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佳有了八成的愿意,但还有些顾虑:“咱们二姐已经带着彦之去了小鱼那备考了,我再带着好几个孩子住过去,那也太麻烦弟弟和弟妹了吧。”
“都是实在亲戚,还提这些有的没的做什么。”方瑾笑道:“小鱼在京城的家可是三进的大宅子,你带着孩子们过去也就多占一个院子,平时还都有丫鬟伺候着,能添什么麻烦。”
“再者说了,咱们的小鱼弟弟什么时候嫌弃过咱们啊。”
宜佳一听到这也是温柔地笑了起来,就和堂弟商量好,说等过完冬天她就带着两家的孩子一起上京住几个月。
等到晚上,宜佳和丈夫说了这事。
刘勤书自然乐意让儿女多和他们有出息的舅舅亲近,一口答应了下来。
他还嘱咐妻子,说让她不用着急往回赶,家里有他管着尽够了。
方瑾自觉替小鱼弟弟做了件好事,回到家后立刻写了封信,把这事告诉小鱼。
这信刚写完,书房外面就有一少年过来请见。方瑾听小厮说是李青山,就让人进来了。
李青山进来行礼后,才说:“青山今日读书有几处不懂之处,还请先生赐教。”
这李青山就是原来的善书,今年刚考上童生,已经和舒怡家的宝珍定了亲,算是方家的自己人了。
方瑾对自家后辈是很爱护的,闻言笑道:“你这孩子就是多礼,以后就和宝珍一样叫我舅舅。”
方瑾的私塾如今也不大收外人了,都是关秋茗那边送过来的好苗子,放在他这里悉心培养。
方瑾同时还肩负着一项重要任务,那就是要在这些男孩子里挑出忠厚老实又有天赋的,留着以后给安成和佑成做上门女婿。
唉,这事真不容易。配翰林院方大人家的女儿,怎么的也要有在十七八岁就能考中举人的才华啊。
方瑾为这事愁了大概有两年了。总觉得他家小鱼弟弟是在拿他开玩乐。
自家好好的姑娘,不说挑个大官家的公子吧,最起码也要找个同在京城为官的人家吧。怎么能从这些庶民家里卖出来的奴才秧子里选呢?
可小鱼弟弟是极其认真的,他就只能是舍命陪君子了。
方瑾使劲地训导这二十来个男孩子,就照着他小鱼弟弟从前的学习进度来要求,读书作画习武打拳,一个都不落。除了这些,还有那种忠心主家的洗脑教育。
这些少年人天天就是高强度的练武和学习,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一年里休息的日子都是有数的。稍微有什么不好的地方,方瑾这个严师就会罚到他们怀疑人生。
如此下来,还真有两个苗子脱颖而出,和李青山一起考上了童生,未来也是前途可期。
方瑾这时打算进行下一步考察,开始偶尔放家里这些学生出去玩玩,再旁观他们的变化。
方瑾回到家后,一直在忙着操心家事和府城官场上的事,至于十二月要是娶亲的事,就都交给小梁氏和管家来操办。
作者有话说:
昨天晚上到家躺着就睡着了,我……
以后我再也不立旗子了,食言而肥,太尴尬啦!
捂脸,泪奔……
第164章 重逢
续娶正妻的婚礼事宜交给二房来办, 这个举动着实是挺不给连氏体面的,尤其这二房还是先头夫人的妹妹。
方瑾的二房小梁氏心里也没底。
虽然现在表面上风光无限的,可小梁氏也知道这些都是靠不住的。从小就在后宅的夹缝间讨生活, 她还能不知道正头夫人的厉害了。
小梁氏不敢违抗老爷的命令, 也不想让快过门的新主母真心记恨上她, 就想了个聊胜于无的办法——万事都先请示三小姐。
三小姐就是方婵娟,方瑾的嫡长女,后宅里所有的钥匙、账本都在这位小姐的手里。
方婵娟见小梁氏进屋,就笑着说:“九姨来了,快坐, 我这里正好新做了牛乳糕,九姨快尝尝。”
小梁氏到现在也没个一儿半女的, 平时待嫡姐留下来的少爷小姐也勤谨。几年的相处下来, 这些少爷小姐对她也有几分感情在,平时也不喊姨娘,只从母亲这边的亲戚论。
“听说老爷给小姐起了个正经大名, 是顺着京城那边的排行来算的。”小梁氏从来都不敢托大,对着外甥女也是尊重地喊着小姐。
方婵娟抿嘴乐道:“嗯, 爹爹说方家正经的少爷小姐都要算成字辈, 就特意给我起了大名,叫雅成, 典雅的雅。”
其实,最开始时方瑾长子的名字是大爷爷提前定好的, 就叫方良。只是后来方瑾见堂弟家的孩子都叫什么成的, 他就顺着堂弟家的孩子来, 把方良改成方良成。
到了女儿这里, 原先的方瑾还很“重男轻女”, 就都是顺口起的,并没有顺着儿子们的名字来。
等做父亲的时间长了,方瑾这边也追求到功名利禄有了空闲后,他才开始费心思疼爱起嫡亲女儿来。
腊月里,连七娘从省城嫁到府城来。一路的颠簸,进了--------------/依一y华/夫家的大门又没安心修养的时间,连七娘的下巴尖尖,脸上瘦得都没有半点肉了。
方瑾对新婚小妻子很是严厉,半点温存都没有,直接把连家陪送过来的人口都送到城外的庄子上去,只给连七娘身边留下了两个陪嫁丫鬟。
