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二十六章:少年陆逊
舒县,某一个不算大的宅院之中,来了三个不速之客,正是曹晦张辽诸葛亮三人。
此时曹晦来到这宅院门口,看着那虽然气派,但是却已经蒙尘了的牌匾,一眼就看出来了这宅院主人的衰败。
除此之外,这宅院附近也是杂草丛生,曹晦上前敲了敲门环,却发现手中都沾染了不少铜锈,不由得发出了一声感慨。
“想那陆康忠于汉室,抵抗袁术许久,今后人却沦落至此,那袁公路的确不会收敛人心啊!”
摇了摇头之后,见从这宅院里面传来了一阵轻微的脚步声,曹晦随即也收敛了心神。
只不过让他诧异的是,为自己开门的,竟然是一个看起来比诸葛亮还要小两三岁的小孩。
带着几分迟疑,曹晦也试探地询问了一句。
“请问这里是陆季宁的府中吗?”
那十三少年见眼前这位陌生人提起陆绩,脸上也露出了几分警惕,随即反问了一句。“这位大人有些面生,不知道所为何事?”
陆康曾为庐江太守,镇压过黄穰与江夏蛮族联合发起的叛乱,所以还是有不少仇家的,这少年显然也知晓这一点,并未直接说出自己身份。
曹晦见状也并未多想,当即就说出了自己的身份。
“吾乃兖州曹子明,听闻当朝忠诚陆季宁的后人在此,特前来拜访慰问,不知陆季宁的后人可在这里?”
说完之后,一旁的诸葛亮也呈上来拜帖,那十三少年看到这拜帖之上的印章之后,便再无任何怀疑,主动将三人迎了进来。
“原来是曹将军亲自,小的有眼不识泰山,还请将军恕罪!”
在这少年的带领之下,三人也进入了这府宅之中,虽说这府宅并不大,但在这少年的带领之下,一路走来没有看到一人,倒也显得身份冷清。
“昔日陆季宁击破黄穰位列九卿是何等威风,没有想到今朝府邸竟如此破败,真乃造化弄人啊!”
少年听到曹晦的感慨之后,也是感触良多,最后更是叹息了一声。
“不满曹将军,自从祖父城破病逝之后,之前所有的至交好友再无一人前来,均怕被仲帝误会,您是第一个前来府中的人。”
人情冷暖,这些曹晦早就清楚,只是让曹晦没有想到的是,眼前这个十三岁的少年,竟然还是陆康的从孙。
身为豪门士族,家族成员自然枝繁叶茂,陆绩的幼子才八岁不到,他的从孙就已经十三了,这样的事情虽说有些诧异,不过倒也并不罕见。“原来你是陆季宁的从孙,怎么府中没有其他佣人了吗?竟要你亲自出来相迎?”
越是大户人家,规矩越是繁琐复杂,曹晦的父亲曹操算得上是不拘小节之人,可就算是如此,曹晦自幼还是要忍受不少规矩。
此时见这陆家的人亲自开门迎接自己,更让曹晦看出了陆家的破败。
而那少年听到这里,嘴角顿时就露出了几分苦涩,最后更是无奈回答道。
“曹将军有所不知,江东虽有天险,许久没有战争,但内乱却是从未停过,在下自幼丧父流浪街头,还是被祖父收留,这才有了容身之处。”
说到这里,少年脸上还露出了几分庆幸,随即又继续开口起来。
“如今祖父病逝,还留下年仅八岁的叔叔,这诺大的府邸不知道有多少下人惦记,在下担心下人可能会祸害叔叔,便把他们全都辞退了。”
见眼前为自己带路的少年竟然这样说,曹晦顿时就刮目相看了起来,能有如此缜密的心思,这少年不普通啊!
“既然如此,那你们为何不成想过离开庐江?陆家是名门士族,总不能让这样一支骨血流浪在外吧?”
