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图阿拉距离沈阳非常近,林远清和蒋世有率领的大军,就算是不急行军也能在几个小时内抵达,而汤子炎作为先锋更是带领3万骑兵先行,只要一个多小时就能抵达,留给多尔衮和多铎的时间并不多;
好在是他们来到赫图阿拉的人并不多,就算是这样当他们第一批人出发后,第二批人还没有来得及出发,汤子炎率领的前锋部队就已经抵达了赫图阿拉,
只是多尔衮带领大队兵马挡住了汤子炎,他并不和华国骑兵正面交锋,不断的牵制汤子炎,阻止华国骑兵追击多铎和豪格他们。
这样就给汤子炎他们造成了很大的困扰,虽然他们和多尔衮的兵马数量相当,又有先进的火器,可还是一时之间无法摆脱多尔衮的交缠,也没有办法分兵去追击逃走的鞑子。
就这样时间慢慢的来到了下午2点左右,几匹快马冲进鞑子阵中,来到多尔衮身前
“报贝勒,华国大军已经逼近赫图阿拉,只剩下半个小时路程了,”
多尔衮虽然还年轻,但是经过多次的大战,已经越来越成熟了,他并不是头脑一热就决定留下来断后的,他也知道此行非常的危险,所以他在动手之前就向四周派遣了大量的探马,一边查探周围又没有华国的埋伏和增援,一边时刻注意着多铎的撤退进程,
“陛下和太后他们到哪了?”
多尔衮刚刚问完,身边立即有人出来回道
“贝勒,太后和陛下,已经向北走了200多里,应该暂时安全了;只是我们后面的辎重车队走的比较慢,只走了100多里,”
多尔衮皱眉想了一下,牵制到现在虽然没有和华国军队正面交锋,但是也已经损失了5000多人,不说华国的援军,就算是华国的骑兵也不是他们能够对付的了,想到这里多尔衮下定了决心
“下令:所有兵马慢慢后撤,”
下了令后,多尔衮立于马上先是向赫图阿拉的方向看了一眼,然后又向盛京沈阳看了一眼,心里说
“华国皇帝你给我等着,迟早我要拿回属于我们大金的东西”
然后转身在亲兵的护卫下向豪格和多铎撤退的方向而去;
随着多尔衮的离开,他撤退的命令也传达了下去,骑兵们开始慢慢的脱离同华国兵马的接触,向北撤。
汤子炎这时也看出了鞑子兵马的变化,他默算了一下时间,知道大队兵马快到了,可能是已经被鞑子探查到了,于是汤子炎下令
“通知全军展开追击,各部注意配合,不要冒进”
就这样两支大军一追一逃向北而去;
他们刚离开战场没多长时间,林远清和蒋世有两人就带领大军刚到了赫图阿拉,只是此时的赫图阿拉,已经变成了一座空城,里面能带走的基本都被带走了,不能带走的也都被破坏了,简直就和一个废城一样。
林远清他们带领的兵马基本都是步兵,经过了长时间的行军,已经非常的疲惫,想要去追赶鞑子完全不可能,所以林远清就和蒋世有商量
“林将军,我们接下来怎么办,现在天气已经很冷了,而且我们对北边完全不熟,”
林远清听了蒋世有的话,也仔细的思考了一会儿,他招手叫来一个亲兵
“你通知全军就地驻扎,清理城内;再派人通知汤子炎,追击可以但是不要过于深入”
当天林远清和蒋世有就留在了城外大营,晚上他们收到了汤子炎的传回来的消息,他们一直在追缴多尔衮,目前已经向北行进了100多里,并请示林远清接下来怎么办;
林远清给汤子炎下令让他,不要过于激进,允许他再追击200里,之后不论结果如何都要返回;
另外林远清联合蒋世有共同给黄煜写了战报,就留在赫图阿拉等待黄煜的命令。
而另一边豪格他们晚上驻营之后,对多铎问
“皇叔,这边太冷了,恐怕北边会更冷的,我们还要向北走多远”
“这也没有办法,我们现在不是华国的对手,只能躲得远一点,等我们将来实力壮大之后,我们在杀回来;具体要走多远,还要十四哥决定,还有看华国追到什么时候”
说完后,两人都沉默了下来,他们向南方看着,他们都非常担心多尔衮,也不知道多尔衮牵制华国军队怎么样了;
