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小伙子以后找对象就难了。
吴春荣半夜三更来兴师问罪,就是为她的姐妹抱屈。她说,姜容香笑着来了,哭着往回走,哪有刚相门户就让人踹了的理,气愤非常的指责张杨毁人家大闺女的名声。
结果,这话说到一半,张杨就义正言辞的给顶了回去。
张杨严肃的说,姜容香那姑娘是私下来的,没通过父母也没有正式媒人,谁也不知道她偷摸给自己相门户。既然别人不晓得,他怎么就毁了大闺女的名声。再者,这事儿他根本不知道,哪有给人做媒连牵线都没知会一声,直接就给弄一起相起来了啊。
这几句话堵得吴春荣当即语塞,盯着门框上的马灯不说话了。她原本心里也觉得理亏,但是年轻轻的女孩子要脸,又不想承认她有错,又想要面子,又得给她姐妹讨公道。气势汹汹得找过来,没想到张杨根本没让着她。让张杨呲了一番,她也明白这事儿主要怨她,理屈词穷,不吱声了。
张杨低声教训她,什么“无理狡三分,要嫁人了还说风就是雨,咋咋l呼呼让婆家看不起”之类。大道理连着小道理,一套一套的措辞还挺带劲,末了还知道给吴春荣个台阶下,语重心长的说,“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好,咱俩是发小儿,你有什么事都能想着我”云云。
东屋漆黑一片,韩耀没睡,倚在后窗户边叼着烟头儿听后院的动静,边听边憋不住乐,小孩儿咋这么有意思。
而听着墙根下的这番对话,韩耀又忽然觉得,他真得好好感谢吴春荣这个傻大姐。
第二天清早起,鞭炮喜乐闹腾了整整一日,吴家闺女出门子喽,正式嫁去上沟的婆家,从大姑娘变成小媳妇了。
娘家人昨天宴席随礼了,张杨他们只站在门边看着凑人气儿就好,不过韩耀这个外地来的客人却在当天给吴家闺女封了极厚的礼金,厚到让吴家惊诧,在里屋当着姑爷家人的面拿出来,婆家人都瞠目结舌,这样的亲朋可真是太给长脸了!同时心里也不敢小瞧了吴春荣了。
往后是迎亲,送彩礼,出门子仪式繁琐,刻意挽留闺女的刁难也层出不穷,把姑爷整的大冬天直擦汗。
然而再怎么耗着,吴春荣仍是要嫁人,到底中午日头上来之前给接走了。从祈盘到上沟子屯的一路,娘家人这一回没必要再跟去,闺女是真正送给别人了。吴家婶子脸上笑着,却终究忍不住抹眼泪,站在村头望了很长时间。
张母将这些看在眼里,回家时没说啥,只是叹了口气,等到吃晚饭了才终于不禁感叹道:“唉,幸亏我生的儿子,要不养大了送到别家,我也不得多难受。”
张父扒拉大碗边的粉条,哼道:“嗯呐,你会算计,生儿子不用往外送,别家还得往你这儿搭个闺女。”
张母翻了老鬼头子一眼白,懒得跟他扯,吃了两口饭,对韩耀道:“韩呐,还没有对象呐?”
韩耀端着碗的手一顿,继而摇头。
张母给韩耀添豆饭,笑道:“韩儿有福,大小伙子出息,以后对象也错不了。就是不知道我家小崽儿得说个啥样的媳妇,我就愁得慌喽,可也得趁现在赶紧寻么了。”
张杨听见这话不乐意了,刚寻思了不结婚就催,他皱眉道:“啥样的也不用现在寻么,我不相对象。”
张母瞪眼,刚要呲他,张父在桌下碓了老婆子,让她别说话,问他老儿子:“咋不着急?二赖子,吴家春荣都结婚了,你不眼馋啊?”
“我有啥可馋。”张杨把饭碗放桌上一放。
张父笑了声,没说话,低头吃饭。
张母想骂他却没法张口,眼睁睁瞪着张杨,韩耀扯了下嘴角,端着碗说要去厨房盛汤,出去了。
韩耀不在桌上,张母有话能放开说,可还没等出声,张杨竟也穿鞋下地跑了。
小老太太瞪着他的后背,急眼道:“多大了还整个不结婚!以后咋整啊!像他大舅似的啊!”
张父不耐烦的“嗨呀”一声,道:“傻啊!老儿子在城里呆着这两年,你还看不出来他出息了,跟匝把那时候能一样么,你给说个农村媳妇他能愿意?这玩意儿也是缘分,现在十里八乡小姑娘都有对象,你有能耐上河北地界去给找个闺女!再说了,他要是真能在城里处个好孩儿,你提前给他说对象,以后有后悔的时候儿。”
张母不赞同:“城里女的啥好,挑三拣四的瞧不起咱家农村咋整,儿媳妇娶来不愿意照顾公婆,不干活,咱家还得当祖宗供起来啊。”
张父听得闹心,也向着他老儿子,明摆着张杨不愿意啊,他拍桌:“不跟你说了么,现在也找不着年纪合适的!咱家刚宽裕点儿,彩礼钱没有,啥啥都没有,拿啥玩意儿说媳妇啊?你琢磨琢磨,咱就撇开老儿子不说,他要真给在城里找个好儿媳妇,孙子孙女跟他娘一样是城里户口,你亏么?”
张父是顺口说到户口上,张母却恍然醒悟,可不咋地!
老儿子没能落在城里,这件事儿想起来她就难受,这么多年供孩子,为的就是将来考学把户口落到城里,毕业包分配就真正过上好生活了,结果落到这结果,她和老鬼头子也算死心了,但张杨要强要出息,自己背着包就要去省城。现在他在省城能站住脚,要是真能跟城里人结婚,张杨不能跟他媳妇落在一户上,可孩子能落在城市,这样也好啊。
这么想完张母心中的合计也变了,不再紧着眼红别人家孩子都结婚了的事儿。张父往她碗里夹了块五花肉,在碗缘敲了一筷子,道:“赶紧吃吧你啊,不够你磨叽的……”
厨房。
韩耀端着碗蹲在灶台前扒饭,张杨走过去蹲在他旁边,“哥……”
韩耀摸摸他的头发,道:“回屋去,你爹妈为你好,说啥你就好好解释,要不他们生气。”
张杨气闷:“我真不想相对象,他们要是真给我相对象咋办。”
“……不怕。”韩耀笑了笑,半晌,他低声说:“没事儿,到时候,哥给你想办法。”
张杨看他,眉毛都扬起来,“真的啊?”