越是大户人家,对于宗族弟子越是看中,所以这样两个孩子孤零零的在舒县相依为命,曹晦也有些疑惑,特别是眼前这个少年看起来还极为聪明的情况之下。
只是对于这曹晦的询问,那少年脸上的失望更浓了,当即就开口起来。
“祖父是抵抗仲帝而死的,整个淮南都是仲帝的地盘了,陆家的势力就算是再庞大,又如何敢得罪仲帝收留我们二人。”眼前十三少年说出来的话语虽然平淡,但一字一句之中,无不透露出来浓浓的无奈,让曹晦听得都倍感心酸。
此番他前来陆府,要的就是收买人心,此时见陆康后人如此潦倒,自然想着扶对方一把,让天下其他名士知晓自己爱才之心,所以当即就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陆季宁的气节天下谁人不知,今后人蒙难,本将军自不会袖手旁观,你们愿意随本将军回去彭城?”
虽说曹晦并未说回去之后会给他们如何照拂,但以他现在的地位,说出这样的话语,自然能够看出真诚。
眼前这十三少年听完之后,脸上顿时就露出了喜色,不过一番惊喜过后,却并未第一时间答应。
“曹将军大恩,陆伯言感激不尽,只是这府宅乃是祖父遗留下来的,若叔叔不愿离去,在下恐怕也要辜负将军一番好心了。”
这样一番话语说出,旁边诸葛亮和张辽听在耳中,纷纷满意点头,只觉得眼前这个十三少年品行甚佳。
只有曹晦此时在听到这十三少年的话语之后,脸色顿时就是大变,紧接着话语还带着几分迟疑,随即又试探地询问了一句。
“你说……你叫什么?”
那少年将曹晦话语带着几分沙哑问起自己名讳,虽说心中疑惑,不过也并未多想,当即拱手一拜之后,说的更加清楚了。
“在下陆逊陆伯言,吴县人士,家父陆骏,曾为九江校尉。”
而这寥寥数语说出之后,曹晦的脸色顿时就变得怪异起来,只不过碍于四周还有不少人,所以并未表现得太过显眼。
但他的心中,却早就炸开了锅!
原本只是打算拉拢人心的他,没有想到在这陆康的府邸之中,竟然遇到了这位不下于司马懿和诸葛亮的文武双全之国士!
真是不虚此行啊!
此时曹晦来到这宅院门口,看着那虽然气派,但是却已经蒙尘了的牌匾,一眼就看出来了这宅院主人的衰败。
除此之外,这宅院附近也是杂草丛生,曹晦上前敲了敲门环,却发现手中都沾染了不少铜锈,不由得发出了一声感慨。
“想那陆康忠于汉室,抵抗袁术许久,今后人却沦落至此,那袁公路的确不会收敛人心啊!”
摇了摇头之后,见从这宅院里面传来了一阵轻微的脚步声,曹晦随即也收敛了心神。
只不过让他诧异的是,为自己开门的,竟然是一个看起来比诸葛亮还要小两三岁的小孩。
带着几分迟疑,曹晦也试探地询问了一句。
“请问这里是陆季宁的府中吗?”
那十三少年见眼前这位陌生人提起陆绩,脸上也露出了几分警惕,随即反问了一句。“这位大人有些面生,不知道所为何事?”
陆康曾为庐江太守,镇压过黄穰与江夏蛮族联合发起的叛乱,所以还是有不少仇家的,这少年显然也知晓这一点,并未直接说出自己身份。
曹晦见状也并未多想,当即就说出了自己的身份。
“吾乃兖州曹子明,听闻当朝忠诚陆季宁的后人在此,特前来拜访慰问,不知陆季宁的后人可在这里?”
说完之后,一旁的诸葛亮也呈上来拜帖,那十三少年看到这拜帖之上的印章之后,便再无任何怀疑,主动将三人迎了进来。
“原来是曹将军亲自,小的有眼不识泰山,还请将军恕罪!”
在这少年的带领之下,三人也进入了这府宅之中,虽说这府宅并不大,但在这少年的带领之下,一路走来没有看到一人,倒也显得身份冷清。
“昔日陆季宁击破黄穰位列九卿是何等威风,没有想到今朝府邸竟如此破败,真乃造化弄人啊!”