后边的多尔衮和汤子炎他们非常的默契,一追一逃的,到了夜里都主动停了下来,辽东现在已经进入了冬季,林深、雪厚,白天赶路都已经非常困难了,更不要说夜里了;
隔天黄煜在京城收到了林远清和蒋世有的战报,知道了皇太极已经去世,残余的鞑子也被迫北逃,他是非常的高兴,这样就预示着辽东暂时平定了,只要再给他几年时间恢复建设,到时就更加没有鞑子的用武之地了;
当即给林远清回信:
“北方天气寒冷,地形复杂,不用过多深入追击,可以暂时巩固已经占领的地方,安排兵马驻守,恢复生产,同时林远清主持辽东所有军政事务,等待朝廷的进一步旨意”
“蒋世有为朝鲜总督,驻兵汉城,配合朝廷巩固朝鲜的统治”
这两年连续的大战,国库消耗很大,国家的建设都有点耽误了,南洋现在还有威胁存在,黄煜迫切想要解决华国陆地的威胁,保证国内能够稳定发展,这样他将不怕任何敌人。
写完给林远清和蒋世有的命令后,黄煜叫来张峰,把辽东的战报递给他,说
“你把最新的辽东战报给报社的王朝良,让他尽快刊登出来,我要让国人都知道,我们华国北方的威胁,已经基本解除了”
张峰高兴的接过辽东战报,答应了一声就出去传达黄煜的命令了;
等张峰走后,黄煜找出一张地图,在上面划掉了辽东和朝鲜,他开始做下一步的计划,现在华国陆地的威胁只剩下西北方面的蒙古残余势力和西南的吐蕃了,两处势力,吐蕃还好一些,暂时没有什么威胁,毕竟西南可供吐蕃出来的道路也不多,只要把这些道路看住了,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可是西北的蒙古部落还是比较麻烦的,他们游牧为生,骑兵机动性强,速度快,而且西北地方比较大,现在华国的骑兵不足,不利于对他们用兵,那么下一步的计划就只能是把朝鲜和倭国的一部分军队调到南洋马六甲,防备西夷联军从陆地上的进攻,然后在北方大力发展骑兵,到时西北可定;
黄煜把之后的用兵计划制定好后,开始考虑国内的改革问题,前年他匆匆登基,之后就是接连的变故,他为了稳定没有敢大力改革;
现在辽东平定,残余的鞑子已经不足以对华国北方产生威胁,蒙古的林丹也实力大减,暂时掀不起什么风浪,所以这段时间正是国内改革的机会;
“来人,把首辅徐大人找来”
一个小太监听到黄煜的命令,应了一声就跑去找徐骥了
半个小时左右,徐骥在小太监的带领下,匆匆来到黄煜的书房,正准备施礼就被黄煜摆了摆手,给打断了,
“给徐首辅赐座,上茶”
徐骥知道黄煜的脾气,他也没有推辞,简单的对黄煜拱了拱手,就在座位上坐了下来,
“陛下今天找我来是有什么事?”
黄煜这时也从御桌后走了出来,在徐骥的旁边的另一把椅子上坐了下来,
“辽东捷报,林远清和蒋世有居然在沈阳会师了,他们追击鞑子时,得知奴首皇太极已经死了,传位给了他的大儿子豪格,让多尔衮和多铎辅助,现在他们还在一路追击,”
听了黄煜的话,徐骥高兴的说
“太好了,辽东大胜,”
黄煜也跟着笑了起来,等看到徐骥平复了心情后,又继续说
“现在鞑子残补正在向北逃窜,只是天天越来越冷,我们军队对北方山林的地形不是特别熟悉,所以我准备暂时结束这场战争,安心恢复辽东的民生,等以后慢慢收拾他们”
“这样最好,我们从前朝接手朝廷时,已经千疮百孔;这两年又连续经历多场大战,我们内阁的压力很大,尤其是今年的大战,原计划只是朝鲜之战,结果引发了整个北方的大战,这段时间朝廷的物资转运都非常困难,国内还有很多受灾的地方,有大量的百姓需要救援;如果不是我们从南洋调来大量的粮食,恐怕早就支持不住了;现在天气转冷,物资转运就更难了,现在结束战事最好,等我们准备好了在围剿他们,这样比较稳妥一点”
黄煜听了点了点头,当时的目的就是阻止鞑子夺取朝鲜的计划,只是没有想到,后来会发展成这样,依照当时的战场形势,才临时决定要出兵辽东的,没想到皇太极如此的自负,后方居然完全不留兵马,才给了林远清可趁之机,结果就是辽东大胜。
