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战神之星
在二十一世纪最后十年,限制科学家在量子理论领域继续研究的是经济问题。
有趣的是,到了二十二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推动科学家在量子理论领域大发展的也是经济问题。
准确的说,是经济发展需要。
到了二十一世纪末,人类已经完成了在地月系里的殖民工作,不但建造出了环绕地球的轨道城市,还在月球上开辟了可供上千万人居住的殖民地,并且开始大规模的开采月球上的资源。
进入二十二世纪,人类的足迹首次踏上了火星。
可以说,这是晚来了近七十年的宇航创举。
早在二十一世纪三零年代初,中国美国欧盟与俄罗斯就提出登陆火星,而且开始了各方面的准备工作。比如,美国研制出了世界上推力最大的运载火箭,能够一次把一百五十吨货物送到地球转移轨道上。在此之前,中美欧俄都在培养火星宇航员,比如开展了全封闭训练。
当时,中美欧俄把登陆火星当成了国家意志,特别是中国与美国。
说白了,在中美冷战巅峰时期,登陆火星绝对是一个国家实力的象征,两个超级大国都不甘落于人后。
为此,中国在二零三零年,就向全球招募了三十位宇航自愿者,让他们在完全与外界隔绝的情况下生活一年的全封闭训练。主要就是,飞往火星的旅途,最少也要一年,在此期间宇航员完全与外界隔绝,最多只能通过电话与地球联系。因为受到技术限制,第一批登陆火星的宇航员肯定不会很多,也许只有两到三人,所以在如此漫长的封闭环境中,宇航员的心理肯定会受到严重影响。如此一来,就得首先就对对人类在全封闭环境下的精神状况进行研究。
有趣的是,当时资源参加的三十人中,有二十二人是潜艇兵或者是退役潜艇兵。
也许,在飞往火星的宇宙飞船上,与潜艇最为相似吧。
可惜的是,二零三五年的全球自然灾害,彻底阻绝了人类飞出地球的道路,并且耽搁了足足二十二年。
虽然在二十一世纪五零年代末,也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登陆火星的条件就基本上成熟了,反重力场推进技术能在一周之内把宇航员送上火星,但是在这个时期,需要优先照顾的科研项目与工程项目比比皆是,而且战后重建也是一大难题,结果登陆火星的计划遭到搁置。
当时,人类没有积极登陆火星,也与经济有关。
说得简单一些,在火星上,并没有值得人类垂涎的资源,因此登陆火星只有宇航探险与政治上的意义,没有多少经济价值。
显然,在二十一世纪下半叶,政治意义已经不太重要了。
要知道,在只有一个超级大国的情况下,中国根本不需要任何开创性的宇航工程来提高国家地位。
至于宇航探险,基本上与政无关,至少在政变得足够富裕之前,绝对不是政治家考虑的因素。
当然,也有很多人认为,登陆火星具有很高的意义,并为此四处奔走。
比如,当时在中国,就有一些人认为,在飞往中太阳系的旅途上,火星可以做为人类宇航活动的前进基地。
这个说法,看上去非常合理。
比如,火星离小行星带更进,因此在火星上建立基地,肯定要比让宇宙飞船从地球出发飞往小行星带更加方便。
问题是,仔细一想,这个说法就毫无道理了。
原因很简单,既然能在火星上建立前进基地,为什么不选择一颗质量更小一些的小行星建立前进基地呢
要知道,小行星带,实际上与很多人的主观认识完全不一样。虽然在这片火星轨道与木星轨道之间的宇宙空间内,有数百万个小行星还有难以计数的陨石,但是这仍然是一片极为空旷的宇宙空间,小行星与陨石的分布距离以百万公里计算,不是聚集在一起的,也绝对不是宇宙飞船的禁区。更重要的是,在这片宇宙空间里,有很多类似于谷神星直径在一千公里左右的小行星。这些小行星的质量已经达到能够形成静流体平衡的程度,即能够形成规整的圆形星体,但是引力却比大行星小得多,因此在小行星上建立前进基地,要比在火星上划算得多。
当然,并不是说火星就毫无价值了。
事实上,在整个太阳系内,火星是除了地区之外,唯一拥有大气层与水,适合人类长期生存的行星。
当时,就有人提出,应该考虑向火星殖民。
根据后来披露的资料,在二零六零年左右,中国的科学家向政提出了一项全面改善火星气候环境的行动方案。
