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到十八个小时?”
地中海警探拨了拨旁边被人扯开的树杈,然后看了下表,语气有些阴沉,“如今已经十一点二十,往前推十二到十八个小时,也就是说死者的死亡时间大致在五点二十到十一点二十之间。
岛袋小姐,能允许我冒犯问一下,您最后一次见到您母亲是在什么时候吗?”
岛袋君惠皱眉沉思了一会儿,“什么时候……大概是今天早上九点左右。”
“准确地说,是八点四十五出的门。”
说话人是毛利阳。因为昨天并没睡好觉,所以几乎整个白天他都在不停地看表,期待黑夜的降临——
“八点四十五,神婆出门;然后在十点二十左右,我、我朋友、岛袋以及几个小孩才从神社出发往码头那个方向走。”
警探闻言微微低头沉思,“既然死者是八点四十五出的门,那么也就是说死亡时间是发生在八点四十五到十一点二十了?”
“准确地说应该是九点十五到十一点二十。
从神社到案发现场至少要二十分钟时间。首先,死者留下的脚印并没有疾步快走的迹象;其次,死者脚上穿的是皮靴,并不利于在山地上行走。
所以我觉得,死者的死亡时间应该是在九点十五以后,十一点二十以前。”
可能是由于太过困顿,毛利阳需要集中精神才能进行有效思考,也因此他下意识忽略了别人看自己的目光,自顾自地再度说了起来——
“不过,死者的死亡时间说不定还要往后推一推才更准确一些。
死者在这里和凶手说了一段时间的话……不过和死者说话的有没有可能不是凶手?
还有就是明明有大道可以直达码头,为什么死者却跑到了森林……是为了掩人耳目吗……那她想要隐瞒的对象有是谁呢…”
“咳咳!”
原本还喃喃自语的毛利阳没等把自己的思绪捋顺说完,便被一连串的咳嗽声打断。
他下意识地皱眉,顺声望去,却看到那位地中海警探正对自己跳脚——
“不是我说,你也太不把我们警方放在眼里了吧?警方问一句你答上来一句就得了。非相关人士不能参与办案,懂吗?”
毛利阳讷讷地点了点头。刚刚他大脑不是很清醒,忘了身处何方。如今不是在东京,这里可没有一帮熟人陪着他耍。
可就算如此,该说的还是要说。
“凶手性别男,本地人,身长不高在一米六八左右,年龄则在四十岁到五十五岁之间。”
“???”
警探头上挂了一连串的问号,却没有急着否定,只是低声问道,“这些,你是怎么知道的?”
凶手是男性、本地人这两点他倒是不意外。但年龄和身高是怎么猜上去?
总不可能是推理吧?
推理又不是测算,哪儿有那么神?
却没成想,眼前的这个少年竟远远地指了指他身旁的那棵树,说的话直接就对着他的傲慢来了个大耳光,“凶手挖坑用的树杈,就是从警官身旁的那棵树上掰下来的。
如果我没猜错,凶手在错手杀了人之后,怕别人发现,便下意识地把尸体往森林深处拖。
他不想让人发现死者的尸体,因为只要不被发现,那么除了死者的女儿,没有人会去报警。
可这附近有狼,可能是因为愧疚,也可能是怕因为狼而暴露尸体的所在,所以他想挖一个坑,把尸体埋起来。
虽说警官您现在所站的位置距离坑洞有些距离,但您旁边的那棵树确实是案发现场附近最矮的树。
树杈被掰断的高度在一米四左右。虽说每个人掰东西的习惯因人而异,但大部分分为两类。
一类,会将东西置于腹部,然后用膝盖顶断;
而另一类,则喜好上臂发力,将其摆置与肩平齐、也可能稍低,然后用手掰断。
而凶手属于后者。
成年人的头长普遍在二十到二十五厘米之间,算上脖子以及肩骨,大致可以推算这个人可能在一米六八左右。至于年龄……”
毛利阳顿了顿,随后看向了警探,“能记得死者的人不多。五年的时间足够磨平年轻人对她的印象。
能够迅速确认死者身份并能让死者驻足和其交谈的,只有可能是死者的同龄人了。”
地中海警探拨了拨旁边被人扯开的树杈,然后看了下表,语气有些阴沉,“如今已经十一点二十,往前推十二到十八个小时,也就是说死者的死亡时间大致在五点二十到十一点二十之间。
岛袋小姐,能允许我冒犯问一下,您最后一次见到您母亲是在什么时候吗?”