好在是他们来到赫图阿拉的人并不多,就算是这样当他们第一批人出发后,第二批人还没有来得及出发,汤子炎率领的前锋部队就已经抵达了赫图阿拉,
只是多尔衮带领大队兵马挡住了汤子炎,他并不和华国骑兵正面交锋,不断的牵制汤子炎,阻止华国骑兵追击多铎和豪格他们。
这样就给汤子炎他们造成了很大的困扰,虽然他们和多尔衮的兵马数量相当,又有先进的火器,可还是一时之间无法摆脱多尔衮的交缠,也没有办法分兵去追击逃走的鞑子。
就这样时间慢慢的来到了下午2点左右,几匹快马冲进鞑子阵中,来到多尔衮身前
“报贝勒,华国大军已经逼近赫图阿拉,只剩下半个小时路程了,”
多尔衮虽然还年轻,但是经过多次的大战,已经越来越成熟了,他并不是头脑一热就决定留下来断后的,他也知道此行非常的危险,所以他在动手之前就向四周派遣了大量的探马,一边查探周围又没有华国的埋伏和增援,一边时刻注意着多铎的撤退进程,
“陛下和太后他们到哪了?”
多尔衮刚刚问完,身边立即有人出来回道
“贝勒,太后和陛下,已经向北走了200多里,应该暂时安全了;只是我们后面的辎重车队走的比较慢,只走了100多里,”
多尔衮皱眉想了一下,牵制到现在虽然没有和华国军队正面交锋,但是也已经损失了5000多人,不说华国的援军,就算是华国的骑兵也不是他们能够对付的了,想到这里多尔衮下定了决心
“下令:所有兵马慢慢后撤,”
下了令后,多尔衮立于马上先是向赫图阿拉的方向看了一眼,然后又向盛京沈阳看了一眼,心里说
“华国皇帝你给我等着,迟早我要拿回属于我们大金的东西”
然后转身在亲兵的护卫下向豪格和多铎撤退的方向而去;
随着多尔衮的离开,他撤退的命令也传达了下去,骑兵们开始慢慢的脱离同华国兵马的接触,向北撤。
汤子炎这时也看出了鞑子兵马的变化,他默算了一下时间,知道大队兵马快到了,可能是已经被鞑子探查到了,于是汤子炎下令
“通知全军展开追击,各部注意配合,不要冒进”
就这样两支大军一追一逃向北而去;
他们刚离开战场没多长时间,林远清和蒋世有两人就带领大军刚到了赫图阿拉,只是此时的赫图阿拉,已经变成了一座空城,里面能带走的基本都被带走了,不能带走的也都被破坏了,简直就和一个废城一样。
林远清他们带领的兵马基本都是步兵,经过了长时间的行军,已经非常的疲惫,想要去追赶鞑子完全不可能,所以林远清就和蒋世有商量
“林将军,我们接下来怎么办,现在天气已经很冷了,而且我们对北边完全不熟,”
林远清听了蒋世有的话,也仔细的思考了一会儿,他招手叫来一个亲兵
“你通知全军就地驻扎,清理城内;再派人通知汤子炎,追击可以但是不要过于深入”
当天林远清和蒋世有就留在了城外大营,晚上他们收到了汤子炎的传回来的消息,他们一直在追缴多尔衮,目前已经向北行进了100多里,并请示林远清接下来怎么办;
林远清给汤子炎下令让他,不要过于激进,允许他再追击200里,之后不论结果如何都要返回;
另外林远清联合蒋世有共同给黄煜写了战报,就留在赫图阿拉等待黄煜的命令。
而另一边豪格他们晚上驻营之后,对多铎问
“皇叔,这边太冷了,恐怕北边会更冷的,我们还要向北走多远”
“这也没有办法,我们现在不是华国的对手,只能躲得远一点,等我们将来实力壮大之后,我们在杀回来;具体要走多远,还要十四哥决定,还有看华国追到什么时候”
说完后,两人都沉默了下来,他们向南方看着,他们都非常担心多尔衮,也不知道多尔衮牵制华国军队怎么样了;
后边的多尔衮和汤子炎他们非常的默契,一追一逃的,到了夜里都主动停了下来,辽东现在已经进入了冬季,林深、雪厚,白天赶路都已经非常困难了,更不要说夜里了;
