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小张氏之后,?苏氏想了想,便去给贾母请了安,?说迎春的亲事。
    贾母也来了兴致,她底下这么些孙女,?如今还余三个未嫁的,最大的便是迎春,向来静乖巧,但瞧着也是胸有沟壑的。她虽然嘴上不说,但是心也有几分看。
    且这些年来,府除了贾攸不断升官外,?也没什么喜事。她岁数越发大了,也越发想要见着儿孙们的喜事。因而她对迎春的亲事倒是多了几分关注。
    苏氏便将小张氏前来寻她,俩人之间的商量和想法一一道来。贾母见她说的有理,又多次提及小张氏的用心,?心里也感到满意。她说道:“你大嫂虽说是继室,但是这么些年我看下来,没有半分不是的地方,真真是用了心的。”
    苏氏笑道:“若是大嫂听了母亲的这番话,可不得高兴上好多天。哪天母亲也这般夸奖夸奖我?”
    贾母笑着点点苏氏,?说道:“你这张嘴啊!最是讨巧。”叹了口气说道:“迎春丫头,?在我们看来,?自然是样样不差的,?只可惜出身差了些,?倒是有些高不成低不就的。”
    “不过你和你大嫂的想法倒是不错,?只是这读书人家向来清高,又讲究规矩,也不知道会不会对迎春丫头的出身有看法。”贾母有些担忧。
    苏氏想了想,说道:“既然往咱们家漏了口风,那么这几家自然是知道迎春的情况的,想来也不会有所芥蒂。”
    “若是真有那等既瞧不上迎春是庶女,又想着咱们家富贵的,到时候咱们家还怕收拾不了这样的人?”苏氏斩钉截铁道,又和缓了口气,说道,“且您也要相信师兄啊,我可是从大嫂那里揽了活来,要帮她打探清楚这三家的情况的,有师兄看着,自然是出不了什么篓子的。”
    “什么篓子?说来我听听。”正在这时,温煦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原来是贾攸回来了。
    苏氏见了自家丈夫,笑道:“师兄,正说着迎春的事呢!”
    贾攸点点头,他对府的掌握可谓是了如指掌,自然知道大嫂最近在忙些什么,说道:“怎么,什么出不了篓子?”
    苏氏闻言,知道他只听了后半句,遂解释道:“我和大嫂看了许多户人家,只留下三家,正想着叫你过过眼,看看是否合适。”
    贾攸来了兴致,毕竟是自个儿侄女的大事,道:“哪三家,说说看?”
    山东张家、京李家以及苏州管家,贾攸沉思片刻,说道:“这三家听着倒都是不错,待我命人打听一番再说。”
    苏氏点点头,这也是她本来的意思,她们这些女眷,虽说也要出外交际,但是也只是局限在后院之,知道的也不过是一些以讹传讹的小道消息,若是这几户人家真有什么问题,也不是她们能够得知的。
    当日,贾攸便着手下的人出外打听这几家的消息,不过因为有两家入京不久,反而要托一些当地的同僚打探一下他们在本地的名声如何。
    如此以来,便耽搁了数月。不过好在贾赦那边被小张氏拿贾攸作借口堵住了嘴,加上迎春也不过及笄,贾家人自然也不大着急。
    只是侯家、吴家那边,迟迟没有等到贾家的回信,自然知道人家是不欲和自家结亲了。
    侯家还好,虽说觉得贾家不给面子,但到底是老亲,侯夫人对于庶子的婚事也怎么重视,主要还是侯老爷按自己的想法在张罗。
    听说贾家似乎没那个意思之后,侯夫人反而心情好些,她自然不愿意庶子娶进来一个好媳妇。只是先前她拿捏着庶子断了他的前程已经叫侯老爷很不舒服,便不好再在庶子的婚事上插手。
    至于吴家,吴老爷猜到贾家人的意思之后心情就不大好了。
    吴小少爷坐在父亲下首,见他心情不好的样子,忙劝慰道:“父亲,可是宫里出了什么事?”
    吴老爷叹了口气,说道:“我原本想着为你聘来贾府的三小姐为妻,可如今看来,贾家当是不大愿意。真是可惜了!”他惋惜道。
    闻言,吴少爷撇了撇嘴,有些不屑又有些羞恼道:“父亲,大丈夫何患无妻?况那贾家三小姐,听闻不过是个庶出,贾家人自视甚高,便随他们去,看他们能找个什么人家。”
    其实吴少爷本不怎么愿意同贾家联姻,在他看来,自己年纪轻轻就了举,家姐又在宫当了贵妃,什么样的姑娘配不上?谁知道父亲为他挑选的姑娘只是贾家大房的庶出,便是嫡母教养又如何?
