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暴力开源
官员们仔细地听着朱由校的演讲,思索着皇帝的态度。
“大明的未来,就拜托诸位了。”
皇帝的话语掷地有声,众人惊愕,猛地抬起头张大嘴巴,觉得自己受到了极大的重视,社会的责任、朝庭的重担,自豪、惶恐种种复杂的情绪混然涌入心头。
群臣连忙起身行礼,说着,
“臣等惶恐。”
“陛下之恩,臣非陨首、结草无以为报。”
如是种种,不一而足。
朱由校站在堂前,扫视群臣,心中又陷入了思索。
在他的前世,学界所公认的中国的近代史始于1840年,而世界近代史始于1640年。很显然,明末清初是一个重要的节点,而现在这个重担落在了朱由校的肩上。
此时的中国需要一场变革,不论是思想认识上的,经济体制上的,还是政治上的。
任何社会的政治,就其性质而言,都是由该社会的经济关系和经济制度决定的。一定的政治总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产生的,并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所制约的。
政治体现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经济活动中各个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的经济利益。经济利益的得失是最根本的利害关系,任何阶级和社会集团的政治活动,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和维护本阶级、本集团的根本经济利益,经济利益的根本对立必然集中表现为政治斗争。
而此时的大明朝堂之上,大臣子普遍代表的都是士绅阶层的利益,农民、手工业者是不在考虑范围之内的,朝中东林、楚、浙各党之间的斗争,是士绅阶层中不同地域集团的斗争。此时大明政府内部只有统治阶级的两耗,而不存在两人个阶级之间的斗争。
在此时的大明,现代意义上的由“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思想学派为社会所做的阶级划分”的资产阶级是不存在的,虽然教科书中说“晚明时期,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这种东西只是理论上说说的,实际上什么用都没有。
在马克思主义对“资产阶级”的定义为在生产商品的社会中拥有生产资料,占有工人劳动的阶级。资本主义产生的前提是“雇佣”,它需要大批失去生产资料却又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需的大量货币财富。
朱由校想,自己或许可以做些什么,国家资本主义是一个有趣的选择。
朱由校缓过神来,看见众人仍是一脸激动的样子,说着或出于本心或是奉承的表忠心的话。他摆摆手,示意群臣坐下,随后自已也再次入座。
朱由校目光坚定,看着群臣,
“卿等,今日起即正式任职枢密院,付责研究拟订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今日,朕已在西苑昭和殿设宴于卿等以作庆祝。明日,朕让人将文书送去,卿等再开展工作吧。”
游船已停靠在了太液池北海的湖岸上,年轻的官员被带到了昭和殿参加宴饮,而朱由校则有其他的事情要做。
下船后不久,就有一个内侍前来。
“陛下,东厂魏公公求见。”
魏忠贤现在在这个时间线上有两个职务,一是司礼掌印太监,二是东厂厂公。内侍作为内臣,不提魏忠贤掌印太监的身份,只提东厂厂公这个与皇帝更疏远了一些的职位,不知道他是谁的人,王安的还是别人?反正不是魏忠贤的,朱由校不在意这些细节,内宫中有各种各样的派系也很正常。
司礼秉笔太监王安是忠诚可靠的人,应该让自己身边人与他多亲近亲近。
魏忠贤不是个东西,他很聪明,但是性情猜疑残忍,媚上欺下,“仔系山中狼,得志更猖狂”形容他很是形象。但是恶人自有恶人磨,对付一些腌臜之辈,魏忠贤是一个很好的工具。
