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我就是你的干妈
第38章 我就是你的干妈
1978和1979年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又迎来了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返城潮。
大妈的邻居姓张,她也是ts十六中的一个老师,教语文。张老师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是个下乡知识青年,二儿子在铁路公安处工作。
张老师的父亲是原铁道部一位官员。是封建社会的指腹为婚的那种,很小订的娃娃亲,几乎没有与当时的媳妇在一起。后来跑出来参加了革命。革命胜利后进了城,与原配见了面,根本就没有感情,原配也通情达理,所以两人就离了婚。以后又经别人撮合,就与城里的一位姑娘结了婚,那么张老师就是他与后边结婚的媳妇爱情结晶,所以对张老师很宠爱。张老师的能量可是不小,能办的事情很多,但就是儿子回城的事让她头疼——因为同时回城的有几百人都盯着,走不得后门!
张老师的儿子下乡以后一直没有回城。这次回程对任何知识青年都是机会,但因为回城的青年比较多,不能一下子全部回城,那怎么办?就采取考试的方式,考试内容就是初一的文化课,包括数学和语文。回城指标是二十二个,考试前22名回城。
张老师家有一个亲戚,离他她并不远,当时已经说好了由这个亲戚来辅导自己的儿子,对初中一年级的语文和数学进行复习,以便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但是,这个亲戚在离考试前的三个月,突然就消失了。
儿子学习辅导也没人儿管,一下子就把张老师和他儿子晾在了半空中。
张老师住在二楼,大妈家住一楼,张老师就经常去大妈家串门,是大妈家的常客。
那天的张老师去大妈家,愁眉苦脸的样子,一直唉声叹气。大妈的三闺女——阿利叫三姐的就问她:“张姨怎么啦?愁眉苦脸的,有啥事儿啊?”
张老师叹了一口气:“我的儿子这不是要回城嘛,原来说好的一个亲戚,帮我儿子复习初一语文、数学,结果这亲戚儿走了,说是上北戴河她姨家了,说四个月以后回来。你看就把我儿子给凉了。这次回城的仅有二十二个。这可咋好?”
三姐说:我三叔的家有一个孩子上初二了,就在十六中上学呢。”
听到这个信息,张老师的眼里放着光,说:“是吗?那你快把他叫过来,让我见见他,看他愿不愿意辅导我儿子。”
“哎呀,他不一定愿意,而且现在上学呢。”
“那没问题!他该上学上学呗,就是利用放学后的时间到我家来,因为我家离十六中也不远嘛。你去把他接来。要不然你带我去他家。”张老师是不见黄河不死心。
被逼无奈的三姐到阿利的家里,把情况说了以后,阿利非常为难的说:“那我得学习呀。再说我这学习也不咋地,我辅导人家行吗?”
“行不行呢先放一边儿,人家让我来了,死乞白赖让我来叫你,你不去一趟见见人家,也不合适啊。”
阿利听了三姐的话,觉得也有道理,三姐骑着自行车驮着自己到了大妈家。
阿利见到了张老师,她满脸堆笑,对阿利说了大致前后的原因,然后说:“你辅导我儿子就是初中初一语文和数学,就这三个月。我儿子原来有一定的基础,但不辅导他肯定是不行!这段时间麻烦你多费心,这个吃的住的你都不用管啊,到我家里来就行。礼拜日如果你有时间的话,可以加长一点儿。”
阿利腼腆的说:“我学习也不好,就怕辅导你儿子,没啥效果,而且还怕影响你儿子。”
张老师听了笑了:“那没事儿。你尽心辅导就行呗,这个考不过去,也不怨你,这样行吧?”
“嗯,那好吧。”
从那以后,阿利就开始每天放学到张老师家里去。当然,阿利是不在他家吃饭的,一来二去的也比较熟。只是在这三个月里,阿利把上学期刚刚学过的初一的语文和数学的重点都带他串了一遍,重点的地方反复地强调多次。你要说没有效果,那怎么会?!
考试那一天是星期三。因为张老师就是十六中的老师,她就替阿利请了一天的假。阿利就与张老师夫妇和大儿子一起去了考场。考场的外面乱哄哄的,当时有人往里边儿递送纸条儿。后来为了维持考场的秩序。考试方就把派出所儿的人员请了过来,派出所儿人员就在外面拉上了警戒线,然后有两名民警负责值守,如果谁越过这个线往里边儿递纸条儿,里边参加考试者就取消考试资格。
这一招果然凑效。考场里的秩序和外面立刻就安定下来了,学生在里面认真的考试答题,外边的人也干着急,但是也没有办法。
最后的考试结果出来了:张老师的大儿子考了第五名,在二十二名的范围内。可把张老师一家子和他的大儿子高兴坏了!
