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飞鸟尽良弓藏
能让手握千军万马而毫无畏惧的江夏郡王李道宗忌惮的,魏王李泰还没有这样的能力。
排除了所有不可能,唯一的可能就是李世民。
想到这儿,杨帆一脸骇然,简直难以置信。
千古名君李世民真的会放任李泰安排人去构陷李道宗?
但只有这样的解释才合情合理,也才会让在马上征战一生的李道宗俯首认罪。
可为什么呢?
功高盖主?威望?出身陇西李氏?
可历史上李世民把李道宗抓入狱以后,为什么很快又把李道宗放了出来。
为了污其名声?
百思不得其解,杨帆望向了李道宗。
对视了一眼,李道宗勉力一笑反而好像轻松了很多,缓缓说道:“贤侄果然聪慧。”
“为什么?”杨帆一脸阴晴不定。
李道宗呵呵一笑:“贤侄心中不是有答案了么?只是不敢承认而已,但这就是事实。”
“比起卫国公府门都不敢关闭,本王算是幸运的,最多只是污了些名声,但能让陛下放心又有何妨?”
听到这话,杨帆默然了。
历史上李道宗贪财的名声流传后世,让很多历史学家疑惑不解。
作为郡王李道宗又不缺钱,为什么唐初素有贤名的他却留下了贪财的污名,原来是心有畏惧。
想来与他齐名的李孝恭留下好色的名声应该也是另有因由。
两位大唐的名将、贤王,居然给后世留下的都是贪财好色的名声,这也才解释得通史料对两人的评价前后矛盾的原因。
见到杨帆皱着眉头有些纠结,李道宗微微一笑道:“贤侄不用多虑,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其实是必然的规律。
“何况陛下只是以防万一,还没有走到那一步呢,毕竟我们这些老家伙都是从马上取的天下,有所防范也是理所当然,起码没有更不好的结局。”
“可贤侄却不同,朝廷需要新生的力量,不管是当今陛下亦或者是接任的帝王,都需要一个能撑起朝廷的人物。”
“陛下让贤侄来礼部历炼,想来也正有此意,这也是本王刚才力争让汝主事主客司的原因,只有新生力量成长起来,我们这些老家伙才会让陛下更安心。”
常言道,官场上的话,一分人话九分鬼话,要懂得分辨才能在在游戏中生存下来。
但杨帆却能感觉到,李道宗如此推心置腹,虽然不全是真话,可起码也有五成的可信度。
对于杨帆来说,这也属于前辈提点与知遇之恩,心中虽然感动,杨帆却只能压在心里。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自己还是踏踏实实的一步一个脚印来。
能做到哪种程度,尽自己的努力就行,又何必自寻烦恼。
想到这儿,杨帆呵呵一笑:“多谢伯父的提点,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不过小子可没有那么大的理想和能奈,只想安安稳稳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娇妻美妾家财万贯,这才是小子的梦想,要不是陛下逼着某来,小子还在家中混吃等死呢!”
李道宗真的有些听不下去了,这小子糊弄人的本事简直是一套一套的,而且睁着眼说瞎话,脸皮厚得吓人。
不过这样的人却最适合官场。
并没有挑明,李道宗只是似笑非笑的说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本王也羡慕这样的生活,不过贤侄今日让张侍郎丢了面子,算是彻底把他得罪死了,以后麻烦可不会少。”
杨帆暗暗啐了一口,老狐狸真是滴水不漏,居然把全部的责任推到了自己头上。
只能含糊其词的说道:“某与这个张侍郎今天才是第一次见面,又没有仇,想来不会再纠缠不休。”
李道宗笑道:“张侍郎确实和贤侄没仇,但他的主子可与汝有过节,贤侄不会忘了玄武琉璃神兽以及欧打倭国使臣的事吧,这两次可都让魏王丢了大面子。”
“再说,如果本王这个礼部尚书位置空了出来,有魏王的支持,这个张侍郎是很有机会的,现在出了汝这个变数,汝说他会不会心存芥蒂?”
杨帆无语了,苦笑着提醒道:“某今年才16岁呢,朝廷怎么可能让某接任如此高位?”
李道宗却不以为然:“正所谓有志不在年高,古有甘罗12岁为相,如今贤侄已是礼部侍郎,即使再进一步也不无可能。”
这话让杨帆一阵讶然,不说话了。
确实,谁又能保证明天会发生什么。
如同穿越到唐朝,这事儿谁能料得到?
不过想想那老头的小身板,杨帆还真有些头疼,这种人打又打不得,但恩怨却结下了。
正所谓断人钱财,犹如断人衣食父母,挡人官路,犹如是杀父仇人,这可是不共戴天的仇恨。
现在两样都占了,杨帆叹息一声:“如果以后张仲业成了尚书,这里礼部岂不是全是魏王的人,陛下会允许么?”