这套方案的核心思想,就是利用人类现有的科学技术,改善火星的自然环境。
整个改造工程分成三个阶段,预计耗时一百年。
第一阶段为五十年,主要是改变火星的大气结构,使含氧量达到百分之二十,并且把大气密度提高一倍。为此,首先得在火星上建立一套完整的聚变核电站工业链条,从火星两极的冰中提取氢元素,用来进行聚变发电,而产生的电能则主要用来分解火星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把碳元素固化处理,比如转化为石墨,另外还将以各种手段,释放出火星土壤里特别是两极地区土壤里的甲烷,增加火星的大气密度。如果有必要,还将在此期间以人为的方式控制一颗或者数颗冰彗星撞击火星,把彗星上的水带到火星上。完成改造后,火星的大气密度能够达到地球的百分之六十,含氧量在百分之二十以上,基本具备了供人类永久生存的大气环境。
改造的第二阶段,主要就是造水,而主要方法,就是以人为的方式,让一些体积较小的冰彗星撞击火星,在火星上形成海洋湖泊河流等水域,并且通过水域的面积来调整火星的大气温度。这一阶段将持续二十到三十年,主要根据捕获冰彗星的效率以及大气温度变化的速度决定。
最后一个阶段,则是在火星上种植绿色植物,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
当然,到了这个阶段,火星已经可以供人类居住了。
科学家预测,到八十年之后,人类已经可以在火星上生活,而且在出户的时候不用穿着特制的宇航服,只需要穿上一件防紫外线肤色的特制外套。主要就是,火星的大气密度比地球低得多,无法形成浓密的臭氧层,也就无法阻挡来自太阳的强紫外线,必须为出户活动的人提供必要的防护措施。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极为宏伟的计划。
问题是,有实现的可能性吗
在二十一世纪末,肯定没有。主要原因不是技术上的,而是经济上的,即这项宏伟的改造工程,比在地球上重新建立一个中国还要庞大,人类文明的总体经济实力,根本无法支持如何大的宇宙开发工程。
到了后来,连科学家都放弃了。
主要就是,改造火星存在一个无法逾越的技术障碍,即火星的地磁场已经消失,而人类的技术手段无法使其恢复。
要知道,一个强大的行星磁场,远比大气层重要。
说得简单一些,地球上生机盎然,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地球有一个强大的磁场,保护着地球上的所有生命。火星上没有磁场,那么太阳的任何一次黑子爆,都能在瞬间杀死火星上的所有生物。
在二十一世纪的后五十年,太阳发生了四次大规模黑子爆。
当时,所有居住在轨道城市里的人都被强制疏散到了地球上,而生活在月球基地里的人员则在地下保护所里避难。
显然,当太阳喷发出的高能粒子横扫火星的时候,人类改造火星的所有努力都将白费。
要知道,直到二十二世纪中叶,人类才开发出强磁场保护系统,使得居住在地球轨道城市与月球殖民地里的人员能够免遭太阳黑子爆伤害。这些强磁场的作用范围都很有限,根本不足以屏蔽整个火星。
虽然到了二十二世纪,人类也开始向火星移民,但是没有改造火星的自然环境,而是仿造月球模式,建立起了完全封闭的小型生态系统。后来,随着火星居民人口暴增,火星殖民地才转变了发展模式,即不再在地表建立殖民地,而是在地下建立殖民地,用厚达一公里的地壳来保护生活在地下的人员。当然,这已经是二十三世纪的事情了,而正是向火星地下发展,才让人类发现,火星曾经是一个充满了生命的星球,而且繁衍出了高度发达的文明,只是最终消亡了。
当然,这些都是后来的事情了。
在二十二世纪初,向火星殖民,成为了推动人类新一轮科技大爆炸以及人口大爆炸的主要因素。
在此期间,一直困扰着量子理论物理学家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现有的通信手段在与火星联系的时候,都有严重的迟滞问题,使得通信效率非常低下。既然有了经济活动领域的需求,那么开发更加高效的通信手段,也就成了科学界的主要任务。
第二百九十三章战神之星
第二百九十三章战神之星,到网址
