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庄公第一次去朝见周桓王:“大王,粮食够吃了吗?”
    周桓王没理这个茬。
    郑庄公只好开始长篇大论:“大王,我早说过粮食一定要满仓,民不可料啊,从前周宣王料民,天下就没治理好,死时把搜刮到的财物都留给周幽王了,后来什么结果大家都知道我就不多说了。大王你虽然没明说料民,但是在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粮食问题上,有多少百姓就存多少粮,和全面料民也没什么分别了。怎么样?粮食在外面转了一圈又转回来了吧,把这些年的积累和从各诸侯国搜刮来的财物还有收受的贿赂都贴进去了吧,又回到了开始吧。”
    桓王非常生气:“如果不是你当初来抢粮,哪能有什么开始?”
    郑庄公叫起屈来:“我可是一心为了周王室,就拿平王的葬礼来说,哪能都去忙活葬礼而不管朝政呢?我为了公务在外奔忙,可是我听说我送葬的车并没葬进平王的墓里。”
    桓王说:“要做事肯定会看到成绩,你没做出成绩来,分明是你不想参加葬礼。”拂袖而去。
    周桓公拉住桓王的袖子,苦口婆心地劝道:“我们周王室东迁的时候,都是靠的晋国和郑国在张罗,提高接待郑庄公的规格以鼓励大家都来亲近周王室,还唯恐做得不够到位,何况还不按郑庄公应享有的规格,这样做大家就会心安理得的不再来了。”结果没拉住。
    郑庄公眼见着工作餐没着落了,就饿着肚子回郑国了。
    晋国和郑国那是几辈子的交情了,周王要插手晋国的内部事务可连正规军都调动不了就可见一斑。有郑国在,其他国家想要插手晋国就需要仔细掂量掂量。有晋国在,其他国家攻打郑国的时候也需要收敛收敛。谁知道晋国什么时候会醒呀?
    隐公七年春,滕侯卒。不书名,未同盟也。凡诸侯同盟,于是称名,故薨则赴以名,告终嗣也,以继好息民,谓之礼经。
    息字在春秋那个时代就根本没有今天利息的意思,而是平息休息或者与之类似的意思。
    赊贷借意思各不相同。
    凡赊者,祭祀无过旬日,丧纪无过三月。凡民之贷者,与其有司辨而授之,以国服为之息。
    在祭祀和葬礼的时候如果周转不开,可到泉府赊账,限期归还本金,如是贫困户无法做到按期归还,可以向政府提出申请,由泉府会同基层具体经办机构审核,符合条件按照全国统一规定的期限归还,假设规定十二月统一归还,不管是六
    月贷还是九月贷,必须在十二月归还,如到期仍不能归还,结转到下一年度。
    贷基本上就是无固定期限的赊。贷可以是年年延期,就是说可以不用还。
    夏天,鲁国因为列国已经看到和平的曙光,鲁国一想这些年不是帮这个打那个就是帮那个打这个,现在大家开始和好了,一旦有哪个要报复鲁国那可怎么办?合计半天也没什么目标,干脆在中部地区筑城。
    但是由于害怕所以时间选的不好,正是农忙而且酷暑难当之时,百姓非常疲累。

章节目录

左氏春秋笔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虎歌日月啸山峰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虎歌日月啸山峰并收藏左氏春秋笔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