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肃面上渐生倨傲之色,不答不语,只自顾抿了抿茶。
    周昭继续解释道:
    “说起来也实在是可惜。三年前庚戌科的殿试,龚兄一时不察,在试卷上犯了忌讳,最后名次堪堪列在了三甲第二,只赐了同进士出身。在后来授官的时候,想来龚兄也是意难平,便辞了敕诰,回乡又苦读了三年,今科重考。”
    一听这话,魏谦不禁对龚肃佩服起来。
    不得不说,龚肃这人傲气外露,令人不爽,但其本人却是真有本事的。
    要知道,这三年一次的会试可不是想考就能考上的。
    除了要有真才实学之外,运气也是必不可少的。八股写得再好,那也得看能不能合这一科考官的眼缘。指不定哪一个词就犯了考官的忌讳,又或是文风不对考官的胃口。
    虽说三甲的“同进士出身”与一二甲的“进士出身”是有些许差距,可也并非是无法接受。像龚肃这样,敢放弃到手的官身再重考一次的,本朝怕是再难找出第二个了。
    见到赵魏两人惊异的目光,龚肃心中得意莫名,吹了吹茶水,淡淡开口道:
    “去岁赴京之前,龚某已在先父灵前立誓,今科不登二甲,不列前十,誓不还乡。”
    这话不仅听得魏谦和赵崇明都是一愣,就连一直吹捧的周昭也是愕然。
    周昭干巴巴地笑了两声,夸道:“龚兄好志气。”
    魏谦则在心中连声暗骂这姓龚的好生装*,说得好像礼部是他家开的一样。
    有龚肃在,不出意外就冷了场。
    这时候,戏台上还在上演着华岳中武状元后琼林赐宴的剧情。
    只见台上伶人扮演的宋宁宗脚步踉跄,身形摇晃,显然是有了醉意,正咿呀唱道:
    “靖康难,宗庙倾,破碎山河谁复整?恨他个文臣无能武不猛,恨他个皇天何不佑官家!”
    宋宁宗唱完这段,突然抬手摔杯,借着醉意又长叹了一句:“恨他个,政由宁氏,祭则寡人。”
    这时,周昭突然开口朝赵崇明问道:
    “赵贤弟可知道,今日这魁星楼上为何要唱这一出赐环记?”
    这一问来得没头没尾的,赵崇明正要答不知,但很快又反应过来,迟疑道:“莫非是因为戏文里头这一句——政由宁氏,祭则寡人?”
    “正是。”周昭点了点头。
    魏谦听到这时,心中不禁犯惑。
    他陪小胖子读了这几年书,倒也不是全无长进,至少这一句“政由宁氏,祭则寡人”他是晓得意思的。戏台上的宋宁宗说这话,分明是在暗示琼林宴上的诸臣:政事都是由权臣把持,而他这大宋皇帝空有名头,只能做些祭祀的事。
    不过听周昭这么发问,似乎这句话里头还有别的玄机。
    外人在场,魏谦也不好让赵崇明为他解惑,倒是一旁的龚肃替魏谦发了问:
    “我记得今科策论压卷的题眼,正是这一句。莫不是点这出戏的人,别有用意?”
    周昭又抬头朝江西会馆的招牌,努了努嘴,说道:“这不得看是谁搭的这座魁星楼了?这群江西人,怕是早把今科会元当做囊中之物了。”
    龚肃眉头一皱,问道:“你是说那群江西人考前通了关节?”
    周昭顿时脸色大变,赶忙嘘声,道:“龚兄,你这话可不能乱讲,若叫那群江西傒狗听了,可不会与你我干休的。”
    龚肃冷哼一声,道:“龚某岂会怕他们?”
    龚肃自恃才高,可周昭却是识时务的。为了避免龚肃乱说话,周昭也不敢再卖关子,说道:“其实有些事用不着通关节,一想便知。只不过咱们不像那群江西人一样在朝中有门路。咱们少了消息的来路,平白便短了别人一截。“
    龚肃有些不耐道:“你这话又是什么意思?”
    “哎,龚兄你想想,这《赐环记》里的‘宁氏’说得的奸相韩侂胄,那我永靖一朝的‘宁氏’又该是何人呢?”
    赵崇明听到这时,眼神飘忽,心中思绪复杂。
    龚肃凝神想了片刻,答道:“你莫不是说……杨雍杨元和。”
    周昭也不答对错,只继续道:“龚兄再想想,今科春闱的主考官是谁?”