韩耀点头:“真的。”
张杨跟他确认:“真事儿啊?咋个办法,你讲讲。”
“现在不好说,以后你就明白了。”韩耀没再多说。
其实刚才听出张母的意思,韩耀心里大致就有了主意,但他现在不敢,也不能那么做。
现在张杨还啥都不懂,要是以后想成家了,想通了,他做的一切就等于拖累了小孩儿。
韩耀把蹄o送进张杨嘴里,看他用手拿着啃的满嘴油乎乎,轻笑。
如果以后你懂事儿了,打定主意跟哥在一起,哥保证,到时候肯定给咱俩整出一个好未来。
吃好了饭,张母收拾餐碟桌子,望见韩耀在院里踢母鸡消遣,就赶紧找进厨房,对蹲着烧水的张杨嘱咐道:“老儿子,妈跟你讲,今天这事儿咱们说好,你以后在城里别装,知道不,踏踏实实,有一是一,没有就没有,别好面子跟人攀比,不敢说自己是乡下娃。这样之后要是真有对象了,你就告诉爹妈,领家来我们看看,别臊得慌还瞒着,你内死鬼爹再怨我耽误你们的事儿,啊。”
张杨抬眼看着他妈,听过后点头,脸上有了笑模样,把柴火扔进炉洞,想了想又道:“我在城里要是没对象,你也不能瞒着给我找,这是我自己的事儿。”
张母一愣,抿着嘴站在边上寻思了半晌,最后叹气:“行,行。”
说完转身进屋,心里叹道,崽子这眼界真高了,这在城里呆过还真就能把想法提高了,现在还知道挑,还自己的事儿……唉妈呀……
然而张杨得到韩耀和张母得两番话,如同得了定心丸,此时也更是打定了主意。
无论咋样,他不结婚。就像现在这样过一辈子多好,结什么婚。
他老远听见院子里韩耀踢的母鸡咯咯叫唤,眯着眼睛想,四条街大院儿里也应该养几只鸡,这样他们家就不用花钱买鸡蛋了,葡萄藤李子树上的毛虫也能让它们打扫干净,这多好……
40参谋长
在老家祈盘屯住了半月,元宵节这天凌晨,张杨和韩耀吃过自家用糯米粉滚的白糖元宵,在鲤鱼漆门前告别张母。载上家里给老儿子做的棉被,冬衣,棉鞋和一大堆土产,张父赶着二黑拉车,在夜色中再次走过杨树大垓,将他们送上回省城的火车。
张母嘱咐了很多,耽误了赶车行路的时间,等二黑跑到县城车站时,这趟车已经开始检票了。
张父一路都没说话,神情中的不舍却掩饰不了。庄稼人嘴巴木,张母把该说的都说了,他就不知道说啥好。然而张杨回去省城,再想见老儿子一面又是明年,唠嗑也只能通过写信或者打电话。张父心里不是滋味儿。
站台上,肩头扛着大包的中年农民一遍遍叮嘱:“回家道上加小心,记住没,掰把东西扔了。”
片刻后,火车裹着煤烟缓缓停靠,列车员扒拉着乘客赶快上扶梯。他们在车厢内一路推挤过去找座,张父并没有转身出站,就在车外的月台随着走,看见儿子终于顺利坐下,还笑着上前踮脚敲两下窗户,伸手掌做写信的姿势。
张杨不住点头,和韩耀一起隔着窗挥手,桃酥也从行l李袋钻出来,两爪抵住窗台往外看,直到绿皮火车况且况且的驶出站台,老爹逐渐渺小成一个黑点,被呼啸而过的松树挡在身后。
张杨搂着桃酥,怅然的望着窗外,韩耀从口袋里掏出张母给带的煮鸡蛋,剥开蛋白喂给他。
“明年咱们早点儿回来,跟你们剧团请假。”
张杨含着蛋白叹气:“能请假就好了。”
“咋不能。”韩耀一本正经道:“就说你二姨旧病复发了,你赶回去伺候她过完年。”
张杨瞪着他,想生气,结果一个没忍住,扑哧笑了。
当天中午从省城火车站走出来,城市四处盈满了喜庆热闹,闹元宵就在今晚,爆竹比烟花更按耐不住,噼啪炸响,从清早就充斥沸腾了整座城。正月里又下了一场大雪,四条街银装素裹,街上很多人家挂了大红灯笼应景,墙边雪堆中让烟花插的全是洞,行人来回走路,脚印将爆开的红纸屑碾压在冰层上,柳树枝桠上,拴鞭炮的细绳迎风晃荡。
韩家大宅门上的对联和福字仍贴着,让风吹得掀起一角,哗啦响。邻居家孩子淘气,放炮仗把铁门轴和门槛子炸掉一圈漆,火药印烙在上面像开了大朵花儿。桃酥轻盈跃上墙头,朝下喵了声示意哀家出去玩儿,迫不及待翻进隔壁院子找伙伴去。
大门内是熟悉的院儿,砖房,篱笆藤,一切如旧。俩人都不由自主的嗳了口气,到家了。
张杨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
检查电视柜后面的存折和西屋炕洞里藏钱的大柜。
韩耀放下大包小箱,把土产放进地窖,冬衣棉被摞在炕上。末了到处寻不见张杨,结果往西屋一探头,就见砖头炕席散乱,张杨撅屁股跪趴在炕洞前,脑袋和胳膊都伸进去,炕洞里传出啪嗒啪嗒数钱砖的声音。
“……”狗熊无语。
他默默蹲在边上半晌,最后忍不住了,把灰头土脸的小孩儿扯出来。看他那一身煤灰,又闻见自己身上飘出一股馊味儿,狗熊怂了耸鼻子,道:“不查钱了。咱上澡堂,洗完澡在外头吃饭。”
搬来四条街之后,他们家就没有老式的大浴桶可洗澡了。
夏天那时,韩耀用麻袋在墙角围起个棚子,管子接上水龙头用铁丝悬挂在上面,能当喷头凑合着冲个澡,也挺好。入秋天凉之后,他们通常都到春海澡堂去洗浴。
这是四条街上唯一一家澡堂子。就在大胡同口斜对面,红字白底的破牌匾都掉漆了,“春海”俩字远远瞅过去愣像是“春泡”。
北方澡堂营业都是从早到晚不停歇,晚上啥时候最后一个顾客走了,啥时候歇业;早晨也同理,无须等到天放亮,只要有顾客来敲门,哪怕只有一个人,澡堂子也开业。
这家春海澡堂支撑着整条街,甚至周边街道的百姓洗浴,天天顾客爆满,早上大群人拎着包子馒头,骑自行车来抢位置洗澡,晚来的排着号等水龙头和衣柜,到后半夜才渐渐散客,几乎就是昼夜连轴转的营业。往常韩耀他们来洗澡,连大锅里蒸汽煮的热毛巾都抢不上,洗完澡想在休息厅躺一会儿更别想了,早跟万人坑似的了。
不过今天大晌午,门前不同于往日饭点后的拥堵,十分冷清,两人拎着换洗衣物走到澡堂,拉门上还贴着“初八营业”的纸告示,男宾入口却只有三三两两刚洗完澡,坐着擦头发,女宾门前压根儿就没人。到底是元宵节,婆子小媳妇都在家忙活晚上那顿团圆饭,搓汤圆炸元宵也费工夫,谁还有空闲来洗澡啊。
韩耀在前台领了号牌,坐进门边换鞋。男浴室里竟听不见水声,抽屉全空着,从小门能望见大池水特清亮,一看就是还没人在里头泡过。俩人都乐得能洗了舒服澡,不必跟往常那样,光着膀子摩肩接踵的遛鸟,有时候一不小心大腿就能碰着别人那玩意儿。
大池水汽氤氲,底下瓷砖烫得热乎乎,张杨盖着毛巾,四腿拉胯的摊在水里,头一回享受半个池子都是他的地盘的待遇,舒爽的直眯眼睛。
韩耀拖住小孩儿的脑袋,让他仰在池沿边上给他打泡沫洗头发,想起刚才张杨撅屁股查钱的样儿还憋不住想笑,无奈道:“这点儿钱你就没完没了的惦记,你说炕洞和门锁都好好的,哪能有人来动啊。”
“怎么叫这点儿钱!”张杨往上翻眼睛瞅韩耀,激动的两只手大张开比划,“那老些钱啊!咱俩半个月没在家,万一有人撬锁进来偷走,完后又把炕洞和门锁重新砌上咋办,我要不去查查,兴许过完中秋你都发现不了。”
韩耀嗤道:“哪个贼偷完还有闲心给你砌炕洞,不紧着跑路都怪事儿。”说着,在张杨下巴颏掐了把。
换气扇呜呜响,在澡堂里回荡空旷的声音。
张杨伸手抹掉眼睛上的泡沫,想了想,说:“哥,这么多钱也不好存银行,以后就这么在家放着?”
