发嘅话,可以考虑呢屋企。”阿荷指着前面的一家理发店,连说带比划,语速缓慢的为我解释着。
我从她的话里面听了个大概,说这家店做头发不错,以后可以来这家做头发。
对她点头笑了笑,她也回给我一个大大的笑容。
“累了吧,休息一下。”在街边的咖啡馆坐下,我招呼了他们几个一起坐坐。
推辞了片刻,他们还是照着我的意思都坐下了。
毕竟逛了好几个钟头,没有谁是不累的。
刚坐下,侍应生便走了过来,笑容可掬地问:“你好,请问你几位需要饮点乜嘢?”
我听不懂他说什么,但是我能知道他可能在问我需要点什么东西。
所以我对阿荷说:“你跟他说,要几瓶冰冻的汽水。”
阿荷在我连说带比划的情况下,又对侍应生翻译了一遍。
喝过了汽水,休息片刻后,阿荷又对我建议道:“夫人,我知前面有屋企杏仁饼卖嘅很好食。”
“唔如返去阵,畀少爷小姐哋带一些啩?”
这句话里面,我就听懂了一个杏仁饼。
见她对我比划的意思,就是说回去给小孩子带一些,所以也就任由她带着我们过去了。
小六子手中提了很多东西,我见这儿离家也不算太远,让他先回去。
可是小六子却怎么都不愿意,怕我在外面不太安全。
我好说歹说了半天,小六子交代了香妞不少事儿,终还是听了我的话,先回家去了。
等了一炉刚做好的杏仁饼,我买了几盒带回去给小孩子们。
回家后,意料中,这些小零食很得小孩子们的欢心。
连不怎么爱吃甜食的赵弘都连吃了三块,直到何氏说要吃晚餐了,这才放下了要去拿第四块的手。
香港的生活,在阿莲的慢慢说和比划中,让我逐渐适应了下来。
这边的气候暖和,到了九月月中旬,依旧是可以穿短袖薄衫的。
“外号,外号,奉军攻打建平、赤峰,直军无力还击。第三军司令冯玉祥倒戈奉军,榆关告急!”
“香妞,你刚刚听到那报童说什么了?冯玉祥倒戈?快,快去买一份报纸过来。”我急忙扯了香妞过去,焦急地等待着她将报纸拿给我。
头版上鲜红的标题异常醒目,我看到内容后,亦是惊得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现如今的形势对直军来说,已是相当不利的。
如果再这么下去,那么奉军攻破长城防线,那将是迟早的事情了。
赵正南的来信中说,他现在在天津的人,全部都已经撤回到了北京,驻扎在北京南苑附近。
要是战事再这么下去,那他会不会被掉到前线去?
提心吊胆地又过了大半个月,我从报纸上看到的消息无一能让人高兴的起来。
十月七日,奉军攻占九门口。
十月九日,奉军攻占赤峰。
十月二十三日,冯玉祥、胡景翼、孙岳等人在北京发动了政变。
看到这些消息,我目眦欲裂,恨不得立马能飞回到赵正南的身边去。
十月二十八日,奉军攻占了滦州,切断了直军的退路。
随后,奉军又攻占了杨村和北仓,并俘虏了北上的援军。
吴佩孚由塘沽登舰南逃。
手上的报纸由指间滑落,主帅南逃,赵正南呢?
赵正南在什么地方?
自战起至今,我一直都没有得到过他的来信,而我寄给他的信也都石沉大海了无音讯。
“雯姐,赵正南在什么地方啊?他现在还活着吗?”
“会不会……会不会……”我抱着雯姐,浑身冰冷,瑟瑟发抖。
“不会的,不会的。不准乱想,听见没有,谁都不许胡思乱想。”
“承武吉人自有天相,一定没事儿的!他还有这么丁点儿大的孩子,还有你在等着他,他一定没事儿的!”
“你听见没有?”雯姐打断了我的话,厉声对我和众人告诫着。
孩子们懵懂无知,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只是听到这大声的呵斥后,有几个吓得哭了起来。
“对,对对!赵正南一定会没事的。他一定没事,他命大着呢!一定没事的!”我不知道是在安慰大家,还是在说服我自己。
这样的话我每天都不断地跟自己重复着,希望能早些得到他的消息。
可是噩耗还是传了过来。
奉军的飞机轰炸之下,爹和督军没能活下来。
而赵正南依旧是音讯全无,南京易主。
大嫂听到这个消息后,立时晕了过去。醒来后哭声动天。
府里换上了白孝,几个女人躲在赵府终日惶恐不已。
终于,在十二月的一天,我们收到了赵正南的来信。
他说现在在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让我们不要为他担心,他安排好了就会南下与我们汇合的。
见到那薄薄的一纸书信,我的心终于落了下来。
整整三个多月的担心,在这一刻泪水迷濛。
大嫂还是整日里默不出声,屋子里似乎都感觉不到她的存在。
大一些的孩子,已经知道了现在赵家是什么样的局面。
我和雯姐跟大嫂谈了很长时间,她最终下定决心,要带着几个孩子远赴英国留学去。
我想了想,换个环境也好。
在这里将近半年的时间,让她对英国的一些事物有了憧憬。
她期望带着孩子到英国后,能够接受到更多良好的教育。
我和雯姐虽说是支持她的,但是却也做不了主,打算等赵正南过来后再做安排。
她也同意了这个建议,因为我会英文的关系,于是大嫂让我先帮着联系一些英国的学校。
一起生活了这么长的时间,我对大嫂的印象一直都是温文沉默,很是尊崇督军意见的一个女人。
她的生活中似乎总是以督军的话为中心,几乎在家中没有发表过什么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