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转,贾凝、刘屿舟他们看过县衙张贴的县试公告,考试时间在二月二十日,这让他们紧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看过之后公告之后,贾凝眼见时候不早了,便在金陵城找了一处小客栈,在客栈开好了一月的卧房,这样房间称为上房,价格也是不菲的,况且又在金陵城这个拥有几十万人口的大都市,开上一个月的房间足足要十两银子,最后打了折扣还要了八两银子。
一般只有富裕人家才开的起这样的上等房间,普通的平民百姓都是只开的起几人一间的通铺。
虽然晴雯和彩薇她们想跟贾凝睡一块,但是这次要住上一个月呢,总不能一直睡在一起,所以贾凝还是订了两间上房,刘屿舟则订了一间。
刘屿舟虽是金陵刘氏家族的族人,但他在金陵是没有家宅的,不然他祖父也不会同他一起住在京城。
客栈的名叫百福府,占地并不广,只有三层木楼,人也不多,一个颇有富贵之像的中年掌柜,十几个伙计,还有一众后厨,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客栈的第三层是客房,二层是饭席的包房,一层则是平常客人进来点菜吃饭的地方。
二月十三日下午,贾凝将自己要去县衙报名的事情告知了彩薇和晴雯,让她们心中有个数,不要担心。
随后贾凝来到刘屿舟的屋室,同他商量了一下……片刻后,他们便去到了县衙的礼房报名。
刘初堂作为贾凝、刘屿舟他们的讲师,自然同他们说过县试的流程,还特意嘱咐过他们这些不在京城考试的学生,并为他们解决了金陵城的考试资格。
另外还有林则贤等一些不在京考试的书院学生,他们的考试资格也是一一解决,刘初堂解决不了的就找山长,自然很轻松的解决了书院所有学生的考试资格。
所谓考试资格,第一就是考生要填写“亲供”,所谓亲供,就是包括姓名、年龄、籍贯、体貌特征,以及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三代存殁履历,过继者则要写本人亲生父母三代,这个贾凝自己就可以完成。
第二,找到与自己一同参加考试的四个人,五个人互相结保,一旦作弊便要五人连坐。
第三,找到本县的廪生为自己证明,证明自己所提供的资料全都属实,所谓廪生就是秀才,像贾凝、刘屿舟他们这些年龄尚小的学子自然是找不到的,所以书院就要帮忙解决,这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
贾凝、刘屿舟二人来到县衙报好了名,之后就是准备考试用的东西,比如食物、文房四宝等等,最后就是等到二月二十日县试开考。
他们在一处店铺买好了笔墨纸砚,至于在县试中吃的食物,当天再做准备也不迟。
贾凝、刘屿舟他们走在铺满旧石砖的一条街道上,街道上的人不乏有一些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读书人,和一些抛头露面的女子,其他便都是生活还过得去的布衣百姓,另外还有一小部分富裕之人。
贾凝倒是没有看见一个小说中所描写的皇室贵族、王公子孙,在小说中或许烂大街,但是在现实中确实一个没有,贾凝在京城这么久也从未见过,很是稀有。
这些白面书生的读书人皆是匆匆走过,从不做停留,看样子应是同贾凝他们一样备考县试的学子。
贾凝神情颇为轻松自在,同刘屿舟闲聊道:“金陵城不比京城繁华,但流民却没有看到过一个,京城都或多或少有一些流民,真是奇怪啊!咱们进城的时候也没有看见过”。
听贾凝这样一说,刘屿舟也发现了不对劲,难道金陵府治下之地比圣上所在的京城还要好?这显然不可能的啊,不然这样的事情早就传开了。
刘屿舟思索片刻,神色颇为奇怪的道:“是啊,咱们一路走来,包括进城的时候,城外也是没有一个流民,真是奇怪,难不成金陵城有妥善安置流民的方法?”
