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论功行赏,太学的权力
    张宁在泰山周边聚拢贼众,已经有万余,他已经非常满意了,这些人在青州占山为王绰绰有余。
    人就应该务实一些,但凡有点脑子的人都不可能做那种攻进长安的春秋大梦。
    王通那小子难道以为自己是汉高帝刘邦了?虽然大家都是游侠。
    但游侠之间亦有很大差距,结果不出所料,什么三十万大军,不过是乌合之众,被区区几千官兵打的抱头鼠窜,自己死于乱军之中。
    还不如去青州当个山大王,下山劫掠粮食和女人,这样就能慢慢发展起来,官军一时半会也没办法。
    按照张宁自己的看法,大汉还会接着衰落,不出七十年就会灭亡,其中原因绝对不会是前秦的农民起义,而是内部篡位!
    毕竟刘氏权威越来越衰落,等到那个时候,天下必然会大乱,身为即是富农又当官贫农的人,他对大汉环境看的很通透。
    土地兼并极其严重,几乎不可能通过内部改革解决,只能靠重新洗牌。
    所以改朝换代不出两代又会天下大乱,到时自己寨子积累百年底蕴倾巢而出,说不定还能混一个皇帝谥号呢。
    对于官兵围剿他也不担心,这些家伙忙着内斗,能招安就不会死磕。
    抱着对外来的畅想,他随机下令大军立刻东进,进入青州境内!
    黑压压的起义军开始行军,一时间声势浩荡。
    就在这时,突然异变突生。
    “杀!杀光这群乱臣贼子!”
    若干贼军忽然哗变,撕开布衣露出里面的制式甲胄,手持武器开始砍杀周围的人。
    因为太过突然,一时间竟然无人反应过来,很快就被训练有素的正规军死死压制,一溃千里,张宁很是惊慌命令手下抵挡。
    但可惜没什么用,这些都是没有经过训练甚至没怎么见过血的乌合之众,只顾着逃跑。
    唯一稳住队形的就是张宁贼众的几千主体,也是真正的核心部队。
    无论是朝廷还是地方亦或者是盗贼,他们手上都是有嫡系军队和杂牌军之分的。
    嫡系军队是真正的核心,首领便是靠着他们控制整个组织,大汉的核心就是南北中央禁军和幽并边军,像是徐忠手上的都是临时征召的杂牌军,面对真正的精锐还是只有跑的份。
    但对付这些盗贼团伙就游刃有余了,不到两千人便能和对方上万人相持。
    虽然时间一长还是要落败,但他们的目标就不是彻底解决,只是拖住而已。
    张宁本着“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的想法,打算赶紧跑入泰山之中,进入青州境内。
    他预想已经被彻底打乱,能带走的人绝不会多,所以还不如赶紧自己逃跑,命才是最重要的,什么兵力都是虚的。
    当然,自己几千骨干还是要尽量带着,这是他赖以生存的根基。
    说实话,张宁这个人很有枭雄之资,有些许高祖的气魄,虽然不多,就是生不逢时。
    大汉还远远没有到油尽灯枯的时候。
    他培养手下的手腕非常老练,筛选出了相当一部分听从自己命令的精英管理团队。
    当年刘邦不也是靠着沛县的若干兄弟战胜暴秦强楚,称帝建朝的吗。
    咚咚咚。
    空中电闪雷鸣,瓢泼大雨倾盆而下,密集的马蹄声踏着泥泞的水坑,极速朝着这里接近。
    卧底已经在沿途留下了记号,再加上拖延的这一段时间,足够主力骑兵赶来了。
    三千精锐晓骑,能把这上万农民军打的骨头都不剩。
    “该死…”
    大雨越来越大,再加上不断吹来的强风,已经严重阻碍了贼众撤走的道路。
    张宁眼见退无可退,心中涌现出绝望,跑不掉了。
    两条人腿怎么可能跑的过四条马腿呢?风是西北风,汉军刚好是顺风向,一直不怎么相信鬼神的他,这时也有些动摇了。
    怎么可能会这么巧?汉军刚一来,天空就下起了大雨,要知道兖州已经大旱好几年了,这种天气十分罕见!