岛袋君惠皱眉沉思了一会儿,“什么时候……大概是今天早上九点左右。”
“准确地说,是八点四十五出的门。”
说话人是毛利阳。因为昨天并没睡好觉,所以几乎整个白天他都在不停地看表,期待黑夜的降临——
“八点四十五,神婆出门;然后在十点二十左右,我、我朋友、岛袋以及几个小孩才从神社出发往码头那个方向走。”
警探闻言微微低头沉思,“既然死者是八点四十五出的门,那么也就是说死亡时间是发生在八点四十五到十一点二十了?”
“准确地说应该是九点十五到十一点二十。
从神社到案发现场至少要二十分钟时间。首先,死者留下的脚印并没有疾步快走的迹象;其次,死者脚上穿的是皮靴,并不利于在山地上行走。
所以我觉得,死者的死亡时间应该是在九点十五以后,十一点二十以前。”
可能是由于太过困顿,毛利阳需要集中精神才能进行有效思考,也因此他下意识忽略了别人看自己的目光,自顾自地再度说了起来——
“不过,死者的死亡时间说不定还要往后推一推才更准确一些。
死者在这里和凶手说了一段时间的话……不过和死者说话的有没有可能不是凶手?
还有就是明明有大道可以直达码头,为什么死者却跑到了森林……是为了掩人耳目吗……那她想要隐瞒的对象有是谁呢…”
“咳咳!”
原本还喃喃自语的毛利阳没等把自己的思绪捋顺说完,便被一连串的咳嗽声打断。
他下意识地皱眉,顺声望去,却看到那位地中海警探正对自己跳脚——
“不是我说,你也太不把我们警方放在眼里了吧?警方问一句你答上来一句就得了。非相关人士不能参与办案,懂吗?”
毛利阳讷讷地点了点头。刚刚他大脑不是很清醒,忘了身处何方。如今不是在东京,这里可没有一帮熟人陪着他耍。
可就算如此,该说的还是要说。
“凶手性别男,本地人,身长不高在一米六八左右,年龄则在四十岁到五十五岁之间。”
“???”
警探头上挂了一连串的问号,却没有急着否定,只是低声问道,“这些,你是怎么知道的?”
凶手是男性、本地人这两点他倒是不意外。但年龄和身高是怎么猜上去?
总不可能是推理吧?
推理又不是测算,哪儿有那么神?
却没成想,眼前的这个少年竟远远地指了指他身旁的那棵树,说的话直接就对着他的傲慢来了个大耳光,“凶手挖坑用的树杈,就是从警官身旁的那棵树上掰下来的。
如果我没猜错,凶手在错手杀了人之后,怕别人发现,便下意识地把尸体往森林深处拖。
他不想让人发现死者的尸体,因为只要不被发现,那么除了死者的女儿,没有人会去报警。
可这附近有狼,可能是因为愧疚,也可能是怕因为狼而暴露尸体的所在,所以他想挖一个坑,把尸体埋起来。
虽说警官您现在所站的位置距离坑洞有些距离,但您旁边的那棵树确实是案发现场附近最矮的树。
树杈被掰断的高度在一米四左右。虽说每个人掰东西的习惯因人而异,但大部分分为两类。
一类,会将东西置于腹部,然后用膝盖顶断;
而另一类,则喜好上臂发力,将其摆置与肩平齐、也可能稍低,然后用手掰断。
而凶手属于后者。
成年人的头长普遍在二十到二十五厘米之间,算上脖子以及肩骨,大致可以推算这个人可能在一米六八左右。至于年龄……”
毛利阳顿了顿,随后看向了警探,“能记得死者的人不多。五年的时间足够磨平年轻人对她的印象。
能够迅速确认死者身份并能让死者驻足和其交谈的,只有可能是死者的同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