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继续薅m帝航空发动机羊毛
    待吃完饭后。
    李暮本想再趁着钱五师还没走,继续和其彻夜长谈。
    然而正在喝茶的间隙,门外忽然想起了“咚咚~”的敲门声。
    听到声音。
    姜瑛赶忙起身去开门。
    接着,关建民便从外走了进来,看向李暮,道:
    “雷达研究所那边和航空院那边有好消息了,让您尽快过去。”
    这句话让李暮的脸上,浮现出一抹喜色。
    但紧接着,他又看向一旁的钱五师,满脸遗憾。
    想了想,还是道:“和他们说,今天我便先不过去了吧。”
    “不成不成,还是工作要紧,你去你的。”钱五师闻言,连忙道。
    他虽不知道李暮搞出了什么东西,但绝对是对国家至关重要的发明。
    李暮道:“说好了要再谈一晚上的,没事,晚些去也无碍。”
    “我能说的,其实已经没有什么了,更多的还是要看你自己。”钱五师摇了摇头,又道:
    “而且你也得体谅体谅我这个上了年纪的人的身体吧,前几天熬了一夜,现在都还没缓过来呢。”
    他的话音刚落。
    王娅和姜瑛也在一旁帮腔:“对,你还是忙你的去吧。”
    见到几人都这么说。
    李暮终于点了点头,笑道:“好吧,那老师,我们一个月之后再见!”
    其实他写研究方案,用不了这么久。
    不过即便方案写好,自己一时之间也过不去。
    一个月,差不多是他把京都这边的研究项目都安排好的时间。
    “好,一个月之后再见!”钱五师高兴地点着头道。
    ……
    和钱五师告别之后。
    李暮很快坐车前往国科院。
    当他来到郭默的办公室时,唐燕捷、王石存、彭时录和蒋南英四人已经等候多时。
    看到他,四人,连带着郭默,立刻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迎上前。
    唐燕捷和彭时录刚想开口,又各自看了看,道:
    “您先,您先请。”
    两人谦让了一番,最后还是彭时录和蒋南英走了出去。
    认识归认识,该遵守的保密条例还是要遵守的。
    待两人离开后。
    唐燕捷立刻迫不及待道:“李顾问,我们把玄鸟-1的机身,造出来了!”
    听到这个消息。
    即便是李暮早有准备,还是忍不住露出惊喜之色。
    他本来以为是直-5的优化,有了新的进展。
    活塞改涡轮轴,如果能够成功,也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成果。
    但没想到,竟然是玄鸟-1的机身造出来了。
    要知道uh-60直升机,最大的技术难点,除了发动机,便是机身。
    机电一体化的设计,放在后世,也没有几个国家能够实现。
    “只是现在想要装上发动机,还有不少问题,否则现在就可以直接开始测试了。”一旁的王石存遗憾地说道。
    玄鸟-1发动机的原型机虽然已经造了出来。
    但是会不会有什么问题,他们还是太大的把握。
    尽管已经经过了初步的测试,但这只能证明发动机单独能运行起来。
    能不能在实装后稳定使用,能不能应对恶劣的环境和条件,这些都是问题。
    “要是有个高空台就好了。”唐燕捷跟着发出一声感叹。
    听到他的话,郭默一下没忍住,笑出了声。
    这让他一时有些莫名其妙,道:“郭院长,您笑什么?”
    “哈哈,你还不知道吧,李暮已经在研究高空台了!”郭默笑着道。
    闻言,唐燕捷惊讶喜,道:“什么,李顾问您已经在搞高空台了吗,太好了!”
    即便是和李暮谈论过高空台的王石存,此时也是震惊不已。
    他感叹道:
    “本来还以为李顾问您是在和我闲聊,没想到竟然已经有了研究的打算,还这么快出了成果,令人佩服啊!”