只见李道宗微微摇头:“作为臣子,哪敢随便揣摩圣意,不过依本王观察,如今的礼部倒也只是四司的郎中归附魏王。”
看着这些官场老狐狸,简直是油盐不进,刚才把李世民的心思分析的头头是道,如今却说不敢揣摩圣意。
是人是鬼靠一张嘴,想说成啥就说成啥,这也让杨帆又学了一手。
不过却也知道以后的麻烦一定不会少。
各司的郎中都投靠魏王,如果杨帆想插手,当然得与这些人过招。
又聊了一会儿,李道宗觉得杨帆简直就是一个滑不溜秋的泥鳅。
虽然对官场上的一些东西不甚了解,但却是小滑头一个。
郁闷的同时又感到欣慰,也许这小子进入官场,真能搅动一番风云。
自家大郎与这小子交好,眼光也算不错。
虽然没有结党徇私的心思,但李道宗一直被李世民盯着,当然不好有所动作。
可谁不期盼自己的后代绵延万代,有锦绣前程,况且,身在官场谁又少得了几个帮衬的朋友。
想到这儿,李道宗对着杨帆笑道:“汝初次负责礼部主客司,得多学多看少说少做,好了,你小子不要在这碍眼了,赶紧滚蛋,让小吏带汝去。”说完,唤来一名小吏。
杨帆有些郁闷了,这是什么领导。
这不明显告诉自己根本命令不动主客司的那些人呗,让自己去装装样子、混日子。
不过,杨帆却不信那个邪。
有挑战才刺激嘛!
不然一个个阿谀奉承、拍须溜马,那才不好整顿。
最后斜睨了李道宗一眼:哼,谁想跟你这个如媒婆一般问东问西的中年男人喝白水?
要不是你是领导,自己早撒腿撤了。
见到杨帆站起身,小吏躬身问道:“侍郎大人,小的带您去主客司转转?”
杨帆回道:“有劳!”
说完转身对着李道宗拱手施礼道:“尚书大人,今日午时属下打算在迎客楼摆上几桌宴请同僚,不知大人能否赏脸,这不会违反什么规矩吧?”
李道宗随意的摆了摆手:“某就不去凑那热闹了,不然会扰了大家的兴致;费用又不是从礼部的用度支出,自然没有违反规矩,你们自可前去。”
既然如此,杨帆当然也不会再劝。
如果李道宗真的答应,大家反而会束手束脚,告罪一声直接退了出去。
- 肉肉屋
排除了所有不可能,唯一的可能就是李世民。
想到这儿,杨帆一脸骇然,简直难以置信。
千古名君李世民真的会放任李泰安排人去构陷李道宗?
但只有这样的解释才合情合理,也才会让在马上征战一生的李道宗俯首认罪。
可为什么呢?
功高盖主?威望?出身陇西李氏?
可历史上李世民把李道宗抓入狱以后,为什么很快又把李道宗放了出来。
为了污其名声?
百思不得其解,杨帆望向了李道宗。
对视了一眼,李道宗勉力一笑反而好像轻松了很多,缓缓说道:“贤侄果然聪慧。”
“为什么?”杨帆一脸阴晴不定。
李道宗呵呵一笑:“贤侄心中不是有答案了么?只是不敢承认而已,但这就是事实。”
“比起卫国公府门都不敢关闭,本王算是幸运的,最多只是污了些名声,但能让陛下放心又有何妨?”
听到这话,杨帆默然了。
历史上李道宗贪财的名声流传后世,让很多历史学家疑惑不解。
作为郡王李道宗又不缺钱,为什么唐初素有贤名的他却留下了贪财的污名,原来是心有畏惧。
想来与他齐名的李孝恭留下好色的名声应该也是另有因由。
两位大唐的名将、贤王,居然给后世留下的都是贪财好色的名声,这也才解释得通史料对两人的评价前后矛盾的原因。
见到杨帆皱着眉头有些纠结,李道宗微微一笑道:“贤侄不用多虑,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其实是必然的规律。
“何况陛下只是以防万一,还没有走到那一步呢,毕竟我们这些老家伙都是从马上取的天下,有所防范也是理所当然,起码没有更不好的结局。”
“可贤侄却不同,朝廷需要新生的力量,不管是当今陛下亦或者是接任的帝王,都需要一个能撑起朝廷的人物。”
“陛下让贤侄来礼部历炼,想来也正有此意,这也是本王刚才力争让汝主事主客司的原因,只有新生力量成长起来,我们这些老家伙才会让陛下更安心。”
常言道,官场上的话,一分人话九分鬼话,要懂得分辨才能在在游戏中生存下来。
但杨帆却能感觉到,李道宗如此推心置腹,虽然不全是真话,可起码也有五成的可信度。
对于杨帆来说,这也属于前辈提点与知遇之恩,心中虽然感动,杨帆却只能压在心里。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自己还是踏踏实实的一步一个脚印来。
能做到哪种程度,尽自己的努力就行,又何必自寻烦恼。
想到这儿,杨帆呵呵一笑:“多谢伯父的提点,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不过小子可没有那么大的理想和能奈,只想安安稳稳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娇妻美妾家财万贯,这才是小子的梦想,要不是陛下逼着某来,小子还在家中混吃等死呢!”