隔天黄煜在京城收到了林远清和蒋世有的战报,知道了皇太极已经去世,残余的鞑子也被迫北逃,他是非常的高兴,这样就预示着辽东暂时平定了,只要再给他几年时间恢复建设,到时就更加没有鞑子的用武之地了;
当即给林远清回信:
“北方天气寒冷,地形复杂,不用过多深入追击,可以暂时巩固已经占领的地方,安排兵马驻守,恢复生产,同时林远清主持辽东所有军政事务,等待朝廷的进一步旨意”
“蒋世有为朝鲜总督,驻兵汉城,配合朝廷巩固朝鲜的统治”
这两年连续的大战,国库消耗很大,国家的建设都有点耽误了,南洋现在还有威胁存在,黄煜迫切想要解决华国陆地的威胁,保证国内能够稳定发展,这样他将不怕任何敌人。
写完给林远清和蒋世有的命令后,黄煜叫来张峰,把辽东的战报递给他,说
“你把最新的辽东战报给报社的王朝良,让他尽快刊登出来,我要让国人都知道,我们华国北方的威胁,已经基本解除了”
张峰高兴的接过辽东战报,答应了一声就出去传达黄煜的命令了;
等张峰走后,黄煜找出一张地图,在上面划掉了辽东和朝鲜,他开始做下一步的计划,现在华国陆地的威胁只剩下西北方面的蒙古残余势力和西南的吐蕃了,两处势力,吐蕃还好一些,暂时没有什么威胁,毕竟西南可供吐蕃出来的道路也不多,只要把这些道路看住了,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可是西北的蒙古部落还是比较麻烦的,他们游牧为生,骑兵机动性强,速度快,而且西北地方比较大,现在华国的骑兵不足,不利于对他们用兵,那么下一步的计划就只能是把朝鲜和倭国的一部分军队调到南洋马六甲,防备西夷联军从陆地上的进攻,然后在北方大力发展骑兵,到时西北可定;
黄煜把之后的用兵计划制定好后,开始考虑国内的改革问题,前年他匆匆登基,之后就是接连的变故,他为了稳定没有敢大力改革;
现在辽东平定,残余的鞑子已经不足以对华国北方产生威胁,蒙古的林丹也实力大减,暂时掀不起什么风浪,所以这段时间正是国内改革的机会;
“来人,把首辅徐大人找来”
一个小太监听到黄煜的命令,应了一声就跑去找徐骥了
半个小时左右,徐骥在小太监的带领下,匆匆来到黄煜的书房,正准备施礼就被黄煜摆了摆手,给打断了,
“给徐首辅赐座,上茶”
徐骥知道黄煜的脾气,他也没有推辞,简单的对黄煜拱了拱手,就在座位上坐了下来,
“陛下今天找我来是有什么事?”
黄煜这时也从御桌后走了出来,在徐骥的旁边的另一把椅子上坐了下来,
“辽东捷报,林远清和蒋世有居然在沈阳会师了,他们追击鞑子时,得知奴首皇太极已经死了,传位给了他的大儿子豪格,让多尔衮和多铎辅助,现在他们还在一路追击,”
听了黄煜的话,徐骥高兴的说
“太好了,辽东大胜,”
黄煜也跟着笑了起来,等看到徐骥平复了心情后,又继续说
“现在鞑子残补正在向北逃窜,只是天天越来越冷,我们军队对北方山林的地形不是特别熟悉,所以我准备暂时结束这场战争,安心恢复辽东的民生,等以后慢慢收拾他们”
“这样最好,我们从前朝接手朝廷时,已经千疮百孔;这两年又连续经历多场大战,我们内阁的压力很大,尤其是今年的大战,原计划只是朝鲜之战,结果引发了整个北方的大战,这段时间朝廷的物资转运都非常困难,国内还有很多受灾的地方,有大量的百姓需要救援;如果不是我们从南洋调来大量的粮食,恐怕早就支持不住了;现在天气转冷,物资转运就更难了,现在结束战事最好,等我们准备好了在围剿他们,这样比较稳妥一点”
黄煜听了点了点头,当时的目的就是阻止鞑子夺取朝鲜的计划,只是没有想到,后来会发展成这样,依照当时的战场形势,才临时决定要出兵辽东的,没想到皇太极如此的自负,后方居然完全不留兵马,才给了林远清可趁之机,结果就是辽东大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