他抓住韩耀的手腕晃了晃,道:“走私虽然来钱,你也不好一直倒烟。现在啥都有了,做点儿正经生意呗。你看洪辰,他不管咋说,手里有个运输队,你啥也没有,这样不成啊。”
韩耀不语,撩水给小孩儿冲头发,半晌叹道:“哥咋不想干正经生意,你不懂。”
用这些钱当本,在正经渠道上经营循环,钱生钱,这道理韩耀怎么不明白,他心里也早有过考虑。
走私不能干一辈子,现在管得松走得顺,以后未必还能这么顺,这玩意儿是越陷越深,等到走远了再出事,满脚大泥巴,跑都来不及跑。
况且当初走私就是为了日后能集结到大本钱,踏踏实实走正途。现在市场愈发蓬勃,他的门路也逐渐宽了,本钱一抓一大把用不完的用,也该是时候做出一番事业。
原本韩耀已经打算好开公司,做食品加工。百姓手头有钱,一天比一天富裕。民以食为天,食品行业定是第一时间被带动兴盛起来,谁趁现在做大做稳,谁就是赢家。
然而问题是,最近国家经济政策出台频繁,公司整顿一波接一波,国企也没少整治。年前的大锅饭眼看着就要散伙,职工甚至高层都奔着下海捞金,皮包公司又跟天女散花似的到处都有,市场上风气已经乱了。如今国家大张旗鼓整顿起来,也不乏被误伤的正规公司。
韩耀觉得,现在开公司不是个好时机。而搞批发之类平常人看着特赚钱的生意,在韩耀手里已经是小打小闹,他无需再为这点儿零头奔波。
“要不哥愁得慌,干啥都不靠谱,这些钱不能平白糟践了,你说是不?”
韩耀把这些事儿跟张杨解释清楚,手臂搭靠在大池边缘,叹道,“哥整天瞅着炕洞里那些钱,心里能妥帖么,那样儿你哥得没心没肺成啥德行啊。”
张杨撇嘴,没说话。
他对于时政和新闻的了解一直很少,都是剧团的人讨论,或者跟韩耀聊天说起来,他才多少能知道些。韩耀解释了这么多,他觉得听懂了,又没听懂,也不敢张口瞎说。不过就洗澡这么半拉小时的工夫,他心底却一刻不停的犯着寻思。
张杨想,不一定非要开公司才是大事业,个体私营的生意也不一定就赚的少。
应该那这些钱干啥好呢……
韩耀看小孩儿蹙着眉头琢磨的样儿,笑道:“甭操心了,也不急在这一时。洗完澡哥领你吃锅子去,暖和。早上吃元宵了,晚上咱就不吃了,行不?”
“嗯。”张杨应声,眼睛直勾勾看着排气扇,心不在焉的用澡巾搓头发。
韩耀:“……”
韩耀刚才说完这些,心头还缓解了不少,然而现在他又有些后悔跟张杨说开公司的事情了。告诉他干啥啊。这小孩儿是死心眼,愿意操闲心,上回非要跟着去汕头的时候,韩耀就品出来了,心里要认准一件事,那是不达目的不罢休。而且他也没指望张杨能给他支招,现在倒好了,又给这小崽子整魔障了。
然而结果出乎了韩耀的意料,张杨竟还真给他支了个招,就是当天给想出来的路子,一顿饭不到的工夫,妥妥的。
从那时起,张杨同志成功在韩狗熊心里奠定了“参谋长”的地位,一百年不动摇。
41靠谱主意是成功的一半
说实话,当时“参谋长”张杨同志对于这些并不懂,根本就是一窍不通。只是有时候凭着最简单的思路瞎合计,还真就能戳到点子上。
张杨给出的这主意跟食品加工屁大点儿关系没有,却变相得另辟蹊径,让韩耀醍醐灌顶,顿时打开了局限的思路,也把韩耀此后的生意引上了另一条路。
――并且很久之后,在多个食品产业链的大萧条期相继到来时,大狗熊还无比庆幸,当初亏得没做食品行业。一处出事整个行业受影响,大品牌有口碑都未必幸免,他万一跟这些玩意儿摸上边,还不定得整成啥熊样儿。
其实,张杨想出这么个想法,也属于是寸劲儿,碰巧这天韩耀就领他去吃了锅子,他瞎撒么了一顿,竟有了以外收获。
这天晌午后,两人享受过“包场”洗澡之后,在休息厅歇了好一阵的清净。春海澡堂的男浴室有小休息厅,里面并排摆了十张床和十张小躺椅,上边儿铺的单子都很干净。这还是第一次待遇这么好,没有老爷们儿吵嚷吹牛,没有卖花生茶水的来回吆喝,修脚拍背拔火罐的人今天也没来上班,只有电风扇吹得呜呜响,小风儿凉快,双卡录音机放着《军港之夜》,歌声清郁。
这么清静的环境,加之洗去了尘土和劳顿,浑身爽利舒坦,张杨心里合计着做生意的事情,渐渐地睡着了,后来韩耀也睡得死沉,低沉地打呼噜。
俩人盖着蒸热的浴巾一直躺到傍晚,到澡堂子对面喝了碗鸡汤豆腐串,回家放下埋汰衣服和澡巾香皂,给桃酥拌食,再出门吃晚饭。
省城新开了一家重庆火锅,路不远,出四条街走过大桥就是。
这家重庆火锅的老板是个安徽人,听口音就能听出来,所以火锅味道到底正不正宗,重不重庆,东北人就不晓得了。不过倒也不多加猜忌,因为那底料味儿闻着真是非常香,带着浓郁的辣,冬天吃上顿火锅出一身汗,那得多舒服。
韩耀一直想着领张杨去吃一顿,今晚可算逮着机会,也不骑摩托,俩人就慢悠悠的散步。
张杨也觉得这一天应该出来走走,动动筋骨。
元宵节“走百步,祛百病”的习俗,是不是真事儿谁也说不好,但老理儿这么流传下来,所以这天晚上无论男女老少,都会阖家出来行走,图个身体健康的吉祥兆头。
元宵节的夜灯火璀璨,半黑天时,家家户户放了烟花,会在门前摆出一排蜡烛或油灯,用纸板挡风,有些则藏在雪坑中,引入大道,在省城的大街小巷汇聚,蜡油滴在石砖路边一滩连着一滩,大桥下的河水里也灯光点点,河灯顺流飘向远方。
很多人蹲在十字路口烧纸,这里是送灯的尽头,灯火不能一直送到先人坟前,那就在路口祭拜表示心意。
旧时的习俗扎根在人们心里,纵然现在百姓的生活时刻发生着变迁,这些事却没变,某种程度上来说,对于这个年代的人们而言,这些习俗也许就是这个节日存在的意义。
张杨老姨一家年年正月十五回祈盘屯送灯,韩耀听张母说起过,但是今年他们回省城早,没能赶上往南山祖坟的送灯。
韩耀在卖香烛元宝的板车前停下,问张杨:“咱们也在十字路口烧两捆吧,嗯?你两年没在家了。”
“灯也没点咋烧纸,祖先收不到。”张杨无奈瞅他,不过他想了想,遂即又道:“还是……烧吧,烧两捆也行。”
于是买了香烛和金纸叠的元宝,两捆黄纸,张杨让卖香烛的小伙儿用毛笔在钱上写下名字,俩人找了个没有黑火印的马路牙子,蹲着点燃。张杨一边烧一边念叨,韩耀在边上看着,夜风卷起火星和灰烬,从始至终全飘向一个方向。
烧完后张杨磕了头,一旁有人小声道:“这家真孝顺。”
韩耀没去拂小孩儿膝盖上的尘土,张杨也没说话,绕开一堆堆纸灰,按屯子里的规矩,直到下了桥,走出很远才开口出声。
_
俩人边走边聊,看看去年街上新建的居民楼,修路之后移来的榆树,听韩耀讲讲伪满时期的老建筑。这个城市在分秒中日新月异的变化着,张杨甚少有空出来溜达,每天看见的不过就是四条街一带,剧团周边,今天走过大桥放眼一望才发现,早已经变得大不一样了。
两年时间,省城已经不是张杨记忆中那片灰蒙蒙的天。新马路,新居民区,新公交车,大大小小的新店铺,甚至一栋十二层高的宾馆崛地而起,在省城横空出世,在很远的地方也能看见它。张杨站在唯一没变的,粗壮的老柳树下仰望这栋楼,恍然生出擎天之感。
一路看下来像是到了另一个城,经过数不清的新门面店铺,张杨感叹着,两人不知不觉就走到那家重庆火锅店门前。
四个带穗儿的大红灯笼高挂,服务员站在门口给拉开玻璃木门,将他们迎进去,热情地引座:“两位晚上好,欢迎光临咱们重庆火锅,坐这儿可以么?这位置避风能暖和些――小惠来上茶!”