而当朱由校想做一些见不得光的事的时候,魏忠贤更是最好的背锅侠。
朱由校向那个内侍点了点头,示意贴身小太监永寿把魏忠贤带过来,他很想知道自己交给东厂的任务,现在完成的怎么样了。
事实上,朱由校交给魏忠贤的任务是“开源”,而开宰的对象则是晋商。
明初为防蒙古,沿长城屯驻大军,难以自给自足。明政府实行开中法,晋商通过运输军粮、经营军需物资,获得“盐引”和银两,促进了其崛起。
明中期,实行了“折色制”,此举打破了晋商的盐业垄断。同时明政府开始允许明朝百姓和蒙古、女真等其他部落与地区做贸易,晋商的事业开始转向外贸。
但非法的贸易永远比合法的挣得多,许多商人大量走私粮食,衣物,炊具,金属与火药到后金政权;甚至包括明朝的军事与战略情报。作为回报,后金则以人参、鹿茸、兽皮与劫掠而来的贵重物品与之交换。
据《清实录》记载,天命三年(1618),时有山东、山西、苏杭等处在抚顺贸易者16人,努尔哈赤“皆厚给资费,书七大恨之言,付之遣还”。这群汉奸商人为满洲入侵中原创造了积极的条件。
此时的大明官员,也不断有人提出“中国罔利之徒,与东虏结交,窃买军器,泄露军情。”不法商人们的走私卖国行径是朝廷上下的共识,而其中最卖力的就是晋商。
但晋商的人数太大了,且或多或少都参与了走私,可走私粮食、衣物与走私金属、火药不能一概而论。对付他们不可能一刀切,将整个晋商都铲除掉。所以最后朱由校的决定是“打老虎,不打苍蝇”一一全力解决“满清八大皇商”,范永斗、王登库、靳良玉、王大宇、梁嘉宾、田生兰、翟堂、黄云发等。
之所以如此,一是因为这群商人实在是太富有了,又没有自卫能力,它造成的破坏大于其存在价值,而且现在大明朝廷太缺钱了;二是中国传统自古就有“法律贱商人,商人富贵”的习惯,至少在明面上没有人会为了他们说好话;三是这些人确确实实的在干着卖国的勾当,抄家灭门人对他们说只应得的惩罚。
但这事太脏,太不光彩,所以本就臭名昭著的东厂、魏忠贤最合适了。
不过朱由校对于魏忠贤这么快就来见自己,有些疑惑,魏忠贤实在是回来的太快,这个效率有一点离谱啊。所以朱由校猜测,魏忠贤多半遇到了麻烦,向自己寻求帮助来了。
- 肉肉屋
“大明的未来,就拜托诸位了。”
皇帝的话语掷地有声,众人惊愕,猛地抬起头张大嘴巴,觉得自己受到了极大的重视,社会的责任、朝庭的重担,自豪、惶恐种种复杂的情绪混然涌入心头。
群臣连忙起身行礼,说着,
“臣等惶恐。”
“陛下之恩,臣非陨首、结草无以为报。”
如是种种,不一而足。
朱由校站在堂前,扫视群臣,心中又陷入了思索。
在他的前世,学界所公认的中国的近代史始于1840年,而世界近代史始于1640年。很显然,明末清初是一个重要的节点,而现在这个重担落在了朱由校的肩上。
此时的中国需要一场变革,不论是思想认识上的,经济体制上的,还是政治上的。
任何社会的政治,就其性质而言,都是由该社会的经济关系和经济制度决定的。一定的政治总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产生的,并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所制约的。
政治体现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经济活动中各个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的经济利益。经济利益的得失是最根本的利害关系,任何阶级和社会集团的政治活动,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和维护本阶级、本集团的根本经济利益,经济利益的根本对立必然集中表现为政治斗争。
而此时的大明朝堂之上,大臣子普遍代表的都是士绅阶层的利益,农民、手工业者是不在考虑范围之内的,朝中东林、楚、浙各党之间的斗争,是士绅阶层中不同地域集团的斗争。此时大明政府内部只有统治阶级的两耗,而不存在两人个阶级之间的斗争。
