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候,李斯是韩使,吕不韦秦相,吕不韦奈何不了他,可现,李斯是长史,地位远吕不韦之下,吕不韦依旧是一点办法都没有,良久,吕不韦终于忍不住打破了沉默,首先开口道:
“先生终究还是来了秦国。”
“六国皆弱,唯秦国强,斯当然会到秦国。”
李斯并没有听出了吕不韦话中意思,他理所当然这样回答道,就好像是吕不韦问了一个无比弱智问题。
吕不韦有些尴尬捋了捋胡须,又继续问道:
“先生初来秦国,觉得秦国如何?”
李斯知道,吕不韦这是要试探自己态度了,李斯当然不会实话实说,只是赞颂秦国大好河山,洋洋洒洒说了一大通,言辞虽然华丽,但实际上却等于什么都没说,听得吕不韦不觉得头痛,赶忙打断道:
“先生觉得秦国政事如何?”
“政事?”李斯重复一遍,突然想到了吕不韦府中那些门客,他稍稍走近了些,低声说道:
“李斯初至秦国,便听闻相国门下有门客三千,刚刚也见到外面见到相国府门客,比之四大公子也毫不逊色。”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乍一听李斯竟然将自己与四大公子相比,吕不韦心中很是得意,但表面上,他还是稍稍谦虚了一把。
“哪里哪里,跟风而已。”
可吕不韦万万没有想到是,他刚刚谦虚完,李斯脸色却突然一变,凛然说道:
“相国现还不知道吗?您很就要大祸临头了!”
原本正得意着吕不韦猛然被吓了一跳,半天才回过神来:这家伙是咒我呢?
任谁被别人突然说上一句将有大祸,心中都会多少有些不舒服,就不用说是吕不韦了,但想到眼前人可是秦王老师,就算吕不韦心中有火,却也不敢发出来,只能强忍着怒火问道:
“还请先生明示,吕某之祸到底从何而来?”
73
听到吕不韦这样问自己,李斯先是诧异睁大了眼睛,像是不敢相信相国大人竟然一点都不知道,随后又痛心疾首摇着头说道:
“相国还不自知吗?相国之祸,便是源自相国三千门客啊!”
吕不韦一时加困惑,刚刚你不是还夸我这三千门客可与四大公子相媲美,怎么一转头,就说我这三千门客会引来大患?变脸速度也太点了吧!
像是已经猜到了吕不韦心中疑惑,李斯继续问道:
“昔日信陵君广招门客,蒙魏王猜忌,心灰意冷不问朝政。相国蒙先王托孤,代秦王执政,相国门下宾客只知相国而不知秦王,王上看眼中,会怎么想?”
李斯话刚说完,吕不韦自己刚刚细想一番,顿时就出了一身冷汗。
之前从来没有人这样提点过吕不韦,他自然也不会意识到,自己这样做到底是有多么危险,甚至还有点为自己门客三千而洋洋得意。
吕不韦是商贾出生,也没有什么文化,坐上秦国相位之后,吕不韦其实也挺自卑,就算他现身份再尊贵有如何?那些士子和秦国宗室眼中,吕不韦终究还是一个贾人。
为了改变自己形象,吕不韦干脆学起了六国四大公子,开门养客,广招天下豪杰,吕不韦不缺就是钱,这些门客来了之后,吕不韦便根据他们才干为他们安排官职,也算是为秦国招揽人才,如此一来,吕不韦名声渐渐大了起来,来投奔人也越来越多,终到达了现门客三千。
这三千门客所到来祸患,却是吕不韦不曾想过。
李斯所说话,就如同一记当头棒喝,让吕不韦蓦然从自己营造虚荣中惊醒,他赶忙问道:
“这……这可如何是好?”
李斯深深叹息一声:“遣散这三千门客,相国觉得如何?”
听李斯这么说,吕不韦脑中嗡一声,思绪加杂乱起来。想要让秦王和宗室放心,好方法确实莫过于遣散这三千门客,可要是这样,吕不韦却也下不了手。
要知道,供养这门客三千,吕不韦也已经耗费了不少精力,这些人对于吕不韦来说,也是一股他不愿这样轻易放弃珍贵力量,要遣散这三千门客,与要他吕不韦自断一臂有何区别?
