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面目全非的历史(求月票!)
    万历二十一年的癸巳京察,就在顾宪成的怒吼中落下了帷幕。
    顾宪成不甘之余的一声怒吼,直接断送了自己的政治前途,和顾家班其他人一起离开了朝堂。
    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和原本历史时空没多少区别,但内涵已经大不相同。
    在原本时空,顾家班众人是以不畏首辅、正直敢言的形象,获取声望后被罢官或者辞官。
    他们回老家后利用巨大声望,没几年就形成了东林党。
    本时空他们却是因为行为不谨、才力不足等原因,被朝廷赶回老家的。
    自身就突然成了被精准打击的对象,根本就没有表现正直的机会,声望自然无从谈起。
    “林九元为何刻意针对顾家班”这个话题热乎了两天,很快就过去了,
    京城能发生的事情太多了,总会有新的热门话题出现。
    京察过后,朝廷运转恢复正常状态,一件件公务在流水线上处置。
    倭国请求议和的奏报发到了朝廷,万历皇帝在“知道了”和“下部议”这两种最常见的批示里,选择了“下部议”。
    这里的部自然是兵部,是战是和要让兵部出意见。
    在正常人眼里,这次部议就是走个形式,又不是打不赢,怎么可能议和?
    所以兵部尚书叶梦熊也没太当回事,随便召集了左右侍郎、各司郎官开个形式主义的会议。
    右侍郎宋应昌笑道:“倭寇大败就求和,只当缓兵之计对待就行了!”
    不过轮到左侍郎石星发言时,出了点意外。只听石少司马说:“可以考虑议和。”
    堂中其他官员此时看向石星的眼神,就像是看傻逼。
    虽然石侍郎与林泰来不和,在兵部被极度边缘化,但也不能这么蒙着眼胡来啊。
    好歹要根据事实讲道理,逢林必反要不得。
    形势明明是摧枯拉朽,只要林泰来不是故意按兵不动,交战后基本数日之内就能完成一次干脆利落的大胜。
    这种情况下,完全没道理议和。
    石星对别人的眼神视若无睹,一本正经的说:“倭寇退居朝鲜南部海滨,此地多山岭滩涂,我军马兵炮车皆使用不利。
    又兼倭寇必定筑垒死守,急切难下,强攻必定伤亡巨大。
    再说朝鲜国方面的态度,听说宽甸堡的李朝君臣都主张议和,客随主便未尝不可。”
    在别人眼里,石侍郎的表现越发拙劣了。
    为了反林而反林,还硬编出这么多根本站不住脚的理由,有这点精力干什么不好?
    兵部大司马叶梦熊听不下去了,直接终结了议论。“石左堂别胡扯了!完全不必议和!就这样复奏!”
    在更新社的例会上,叶梦熊将石星的议和暴论当个笑话,讲给了本社同志们听。
    大家哄堂大笑,纷纷说这石星失心疯了,用林九元的话说是魔怔了。
    只有秘书长周应秋面无表情的说:“九元君在去年八月初三的讲话中指出过,每一个看似荒诞的表象内里,必定具有更深刻的逻辑支持。
    不然就是你笑他人太疯癫,他人笑你看不穿,这在政治中往往是致命的。”
    有人问道:“那以你看来,石星为何提出议和之论?”
    周应秋解释说:“虽然我们都知道九元公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但并非是每个人都期望看到这点。
    石星发表了议和言论,内心就是期望九元公马失前蹄,遭受挫败。
    如果这样,他就是先见之明,而且还是独一无二的先见之明,在困境中恢复一定话语权。”
    又有人问:“若林九元继续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又当如何?”
    周应秋更加详细的解释说:“主张议和的石星已经被当成了笑话看,就算九元公继续大胜下去,谁又会在意石星说过什么?
    反正石星的提议很荒谬,没有被采纳,他不用负责任。
    所以对于被边缘化的石星而言,提出议和乃是一次不会有什么损失的投机,至少存在让他翻身的可能性,何乐而不为?”
    在周应秋的解读下,众人恍然大悟,不知是谁说了句“石星的心真脏!”
    于是又有人默默想道,只怕周应秋的心更脏,不然怎么看破石星?