进门就是扑鼻的辣油香味儿,屋里暖融融,张杨脱了外套搭在手臂上,四处看。过节出来吃饭的人不是很多,偌大一家餐馆,上座不过一半,搭眼一看都是条件好的家庭,全家老少一起下馆子过元宵,围坐在一起热热闹闹,小朋友们攥着糖葫芦来回跑。
韩耀指了角落的一桌,服务员忙先跑过去帮着拉开椅子。
点了菜没一会儿功夫就上齐了,菜盘摆的好看,菜码也大,羊肉卷上尖儿一大盘,实惠。连着端上来的锅子都烧热了,中央铜筒里的碳通红,汤底咕嘟嘟直开花。
狗熊惬意的架起腿,把羊肉卷和蔬菜倒进去涮开,烫两杯酒,捞出两片烫熟的夹给张杨,“先吃两口,尝尝。”
张杨没动筷子,他还在打量这家店的陈设和装修,觉得这地方真挺不错。
饭店牌子上没标“国营”的字样,是个人开的,瞅着却比国营好,上回在回宝珍虽然也挺好挺舒服,但门脸和店员远不如这里。这里的服务员都不围带油渍的围裙,深绿色外套和长裤很精神,服务员跑过来帮着拉开座椅还是头一次。装潢更不用提,这家重庆火锅明显更……那个词咋说的,高档。
这窗户,这门框,这桌子,啧啧……诶这大柜好看!
韩耀啜了口酒,看张杨在摸墙边立的暗红木酒柜,笑道:“我寻思着你就得看上这大柜,你说你怎么就稀罕这些玩意儿。”
张杨用指节叩了叩,还凑上去闻,煞有其事的低声跟韩耀确认:“这酒柜得几百吧。”
韩耀道:“不一定,看用的是什么料子。”
张杨扣上头那层油,跟自家家具作对比。家里那些“四条腿”都是韩耀弄了图纸找木匠打出来再烫花刷油,电话柜是从国营家具店买的。也没少花钱,但外形跟这酒柜差得远了去,样式远不如这个少见新奇,也不如这别致。
张杨越看越喜欢,两只爪都贴上去摸这层光滑的木面,想摸个够本儿,瞅他那样儿,恨不得扣下一块当样本带走。
他扒着大柜嘀咕:“当初搬家时候怎么不买一套这样的?”
韩耀从鼻孔嗤出口气,道:“操,可他妈难整了你知道不,有钱都未必能买着。我那时候啥人也不认识上哪儿给你意烈惶住!
张杨惋叹,这好看的柜,贵点儿也值啊。
韩耀倚着椅背,伸脚轻踢了两下柜底,说:“就上回往咱家搬大米内所长,姓姜的。还记着不?”
张杨瞟了眼服务员,拉开柜门稀罕的摸摸边角,嗯了声:“记着啊,不就脑袋挺大,长得像狗尿苔成精那人么。”
韩耀单手抹掉下巴上的酒,往嘴里扔了粒花生,道:“嗯就他,狗尿苔家有一套十二件这种外国样式的家具,你猜猜多少钱。”
张杨随口问:“猜不着,多少钱?”
韩耀:“打麻将那回他说了,万八块钱,还他妈找人弄来的。”
张杨登时转头看向他,瞪眼睛:“多少钱?!”
韩耀张开两只熊掌,比划出“十”,道:“这些千。”
“!! ”张杨木在桌前。
韩耀晃着酒杯,解释道:“他家是红酸枝的料子,不是一般贵。再者欧美款式也新鲜,雕花比烫花得多费多少工夫,你想想。他当个所长,三天两头有朋友同事往家去,高档家具给人看着脸上有光么不是。现在这帮犊子都有钱烧得慌,憋着没地上花,就乐意跟别人比家具家电。操,也他妈不知道个屁大所长哪儿来那么些钱……”
十个千啊!张杨已经出离凌乱。
看这家具能想到一定贵,可是没料到这么贵!而且上万一套居然真有人买,还得找人才买得到!这简直太……有钱烧疯了么!
他惊叹到无以复加,下巴颤抖半天说不出话,掰住十根熊爪,喊道:“卖家具的不得赚疯了!”
韩耀被掰了个措手不及,爪子一晃,白酒撒了一裤裆。
张杨从来想不到家具能卖出天价,“天啊地”的感叹半晌,吃了两口肉还惦记,忍不住开始信口瞎合计了。
“诶真是啊哥,你还整啥食品加工,卖家具去得了。咱要是去乡下雇十个木匠,弄几套外国款式的图纸先打出来卖。不用那什么酸的木头,就用普通木料,比国营便宜,款式新还好看,不得抢疯了么!”
张杨沉浸在畅想中,越白话越刹不住车。他不懂这些,只是天马行空的随着自心的想法盘算,表情还特认真,说得跟真事儿似的,满面红光。
韩耀笑了声,低头擦裤裆,孩崽子这么毛楞,再不干一会儿不用回家了,跟他妈尿裤子了似的。
张杨:“现在满城没见有家具店,国营卖的棕红色大傻柜难看,结婚搬家啥的都得自己找木匠,木匠还得提前定下来,不然一时还找不着,想好看还得自己弄图纸。诶哥,你说咱们要是真弄个家具店,就卖各式各样的新式家具,组合柜,板式柜啥的,是不是成省城第一家了!”