见吕不韦沉默不语,脸上表情比之前还要愁苦,李斯又适时问道:
“相国舍不得?”
“难道先生还有其他办法?”
李斯书房中踱了几步,又重回到吕不韦面前,拱手道:
“斯以为,相国可命门下宾客合力修一部旷世奇书,让王上和天下人知道,相国豢养宾客,并非是为了增加自己势力,而是为了著书造福后人,相国以为如何?”
“旷世奇书……”
乍一听李斯这一建议,吕不韦也不由心动,他喃喃重复着李斯所说话,而李斯也及时补充道:
“一套包罗天地万物古往今来事理旷世奇书。”
吕不韦闭目思索着,良久才突然问道:
“此书应叫何名?”
吕不韦既然这么问,就说明他已经同意采纳自己建议,重要是,他已经暂时将自己看做有用无害人,想到这里,李斯不由微微松了一口气,缓缓说道:
“既然是相国主持编撰,可叫《吕氏春秋》。”
===
从吕不韦书房走出来后,吕不韦亲自将李斯送到门外,如果不是李斯一再拒绝,吕不韦甚至想要亲自驾车将李斯送回府邸,终,吕不韦还是命一位相国府中侍从将驾车将李斯送回去。
等到到达府邸,侍从扶李斯下车,却没有立即告辞,只是绞着手站李斯面前,一副欲言又止样子,像是有话要对李斯说。
今日李斯心情还算不错,也没有跟这侍从计较什么,反而一脸好奇打量着眼前侍从。
吕不韦府中这位侍从大概二十多岁模样,身材削瘦,面容很是清秀,李斯思索了会,却并不记得自己曾经见过他,于是问道:
“这位兄弟,我曾经见过你吗?”
侍从惊愕望向李斯:“先,先生,你不记得我了?两个月前,我刚来咸阳时候,还是先生帮了我呢!”
“是你!”
这时,李斯才想起,两个月前时候,咸阳正是严冬之际,他咸阳路边遇到一位穷困潦倒青年,那个时候,他给了那青年些钱币,又指点他去相
“先生终究还是来了秦国。”
“六国皆弱,唯秦国强,斯当然会到秦国。”
李斯并没有听出了吕不韦话中意思,他理所当然这样回答道,就好像是吕不韦问了一个无比弱智问题。
吕不韦有些尴尬捋了捋胡须,又继续问道:
“先生初来秦国,觉得秦国如何?”
李斯知道,吕不韦这是要试探自己态度了,李斯当然不会实话实说,只是赞颂秦国大好河山,洋洋洒洒说了一大通,言辞虽然华丽,但实际上却等于什么都没说,听得吕不韦不觉得头痛,赶忙打断道:
“先生觉得秦国政事如何?”
“政事?”李斯重复一遍,突然想到了吕不韦府中那些门客,他稍稍走近了些,低声说道:
“李斯初至秦国,便听闻相国门下有门客三千,刚刚也见到外面见到相国府门客,比之四大公子也毫不逊色。”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乍一听李斯竟然将自己与四大公子相比,吕不韦心中很是得意,但表面上,他还是稍稍谦虚了一把。
“哪里哪里,跟风而已。”
可吕不韦万万没有想到是,他刚刚谦虚完,李斯脸色却突然一变,凛然说道:
“相国现还不知道吗?您很就要大祸临头了!”
原本正得意着吕不韦猛然被吓了一跳,半天才回过神来:这家伙是咒我呢?
任谁被别人突然说上一句将有大祸,心中都会多少有些不舒服,就不用说是吕不韦了,但想到眼前人可是秦王老师,就算吕不韦心中有火,却也不敢发出来,只能强忍着怒火问道:
“还请先生明示,吕某之祸到底从何而来?”
73
听到吕不韦这样问自己,李斯先是诧异睁大了眼睛,像是不敢相信相国大人竟然一点都不知道,随后又痛心疾首摇着头说道:
“相国还不自知吗?相国之祸,便是源自相国三千门客啊!”