    在原本历史上,石星这时候已经当上了兵部尚书,主持抗倭事务。
    在壬辰和丁酉两次战争之间,石星力主议和,最终被沈惟敬忽悠,议和失败,下狱而死。
    拒绝议和的谕旨从京师发到了九连城,又从九连城发到朝鲜国。
    近期因为东征天兵后勤又开始紧张,辽东巡抚郝杰坐镇在九连城。
    朝廷拒绝议和的谕旨没有在郝巡抚心里掀起半分波澜,他现在正仔细研究的是林经略发来的一份公文。
    在这份申详里,林经略要求辽东方面尽快筹备三百件大风柜、一千盏油灯,以最快速度送往朝鲜国咸镜道。
    看着大风柜(风箱)和油灯这样的物资需求,郝巡抚终于可以断定,林大帅真的在开矿。
    大风柜是用来通风的,油灯是用来照明的,除了开矿挖矿洞,还有什么地方又需要通风,又需要照明?
    换成一个迂腐官员,可能会哔哔几句林大帅不务正业,但郝杰是一个务实的官员。
    他看得出来,能让林大帅征战之余还不惜人力物力开采的,必定是什么利润丰厚的富矿。
    上可增加朝廷收入,下可弥补军费,这是好事,应该大力支持。
    这时候,距离不远的宽甸堡副总兵佟养正来到九连城,并求见巡抚。
    郝巡抚对佟养正问道:“你不在宽甸堡看顾朝鲜国君臣,来这里作甚?”
    佟养正有一肚苦水想倒出来,抱怨说:“这差事越来越难做了,昨日还有朝鲜国陪臣高喊殉国自杀!”
    郝巡抚苦笑道:“何来殉国之说?何至于此啊。”
    佟养正说:“本来王京汉城被收复后,朝鲜国君臣就已经按捺不住了,一直在喊着要还都。
    然后近日,分封顺和君于北三道的旨意送到,那就像是炸了窝,君臣几十人在阶前齐声大哭。
    到了昨日更过分,朝鲜国王居然捧着八道之图册找到我,说要委托我献给大明。
    在下哪里敢收这个,就赶紧躲出来了,但是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在下实在不知该怎么办!每日都在心惊胆战,唯恐出什么问题,平白担上罪责。”
    佟副总兵如今真是害怕了,万一哪天朝鲜国王想不开自挂了,自己作为负责看管者怎么办?
    便又苦苦哀求说:“夜晚都能听到那边院中有人大喊,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鸭绿江!总为浮云能蔽日,王京不见使人愁!
    天天心惊胆战,在下这心脏真受不了了,恳请抚台给在下一条明路吧!”
    郝巡抚:“.”
    对佟副总兵的神经衰弱状况,他非常感同身受。
    同时他也知道,林大帅的所作所为包括裂土分封在内,就是明摆着欺负朝鲜国。
    他和佟副总兵一样,都挺不好意思面对朝鲜国君臣的.
    叹口气后,郝巡抚又说:“林经略严令将朝鲜国君臣禁锢在辽东,为之奈何?”
    佟副总兵恳求说:“烦请抚台给林经略传个话,别再禁锢朝鲜国君臣了,不然就要真出事了!”
    郝巡抚想了想说,“禁锢朝鲜国君臣,无非是不想被干扰大局。
    如今册封顺和君的旨意已下,估计等彻底尘埃落定后,林经略就会放朝鲜君臣回国了。
    我想,这个时间不会太久了。”
    开城成均馆,经略幕府行辕,林天帅也收到了册封顺和君为乐浪公的旨意,并且将这个好消息告知与金顺嫔。
    热泪盈眶的金顺嫔朝着林天帅大礼参拜,林天帅坦然受了。
    然后林天帅又提笔写道:“册封使者已经在路上了,顺和君即将走到前台。
    在这时候,你我之间的不伦关系就是一个隐患啊。”
    金顺嫔问道:“天帅欲何如?”
    林天帅回答说:“只有死人最为安全。”
    金顺嫔愣了好一会儿,脸色霎时变得惨白,脑中闪过不少宫廷斗争赐死的画面。
    而后金顺嫔泪水不禁汩汩而下,伏地哀怨的说:“奴家贱命不足惜,只恳请多多看顾我儿。”
    林天帅微笑着说:“你想多了,我的意思是,找机会对外假报一个死讯而已。”
    金顺嫔:“.”