几十年来,大周的流民一直保持在平稳的数量,只是近些年来有些国力衰败,流民多了起来。
这些成千上万的,饥肠辘辘的流民没有办法,只能聚集在一起,来到府城、州城这些有粮的地方讨饭吃,甚至京城外围也有不少,官府自然不能让他们一直待在城里,只能给些粮食打发他们走。
这些流民一阵阵的,安顿好了一波,又来了一大波,搞得朝廷下发的赈灾粮食都被他们吃空了。
最后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谁都知道不能让他们一直无所事事,只靠赈灾粮为生。
以工代粮对于这些数量庞大流民也是杯水车薪,又不能给他们土地让他们去种田。
所以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因此官府只能干耗着,有一点粮食就给一点,没有就饿着,饿死了就饿死了。
贾凝轻轻一笑,道:“不想这么多了,没有流民就好,管他用什么办法,还是赶紧回客栈,好好复习一下四书五经吧,这次定要令先生刮目相看”。
刘屿舟认真的点了点头,面带笑容,道:“是啊,回去好好复习,争取一举考中,不愧对书院对我们的栽培”。
……
庆隆四年,二月二十日。
这一天所有参加县试的考生都在天不亮就早早起来,准备好笔墨纸砧,还有一天所吃的食物。
因为县试不同于府、院等试,县试需要的东西要自己携带。
县试每天考一场,共五场,黎明前点名入场,限当晚交卷。
所以贾凝在天还没亮就起床了,在的服侍下彩薇穿好了衣物,晴雯则在桌上清点贾凝考试所要带的东西。
一刻钟后,天色还是很黑,时间在卯时,也就是五点钟。
贾凝对于今天的县试丝毫不紧张,可以轻松应对,一旁的彩薇则替贾凝紧张不已,一边用纤手帮他系着纽扣,一边像一个小媳妇一样嘱咐着贾凝,生怕把哪些流程遗忘了。
对于这些,贾凝也顺着她,很快便收拾好了,带好考试用的东西,在屋中停留了许久,告别了彩薇、晴雯,同刘屿舟举着灯走向县衙的考场。
所谓考试之地,映入眼中的是青石台阶,在抬头往上看,是一朱漆大门,门上铺着一层层瓦片,门框木雕彩绘极为显眼,当真不愧是金陵县,不是普通的小县可以拟比的。
黑夜中,贾凝、刘屿舟他们同一众考生一样,到龙门中搜身后才进入考场,在一个不知名的考监点名后领取到了考卷。所谓龙门就是搜身的地方。
试卷上印有号码,考生需要按号入坐,给贾凝的是十二号房,位于中间,是个好位置,刘屿舟则在十五号房,也是不错的位置,要是有人排在恭房旁边就倒霉了。
再说一说考试内容。
第一场考的是四书文两篇、五言六韵试帖诗一首,写的时候需要注意格式和字数,不能超过七百字。
第二场考四书文一篇,性理论或孝经论一篇,默写“圣谕广训”约百字,不能有错别字和涂改。
第三场考四书文或经文一篇,律赋一篇,五言八韵试帖诗一首,默写前场“圣谕广训”首二句。
第四、五场连考,主要考经文、诗赋等。
每一场考试每隔数日举行一次,前一场考试通过者才有资格参加下一场,且每场考试录取人数依次减少。
县试由知县主持并担任主考官,由县教的儒学署指认教谕、训导监考县试。
- 肉肉屋
看过之后公告之后,贾凝眼见时候不早了,便在金陵城找了一处小客栈,在客栈开好了一月的卧房,这样房间称为上房,价格也是不菲的,况且又在金陵城这个拥有几十万人口的大都市,开上一个月的房间足足要十两银子,最后打了折扣还要了八两银子。
一般只有富裕人家才开的起这样的上等房间,普通的平民百姓都是只开的起几人一间的通铺。
虽然晴雯和彩薇她们想跟贾凝睡一块,但是这次要住上一个月呢,总不能一直睡在一起,所以贾凝还是订了两间上房,刘屿舟则订了一间。
刘屿舟虽是金陵刘氏家族的族人,但他在金陵是没有家宅的,不然他祖父也不会同他一起住在京城。
客栈的名叫百福府,占地并不广,只有三层木楼,人也不多,一个颇有富贵之像的中年掌柜,十几个伙计,还有一众后厨,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客栈的第三层是客房,二层是饭席的包房,一层则是平常客人进来点菜吃饭的地方。
二月十三日下午,贾凝将自己要去县衙报名的事情告知了彩薇和晴雯,让她们心中有个数,不要担心。
随后贾凝来到刘屿舟的屋室,同他商量了一下……片刻后,他们便去到了县衙的礼房报名。
刘初堂作为贾凝、刘屿舟他们的讲师,自然同他们说过县试的流程,还特意嘱咐过他们这些不在京城考试的学生,并为他们解决了金陵城的考试资格。
另外还有林则贤等一些不在京考试的书院学生,他们的考试资格也是一一解决,刘初堂解决不了的就找山长,自然很轻松的解决了书院所有学生的考试资格。
所谓考试资格,第一就是考生要填写“亲供”,所谓亲供,就是包括姓名、年龄、籍贯、体貌特征,以及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三代存殁履历,过继者则要写本人亲生父母三代,这个贾凝自己就可以完成。
第二,找到与自己一同参加考试的四个人,五个人互相结保,一旦作弊便要五人连坐。
第三,找到本县的廪生为自己证明,证明自己所提供的资料全都属实,所谓廪生就是秀才,像贾凝、刘屿舟他们这些年龄尚小的学子自然是找不到的,所以书院就要帮忙解决,这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
贾凝、刘屿舟二人来到县衙报好了名,之后就是准备考试用的东西,比如食物、文房四宝等等,最后就是等到二月二十日县试开考。
他们在一处店铺买好了笔墨纸砚,至于在县试中吃的食物,当天再做准备也不迟。
贾凝、刘屿舟他们走在铺满旧石砖的一条街道上,街道上的人不乏有一些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读书人,和一些抛头露面的女子,其他便都是生活还过得去的布衣百姓,另外还有一小部分富裕之人。
贾凝倒是没有看见一个小说中所描写的皇室贵族、王公子孙,在小说中或许烂大街,但是在现实中确实一个没有,贾凝在京城这么久也从未见过,很是稀有。
这些白面书生的读书人皆是匆匆走过,从不做停留,看样子应是同贾凝他们一样备考县试的学子。
贾凝神情颇为轻松自在,同刘屿舟闲聊道:“金陵城不比京城繁华,但流民却没有看到过一个,京城都或多或少有一些流民,真是奇怪啊!咱们进城的时候也没有看见过”。
听贾凝这样一说,刘屿舟也发现了不对劲,难道金陵府治下之地比圣上所在的京城还要好?这显然不可能的啊,不然这样的事情早就传开了。
刘屿舟思索片刻,神色颇为奇怪的道:“是啊,咱们一路走来,包括进城的时候,城外也是没有一个流民,真是奇怪,难不成金陵城有妥善安置流民的方法?”
