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神飞行于晴空中,速度不快。
    溢散的精神力无法像身处天外天时那样临摹幻化出术法,助力不多,能依靠的仅有元神体本身。
    好在相比常人,元神穿风而过,怎么也要比缓慢步行快上一些。
    且这座袖珍山峦离平城不远,一两里地,几乎贴靠在城边。
    随着元神脱离城池,四周纷乱念头渐渐平息安稳不再狂涌躁动,人念远去,山野宁静之意迎面扑来。
    嗖!
    山峰抵近,陈屿想了想未曾停下,而是继续向上。山脚下似有不少人往来,杂念依旧不少。而此地离青台遥远,元神入虚所需的环境需要足够安谧。
    抬眼打量,左右两百来丈高低,很快就到了齐山腰处。
    又飞了一阵,感受到身侧无数念头总算平和下来,宛如从寸步难行的泥潭中挣脱逃离。他松了口气,这才止步。
    举目望去,却非想象中自然之景,人际依然彰显,有建筑若隐若现。
    泉水叮咚声清脆,流溪潺潺,一湾石潭旁,杖形围栏顶着不知名兽类木雕,浮花刻草,围合一圈。
    不远外,一座三层瘦楼掩映于山林。
    陈屿仔细想想便不作意外,此山立在平城近处,有建筑着落再正常不过,就如青台山这等偏远山峦都有云鹤观和落霞石亭两处景观,此地若是光秃秃一副原始面貌,那才让人惊讶。
    不过既然人念淡薄,想来出入此地的人不会太多。
    体内,原本氤氲圆满的精神力已经耗去近半,他略做尝试,元神将隐未隐,银芒流转片刻后收拢。
    “四十七倍于正常入虚消耗……比预期的好不少。”
    确实要好上很多,在原本预计中,平城与青台遥隔数百近千里,哪怕不依着倍增的规律,也决然要比落霞岩与道观之间耗损更多。
    而实际上也正是如此,不过比预计的数百倍消耗精神力要低上许多。于是陈屿顿时按耐住返回的想法。
    四十几倍而已,对如今还剩一半存量的他而言足以支撑一会儿,用以探查这片从未涉足的山峰。
    直到此刻,他才放下心来大胆驻留在此,关注四周,上下飞动张望。
    依着此刻活动时的精神消耗,半个时辰内返回便无碍。
    “闻道阁……”
    三层小楼前,陈屿元神静立,薄薄银毫化作衣衫,有精神云气托举自身,飘摇浮动在楼阁之外。
    还未进入,就听得楼中有窸窸窣窣细微响动,间或似有人声传来,被元神辐射一域的精神力收集反馈。
    此间并非内景,现世的人声动静都可被精神感知,不过和眼目耳鼻等五感比较起来又有些许差别。
    倒是一份独特体会,元神体细细感受此中两者的区别。平日未曾关注,正好最近他在琢磨如何将五感与精神感知融合匹配,或可有所得。
    停留楼外片刻,陈屿飞身进入。
    元神幻化,自然可以穿透眼前以榫卯建筑的木楼,其间木料质地再好也阻拦不了他半分,不过习惯走大门的他倒也没有偷摸摸穿墙的兴趣。
    元神的视野和精神力反馈的视野还是有些不同的,譬如此刻,进入楼阁中若是后者,便会无关巨细全数罗列眼前,一寸寸一分分,分毫毕现。
    却也灰扑扑,看得不真切。
    而元神虽然仍旧比不了眼目,但总归多了几分颜色。
    一楼进口,一尊檀香铜鼎叉开三足立在最中央,有袅袅烟云腾转。绕开走到左右两旁,则竖立着一排檀木,珍兽文字浮刻其上。
    陈屿见着贴上前去,很多器皿摆放在檀木架上,依次数遍不下百种,大小器制各有不同,材料也千奇百怪。
    有石、有铜、有铁、有金银,还有不少辩识不得的。
    大都做了钟鼎,亦有部分鼓、尺以及剑器。
    他对此饶有兴致,因为大部分造型都很别致,即便一眼看出同为道门法器,却带有较为浓郁的本土风格,且看成品似乎年份不长,像是炼制不久。
    逛了一圈,又向着二楼飘去。
    未曾进入便听得两道声音起伏,很是稚嫩。
    陈屿跨过门槛,一口天窗开在楼中不远处,从窗外映落大片阳光。
    内里亮堂堂,不似一楼那般昏暗。
    道僮?