    可恶啊!是故意的吧?一定是故意的吧?
    林天帅哈哈大笑了几声后,又安排说:“以后乐浪公居城就在平壤,要马上吩咐尹卓然准备册封大典。等天使一到,立刻尘埃落定。”
    正当两人即将有进一步动作时,忽然崔五魁来禀报说:有个叫郑澈的人,自称朝鲜国左议政,在辕门外求见。
    林天帅诧异的说:“朝鲜国左议政不是西人党领袖尹斗寿么?已经被尹卓然打死在鸭绿江边了。”
    崔五魁答道:“尹斗寿被尹卓然打死后,朝鲜国又任命了郑澈为左议政,他也属于西人党。”
    林泰来还是很疑惑,“那他是怎么过的鸭绿江?守军失职放人了?”
    崔五魁又回答说:“郑澈原本被流放到北方山区了,一直在朝鲜国境,未曾跟着小朝廷去辽东。”
    林天帅不耐烦的说:“没什么好见的!你替我接见吧,如果这人言语不逊,打杀了便是。”
    崔五魁连忙劝道:“使不得,使不得!这郑澈乃是朝鲜国当世最著名的诗人!他的名作《关东别曲》,被称为朝鲜国之离骚。
    这样的文化名人,真没必要杀,免得坏了口碑。大帅如果得空,能见还是尽量见见。”
    于是林天帅摆出尊重文人的架势,请了郑澈进堂参见。
    “你所为何来?”林天帅不耐烦寒暄拉扯,直接问道。
    郑澈答话道:“上邦贸然册封顺和君,裂我北方国土,实在于礼制不合。”
    林天帅也不废话,让左右抬了一件大箱子,放在了郑澈的面前。
    “自己打开看。”林天帅淡淡说。
    郑澈疑惑的掀开箱盖,却见里面都是一摞摞的纸张。再粗粗看去,每张纸上都是密密麻麻的人名和手印。
    “这是?”郑澈不明所以的问道。
    林天帅淡淡的回答说:“这是北方三道万民书!每道一万个签押,三道三万人!
    如此多民意,只有一个目的,共同请求三道为我大明郡县!”
    郑澈:“.”
    北方各地对李朝已经离心离德到了这等地步吗?还是林天帅强迫签押的?
    林天帅拍案喝道:“你给我解释解释,什么叫礼制?在本帅看来,民心就是最大的礼制!
    没有直接郡县之,而是分封朝鲜王子为乐浪公,以三道为羁縻之地,这已经是我大明最大的克制了!
    本来你们李朝也看不上北方各地,以西北禁锢之策来统治北方,又经过倭寇之乱,民心已经完全丧失!
    所以是你们自己先作死,然后才有我大明帮忙收拾残局!”
    郑澈:“.”
    从未见过如此善于狡辩之人!
    想了想后,郑澈回应说:“北方毕竟是我国历代先王披荆斩棘而来,岂能未经国王准许另行分封。”
    林泰来振振有词的说:“自古以来.两千六百年前,箕子便在平壤建都!
    就是国朝初年,我大明也曾在北方设立卫所!既然能暂时后撤,自然也能再回来!
    无论从民心向背,还是自古法理上,我大明对北方进行分封又有何不可?”
    郑澈感觉自己挺博学的,但今天却有点词穷了,实在不知道应该怎么在狡辩中占上风。
    林泰来指着郑澈说:“其实我知道你的来意,就是替你们国王来探询我的口风!
    可以将我的话传达回去!主要内容就是三条,三道万民书、李朝先抛弃北方、以及自古以来的法理!
    早点接受现实,就能早日返回王京!”
    郑澈无力垂下了头,他又有什么实力再进行辩论?
    连小朝廷能不能返回王京,都能被拿出来作为筹码进行威胁了,己方完全没有半点回天之力。
    目送郑澈离去,又想起册封事宜,林天帅终于很直观的感受到,历史在自己手里已经大变特变,彻底面目全非了。
    (本章完)

章节目录

大明话事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随轻风去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随轻风去并收藏大明话事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