韩耀手一顿,抬头看张杨。
张杨继续幻想:“现在筒子楼都拆了,全是新居民区,人手头也有钱,谁家搬家不得换一套家伙什啊,完了顾客上咱们店买家具觉着好,一家传一家,路子肯定一下就打开了。”
“再顺带卖点儿装修用的油漆,石灰之类的玩意儿,地板革,油毡纸,包门框包窗框……”张
恋耽美
- 肉肉屋
吴春荣半夜三更来兴师问罪,就是为她的姐妹抱屈。她说,姜容香笑着来了,哭着往回走,哪有刚相门户就让人踹了的理,气愤非常的指责张杨毁人家大闺女的名声。
结果,这话说到一半,张杨就义正言辞的给顶了回去。
张杨严肃的说,姜容香那姑娘是私下来的,没通过父母也没有正式媒人,谁也不知道她偷摸给自己相门户。既然别人不晓得,他怎么就毁了大闺女的名声。再者,这事儿他根本不知道,哪有给人做媒连牵线都没知会一声,直接就给弄一起相起来了啊。
这几句话堵得吴春荣当即语塞,盯着门框上的马灯不说话了。她原本心里也觉得理亏,但是年轻轻的女孩子要脸,又不想承认她有错,又想要面子,又得给她姐妹讨公道。气势汹汹得找过来,没想到张杨根本没让着她。让张杨呲了一番,她也明白这事儿主要怨她,理屈词穷,不吱声了。
张杨低声教训她,什么“无理狡三分,要嫁人了还说风就是雨,咋咋l呼呼让婆家看不起”之类。大道理连着小道理,一套一套的措辞还挺带劲,末了还知道给吴春荣个台阶下,语重心长的说,“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好,咱俩是发小儿,你有什么事都能想着我”云云。
东屋漆黑一片,韩耀没睡,倚在后窗户边叼着烟头儿听后院的动静,边听边憋不住乐,小孩儿咋这么有意思。
而听着墙根下的这番对话,韩耀又忽然觉得,他真得好好感谢吴春荣这个傻大姐。
第二天清早起,鞭炮喜乐闹腾了整整一日,吴家闺女出门子喽,正式嫁去上沟的婆家,从大姑娘变成小媳妇了。
娘家人昨天宴席随礼了,张杨他们只站在门边看着凑人气儿就好,不过韩耀这个外地来的客人却在当天给吴家闺女封了极厚的礼金,厚到让吴家惊诧,在里屋当着姑爷家人的面拿出来,婆家人都瞠目结舌,这样的亲朋可真是太给长脸了!同时心里也不敢小瞧了吴春荣了。
往后是迎亲,送彩礼,出门子仪式繁琐,刻意挽留闺女的刁难也层出不穷,把姑爷整的大冬天直擦汗。
然而再怎么耗着,吴春荣仍是要嫁人,到底中午日头上来之前给接走了。从祈盘到上沟子屯的一路,娘家人这一回没必要再跟去,闺女是真正送给别人了。吴家婶子脸上笑着,却终究忍不住抹眼泪,站在村头望了很长时间。
张母将这些看在眼里,回家时没说啥,只是叹了口气,等到吃晚饭了才终于不禁感叹道:“唉,幸亏我生的儿子,要不养大了送到别家,我也不得多难受。”
张父扒拉大碗边的粉条,哼道:“嗯呐,你会算计,生儿子不用往外送,别家还得往你这儿搭个闺女。”
张母翻了老鬼头子一眼白,懒得跟他扯,吃了两口饭,对韩耀道:“韩呐,还没有对象呐?”
韩耀端着碗的手一顿,继而摇头。
张母给韩耀添豆饭,笑道:“韩儿有福,大小伙子出息,以后对象也错不了。就是不知道我家小崽儿得说个啥样的媳妇,我就愁得慌喽,可也得趁现在赶紧寻么了。”
张杨听见这话不乐意了,刚寻思了不结婚就催,他皱眉道:“啥样的也不用现在寻么,我不相对象。”
张母瞪眼,刚要呲他,张父在桌下碓了老婆子,让她别说话,问他老儿子:“咋不着急?二赖子,吴家春荣都结婚了,你不眼馋啊?”
“我有啥可馋。”张杨把饭碗放桌上一放。
张父笑了声,没说话,低头吃饭。
张母想骂他却没法张口,眼睁睁瞪着张杨,韩耀扯了下嘴角,端着碗说要去厨房盛汤,出去了。
韩耀不在桌上,张母有话能放开说,可还没等出声,张杨竟也穿鞋下地跑了。
小老太太瞪着他的后背,急眼道:“多大了还整个不结婚!以后咋整啊!像他大舅似的啊!”
张父不耐烦的“嗨呀”一声,道:“傻啊!老儿子在城里呆着这两年,你还看不出来他出息了,跟匝把那时候能一样么,你给说个农村媳妇他能愿意?这玩意儿也是缘分,现在十里八乡小姑娘都有对象,你有能耐上河北地界去给找个闺女!再说了,他要是真能在城里处个好孩儿,你提前给他说对象,以后有后悔的时候儿。”
张母不赞同:“城里女的啥好,挑三拣四的瞧不起咱家农村咋整,儿媳妇娶来不愿意照顾公婆,不干活,咱家还得当祖宗供起来啊。”
张父听得闹心,也向着他老儿子,明摆着张杨不愿意啊,他拍桌:“不跟你说了么,现在也找不着年纪合适的!咱家刚宽裕点儿,彩礼钱没有,啥啥都没有,拿啥玩意儿说媳妇啊?你琢磨琢磨,咱就撇开老儿子不说,他要真给在城里找个好儿媳妇,孙子孙女跟他娘一样是城里户口,你亏么?”
张父是顺口说到户口上,张母却恍然醒悟,可不咋地!
老儿子没能落在城里,这件事儿想起来她就难受,这么多年供孩子,为的就是将来考学把户口落到城里,毕业包分配就真正过上好生活了,结果落到这结果,她和老鬼头子也算死心了,但张杨要强要出息,自己背着包就要去省城。现在他在省城能站住脚,要是真能跟城里人结婚,张杨不能跟他媳妇落在一户上,可孩子能落在城市,这样也好啊。
这么想完张母心中的合计也变了,不再紧着眼红别人家孩子都结婚了的事儿。张父往她碗里夹了块五花肉,在碗缘敲了一筷子,道:“赶紧吃吧你啊,不够你磨叽的……”
厨房。
韩耀端着碗蹲在灶台前扒饭,张杨走过去蹲在他旁边,“哥……”
韩耀摸摸他的头发,道:“回屋去,你爹妈为你好,说啥你就好好解释,要不他们生气。”
张杨气闷:“我真不想相对象,他们要是真给我相对象咋办。”
“……不怕。”韩耀笑了笑,半晌,他低声说:“没事儿,到时候,哥给你想办法。”
张杨看他,眉毛都扬起来,“真的啊?”