李道宗真的有些听不下去了,这小子糊弄人的本事简直是一套一套的,而且睁着眼说瞎话,脸皮厚得吓人。
不过这样的人却最适合官场。
并没有挑明,李道宗只是似笑非笑的说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本王也羡慕这样的生活,不过贤侄今日让张侍郎丢了面子,算是彻底把他得罪死了,以后麻烦可不会少。”
杨帆暗暗啐了一口,老狐狸真是滴水不漏,居然把全部的责任推到了自己头上。
只能含糊其词的说道:“某与这个张侍郎今天才是第一次见面,又没有仇,想来不会再纠缠不休。”
李道宗笑道:“张侍郎确实和贤侄没仇,但他的主子可与汝有过节,贤侄不会忘了玄武琉璃神兽以及欧打倭国使臣的事吧,这两次可都让魏王丢了大面子。”
“再说,如果本王这个礼部尚书位置空了出来,有魏王的支持,这个张侍郎是很有机会的,现在出了汝这个变数,汝说他会不会心存芥蒂?”
杨帆无语了,苦笑着提醒道:“某今年才16岁呢,朝廷怎么可能让某接任如此高位?”
李道宗却不以为然:“正所谓有志不在年高,古有甘罗12岁为相,如今贤侄已是礼部侍郎,即使再进一步也不无可能。”
这话让杨帆一阵讶然,不说话了。
确实,谁又能保证明天会发生什么。
如同穿越到唐朝,这事儿谁能料得到?
不过想想那老头的小身板,杨帆还真有些头疼,这种人打又打不得,但恩怨却结下了。
正所谓断人钱财,犹如断人衣食父母,挡人官路,犹如是杀父仇人,这可是不共戴天的仇恨。
现在两样都占了,杨帆叹息一声:“如果以后张仲业成了尚书,这里礼部岂不是全是魏王的人,陛下会允许么?”
只见李道宗微微摇头:“作为臣子,哪敢随便揣摩圣意,不过依本王观察,如今的礼部倒也只是四司的郎中归附魏王。”
看着这些官场老狐狸,简直是油盐不进,刚才把李世民的心思分析的头头是道,如今却说不敢揣摩圣意。
是人是鬼靠一张嘴,想说成啥就说成啥,这也让杨帆又学了一手。
不过却也知道以后的麻烦一定不会少。
各司的郎中都投靠魏王,如果杨帆想插手,当然得与这些人过招。
又聊了一会儿,李道宗觉得杨帆简直就是一个滑不溜秋的泥鳅。
虽然对官场上的一些东西不甚了解,但却是小滑头一个。
郁闷的同时又感到欣慰,也许这小子进入官场,真能搅动一番风云。
自家大郎与这小子交好,眼光也算不错。
虽然没有结党徇私的心思,但李道宗一直被李世民盯着,当然不好有所动作。
可谁不期盼自己的后代绵延万代,有锦绣前程,况且,身在官场谁又少得了几个帮衬的朋友。
想到这儿,李道宗对着杨帆笑道:“汝初次负责礼部主客司,得多学多看少说少做,好了,你小子不要在这碍眼了,赶紧滚蛋,让小吏带汝去。”说完,唤来一名小吏。
杨帆有些郁闷了,这是什么领导。
这不明显告诉自己根本命令不动主客司的那些人呗,让自己去装装样子、混日子。
不过,杨帆却不信那个邪。
有挑战才刺激嘛!
不然一个个阿谀奉承、拍须溜马,那才不好整顿。
最后斜睨了李道宗一眼:哼,谁想跟你这个如媒婆一般问东问西的中年男人喝白水?
要不是你是领导,自己早撒腿撤了。
见到杨帆站起身,小吏躬身问道:“侍郎大人,小的带您去主客司转转?”
杨帆回道:“有劳!”
说完转身对着李道宗拱手施礼道:“尚书大人,今日午时属下打算在迎客楼摆上几桌宴请同僚,不知大人能否赏脸,这不会违反什么规矩吧?”
李道宗随意的摆了摆手:“某就不去凑那热闹了,不然会扰了大家的兴致;费用又不是从礼部的用度支出,自然没有违反规矩,你们自可前去。”
既然如此,杨帆当然也不会再劝。
如果李道宗真的答应,大家反而会束手束脚,告罪一声直接退了出去。
- 肉肉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