考试结束后的第一个礼拜天,张老师告诉阿利说,就是感谢阿利丽这三个多月以来的认真帮助,没有阿利的帮助,回城不可能,也不知道再等上三年,还是五年,所以专门要招待阿利,吃顿便饭;二是张老师二儿子回来,一定要让阿利见见自己的二儿子。
阿丽推辞不过,就同意了。
那天的饭菜都是张老师亲自做的,非常丰盛。上午十点多,他的二儿子穿着公安局制服,骑着挎斗摩托车到了楼下。王老师把他叫了进来,然后与阿利进行了介绍。在她家里又呆了一小段时间后,阿利就到楼下的大妈家打声招呼,准备回家。当她随着阿利到大妈家时,张老师对大妈说:“嫂子!我想收阿利做干儿子。”
阿利的心里非常的不愿意:觉得母亲和父亲把自己拉的这么大,他突然要自己做她儿子,就觉得自己好像从父母的身边是被别人抢走了一样。阿利脸红了:“不用!我只是帮忙而已。”张老师表现的很霸道:“那这事儿就这么定了,以后我就是你干妈。以后你有事就跟干妈说。”
张老师的大儿子考试完以后的半个月吧,单位组织了体检,身体合格,然后就到铁路的某段正式上班了,成了一名正式职工。当时因为他的成绩比较好,而且也比其他的人略显成熟,领导非常喜欢他,就让他当了一个小队长,他的新生活就开始了。
因为他有了这样的工作开端,就开了一个好局。等到五年以后,他已经成了一个科级干部时,而那时的最后一批知青返了城。
阿利心里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可张老师逢年过节的,为阿利买些衣服,阿利都有些不好意思伸手接着。对张老师来说这都是小事,在她的心里,总归是欠了阿利的一个人情。世面上的人,一码归一码,是从来都不欠情的!
(本章完)
1978和1979年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又迎来了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返城潮。
大妈的邻居姓张,她也是ts十六中的一个老师,教语文。张老师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是个下乡知识青年,二儿子在铁路公安处工作。
张老师的父亲是原铁道部一位官员。是封建社会的指腹为婚的那种,很小订的娃娃亲,几乎没有与当时的媳妇在一起。后来跑出来参加了革命。革命胜利后进了城,与原配见了面,根本就没有感情,原配也通情达理,所以两人就离了婚。以后又经别人撮合,就与城里的一位姑娘结了婚,那么张老师就是他与后边结婚的媳妇爱情结晶,所以对张老师很宠爱。张老师的能量可是不小,能办的事情很多,但就是儿子回城的事让她头疼——因为同时回城的有几百人都盯着,走不得后门!
张老师的儿子下乡以后一直没有回城。这次回程对任何知识青年都是机会,但因为回城的青年比较多,不能一下子全部回城,那怎么办?就采取考试的方式,考试内容就是初一的文化课,包括数学和语文。回城指标是二十二个,考试前22名回城。
张老师家有一个亲戚,离他她并不远,当时已经说好了由这个亲戚来辅导自己的儿子,对初中一年级的语文和数学进行复习,以便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但是,这个亲戚在离考试前的三个月,突然就消失了。
儿子学习辅导也没人儿管,一下子就把张老师和他儿子晾在了半空中。
张老师住在二楼,大妈家住一楼,张老师就经常去大妈家串门,是大妈家的常客。
那天的张老师去大妈家,愁眉苦脸的样子,一直唉声叹气。大妈的三闺女——阿利叫三姐的就问她:“张姨怎么啦?愁眉苦脸的,有啥事儿啊?”
张老师叹了一口气:“我的儿子这不是要回城嘛,原来说好的一个亲戚,帮我儿子复习初一语文、数学,结果这亲戚儿走了,说是上北戴河她姨家了,说四个月以后回来。你看就把我儿子给凉了。这次回城的仅有二十二个。这可咋好?”