韩耀点头:“真的。”
张杨跟他确认:“真事儿啊?咋个办法,你讲讲。”
“现在不好说,以后你就明白了。”韩耀没再多说。
其实刚才听出张母的意思,韩耀心里大致就有了主意,但他现在不敢,也不能那么做。
现在张杨还啥都不懂,要是以后想成家了,想通了,他做的一切就等于拖累了小孩儿。
韩耀把蹄o送进张杨嘴里,看他用手拿着啃的满嘴油乎乎,轻笑。
如果以后你懂事儿了,打定主意跟哥在一起,哥保证,到时候肯定给咱俩整出一个好未来。
吃好了饭,张母收拾餐碟桌子,望见韩耀在院里踢母鸡消遣,就赶紧找进厨房,对蹲着烧水的张杨嘱咐道:“老儿子,妈跟你讲,今天这事儿咱们说好,你以后在城里别装,知道不,踏踏实实,有一是一,没有就没有,别好面子跟人攀比,不敢说自己是乡下娃。这样之后要是真有对象了,你就告诉爹妈,领家来我们看看,别臊得慌还瞒着,你内死鬼爹再怨我耽误你们的事儿,啊。”
张杨抬眼看着他妈,听过后点头,脸上有了笑模样,把柴火扔进炉洞,想了想又道:“我在城里要是没对象,你也不能瞒着给我找,这是我自己的事儿。”
张母一愣,抿着嘴站在边上寻思了半晌,最后叹气:“行,行。”
说完转身进屋,心里叹道,崽子这眼界真高了,这在城里呆过还真就能把想法提高了,现在还知道挑,还自己的事儿……唉妈呀……
然而张杨得到韩耀和张母得两番话,如同得了定心丸,此时也更是打定了主意。
无论咋样,他不结婚。就像现在这样过一辈子多好,结什么婚。
他老远听见院子里韩耀踢的母鸡咯咯叫唤,眯着眼睛想,四条街大院儿里也应该养几只鸡,这样他们家就不用花钱买鸡蛋了,葡萄藤李子树上的毛虫也能让它们打扫干净,这多好……
40参谋长
在老家祈盘屯住了半月,元宵节这天凌晨,张杨和韩耀吃过自家用糯米粉滚的白糖元宵,在鲤鱼漆门前告别张母。载上家里给老儿子做的棉被,冬衣,棉鞋和一大堆土产,张父赶着二黑拉车,在夜色中再次走过杨树大垓,将他们送上回省城的火车。
张母嘱咐了很多,耽误了赶车行路的时间,等二黑跑到县城车站时,这趟车已经开始检票了。
张父一路都没说话,神情中的不舍却掩饰不了。庄稼人嘴巴木,张母把该说的都说了,他就不知道说啥好。然而张杨回去省城,再想见老儿子一面又是明年,唠嗑也只能通过写信或者打电话。张父心里不是滋味儿。
站台上,肩头扛着大包的中年农民一遍遍叮嘱:“回家道上加小心,记住没,掰把东西扔了。”
片刻后,火车裹着煤烟缓缓停靠,列车员扒拉着乘客赶快上扶梯。他们在车厢内一路推挤过去找座,张父并没有转身出站,就在车外的月台随着走,看见儿子终于顺利坐下,还笑着上前踮脚敲两下窗户,伸手掌做写信的姿势。
张杨不住点头,和韩耀一起隔着窗挥手,桃酥也从行l李袋钻出来,两爪抵住窗台往外看,直到绿皮火车况且况且的驶出站台,老爹逐渐渺小成一个黑点,被呼啸而过的松树挡在身后。
张杨搂着桃酥,怅然的望着窗外,韩耀从口袋里掏出张母给带的煮鸡蛋,剥开蛋白喂给他。
“明年咱们早点儿回来,跟你们剧团请假。”
张杨含着蛋白叹气:“能请假就好了。”
“咋不能。”韩耀一本正经道:“就说你二姨旧病复发了,你赶回去伺候她过完年。”
张杨瞪着他,想生气,结果一个没忍住,扑哧笑了。
当天中午从省城火车站走出来,城市四处盈满了喜庆热闹,闹元宵就在今晚,爆竹比烟花更按耐不住,噼啪炸响,从清早就充斥沸腾了整座城。正月里又下了一场大雪,四条街银装素裹,街上很多人家挂了大红灯笼应景,墙边雪堆中让烟花插的全是洞,行人来回走路,脚印将爆开的红纸屑碾压在冰层上,柳树枝桠上,拴鞭炮的细绳迎风晃荡。
韩家大宅门上的对联和福字仍贴着,让风吹得掀起一角,哗啦响。邻居家孩子淘气,放炮仗把铁门轴和门槛子炸掉一圈漆,火药印烙在上面像开了大朵花儿。桃酥轻盈跃上墙头,朝下喵了声示意哀家出去玩儿,迫不及待翻进隔壁院子找伙伴去。
大门内是熟悉的院儿,砖房,篱笆藤,一切如旧。俩人都不由自主的嗳了口气,到家了。
张杨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
检查电视柜后面的存折和西屋炕洞里藏钱的大柜。
韩耀放下大包小箱,把土产放进地窖,冬衣棉被摞在炕上。末了到处寻不见张杨,结果往西屋一探头,就见砖头炕席散乱,张杨撅屁股跪趴在炕洞前,脑袋和胳膊都伸进去,炕洞里传出啪嗒啪嗒数钱砖的声音。
“……”狗熊无语。
他默默蹲在边上半晌,最后忍不住了,把灰头土脸的小孩儿扯出来。看他那一身煤灰,又闻见自己身上飘出一股馊味儿,狗熊怂了耸鼻子,道:“不查钱了。咱上澡堂,洗完澡在外头吃饭。”
搬来四条街之后,他们家就没有老式的大浴桶可洗澡了。
夏天那时,韩耀用麻袋在墙角围起个棚子,管子接上水龙头用铁丝悬挂在上面,能当喷头凑合着冲个澡,也挺好。入秋天凉之后,他们通常都到春海澡堂去洗浴。
这是四条街上唯一一家澡堂子。就在大胡同口斜对面,红字白底的破牌匾都掉漆了,“春海”俩字远远瞅过去愣像是“春泡”。
北方澡堂营业都是从早到晚不停歇,晚上啥时候最后一个顾客走了,啥时候歇业;早晨也同理,无须等到天放亮,只要有顾客来敲门,哪怕只有一个人,澡堂子也开业。
这家春海澡堂支撑着整条街,甚至周边街道的百姓洗浴,天天顾客爆满,早上大群人拎着包子馒头,骑自行车来抢位置洗澡,晚来的排着号等水龙头和衣柜,到后半夜才渐渐散客,几乎就是昼夜连轴转的营业。往常韩耀他们来洗澡,连大锅里蒸汽煮的热毛巾都抢不上,洗完澡想在休息厅躺一会儿更别想了,早跟万人坑似的了。
不过今天大晌午,门前不同于往日饭点后的拥堵,十分冷清,两人拎着换洗衣物走到澡堂,拉门上还贴着“初八营业”的纸告示,男宾入口却只有三三两两刚洗完澡,坐着擦头发,女宾门前压根儿就没人。到底是元宵节,婆子小媳妇都在家忙活晚上那顿团圆饭,搓汤圆炸元宵也费工夫,谁还有空闲来洗澡啊。
韩耀在前台领了号牌,坐进门边换鞋。男浴室里竟听不见水声,抽屉全空着,从小门能望见大池水特清亮,一看就是还没人在里头泡过。俩人都乐得能洗了舒服澡,不必跟往常那样,光着膀子摩肩接踵的遛鸟,有时候一不小心大腿就能碰着别人那玩意儿。
大池水汽氤氲,底下瓷砖烫得热乎乎,张杨盖着毛巾,四腿拉胯的摊在水里,头一回享受半个池子都是他的地盘的待遇,舒爽的直眯眼睛。
韩耀拖住小孩儿的脑袋,让他仰在池沿边上给他打泡沫洗头发,想起刚才张杨撅屁股查钱的样儿还憋不住想笑,无奈道:“这点儿钱你就没完没了的惦记,你说炕洞和门锁都好好的,哪能有人来动啊。”
“怎么叫这点儿钱!”张杨往上翻眼睛瞅韩耀,激动的两只手大张开比划,“那老些钱啊!咱俩半个月没在家,万一有人撬锁进来偷走,完后又把炕洞和门锁重新砌上咋办,我要不去查查,兴许过完中秋你都发现不了。”
韩耀嗤道:“哪个贼偷完还有闲心给你砌炕洞,不紧着跑路都怪事儿。”说着,在张杨下巴颏掐了把。
换气扇呜呜响,在澡堂里回荡空旷的声音。
张杨伸手抹掉眼睛上的泡沫,想了想,说:“哥,这么多钱也不好存银行,以后就这么在家放着?”