    难道刘汉真的是天命所归吗……
    他瘫倒在了原地,大势已去,再逃亡也是徒劳,不,甚至根本逃不掉,自己马不可能比得过那些健壮的凉州马。
    很快,随着骑兵的几轮冲阵下来,两千余人倒在了雨帘之中,鲜血染红了大地。
    其他的起义军也立刻失去了抵抗的心思,举手投降。
    这些人已经算是军心相当稳定的了,像是王通的那些军队,几乎只能打顺风仗,一旦遇到挫折,那些流民就会反过来裹挟有战斗力的士兵投降。
    人是非常喜欢随大流的,少数服从多数,几乎是刻在骨子里的dna了,敢于质疑违抗的人很少很少。
    汉军很快开始接受俘虏,基本上都是死罪,不可能赦免的。
    豫州的那几万俘虏徐忠可以单方面做主就地赦免,只诛首恶,但这些就不行了,大多都是兴风作浪多年的盗贼。
    不杀实在说不过去,至少那些被打劫过的豪强就不可能服气。
    “走快点…”
    就近的县城官府内,身披甲胄的士兵押送着贼首张宁走了进来,这名驰骋兖州的大贼王此时已经失去了往日风采,脸色颓废沧桑。
    唾手可得的伟业失之交臂,任是谁都不可能无动于衷。
    本来是想趁势捞一笔的,没想到反而把自己搭进去了,偷鸡不成蚀把米。
    “张宁…对吧。”徐忠站在他面前,居高临下。
    “其实你我勉强算得上是师兄弟,不是吗?都听过赵师的课,可惜啊,你空有一身才干,却选择与虎谋皮,最终也只能是死路一条。”
    “可惜,太可惜了。”他摇着头,很是感叹。
    此人的能力值得肯定。
    张宁嗤笑一声,脸上的皱纹清晰可见:“不敢当,我当年只是一个屡次不中的落魄之人,一事无成,反而败净了家底,最终落草为寇。”
    “您就不同了,年不到四十,便坐上了刺史乃至将军的高位,执掌荆州几百万百姓的生死,何等的威风。”
    徐忠听出这句话即是在讽刺他,又是在自嘲,脸色没有什么变化,“你应该再等等,或许你的路错了,想做官不一定非要靠太学途径。”“地方上举孝廉的名额同样不少,你可以慢慢实践,积累名望,想当年元帝朝的丞相王嗣比你更甚,一贫如洗,家中甚是连本书都买不起。”
    “可最终呢?他用了三十年的时间,桃李满天下,最终等到了元帝的任用,被朝廷征辟,一跃为相!如此传奇的人物可就摆在眼前。”
    “以贫农之躯,封侯拜相,前无古人也。”
    徐忠感慨着,刨除立场问题,王嗣真的很厉害,让人肃然起敬。
    父亲早亡,为了照顾母亲,一度拒绝了大儒钱空的橄榄枝,毅然决然的留在家乡务农,最终还是其母以死相逼,他才选择进入太学。
    这一去就是一遇风雨便化龙,展现出了令人震惊的才学,重新整理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还大胆的融合了法家思想,并得到诸位大儒的肯定。
    要知道,这可是从没有发生过的。
    后来单枪匹马,以学生之躯,驳斥大儒李刻,阻止了愈演愈烈的儒法之争,名声大噪,青史留名,这等人物不得不让人佩服。
    “呵呵…”张宁苦笑着:“我何德何能与王嗣这等英雄相媲美啊。”
    “但是我自认为能力不差,事实也是如此,但为何我终究一事无成呢,那些比我差的人物反而窃居高位。”
    “无非是我不姓徐,仅此而已,仅此而已啊……”
    徐忠沉默,然后才说道:“此乃天定,非人力能改。”
    张宁“呵”了一声:“多说无益,请斩吾头,毕竟你还要上去领赏不是吗。”
    “我也算死得其所了,让他汉帝有如此大的动作。”
    “徐将军也早做打算吧,草民撂下一句话,不出三代,王氏外戚必定篡汉!到时你们又该如何抉择呢?有意思,太有意思了。”
    “我就在地府好好的等着,等着看这一出大戏。”
    徐忠有些揾怒,随后摆手:“拉下去,即刻处斩,首级传回长安。”
    “是。”士兵应允,随即将放声大笑的张宁给拖了下去。
    此后,贼众的主体也大多被斩,首级统一运回京城。
    轰轰烈烈的颖川王通起义就到此为止了,这是继秦陈胜吴广以后,又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席卷豫兖荆青四州。
    虽然远远没有起到动摇统治的作用,但很有代表性,证明了老百姓也不是那种逆来顺受的绵羊,遇到压榨也会站起来反抗!一次可以压下去,可如果是第二第三第四……乃至无数次呢?