在二十一世纪最后十年,限制科学家在量子理论领域继续研究的是经济问题。
有趣的是,到了二十二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推动科学家在量子理论领域大发展的也是经济问题。
准确的说,是经济发展需要。
到了二十一世纪末,人类已经完成了在地月系里的殖民工作,不但建造出了环绕地球的轨道城市,还在月球上开辟了可供上千万人居住的殖民地,并且开始大规模的开采月球上的资源。
进入二十二世纪,人类的足迹首次踏上了火星。
可以说,这是晚来了近七十年的宇航创举。
早在二十一世纪三零年代初,中国美国欧盟与俄罗斯就提出登陆火星,而且开始了各方面的准备工作。比如,美国研制出了世界上推力最大的运载火箭,能够一次把一百五十吨货物送到地球转移轨道上。在此之前,中美欧俄都在培养火星宇航员,比如开展了全封闭训练。
当时,中美欧俄把登陆火星当成了国家意志,特别是中国与美国。
说白了,在中美冷战巅峰时期,登陆火星绝对是一个国家实力的象征,两个超级大国都不甘落于人后。
为此,中国在二零三零年,就向全球招募了三十位宇航自愿者,让他们在完全与外界隔绝的情况下生活一年的全封闭训练。主要就是,飞往火星的旅途,最少也要一年,在此期间宇航员完全与外界隔绝,最多只能通过电话与地球联系。因为受到技术限制,第一批登陆火星的宇航员肯定不会很多,也许只有两到三人,所以在如此漫长的封闭环境中,宇航员的心理肯定会受到严重影响。如此一来,就得首先就对对人类在全封闭环境下的精神状况进行研究。
有趣的是,当时资源参加的三十人中,有二十二人是潜艇兵或者是退役潜艇兵。
也许,在飞往火星的宇宙飞船上,与潜艇最为相似吧。
可惜的是,二零三五年的全球自然灾害,彻底阻绝了人类飞出地球的道路,并且耽搁了足足二十二年。
虽然在二十一世纪五零年代末,也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登陆火星的条件就基本上成熟了,反重力场推进技术能在一周之内把宇航员送上火星,但是在这个时期,需要优先照顾的科研项目与工程项目比比皆是,而且战后重建也是一大难题,结果登陆火星的计划遭到搁置。
当时,人类没有积极登陆火星,也与经济有关。
说得简单一些,在火星上,并没有值得人类垂涎的资源,因此登陆火星只有宇航探险与政治上的意义,没有多少经济价值。
显然,在二十一世纪下半叶,政治意义已经不太重要了。
要知道,在只有一个超级大国的情况下,中国根本不需要任何开创性的宇航工程来提高国家地位。
至于宇航探险,基本上与政无关,至少在政变得足够富裕之前,绝对不是政治家考虑的因素。
当然,也有很多人认为,登陆火星具有很高的意义,并为此四处奔走。
比如,当时在中国,就有一些人认为,在飞往中太阳系的旅途上,火星可以做为人类宇航活动的前进基地。
这个说法,看上去非常合理。
比如,火星离小行星带更进,因此在火星上建立基地,肯定要比让宇宙飞船从地球出发飞往小行星带更加方便。
问题是,仔细一想,这个说法就毫无道理了。
原因很简单,既然能在火星上建立前进基地,为什么不选择一颗质量更小一些的小行星建立前进基地呢
要知道,小行星带,实际上与很多人的主观认识完全不一样。虽然在这片火星轨道与木星轨道之间的宇宙空间内,有数百万个小行星还有难以计数的陨石,但是这仍然是一片极为空旷的宇宙空间,小行星与陨石的分布距离以百万公里计算,不是聚集在一起的,也绝对不是宇宙飞船的禁区。更重要的是,在这片宇宙空间里,有很多类似于谷神星直径在一千公里左右的小行星。这些小行星的质量已经达到能够形成静流体平衡的程度,即能够形成规整的圆形星体,但是引力却比大行星小得多,因此在小行星上建立前进基地,要比在火星上划算得多。
当然,并不是说火星就毫无价值了。
事实上,在整个太阳系内,火星是除了地区之外,唯一拥有大气层与水,适合人类长期生存的行星。
当时,就有人提出,应该考虑向火星殖民。
根据后来披露的资料,在二零六零年左右,中国的科学家向政提出了一项全面改善火星气候环境的行动方案。
这套方案的核心思想,就是利用人类现有的科学技术,改善火星的自然环境。
整个改造工程分成三个阶段,预计耗时一百年。