几十年来,大周的流民一直保持在平稳的数量,只是近些年来有些国力衰败,流民多了起来。
这些成千上万的,饥肠辘辘的流民没有办法,只能聚集在一起,来到府城、州城这些有粮的地方讨饭吃,甚至京城外围也有不少,官府自然不能让他们一直待在城里,只能给些粮食打发他们走。
这些流民一阵阵的,安顿好了一波,又来了一大波,搞得朝廷下发的赈灾粮食都被他们吃空了。
最后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谁都知道不能让他们一直无所事事,只靠赈灾粮为生。
以工代粮对于这些数量庞大流民也是杯水车薪,又不能给他们土地让他们去种田。
所以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因此官府只能干耗着,有一点粮食就给一点,没有就饿着,饿死了就饿死了。
贾凝轻轻一笑,道:“不想这么多了,没有流民就好,管他用什么办法,还是赶紧回客栈,好好复习一下四书五经吧,这次定要令先生刮目相看”。
刘屿舟认真的点了点头,面带笑容,道:“是啊,回去好好复习,争取一举考中,不愧对书院对我们的栽培”。
……
庆隆四年,二月二十日。
这一天所有参加县试的考生都在天不亮就早早起来,准备好笔墨纸砧,还有一天所吃的食物。
因为县试不同于府、院等试,县试需要的东西要自己携带。
县试每天考一场,共五场,黎明前点名入场,限当晚交卷。
所以贾凝在天还没亮就起床了,在的服侍下彩薇穿好了衣物,晴雯则在桌上清点贾凝考试所要带的东西。
一刻钟后,天色还是很黑,时间在卯时,也就是五点钟。
贾凝对于今天的县试丝毫不紧张,可以轻松应对,一旁的彩薇则替贾凝紧张不已,一边用纤手帮他系着纽扣,一边像一个小媳妇一样嘱咐着贾凝,生怕把哪些流程遗忘了。
对于这些,贾凝也顺着她,很快便收拾好了,带好考试用的东西,在屋中停留了许久,告别了彩薇、晴雯,同刘屿舟举着灯走向县衙的考场。
所谓考试之地,映入眼中的是青石台阶,在抬头往上看,是一朱漆大门,门上铺着一层层瓦片,门框木雕彩绘极为显眼,当真不愧是金陵县,不是普通的小县可以拟比的。
黑夜中,贾凝、刘屿舟他们同一众考生一样,到龙门中搜身后才进入考场,在一个不知名的考监点名后领取到了考卷。所谓龙门就是搜身的地方。
试卷上印有号码,考生需要按号入坐,给贾凝的是十二号房,位于中间,是个好位置,刘屿舟则在十五号房,也是不错的位置,要是有人排在恭房旁边就倒霉了。
再说一说考试内容。
第一场考的是四书文两篇、五言六韵试帖诗一首,写的时候需要注意格式和字数,不能超过七百字。
第二场考四书文一篇,性理论或孝经论一篇,默写“圣谕广训”约百字,不能有错别字和涂改。
第三场考四书文或经文一篇,律赋一篇,五言八韵试帖诗一首,默写前场“圣谕广训”首二句。
第四、五场连考,主要考经文、诗赋等。
每一场考试每隔数日举行一次,前一场考试通过者才有资格参加下一场,且每场考试录取人数依次减少。
县试由知县主持并担任主考官,由县教的儒学署指认教谕、训导监考县试。
- 肉肉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