    “不至于,不至于。”李暮摆手笑道:“是郭院长说得夸张了些,实际上还在写研究方案呢。”
    不过饶是如此,唐燕捷和王石存两人依旧高兴至极。
    谁不知道。
    李暮的研究方案,可以直接约等于,实验成功四个字。
    “不过我记得你和我聊天的时候,先说的风洞,后面才是高空台,怎么这个顺序反了过来,不会是你已经偷偷把风洞的问题解决了吧?。”王石存忽然好奇地问道。
    他不认为李暮会忽略风洞这个重要的研究项目。
    郭默和唐燕捷闻言,也不由向李暮投去目光。
    如果能有风洞的研究方案,无疑又是一件喜事。
    见状,李暮想了想,道:
    “风洞方面,我觉得于洪如教授的研究就很好,暂时用不着我去横插一脚。”“当然,探索我确实在探索,只不过暂时不打算投入太多的精力。”
    “现在比较要紧的,还是将高空台造出来。这样不仅玄鸟-1发动机的问题能解决,直-5改,以及以后所有的航空发动机,都能如此。”
    用不了一两年,于洪如便会搞出激波风洞j-8。
    而且即便他插手,最多也就是加快一些成功的时间。
    想要造出更强大的风洞,国内条件还没那么完善。
    这也是他拒绝于洪如邀请的理由。
    与其浪费时间,不如趁对方研究出j-8的时间,抓紧加强国内的技术储备和工业基础。
    等j-8之后,去研发更加强大的风洞,用于支持夏国的第三代战机研究。
    “原来如此,不过你这么说,我反倒更加好奇,你后面会造出怎样厉害的风洞了。”唐燕捷笑了笑道。
    郭默和王石存亦是满眼期待。
    李暮越不着急把东西拿出来,他们越是觉得是在憋着个大卫星。
    面对众人的期许,李暮微微一笑,道:“那我就更加努力些,争取不让大家伙儿失望。”
    ……
    说完了玄鸟-1机身的问题后。
    彭时录和蒋南英紧跟着进来,告诉了李暮第一台军用货车组装完成的消息:
    “多亏了有3+2数控铣床,很多原本制造困难的零部件,现在批量化生产都没有任何问题。”
    “它的最大燃油容量是439升,理论最大续航能够达到1118公里,最大的牵引重量能够达到48吨。”
    “对比ca10卡车的4吨最大载重,直接提提升了整整12倍,即便放在世界上,也毫无疑问属于顶尖水平!”
    ……
    李暮望着激动得唾沫横飞的彭时录和蒋南英,脸上也不由浮现出笑容。
    一旁的郭默亦是高兴不已,道:
    “有了这辆军用卡车,以后我们军队的后勤问题,能够有很大的保障啊!”
    “某种意义上来说,它甚至比玄鸟-1直升机,对我们的军事实力提升更大。”
    “一旦周边的国家有什么风吹草东,我们便能以最快的速度,将兵员和辎重运到前线,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他的这番话,点出了最近夏国和阿三逐渐紧张起来的局势。
    “那我们可得抓紧,把这款军用货车研发成功后完成工业化工艺,只有服役的货车多了,才能增加我们军队的后勤投送能力。”李暮颔首道。
    临近7月,距离去阿三首都玩玩,也不过只有3个多月的时间。
    这段时间每造出一辆军用货车,便能让后续战场上的后勤完善程度比原来提高至少12倍。
    “谢谢彭所长蒋所长你们告诉我这个好消息,不过现在我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后续的测试便交给你们了。”李暮又道。
    他的这番话,让彭时录和蒋南英好奇不已。
    他们刚刚看到唐燕捷和王石存匆匆离开,本来以为李暮要跟着他们走。
    没想到他竟然还有另外的要事。
    彭时录想了想,道:
    “那李顾问您忙,我们便不打扰您了,雷达的那边您也可以放心,目前研究十分顺利。”
    他并没有多问的打算。
    毕竟李暮既然开口了,那么一定是极其重要的研究。
    ……
    待送走彭时录和蒋南英后。
    李暮也没有和郭默闲聊,而是来到了自己在国科院的办公室。
    拿一一张稿纸,放在梨木质地的办公桌上。
    他慢慢陷入沉思。
    距离和阿三开战只有3个多月。
    军用货车批量生产的问题不大,采用会展模式生产,也足以支撑这一仗的后勤运输任务。
    “但没有玄鸟-1发动机,总觉得差了点什么。”李暮心中暗道。
    军用货车再厉害,也只能承担后勤任务。
    而玄鸟-1直升机,还具备机动作战的能力。
    想要打到新新得利,没有那么容易,除了碾压性的军事实力外,还要跟时间赛跑。
    否则老大哥和m帝反应过来,肯定会多加掣肘。
    “玄鸟-1直升机现在的问题,其实主要还是发动机无法进行高空台测试,以保证不会遗漏重要的问题。”李暮在纸上写出目前的主要问题。
    玄鸟-1的发动机,在基础测试中没有发现问题。
    但不代表上了天飞行没有问题,在恶劣的战场环境没有问题。
    能在地上解决,便把问题在地上解决。
    否则万一发生事故,一架玄鸟-1直升机,造价动辄七八百万,说没就没,李暮能心疼死。
    “或许可以抄一抄m帝的《发动机结构完整性大纲》。”李暮忽然想到了一个曾经看到过的资料。
    m帝在70年代中期,曾经因为过度地追求航空发动机的高性能,而忽略了结构强度。
    由此导致因发动机问题而出现的飞行事故1664起。
    “根据这份大纲,即便没有设备,至少我们也能知道,各项参数是否属于正常的数值!”李暮越想越觉得有道理。
    高空台是等不到了,那玩意儿即便他掏出研究方案,上面也全力支持。
    搞出来,也需要3到6个月的时间,肯定赶不上打阿三。
    “我记得是在建桥大学图书馆档案库中看到的。”李暮飞快连接wifi,查看资料。
    (本章完)

章节目录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笔落烽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笔落烽火并收藏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