    他认出了一男一女两小只的穿着,主要顶上那方‘落巾帽’实在太显眼,这正是此方水土中道门童子的装束。
    两人并未察觉到有外人到来,普通人看不到也感知不了精神层面的事物。
    陈屿来到跟前,浮在半空,这一层装饰不如一楼那般堂皇,不过木架更多,上层封束着不少书册,既有纸卷,也有竹简木片,在某个隐蔽角落里还看到了几面古朴的石板。
    “这个得好几百年了吧。”
    以石板记字,这种习俗早在数千年前就已经不存,但这是指中原,在西南这一片数百年前还有很多部落野人存在,莫说石板记字,有一些古老而封闭的甚至保留着草绳记事的习惯。
    文字都尚未形成。
    看来这里的主人喜好研究古物,或者说对中原文化以外的其它流传下来的文化显得有些在意。估计一楼里保存的奇形怪状的器皿中说不定就有一些来源自山野中的遗民。
    这头,俩道僮还在交头接耳,年岁都不大,陈屿看去,两人至多不过十岁。手上各自捧着一本书卷,捏着笔,唰唰书写抄录,不过表情多少有些不情愿,大概不是主动前来。
    他又看向其余地方,不禁感叹。
    好多书,感觉不比方台阁少。
    一些久远的卷宗文字这里也有,包括几本他久有耳闻的道经,摆放在最外侧的书架上,离地不高,似乎专门为两童子才如此设计。
    可惜,元神体不比肉身,无法翻动书页,不过陈屿转念一想,假若借助银毫所化法衣,能化虚为实,未必不能做到。
    但他回望一眼,此地还有两童子在抄书,动静或许会有所惊吓。再者此刻也无法确定催动法衣翻阅书籍所需要的精神力到底多少,万一过多,耽误了返回可就得不偿失了。
    故而思量一番,最后还是选择放弃。
    “回去了可以试试。”
    陈屿打算离开,不过不走平城了,那地方太难行,他准备在这片山头找找,按理将如此规模的建筑必然归于一方势力。
    而平城周围有能力收集到眼前成千上万本书册,堪称一处道藏的,大抵只有一个了……正元观。
    神情微动,若是如此,那么此地大概就是元阳峰,传闻中有道门真修隐居修行的地方。
    曾经蒋道长还介绍过,城中的二层小楼便是这位真修所有。
    于启猛于真人,正元观乃至整个西州有数的道门大修。
    如此,却是不意外会存有一栋专用于藏书藏器的楼阁。
    那位于修行去哪了?有了猜测,陈屿升起几分好奇,只是时候不早,他倒是没有刻意浪费精神力寻找。
    先找到此地的内景再说。
    事实上内景不难找,在每个稍加显眼的地方或者建筑处尝试下入虚即可,不必完全进入,有精神反应的便是,没有则换下一个。
    而就在距离楼阁不远的一地,一颗倚靠石潭的松柏下,陈屿找到了此间所倒映的内景。
    或许并非唯一,他对此很清楚,不过有一个就够了。
    临走前,元神体来到二楼两个童子近前,肉眼难见的金光涌动一阵后由一化作二,两只小了一圈的元神小人立在空中。
    其中一只渐渐收缩,在精神力作用下压成黄豆大小,旋即有法衣封隔,迟缓了力量的溢散。
    剩下的元神体则将纯金般的黄豆扔在一位道僮身上,渗透青衣与血肉,进入到脖颈一角,静静悬停。
    于对方而言并无危害,精神不同于内炁,只要不粗暴地塞入脑袋里就对现世没有浸染。
    选了脖颈而非内腑则是因为在这个位置可以安全无害地汲取道僮溢散开来的思维念头,将之转化并遮蔽自身,减小与对外界杂念间的对抗。
    且随着法衣的逐渐消融,精神力量溢散,小道童好运之下还能得到些许针对脑域的强化。
    觉醒自我不可能,一步登天凝聚精神力更是别想,但耳聪目明、才思敏捷、过目不忘这些变化却能够一一体现。
    算是陈屿借用对方以作标记的报酬。
    此地没有灵机投落的关联事物,想必下次若要前来应该需要先借道平城,不过这样太麻烦,凭白消耗过多精神,故而思来想去,陈屿决定留下部分元神,化作体外炁种样的标记,一如在天外天中所干的那般。
    “希望能派上用场。”
    有用没用他不知,总之试试无妨。
    想罢,陈屿转身离去。
    却不知在其背后,正抄着道经的小道童百无聊奈,正要伸个懒腰,只觉脑袋好似涌入了清泉,凉凉的,令他不自禁心境平静。
    道僮疑惑,这感觉来得虽然古怪,不过小孩心性的他并未多想,只是当他正要跟身畔的妹妹分享时,眼角余光似乎瞟见了一抹金灿光辉!
    诶!?
    道僮猛地回头,再看去时果真见到一丝真在消散的余韵。
    金灿灿,又夹杂几许纯银色泽,落在阳光中仿佛浮尘,带着异样美感。
    十岁的孩童自是不懂这些,但不妨碍他一边为从未见过的景致惊呼,一边拉拽起正鼓着粉嫩脸颊气呼呼抄书的妹妹。
    然而,女童顺着哥哥的指尖看去时却什么也没见到。
    任凭小道僮如何比划都无法。
    眼见着女童直勾勾看向自己,大眼睛里闪烁疑惑。
    直将小道童急得好一阵抓耳挠腮。
    与此同时,楼外石潭边,一道金光瞬息间便沉寂不见,消失得无影无踪……
    - 肉肉屋

章节目录

山上种田那些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万物皆可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万物皆可种并收藏山上种田那些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