吕不韦一时加困惑,刚刚你不是还夸我这三千门客可与四大公子相媲美,怎么一转头,就说我这三千门客会引来大患?变脸速度也太点了吧!
像是已经猜到了吕不韦心中疑惑,李斯继续问道:
“昔日信陵君广招门客,蒙魏王猜忌,心灰意冷不问朝政。相国蒙先王托孤,代秦王执政,相国门下宾客只知相国而不知秦王,王上看眼中,会怎么想?”
李斯话刚说完,吕不韦自己刚刚细想一番,顿时就出了一身冷汗。
之前从来没有人这样提点过吕不韦,他自然也不会意识到,自己这样做到底是有多么危险,甚至还有点为自己门客三千而洋洋得意。
吕不韦是商贾出生,也没有什么文化,坐上秦国相位之后,吕不韦其实也挺自卑,就算他现身份再尊贵有如何?那些士子和秦国宗室眼中,吕不韦终究还是一个贾人。
为了改变自己形象,吕不韦干脆学起了六国四大公子,开门养客,广招天下豪杰,吕不韦不缺就是钱,这些门客来了之后,吕不韦便根据他们才干为他们安排官职,也算是为秦国招揽人才,如此一来,吕不韦名声渐渐大了起来,来投奔人也越来越多,终到达了现门客三千。
这三千门客所到来祸患,却是吕不韦不曾想过。
李斯所说话,就如同一记当头棒喝,让吕不韦蓦然从自己营造虚荣中惊醒,他赶忙问道:
“这……这可如何是好?”
李斯深深叹息一声:“遣散这三千门客,相国觉得如何?”
听李斯这么说,吕不韦脑中嗡一声,思绪加杂乱起来。想要让秦王和宗室放心,好方法确实莫过于遣散这三千门客,可要是这样,吕不韦却也下不了手。
要知道,供养这门客三千,吕不韦也已经耗费了不少精力,这些人对于吕不韦来说,也是一股他不愿这样轻易放弃珍贵力量,要遣散这三千门客,与要他吕不韦自断一臂有何区别?
见吕不韦沉默不语,脸上表情比之前还要愁苦,李斯又适时问道:
“相国舍不得?”
“难道先生还有其他办法?”
李斯书房中踱了几步,又重回到吕不韦面前,拱手道:
“斯以为,相国可命门下宾客合力修一部旷世奇书,让王上和天下人知道,相国豢养宾客,并非是为了增加自己势力,而是为了著书造福后人,相国以为如何?”
“旷世奇书……”
乍一听李斯这一建议,吕不韦也不由心动,他喃喃重复着李斯所说话,而李斯也及时补充道:
“一套包罗天地万物古往今来事理旷世奇书。”
吕不韦闭目思索着,良久才突然问道:
“此书应叫何名?”
吕不韦既然这么问,就说明他已经同意采纳自己建议,重要是,他已经暂时将自己看做有用无害人,想到这里,李斯不由微微松了一口气,缓缓说道:
“既然是相国主持编撰,可叫《吕氏春秋》。”
===
从吕不韦书房走出来后,吕不韦亲自将李斯送到门外,如果不是李斯一再拒绝,吕不韦甚至想要亲自驾车将李斯送回府邸,终,吕不韦还是命一位相国府中侍从将驾车将李斯送回去。
等到到达府邸,侍从扶李斯下车,却没有立即告辞,只是绞着手站李斯面前,一副欲言又止样子,像是有话要对李斯说。
今日李斯心情还算不错,也没有跟这侍从计较什么,反而一脸好奇打量着眼前侍从。
吕不韦府中这位侍从大概二十多岁模样,身材削瘦,面容很是清秀,李斯思索了会,却并不记得自己曾经见过他,于是问道:
“这位兄弟,我曾经见过你吗?”
侍从惊愕望向李斯:“先,先生,你不记得我了?两个月前,我刚来咸阳时候,还是先生帮了我呢!”
“是你!”
这时,李斯才想起,两个月前时候,咸阳正是严冬之际,他咸阳路边遇到一位穷困潦倒青年,那个时候,他给了那青年些钱币,又指点他去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