    地方豪强对佃农的压迫也在短时间内收敛了一下,虽然起义军分出的土地在后来又被地主统一收回。
    兼并问题依然没有改变,甚至时刻加重。
    ………
    半月后,荆州刺史徐忠平定王通起义的消息传回了长安,八百里加急。
    骑着快马的斥候在街道飞速疾驰着,沿途的行人无不纷纷避让,因为这种情况下撞死人是可以不负责的。
    “禀陛下,刺史徐忠战报传来。”
    “念。”刘骜脸上挂着浓浓的笑意,王通起义以来,他如坐针毡,要知道,以往武帝、元帝时期也有农民起义,但都是小打小闹。
    就是几百几千的规模,万人顶天了,像这种数十万级还真是头一次,如此史官肯定会好好记上一笔。
    一个昏君的名头几乎是没跑了。
    因此,刘骜的欣喜可以预料,这段时间他连怀里的赵飞燕、赵合德两个祸国殃民的美女都感觉不香了。
    无时无刻不在忧虑着前线。
    “臣秉承天恩,以南阳起兵,击溃汝南孙五贼众,破六万,斩首数千,此后聚拢淮南兵马,向贼首王通部推进,与颖川决战,大破贼三十万。”
    “兖州“千锐贼”狼子野心,意图退往青州,依山水之势与朝对峙,臣率上千轻骑奔袭千里,击溃贼众,斩贼首张宁……”
    后面就是论功行赏的名单了,徐忠下了很大的功夫,几乎每个有功之人都没错过,反倒是对自己没写几笔。
    后将军已经足够了,只要皇帝不收回他就是赚翻了,要知道,这种重号将军目前都是王氏外戚所包揽的。
    “好,好,好啊,徐将军当真是国之栋梁,朕没有看错他。”刘骜连说了三个好,笑容满面,果然还是徐家人用着最趁手。
    这也是他为什么不让王凤率军出征的原因,他已经是位极人臣,打了胜仗该怎么赏呢?
    难不成把屁股下这张龙椅给他吗。
    “该赏都赏!大汉从不吝啬于赏赐。”刘骜一高兴直接大手一挥,虽然王氏把持朝政,但他也不至于连这点事都做不了主。
    “大将军以为,这徐忠朕该怎么赏他。”冷静了一下,他总算记起了真正的大功臣。
    这徐氏子必须赏,这是目前唯一能和王氏抗衡的力量了。
    虽然王氏的势力充斥中央,三公九卿几乎被包揽,但地方上依然是徐氏的天下。
    大汉十三州的地方官大多都是徐氏门生或族人,太学的儒家势力支持王家,而法家势力支持的就是徐家。
    由此蜕变为了儒法之争的延续,本质上依然是儒家和法家的博弈,太学博士拥有举孝廉的权力,可见一斑。
    地方上的名额其实也在太学的把控之重,豪强想要应召,必须有一位以上太学博士推荐。
    太学掌握着征辟官员最后一步的批红,如果持印博士不点头,就进行不下去,就会被一直卡着,只能打回去。
    可以说已经膨胀到了一种极其可怕的地步,一个王朝的根本就是官员渠道!
    所以王家一直不敢下死手,徐博可还是太学令呢,那些自视甚高的博士对这位大将军根本连鸟都不鸟。
    儒学院十六位博士,认可王家只是寥寥四人,但认可徐博的却高达十三人!
    那三个也是持亲近态度的,只是没有明着表态,法学院更不必说,大权独揽的王凤对此没有一点办法,只能顺着。
    “陛下自是该赏就赏。”王凤面带笑意。
    一个重号将军罢了,根本影响不到禁军兵权。
    (本章完)

章节目录

从西汉勋贵开始建立千年世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快淹死的鲤鱼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快淹死的鲤鱼并收藏从西汉勋贵开始建立千年世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