他抓住韩耀的手腕晃了晃,道:“走私虽然来钱,你也不好一直倒烟。现在啥都有了,做点儿正经生意呗。你看洪辰,他不管咋说,手里有个运输队,你啥也没有,这样不成啊。”
韩耀不语,撩水给小孩儿冲头发,半晌叹道:“哥咋不想干正经生意,你不懂。”
用这些钱当本,在正经渠道上经营循环,钱生钱,这道理韩耀怎么不明白,他心里也早有过考虑。
走私不能干一辈子,现在管得松走得顺,以后未必还能这么顺,这玩意儿是越陷越深,等到走远了再出事,满脚大泥巴,跑都来不及跑。
况且当初走私就是为了日后能集结到大本钱,踏踏实实走正途。现在市场愈发蓬勃,他的门路也逐渐宽了,本钱一抓一大把用不完的用,也该是时候做出一番事业。
原本韩耀已经打算好开公司,做食品加工。百姓手头有钱,一天比一天富裕。民以食为天,食品行业定是第一时间被带动兴盛起来,谁趁现在做大做稳,谁就是赢家。
然而问题是,最近国家经济政策出台频繁,公司整顿一波接一波,国企也没少整治。年前的大锅饭眼看着就要散伙,职工甚至高层都奔着下海捞金,皮包公司又跟天女散花似的到处都有,市场上风气已经乱了。如今国家大张旗鼓整顿起来,也不乏被误伤的正规公司。
韩耀觉得,现在开公司不是个好时机。而搞批发之类平常人看着特赚钱的生意,在韩耀手里已经是小打小闹,他无需再为这点儿零头奔波。
“要不哥愁得慌,干啥都不靠谱,这些钱不能平白糟践了,你说是不?”
韩耀把这些事儿跟张杨解释清楚,手臂搭靠在大池边缘,叹道,“哥整天瞅着炕洞里那些钱,心里能妥帖么,那样儿你哥得没心没肺成啥德行啊。”
张杨撇嘴,没说话。
他对于时政和新闻的了解一直很少,都是剧团的人讨论,或者跟韩耀聊天说起来,他才多少能知道些。韩耀解释了这么多,他觉得听懂了,又没听懂,也不敢张口瞎说。不过就洗澡这么半拉小时的工夫,他心底却一刻不停的犯着寻思。
张杨想,不一定非要开公司才是大事业,个体私营的生意也不一定就赚的少。
应该那这些钱干啥好呢……
韩耀看小孩儿蹙着眉头琢磨的样儿,笑道:“甭操心了,也不急在这一时。洗完澡哥领你吃锅子去,暖和。早上吃元宵了,晚上咱就不吃了,行不?”
“嗯。”张杨应声,眼睛直勾勾看着排气扇,心不在焉的用澡巾搓头发。
韩耀:“……”
韩耀刚才说完这些,心头还缓解了不少,然而现在他又有些后悔跟张杨说开公司的事情了。告诉他干啥啊。这小孩儿是死心眼,愿意操闲心,上回非要跟着去汕头的时候,韩耀就品出来了,心里要认准一件事,那是不达目的不罢休。而且他也没指望张杨能给他支招,现在倒好了,又给这小崽子整魔障了。
然而结果出乎了韩耀的意料,张杨竟还真给他支了个招,就是当天给想出来的路子,一顿饭不到的工夫,妥妥的。
从那时起,张杨同志成功在韩狗熊心里奠定了“参谋长”的地位,一百年不动摇。
41靠谱主意是成功的一半
说实话,当时“参谋长”张杨同志对于这些并不懂,根本就是一窍不通。只是有时候凭着最简单的思路瞎合计,还真就能戳到点子上。
张杨给出的这主意跟食品加工屁大点儿关系没有,却变相得另辟蹊径,让韩耀醍醐灌顶,顿时打开了局限的思路,也把韩耀此后的生意引上了另一条路。
――并且很久之后,在多个食品产业链的大萧条期相继到来时,大狗熊还无比庆幸,当初亏得没做食品行业。一处出事整个行业受影响,大品牌有口碑都未必幸免,他万一跟这些玩意儿摸上边,还不定得整成啥熊样儿。
其实,张杨想出这么个想法,也属于是寸劲儿,碰巧这天韩耀就领他去吃了锅子,他瞎撒么了一顿,竟有了以外收获。
这天晌午后,两人享受过“包场”洗澡之后,在休息厅歇了好一阵的清净。春海澡堂的男浴室有小休息厅,里面并排摆了十张床和十张小躺椅,上边儿铺的单子都很干净。这还是第一次待遇这么好,没有老爷们儿吵嚷吹牛,没有卖花生茶水的来回吆喝,修脚拍背拔火罐的人今天也没来上班,只有电风扇吹得呜呜响,小风儿凉快,双卡录音机放着《军港之夜》,歌声清郁。
这么清静的环境,加之洗去了尘土和劳顿,浑身爽利舒坦,张杨心里合计着做生意的事情,渐渐地睡着了,后来韩耀也睡得死沉,低沉地打呼噜。
俩人盖着蒸热的浴巾一直躺到傍晚,到澡堂子对面喝了碗鸡汤豆腐串,回家放下埋汰衣服和澡巾香皂,给桃酥拌食,再出门吃晚饭。
省城新开了一家重庆火锅,路不远,出四条街走过大桥就是。
这家重庆火锅的老板是个安徽人,听口音就能听出来,所以火锅味道到底正不正宗,重不重庆,东北人就不晓得了。不过倒也不多加猜忌,因为那底料味儿闻着真是非常香,带着浓郁的辣,冬天吃上顿火锅出一身汗,那得多舒服。
韩耀一直想着领张杨去吃一顿,今晚可算逮着机会,也不骑摩托,俩人就慢悠悠的散步。
张杨也觉得这一天应该出来走走,动动筋骨。
元宵节“走百步,祛百病”的习俗,是不是真事儿谁也说不好,但老理儿这么流传下来,所以这天晚上无论男女老少,都会阖家出来行走,图个身体健康的吉祥兆头。
元宵节的夜灯火璀璨,半黑天时,家家户户放了烟花,会在门前摆出一排蜡烛或油灯,用纸板挡风,有些则藏在雪坑中,引入大道,在省城的大街小巷汇聚,蜡油滴在石砖路边一滩连着一滩,大桥下的河水里也灯光点点,河灯顺流飘向远方。
很多人蹲在十字路口烧纸,这里是送灯的尽头,灯火不能一直送到先人坟前,那就在路口祭拜表示心意。
旧时的习俗扎根在人们心里,纵然现在百姓的生活时刻发生着变迁,这些事却没变,某种程度上来说,对于这个年代的人们而言,这些习俗也许就是这个节日存在的意义。
张杨老姨一家年年正月十五回祈盘屯送灯,韩耀听张母说起过,但是今年他们回省城早,没能赶上往南山祖坟的送灯。
韩耀在卖香烛元宝的板车前停下,问张杨:“咱们也在十字路口烧两捆吧,嗯?你两年没在家了。”
“灯也没点咋烧纸,祖先收不到。”张杨无奈瞅他,不过他想了想,遂即又道:“还是……烧吧,烧两捆也行。”
于是买了香烛和金纸叠的元宝,两捆黄纸,张杨让卖香烛的小伙儿用毛笔在钱上写下名字,俩人找了个没有黑火印的马路牙子,蹲着点燃。张杨一边烧一边念叨,韩耀在边上看着,夜风卷起火星和灰烬,从始至终全飘向一个方向。
烧完后张杨磕了头,一旁有人小声道:“这家真孝顺。”
韩耀没去拂小孩儿膝盖上的尘土,张杨也没说话,绕开一堆堆纸灰,按屯子里的规矩,直到下了桥,走出很远才开口出声。
_
俩人边走边聊,看看去年街上新建的居民楼,修路之后移来的榆树,听韩耀讲讲伪满时期的老建筑。这个城市在分秒中日新月异的变化着,张杨甚少有空出来溜达,每天看见的不过就是四条街一带,剧团周边,今天走过大桥放眼一望才发现,早已经变得大不一样了。
两年时间,省城已经不是张杨记忆中那片灰蒙蒙的天。新马路,新居民区,新公交车,大大小小的新店铺,甚至一栋十二层高的宾馆崛地而起,在省城横空出世,在很远的地方也能看见它。张杨站在唯一没变的,粗壮的老柳树下仰望这栋楼,恍然生出擎天之感。
一路看下来像是到了另一个城,经过数不清的新门面店铺,张杨感叹着,两人不知不觉就走到那家重庆火锅店门前。
四个带穗儿的大红灯笼高挂,服务员站在门口给拉开玻璃木门,将他们迎进去,热情地引座:“两位晚上好,欢迎光临咱们重庆火锅,坐这儿可以么?这位置避风能暖和些――小惠来上茶!”