三姐说:我三叔的家有一个孩子上初二了,就在十六中上学呢。”
听到这个信息,张老师的眼里放着光,说:“是吗?那你快把他叫过来,让我见见他,看他愿不愿意辅导我儿子。”
“哎呀,他不一定愿意,而且现在上学呢。”
“那没问题!他该上学上学呗,就是利用放学后的时间到我家来,因为我家离十六中也不远嘛。你去把他接来。要不然你带我去他家。”张老师是不见黄河不死心。
被逼无奈的三姐到阿利的家里,把情况说了以后,阿利非常为难的说:“那我得学习呀。再说我这学习也不咋地,我辅导人家行吗?”
“行不行呢先放一边儿,人家让我来了,死乞白赖让我来叫你,你不去一趟见见人家,也不合适啊。”
阿利听了三姐的话,觉得也有道理,三姐骑着自行车驮着自己到了大妈家。
阿利见到了张老师,她满脸堆笑,对阿利说了大致前后的原因,然后说:“你辅导我儿子就是初中初一语文和数学,就这三个月。我儿子原来有一定的基础,但不辅导他肯定是不行!这段时间麻烦你多费心,这个吃的住的你都不用管啊,到我家里来就行。礼拜日如果你有时间的话,可以加长一点儿。”
阿利腼腆的说:“我学习也不好,就怕辅导你儿子,没啥效果,而且还怕影响你儿子。”
张老师听了笑了:“那没事儿。你尽心辅导就行呗,这个考不过去,也不怨你,这样行吧?”
“嗯,那好吧。”
从那以后,阿利就开始每天放学到张老师家里去。当然,阿利是不在他家吃饭的,一来二去的也比较熟。只是在这三个月里,阿利把上学期刚刚学过的初一的语文和数学的重点都带他串了一遍,重点的地方反复地强调多次。你要说没有效果,那怎么会?!
考试那一天是星期三。因为张老师就是十六中的老师,她就替阿利请了一天的假。阿利就与张老师夫妇和大儿子一起去了考场。考场的外面乱哄哄的,当时有人往里边儿递送纸条儿。后来为了维持考场的秩序。考试方就把派出所儿的人员请了过来,派出所儿人员就在外面拉上了警戒线,然后有两名民警负责值守,如果谁越过这个线往里边儿递纸条儿,里边参加考试者就取消考试资格。
这一招果然凑效。考场里的秩序和外面立刻就安定下来了,学生在里面认真的考试答题,外边的人也干着急,但是也没有办法。
最后的考试结果出来了:张老师的大儿子考了第五名,在二十二名的范围内。可把张老师一家子和他的大儿子高兴坏了!
考试结束后的第一个礼拜天,张老师告诉阿利说,就是感谢阿利丽这三个多月以来的认真帮助,没有阿利的帮助,回城不可能,也不知道再等上三年,还是五年,所以专门要招待阿利,吃顿便饭;二是张老师二儿子回来,一定要让阿利见见自己的二儿子。
阿丽推辞不过,就同意了。
那天的饭菜都是张老师亲自做的,非常丰盛。上午十点多,他的二儿子穿着公安局制服,骑着挎斗摩托车到了楼下。王老师把他叫了进来,然后与阿利进行了介绍。在她家里又呆了一小段时间后,阿利就到楼下的大妈家打声招呼,准备回家。当她随着阿利到大妈家时,张老师对大妈说:“嫂子!我想收阿利做干儿子。”
阿利的心里非常的不愿意:觉得母亲和父亲把自己拉的这么大,他突然要自己做她儿子,就觉得自己好像从父母的身边是被别人抢走了一样。阿利脸红了:“不用!我只是帮忙而已。”张老师表现的很霸道:“那这事儿就这么定了,以后我就是你干妈。以后你有事就跟干妈说。”
张老师的大儿子考试完以后的半个月吧,单位组织了体检,身体合格,然后就到铁路的某段正式上班了,成了一名正式职工。当时因为他的成绩比较好,而且也比其他的人略显成熟,领导非常喜欢他,就让他当了一个小队长,他的新生活就开始了。
因为他有了这样的工作开端,就开了一个好局。等到五年以后,他已经成了一个科级干部时,而那时的最后一批知青返了城。
阿利心里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可张老师逢年过节的,为阿利买些衣服,阿利都有些不好意思伸手接着。对张老师来说这都是小事,在她的心里,总归是欠了阿利的一个人情。世面上的人,一码归一码,是从来都不欠情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