平时还拿出教学生的派头来,方瑾勒令让小妻子每天抄写女则女诫,管家的权力也不给,过年时也不许她出来见人,半点体面都不给正院留。
--
“都是实在亲戚,还提这些有的没的做什么。”方瑾笑道:“小鱼在京城的家可是三进的大宅子,你带着孩子们过去也就多占一个院子,平时还都有丫鬟伺候着,能添什么麻烦。”
“再者说了,咱们的小鱼弟弟什么时候嫌弃过咱们啊。”
宜佳一听到这也是温柔地笑了起来,就和堂弟商量好,说等过完冬天她就带着两家的孩子一起上京住几个月。
等到晚上,宜佳和丈夫说了这事。
刘勤书自然乐意让儿女多和他们有出息的舅舅亲近,一口答应了下来。
他还嘱咐妻子,说让她不用着急往回赶,家里有他管着尽够了。
方瑾自觉替小鱼弟弟做了件好事,回到家后立刻写了封信,把这事告诉小鱼。
这信刚写完,书房外面就有一少年过来请见。方瑾听小厮说是李青山,就让人进来了。
李青山进来行礼后,才说:“青山今日读书有几处不懂之处,还请先生赐教。”
这李青山就是原来的善书,今年刚考上童生,已经和舒怡家的宝珍定了亲,算是方家的自己人了。
方瑾对自家后辈是很爱护的,闻言笑道:“你这孩子就是多礼,以后就和宝珍一样叫我舅舅。”
方瑾的私塾如今也不大收外人了,都是关秋茗那边送过来的好苗子,放在他这里悉心培养。
方瑾同时还肩负着一项重要任务,那就是要在这些男孩子里挑出忠厚老实又有天赋的,留着以后给安成和佑成做上门女婿。
唉,这事真不容易。配翰林院方大人家的女儿,怎么的也要有在十七八岁就能考中举人的才华啊。
方瑾为这事愁了大概有两年了。总觉得他家小鱼弟弟是在拿他开玩乐。
自家好好的姑娘,不说挑个大官家的公子吧,最起码也要找个同在京城为官的人家吧。怎么能从这些庶民家里卖出来的奴才秧子里选呢?
可小鱼弟弟是极其认真的,他就只能是舍命陪君子了。
方瑾使劲地训导这二十来个男孩子,就照着他小鱼弟弟从前的学习进度来要求,读书作画习武打拳,一个都不落。除了这些,还有那种忠心主家的洗脑教育。
这些少年人天天就是高强度的练武和学习,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一年里休息的日子都是有数的。稍微有什么不好的地方,方瑾这个严师就会罚到他们怀疑人生。
如此下来,还真有两个苗子脱颖而出,和李青山一起考上了童生,未来也是前途可期。
方瑾这时打算进行下一步考察,开始偶尔放家里这些学生出去玩玩,再旁观他们的变化。
方瑾回到家后,一直在忙着操心家事和府城官场上的事,至于十二月要是娶亲的事,就都交给小梁氏和管家来操办。
作者有话说:
昨天晚上到家躺着就睡着了,我……
以后我再也不立旗子了,食言而肥,太尴尬啦!
捂脸,泪奔……
第164章 重逢
续娶正妻的婚礼事宜交给二房来办, 这个举动着实是挺不给连氏体面的,尤其这二房还是先头夫人的妹妹。
方瑾的二房小梁氏心里也没底。
虽然现在表面上风光无限的,可小梁氏也知道这些都是靠不住的。从小就在后宅的夹缝间讨生活, 她还能不知道正头夫人的厉害了。
小梁氏不敢违抗老爷的命令, 也不想让快过门的新主母真心记恨上她, 就想了个聊胜于无的办法——万事都先请示三小姐。
三小姐就是方婵娟,方瑾的嫡长女,后宅里所有的钥匙、账本都在这位小姐的手里。
方婵娟见小梁氏进屋,就笑着说:“九姨来了,快坐, 我这里正好新做了牛乳糕,九姨快尝尝。”
小梁氏到现在也没个一儿半女的, 平时待嫡姐留下来的少爷小姐也勤谨。几年的相处下来, 这些少爷小姐对她也有几分感情在,平时也不喊姨娘,只从母亲这边的亲戚论。
“听说老爷给小姐起了个正经大名, 是顺着京城那边的排行来算的。”小梁氏从来都不敢托大,对着外甥女也是尊重地喊着小姐。
方婵娟抿嘴乐道:“嗯, 爹爹说方家正经的少爷小姐都要算成字辈, 就特意给我起了大名,叫雅成, 典雅的雅。”
其实,最开始时方瑾长子的名字是大爷爷提前定好的, 就叫方良。只是后来方瑾见堂弟家的孩子都叫什么成的, 他就顺着堂弟家的孩子来, 把方良改成方良成。
到了女儿这里, 原先的方瑾还很“重男轻女”, 就都是顺口起的,并没有顺着儿子们的名字来。
等做父亲的时间长了,方瑾这边也追求到功名利禄有了空闲后,他才开始费心思疼爱起嫡亲女儿来。
腊月里,连七娘从省城嫁到府城来。一路的颠簸,进了--------------/依一y华/夫家的大门又没安心修养的时间,连七娘的下巴尖尖,脸上瘦得都没有半点肉了。
方瑾对新婚小妻子很是严厉,半点温存都没有,直接把连家陪送过来的人口都送到城外的庄子上去,只给连七娘身边留下了两个陪嫁丫鬟。
平时还拿出教学生的派头来,方瑾勒令让小妻子每天抄写女则女诫,管家的权力也不给,过年时也不许她出来见人,半点体面都不给正院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