    龚肃回答道:“这还用问,是礼部尚书陈之焕,他可是杨元和的门生。”
    “正是因为人人都知道陈之焕是杨元和的门生,因而这一道策论打从破题起,人人就是奔着为杨元和说话去的,即便再不济也是个公允持中的论调。可殊不知……”
    周昭说着说着,就开始长吁短叹了起来。
    “殊不知什么?”龚肃追问道。
    周昭刚叹完气,正要继续解释,一侧的赵崇明却开口回答了:“殊不知陈之焕正是入阁的关键时候。而要想入阁,就须得体察圣心。”
    经赵崇明这么一说,魏谦总算是听明白了。
    所谓圣心就是圣上厌恨杨雍,不然也不会罢了杨雍的官,流放千里。
    这道题分明是陈之焕给永靖帝递上的投名状,证明自己与杨雍再无瓜葛,以求入阁。
    因此,凡是为杨雍开脱的,陈之焕一定不取。
    可这些举子们哪里懂得朝堂上的局势和弯弯绕绕,只误以为陈之焕在会试的试卷上出这道题,是想替自己的座师正名。
    当魏谦想明白这些的时候,心中一沉。
    因为他之前打听到的消息也只是说今科主考官是杨雍的门生。为此,魏谦还特意买来了杨雍的文章给小胖子观摩。
    如今看来,似乎是弄巧成拙了。
    周昭看向赵崇明的眼神先是惊讶,再来就是不甘与艳羡,犹豫了好一番后才问道:“赵贤弟莫不是……也在考前得了消息?”
    赵崇明摇了摇头,老老实实答道:“我也是方才经周兄提醒,才想到的。”
    “原来如此。”周昭点了点头,心中却是半点也不信赵崇明的话。
    要知道,这是他偶然间在一位江西举子酒后吐真言才得知的。
    那位江西举子有好几位长辈在朝中为官,号称是一门六进士,这才能推断出这个消息来。
    而赵崇明光凭自己这两三句话就能想到这一层,周昭是不信的。
    龚肃也是心中不忿,冷哼了一声,道:“我辈寒窗十余载,若到头来却还是要依仗这等旁门左道,鬼蜮伎俩,那可真是枉读了圣贤书。”
    龚肃说这话时,目光是直直看向赵崇明的,眼神中更是不乏鄙夷之色。
    显然在龚肃心中,也认定了赵崇明就是使了“旁门左道、鬼蜮伎俩”的人。
    而周昭这一次却没有附和龚肃,而是说道:“龚兄这话未免偏颇了些。常言道朝中有人好做官。如我等考取进士,不就是为了能行这些方便吗。”
    龚肃闻言起身,冷冷道:“真如周兄所言,那这进士不中也罢,即便是中了,也不过添几个国之蠹贼罢了。”
    龚肃说完,拂袖起身,转身便离去了,只剩下三人面面相觑。
    周昭被龚肃当面骂做“国之蠹贼”,脸色也是不好看,只好讪讪笑道:“龚兄脾性直,还望贤弟莫要见怪。”
    赵崇明摆了摆手,心中别有一番思绪。
    周昭的话的确是提醒了他。
    永靖帝圣心究竟如何?于他如何?于杨雍又如何?
    过了这些年,会不会有了改变?
    来京城之前,赵崇明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当时的他,只想上京来求一个答案。
    可如今的赵崇明,发觉自己想要的多了许多,就连在佛前都变得贪心了。
    这时,突然一阵鸣锣声远远传来,只听有人高声唤了两声:“放榜了!放榜了!”
    台下的举子们一听,纷纷起身,左右会馆的栏杆上更是挤满了人。
    就连戏台上的伶人也都停了下来,各自噤声。
    原本还热闹一片的场地,竟然一下子就静了下来。
    静到甚至能听到旁人的心跳声。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朝传来锣声的东边街道望去,锣声渐渐清晰起来,每一声都敲在举子们的心上,就连呼吸都随之起伏不定。
    而在众人的注目下,长街尽头终于出现了一道骑马的人影。
    快马加鞭,顷刻便至。
    只听马上的报录人高声喊道:
    “捷报浙江宁波府老爷,吕讳文临,高中癸丑科会试第三百一十一名贡士,金銮殿上面圣!”
    报录人看了一眼两边会馆上的招牌,没有停留,而是又朝西边更远处的浙江会馆去了。
    快马过后,随之而至的是一队鸣锣敲鼓的报喜班子。
    很快,浙江会馆的方向传来阵阵欢呼声,随后就是冲天的鞭炮齐鸣。
    即便是隔了好几条街依旧清晰可闻。
    在场的一众举子都泄了一口气,但心却依旧高悬不下,失落之余,反倒期盼更加。
    人人都盼着,剩下的三百一十个名字里,能唱出自己的名字。
    不过无论如何,京城内此起彼伏的鞭炮声、锣鼓声、呼喊声都在宣告着:
    永靖二十年癸丑科会试的放榜唱名,终于是开始了。

章节目录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不负人间第一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不负人间第一流并收藏我与那位尚书大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