少年听到曹晦的感慨之后,也是感触良多,最后更是叹息了一声。
“不满曹将军,自从祖父城破病逝之后,之前所有的至交好友再无一人前来,均怕被仲帝误会,您是第一个前来府中的人。”
人情冷暖,这些曹晦早就清楚,只是让曹晦没有想到的是,眼前这个十三岁的少年,竟然还是陆康的从孙。
身为豪门士族,家族成员自然枝繁叶茂,陆绩的幼子才八岁不到,他的从孙就已经十三了,这样的事情虽说有些诧异,不过倒也并不罕见。“原来你是陆季宁的从孙,怎么府中没有其他佣人了吗?竟要你亲自出来相迎?”
越是大户人家,规矩越是繁琐复杂,曹晦的父亲曹操算得上是不拘小节之人,可就算是如此,曹晦自幼还是要忍受不少规矩。
此时见这陆家的人亲自开门迎接自己,更让曹晦看出了陆家的破败。
而那少年听到这里,嘴角顿时就露出了几分苦涩,最后更是无奈回答道。
“曹将军有所不知,江东虽有天险,许久没有战争,但内乱却是从未停过,在下自幼丧父流浪街头,还是被祖父收留,这才有了容身之处。”
说到这里,少年脸上还露出了几分庆幸,随即又继续开口起来。
“如今祖父病逝,还留下年仅八岁的叔叔,这诺大的府邸不知道有多少下人惦记,在下担心下人可能会祸害叔叔,便把他们全都辞退了。”
见眼前为自己带路的少年竟然这样说,曹晦顿时就刮目相看了起来,能有如此缜密的心思,这少年不普通啊!
“既然如此,那你们为何不成想过离开庐江?陆家是名门士族,总不能让这样一支骨血流浪在外吧?”
越是大户人家,对于宗族弟子越是看中,所以这样两个孩子孤零零的在舒县相依为命,曹晦也有些疑惑,特别是眼前这个少年看起来还极为聪明的情况之下。
只是对于这曹晦的询问,那少年脸上的失望更浓了,当即就开口起来。
“祖父是抵抗仲帝而死的,整个淮南都是仲帝的地盘了,陆家的势力就算是再庞大,又如何敢得罪仲帝收留我们二人。”眼前十三少年说出来的话语虽然平淡,但一字一句之中,无不透露出来浓浓的无奈,让曹晦听得都倍感心酸。
此番他前来陆府,要的就是收买人心,此时见陆康后人如此潦倒,自然想着扶对方一把,让天下其他名士知晓自己爱才之心,所以当即就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陆季宁的气节天下谁人不知,今后人蒙难,本将军自不会袖手旁观,你们愿意随本将军回去彭城?”
虽说曹晦并未说回去之后会给他们如何照拂,但以他现在的地位,说出这样的话语,自然能够看出真诚。
眼前这十三少年听完之后,脸上顿时就露出了喜色,不过一番惊喜过后,却并未第一时间答应。
“曹将军大恩,陆伯言感激不尽,只是这府宅乃是祖父遗留下来的,若叔叔不愿离去,在下恐怕也要辜负将军一番好心了。”
这样一番话语说出,旁边诸葛亮和张辽听在耳中,纷纷满意点头,只觉得眼前这个十三少年品行甚佳。
只有曹晦此时在听到这十三少年的话语之后,脸色顿时就是大变,紧接着话语还带着几分迟疑,随即又试探地询问了一句。
“你说……你叫什么?”
那少年将曹晦话语带着几分沙哑问起自己名讳,虽说心中疑惑,不过也并未多想,当即拱手一拜之后,说的更加清楚了。
“在下陆逊陆伯言,吴县人士,家父陆骏,曾为九江校尉。”
而这寥寥数语说出之后,曹晦的脸色顿时就变得怪异起来,只不过碍于四周还有不少人,所以并未表现得太过显眼。
但他的心中,却早就炸开了锅!
原本只是打算拉拢人心的他,没有想到在这陆康的府邸之中,竟然遇到了这位不下于司马懿和诸葛亮的文武双全之国士!
真是不虚此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