进门就是扑鼻的辣油香味儿,屋里暖融融,张杨脱了外套搭在手臂上,四处看。过节出来吃饭的人不是很多,偌大一家餐馆,上座不过一半,搭眼一看都是条件好的家庭,全家老少一起下馆子过元宵,围坐在一起热热闹闹,小朋友们攥着糖葫芦来回跑。
韩耀指了角落的一桌,服务员忙先跑过去帮着拉开椅子。
点了菜没一会儿功夫就上齐了,菜盘摆的好看,菜码也大,羊肉卷上尖儿一大盘,实惠。连着端上来的锅子都烧热了,中央铜筒里的碳通红,汤底咕嘟嘟直开花。
狗熊惬意的架起腿,把羊肉卷和蔬菜倒进去涮开,烫两杯酒,捞出两片烫熟的夹给张杨,“先吃两口,尝尝。”
张杨没动筷子,他还在打量这家店的陈设和装修,觉得这地方真挺不错。
饭店牌子上没标“国营”的字样,是个人开的,瞅着却比国营好,上回在回宝珍虽然也挺好挺舒服,但门脸和店员远不如这里。这里的服务员都不围带油渍的围裙,深绿色外套和长裤很精神,服务员跑过来帮着拉开座椅还是头一次。装潢更不用提,这家重庆火锅明显更……那个词咋说的,高档。
这窗户,这门框,这桌子,啧啧……诶这大柜好看!
韩耀啜了口酒,看张杨在摸墙边立的暗红木酒柜,笑道:“我寻思着你就得看上这大柜,你说你怎么就稀罕这些玩意儿。”
张杨用指节叩了叩,还凑上去闻,煞有其事的低声跟韩耀确认:“这酒柜得几百吧。”
韩耀道:“不一定,看用的是什么料子。”
张杨扣上头那层油,跟自家家具作对比。家里那些“四条腿”都是韩耀弄了图纸找木匠打出来再烫花刷油,电话柜是从国营家具店买的。也没少花钱,但外形跟这酒柜差得远了去,样式远不如这个少见新奇,也不如这别致。
张杨越看越喜欢,两只爪都贴上去摸这层光滑的木面,想摸个够本儿,瞅他那样儿,恨不得扣下一块当样本带走。
他扒着大柜嘀咕:“当初搬家时候怎么不买一套这样的?”
韩耀从鼻孔嗤出口气,道:“操,可他妈难整了你知道不,有钱都未必能买着。我那时候啥人也不认识上哪儿给你意烈惶住!
张杨惋叹,这好看的柜,贵点儿也值啊。
韩耀倚着椅背,伸脚轻踢了两下柜底,说:“就上回往咱家搬大米内所长,姓姜的。还记着不?”
张杨瞟了眼服务员,拉开柜门稀罕的摸摸边角,嗯了声:“记着啊,不就脑袋挺大,长得像狗尿苔成精那人么。”
韩耀单手抹掉下巴上的酒,往嘴里扔了粒花生,道:“嗯就他,狗尿苔家有一套十二件这种外国样式的家具,你猜猜多少钱。”
张杨随口问:“猜不着,多少钱?”
韩耀:“打麻将那回他说了,万八块钱,还他妈找人弄来的。”
张杨登时转头看向他,瞪眼睛:“多少钱?!”
韩耀张开两只熊掌,比划出“十”,道:“这些千。”
“!! ”张杨木在桌前。
韩耀晃着酒杯,解释道:“他家是红酸枝的料子,不是一般贵。再者欧美款式也新鲜,雕花比烫花得多费多少工夫,你想想。他当个所长,三天两头有朋友同事往家去,高档家具给人看着脸上有光么不是。现在这帮犊子都有钱烧得慌,憋着没地上花,就乐意跟别人比家具家电。操,也他妈不知道个屁大所长哪儿来那么些钱……”
十个千啊!张杨已经出离凌乱。
看这家具能想到一定贵,可是没料到这么贵!而且上万一套居然真有人买,还得找人才买得到!这简直太……有钱烧疯了么!
他惊叹到无以复加,下巴颤抖半天说不出话,掰住十根熊爪,喊道:“卖家具的不得赚疯了!”
韩耀被掰了个措手不及,爪子一晃,白酒撒了一裤裆。
张杨从来想不到家具能卖出天价,“天啊地”的感叹半晌,吃了两口肉还惦记,忍不住开始信口瞎合计了。
“诶真是啊哥,你还整啥食品加工,卖家具去得了。咱要是去乡下雇十个木匠,弄几套外国款式的图纸先打出来卖。不用那什么酸的木头,就用普通木料,比国营便宜,款式新还好看,不得抢疯了么!”
张杨沉浸在畅想中,越白话越刹不住车。他不懂这些,只是天马行空的随着自心的想法盘算,表情还特认真,说得跟真事儿似的,满面红光。
韩耀笑了声,低头擦裤裆,孩崽子这么毛楞,再不干一会儿不用回家了,跟他妈尿裤子了似的。
张杨:“现在满城没见有家具店,国营卖的棕红色大傻柜难看,结婚搬家啥的都得自己找木匠,木匠还得提前定下来,不然一时还找不着,想好看还得自己弄图纸。诶哥,你说咱们要是真弄个家具店,就卖各式各样的新式家具,组合柜,板式柜啥的,是不是成省城第一家了!”
韩耀手一顿,抬头看张杨。
张杨继续幻想:“现在筒子楼都拆了,全是新居民区,人手头也有钱,谁家搬家不得换一套家伙什啊,完了顾客上咱们店买家具觉着好,一家传一家,路子肯定一下就打开了。”
“再顺带卖点儿装修用的油漆,石灰之类的玩意儿,地板革,油毡纸,包门框包窗框……”张
恋耽美
- 肉肉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