    他又不是没见过那些所谓的庶出姑娘,他家里就有不少,被母亲养的小冻猫子似的,做事畏畏缩缩,丝毫比不上自己的大姐。他可不愿意自己将来的妻子也是那副模样。
    只是父亲强意如此,他也不得不遵从,内心却是万分不愿的。只是他不愿意也就罢了,贾家竟然也瞧不上他们家,这便叫他有些不舒服了。
    吴老爷看着儿子,心里有些发愁,要说三个儿子里面谁最有出息,那定是眼前的小儿子了,不必两位庸碌的兄长,三儿自小就在读书上颇有天赋,年纪轻轻便了举人。
    只是这书读多了,人竟然也有些迂腐来了,加上外人的吹捧,越发自视甚高来。要他说,管他什么名头好不好听呢!有实惠才是真的。
    贾家这姑娘,他早就打探清楚了,除了庶出这一点硬伤,其他没半分的毛病。取了个庶女固然不好听,但是得了好处才是硬道理啊!老三还不大乐意,也不想想,三个儿子他最疼老三,难道还会害他吗?只是他现在还年轻,要面子,想不通罢了,日后便知道自己的苦心了。可惜,出师未捷,贾家这一头便不成了。
    且他私底下还有些想头,他女儿在宫能够得封贵妃,自然不是单靠着一张脸,女儿从宫传回来的消息,圣人不好女色,除了对皇后十分尊重外,对在宫的贾美人也十分看重。她就曾偶然听见圣人嘱托皇后好好照看贾美人。
    吴老爷自己能从小地方奋斗到京来,挣下一片家业,又上下打点送了女儿入宫,自然是有些见识的。他立刻意识到其间的关键所在。
    圣人对贾美人不能说是宠信,若是真的宠爱有加,那贾美人也不会到现在也只是个美人了。但是听女儿的意思,圣人对贾美人似乎是有几分看重的,这又是为何?
    很快,吴老爷便得出了自己的猜测,圣人给的不是贾美人面子,而是贾美人背后的人面子,贾美人背后是谁?那便是声名在外的贾阁老了。由是观之,圣人对贾阁老还真是宠信有加啊!
    意识到了贾攸在圣人心的地位,吴老爷自然想方设法想要和贾家拉上关系。这桩儿女亲事,是他想到的最好的同贾家联系上的方法,将他最疼爱的儿子的婚事都算计上,只可惜,贾家还是拒了他家的求亲。
    想到这里,吴老爷更加不舒服了。吴家因为出了个贵妃的缘故,在京倒也颇有几分脸面。但是他清楚自家的斤两,自来“最无情是帝王家”,他女儿受宠固然是好事,可若是有朝一日“红颜未老恩先断”,他家如今的风光可就维持不下去了。最关键的是,他女儿虽说受宠,但至今却还未为圣人诞下子嗣。
    虽说他百般努力搜寻各类生子秘方,但是贵妃娘娘至今却还没有任何消息。这样一来,吴家富贵的根基可就不稳啊!
    他自然意识到不能完全依靠着贵妃娘娘,因此他一面趁着贵妃的势不断发展家业,另一方面也可以栽培有读书天赋的幼子,还想方设法和京的高门拉上关系,甚至不惜将自家的庶女送到那些宗室皇亲去。
    他知道大儿子和二儿子在外头仗着贵妃娘娘耍了不少威风,但是他仍旧放任,一来是因为两个儿子虽说在外头耍威风,但还是有些眼色的,不至于得罪真正的贵人;二来,若是他对大儿子和二儿子严加管教,反而会叫人觉得吴贵妃已经失势,不然她家两个兄弟怎么会缩着脑袋做人?
    饶是吴老爷智计万千,苦心谋划,可贾家干脆利落直接的拒绝还是叫他觉得无力。
    他摆摆手,对儿子说道:“罢了,日后你就懂了。”女儿虽说受宠,可圣人不是个糊涂的性子,断然不会叫后宫插手到前朝来。便是所谓的枕头风有几分威力也是个未知数。
    吴家不过是暴发新荣之家,没什么底蕴。没有相熟的姻亲帮忙,小儿子便是能够顺顺当当进士及第又能如何,不是在翰林院苦熬便是被发到小地方去做个小小的七品县令。不趁如今贵妃娘娘的势结一门好亲,日后,日后又该如何是好?
    吴老爷发着愁,吴少爷见老爹这幅模样,也觉得有些不舒服。但是他到底年轻,没有吴老爷的见识,自然不理解他的想法。
    见老爹不愿意和自己多说,索性便辞了老爹出门去了。
    终于,过了数月,贾攸在各地的好友回了信。书房,贾攸拆了信封细细看来许久,捏着信,他想了想便径直往贾母的院子走去。
    此时贾母身边只小张氏和苏氏陪着,贾攸遂也不避讳,叫人通报了一声便进去了。
    贾母见他来,立马笑容满面地叫他坐下,又吩咐下人倒了一壶好茶来。
    贾攸给贾母和小张氏见了礼,方才坐下,不过一会儿,贾母便问他的来意。
    在座的都是自己人,贾攸便也就直说:“我前段时间托了几位同僚好友打探了下那几户人家的事,今日收到了回信。”
    闻言,贾母三人俱是好奇,又听见贾攸说道:“这京李家,不妥,我派人查探了,这李家小子,学问倒是不错,只是听说身边有个青梅竹马的表妹自幼寄居在他家的,据说感情甚笃,听说待这小子成了亲便要纳了二房的。”
    “岂有此理。”听了贾攸这话,苏氏立马开了口,不忿道,“亏我先前见了李夫人,她还信誓旦旦地和我说他家小子如何如何,感情在这里等着呢!”
    小张氏也不虞道:“我和弟妹竟是一点风声都没听到。”
    贾攸便说道:“这等事情,他们瞒都来不及,哪里敢在外头宣扬。”
    这话倒也不假,若是人人都知道这李家子有个青梅竹马的表妹等着做二房,但凡是疼女儿的人家,哪家敢把女儿嫁过去?

章节目录

红楼之老来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敛愁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敛愁黛并收藏红楼之老来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