第一阶段为五十年,主要是改变火星的大气结构,使含氧量达到百分之二十,并且把大气密度提高一倍。为此,首先得在火星上建立一套完整的聚变核电站工业链条,从火星两极的冰中提取氢元素,用来进行聚变发电,而产生的电能则主要用来分解火星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把碳元素固化处理,比如转化为石墨,另外还将以各种手段,释放出火星土壤里特别是两极地区土壤里的甲烷,增加火星的大气密度。如果有必要,还将在此期间以人为的方式控制一颗或者数颗冰彗星撞击火星,把彗星上的水带到火星上。完成改造后,火星的大气密度能够达到地球的百分之六十,含氧量在百分之二十以上,基本具备了供人类永久生存的大气环境。
改造的第二阶段,主要就是造水,而主要方法,就是以人为的方式,让一些体积较小的冰彗星撞击火星,在火星上形成海洋湖泊河流等水域,并且通过水域的面积来调整火星的大气温度。这一阶段将持续二十到三十年,主要根据捕获冰彗星的效率以及大气温度变化的速度决定。
最后一个阶段,则是在火星上种植绿色植物,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
当然,到了这个阶段,火星已经可以供人类居住了。
科学家预测,到八十年之后,人类已经可以在火星上生活,而且在出户的时候不用穿着特制的宇航服,只需要穿上一件防紫外线肤色的特制外套。主要就是,火星的大气密度比地球低得多,无法形成浓密的臭氧层,也就无法阻挡来自太阳的强紫外线,必须为出户活动的人提供必要的防护措施。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极为宏伟的计划。
问题是,有实现的可能性吗
在二十一世纪末,肯定没有。主要原因不是技术上的,而是经济上的,即这项宏伟的改造工程,比在地球上重新建立一个中国还要庞大,人类文明的总体经济实力,根本无法支持如何大的宇宙开发工程。
到了后来,连科学家都放弃了。
主要就是,改造火星存在一个无法逾越的技术障碍,即火星的地磁场已经消失,而人类的技术手段无法使其恢复。
要知道,一个强大的行星磁场,远比大气层重要。
说得简单一些,地球上生机盎然,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地球有一个强大的磁场,保护着地球上的所有生命。火星上没有磁场,那么太阳的任何一次黑子爆,都能在瞬间杀死火星上的所有生物。
在二十一世纪的后五十年,太阳发生了四次大规模黑子爆。
当时,所有居住在轨道城市里的人都被强制疏散到了地球上,而生活在月球基地里的人员则在地下保护所里避难。
显然,当太阳喷发出的高能粒子横扫火星的时候,人类改造火星的所有努力都将白费。
要知道,直到二十二世纪中叶,人类才开发出强磁场保护系统,使得居住在地球轨道城市与月球殖民地里的人员能够免遭太阳黑子爆伤害。这些强磁场的作用范围都很有限,根本不足以屏蔽整个火星。
虽然到了二十二世纪,人类也开始向火星移民,但是没有改造火星的自然环境,而是仿造月球模式,建立起了完全封闭的小型生态系统。后来,随着火星居民人口暴增,火星殖民地才转变了发展模式,即不再在地表建立殖民地,而是在地下建立殖民地,用厚达一公里的地壳来保护生活在地下的人员。当然,这已经是二十三世纪的事情了,而正是向火星地下发展,才让人类发现,火星曾经是一个充满了生命的星球,而且繁衍出了高度发达的文明,只是最终消亡了。
当然,这些都是后来的事情了。
在二十二世纪初,向火星殖民,成为了推动人类新一轮科技大爆炸以及人口大爆炸的主要因素。
在此期间,一直困扰着量子理论物理学家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现有的通信手段在与火星联系的时候,都有严重的迟滞问题,使得通信效率非常低下。既然有了经济活动领域的需求,那么开发更加高效的通信手段,也就成了科学界的主要任务。
第二百九十三章战神之星
第二百九十三章战神之星,到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