在此时的大明,现代意义上的由“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思想学派为社会所做的阶级划分”的资产阶级是不存在的,虽然教科书中说“晚明时期,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这种东西只是理论上说说的,实际上什么用都没有。
在马克思主义对“资产阶级”的定义为在生产商品的社会中拥有生产资料,占有工人劳动的阶级。资本主义产生的前提是“雇佣”,它需要大批失去生产资料却又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需的大量货币财富。
朱由校想,自己或许可以做些什么,国家资本主义是一个有趣的选择。
朱由校缓过神来,看见众人仍是一脸激动的样子,说着或出于本心或是奉承的表忠心的话。他摆摆手,示意群臣坐下,随后自已也再次入座。
朱由校目光坚定,看着群臣,
“卿等,今日起即正式任职枢密院,付责研究拟订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今日,朕已在西苑昭和殿设宴于卿等以作庆祝。明日,朕让人将文书送去,卿等再开展工作吧。”
游船已停靠在了太液池北海的湖岸上,年轻的官员被带到了昭和殿参加宴饮,而朱由校则有其他的事情要做。
下船后不久,就有一个内侍前来。
“陛下,东厂魏公公求见。”
魏忠贤现在在这个时间线上有两个职务,一是司礼掌印太监,二是东厂厂公。内侍作为内臣,不提魏忠贤掌印太监的身份,只提东厂厂公这个与皇帝更疏远了一些的职位,不知道他是谁的人,王安的还是别人?反正不是魏忠贤的,朱由校不在意这些细节,内宫中有各种各样的派系也很正常。
司礼秉笔太监王安是忠诚可靠的人,应该让自己身边人与他多亲近亲近。
魏忠贤不是个东西,他很聪明,但是性情猜疑残忍,媚上欺下,“仔系山中狼,得志更猖狂”形容他很是形象。但是恶人自有恶人磨,对付一些腌臜之辈,魏忠贤是一个很好的工具。
而当朱由校想做一些见不得光的事的时候,魏忠贤更是最好的背锅侠。
朱由校向那个内侍点了点头,示意贴身小太监永寿把魏忠贤带过来,他很想知道自己交给东厂的任务,现在完成的怎么样了。
事实上,朱由校交给魏忠贤的任务是“开源”,而开宰的对象则是晋商。
明初为防蒙古,沿长城屯驻大军,难以自给自足。明政府实行开中法,晋商通过运输军粮、经营军需物资,获得“盐引”和银两,促进了其崛起。
明中期,实行了“折色制”,此举打破了晋商的盐业垄断。同时明政府开始允许明朝百姓和蒙古、女真等其他部落与地区做贸易,晋商的事业开始转向外贸。
但非法的贸易永远比合法的挣得多,许多商人大量走私粮食,衣物,炊具,金属与火药到后金政权;甚至包括明朝的军事与战略情报。作为回报,后金则以人参、鹿茸、兽皮与劫掠而来的贵重物品与之交换。
据《清实录》记载,天命三年(1618),时有山东、山西、苏杭等处在抚顺贸易者16人,努尔哈赤“皆厚给资费,书七大恨之言,付之遣还”。这群汉奸商人为满洲入侵中原创造了积极的条件。
此时的大明官员,也不断有人提出“中国罔利之徒,与东虏结交,窃买军器,泄露军情。”不法商人们的走私卖国行径是朝廷上下的共识,而其中最卖力的就是晋商。
但晋商的人数太大了,且或多或少都参与了走私,可走私粮食、衣物与走私金属、火药不能一概而论。对付他们不可能一刀切,将整个晋商都铲除掉。所以最后朱由校的决定是“打老虎,不打苍蝇”一一全力解决“满清八大皇商”,范永斗、王登库、靳良玉、王大宇、梁嘉宾、田生兰、翟堂、黄云发等。
之所以如此,一是因为这群商人实在是太富有了,又没有自卫能力,它造成的破坏大于其存在价值,而且现在大明朝廷太缺钱了;二是中国传统自古就有“法律贱商人,商人富贵”的习惯,至少在明面上没有人会为了他们说好话;三是这些人确确实实的在干着卖国的勾当,抄家灭门人对他们说只应得的惩罚。
但这事太脏,太不光彩,所以本就臭名昭著的东厂、魏忠贤最合适了。
不过朱由校对于魏忠贤这么快就来见自己,有些疑惑,魏忠贤实在是回来的太快,这个效率有一点离谱啊。所以朱由校猜测,魏忠贤多半遇到了麻烦,向自己寻求帮助来了。
- 肉肉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