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而今,穿越至这个科技与文明并进的时代,李清歌已习惯了移动支付带来的便捷。每当她轻触手机屏幕,扫描二维码,一笔笔交易便在无形之中完成,那份轻松与自由,让她不禁感叹时代的进步。然而,这份便利背后,是互联网的坚实支撑,是信息高速公路的畅通无阻。大炎王朝虽已初具规模,但在科技发展的道路上,仍需跨越重重障碍,方能触及移动支付的彼岸。
    因此,李清歌面前的路,唯有一条——建立银行,让百姓的财富得以安全存放,再以刷卡支付为桥梁,逐步替代现金交易。这不仅仅是一项经济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它需要的,是智慧,是勇气,更是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李清歌的心中,对于刷卡支付的推广,始终存有两重顾虑,如同两座大山,横亘在她前进的路上。第一重,便是信用。在那些辛劳的百姓眼中,每一分钱都是汗水与泪水的结晶,若无坚如磐石的信用作为基石,他们怎会轻易将心血托付于银行?更何况,大炎王朝初立,百废待兴,而坐在龙椅上的,竟是一位女子。在这个男尊女卑观念根深蒂固的社会里,李清歌的女王身份,无疑为她增添了更多的质疑与挑战。百姓们的心中,既有对未来的憧憬,也有对未知的恐惧,他们担心这位女王陛下的统治能否长久,更担心自己的血汗钱会否因此化为泡影。
    第二重顾虑,则是金融本身所携带的双刃剑特性。现代金融,如同一股清泉,滋润着百姓的生产与生活,却也为贪腐之风提供了温床。昔日,金银货币,实物为证,贪腐者难以轻易藏匿;而今,若实行现代金融制度,百姓的财富将化为一串串数字,跳跃在银行卡与存折之上。对于那些手握权力的人来说,这些数字仿佛被赋予了魔法,轻轻一触,便能改写一个人的命运,让资产瞬息间膨胀或缩水。这样的力量,既诱人又可怕,一旦失控,便可能成为吞噬国家肌体的巨兽,让贪腐之风更加肆无忌惮,隐蔽而猖獗。
    李清歌深知,金融这颗“核弹”,既能照亮前行的道路,也能引发毁灭性的灾难。若未做好万全准备,便仓促推出银行制度,无异于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释放出的,将是无尽的灾难与混乱。因此,她虽有心以时间换取空间,让银行制度在更成熟的时机出现,但大炎王朝的发展速度,却如同脱缰的野马,远远超出了她的预期。旧的金融体系,已如同年迈的老马,难以承载日益增长的经济需求,建立银行的紧迫性,如同乌云压顶,不容忽视。
    这一困境,不仅李清歌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就连刘墉、苏小梅、杨天雄等朝中重臣,也是忧心忡忡。他们围坐在金碧辉煌的宫殿中,窗外的阳光透过精致的窗棂,洒在铺着华丽织锦的地面上,却似乎无法驱散室内的沉重气氛。刘墉,那位年迈却睿智的大臣,眉头紧锁,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未来的忧虑;苏小梅,身为户部尚书,对财政的敏锐感知让她深知问题的严重性,她的脸上写满了焦虑;而杨天雄,那位武艺高强、性格刚毅的将军,此刻也显得格外沉默,他的目光不时投向窗外,仿佛在寻找着解决之道。
    “陛下,建立银行之事,刻不容缓,但如何解决信用与贪腐之虞,实乃当务之急。”刘墉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打破了室内的寂静。
    李清歌微微点头,她的目光扫过众人,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坚定。“诸位爱卿,朕知此事艰难,但大炎的未来,不能因我们的犹豫而停滞不前。我们需制定严密的法规,确保银行体系的公正透明,同时加强监管,让贪腐者无处遁形。至于信用,朕将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证明,大炎的银行,是百姓最坚实的后盾。”
    随着李清歌的话语落下,一股无形的力量似乎在整个宫殿中弥漫开来,那是对未来的希望,也是对挑战的决心。窗外的阳光似乎也更加明媚,照进了每个人的心房,照亮了前行的道路。在这场关于金融与未来的较量中,李清歌与她的臣子们,正携手并肩,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风雨,共同书写大炎王朝新的篇章。
    早朝时分,晨曦的微光透过宫殿的窗户洒在大殿之中,空气中弥漫着庄严肃穆的气息。李清歌端坐在龙椅上,她身姿挺拔,面容端庄秀丽,却带着一丝凝重之色。她那双清澈明亮的眼眸中,透露出深深的思索与忧虑,眉头紧锁,仿佛在思考着一个极其棘手的问题。
    在她的面前,是一片寂静的朝堂,文武百官们恭敬地站在下方,他们的脸上也带着些许困惑与不安。一时间,大殿内鸦雀无声,只有微风轻轻吹动着帷幕的声音。
    过了好一会儿,才有几位大臣小心翼翼地向前迈了一步,他们的声音带着一丝犹豫与胆怯,战战兢兢地提出了一些建议。这些建议听起来似乎有些道理,但仔细一听,却只是治标不治本,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当前的经济困境。
    李清歌静静地听着这些建议,心中微微叹了口气。她的目光缓缓扫过朝堂上的每一个人,看到了他们眼中的迷茫与无助。她知道,这些大臣们虽然忠心耿耿,但在面对如此复杂的经济问题时,也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就在这时,李清歌微微一笑,那笑容如春风拂面,让人心生温暖。她轻声说道:“朕心中已有计较,或许能解此困局。”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却又带着一种坚定的力量,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为之一振。
    刘清平一听,连忙上前一步,他的脸上带着急切与期待,追问道:“陛下有何妙策?”他的眼神紧紧地盯着李清歌,仿佛生怕错过她的每一个字。
    李清歌淡淡地吐出两个字:“开银行。”这两个字如同惊雷一般在朝堂上炸响,让所有人都为之一惊。
    “银行?”刘清平一脸茫然,他的眉头紧紧皱起,努力地思考着这个陌生的词汇。“臣愚钝,不知这‘银行’是何方神圣,还请陛下明示。”他的声音中充满了疑惑与不解。
    李清歌耐心地解释道:“银行啊,就是钱庄的升级版。钱庄虽然也能存取款,但大额银票往往不能全国通兑,十分不便。而银行则不同……”她的声音轻柔而缓慢,如同潺潺流水一般,将银行的运作原理和各种功能详细地解释给众人听。
    随着李清歌的讲述,朝堂上的大臣们渐渐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他们原本紧皱的眉头也渐渐舒展开来,眼中闪烁着惊奇与赞叹的光芒。他们显然没想到,李清歌所说的“银行”竟然如此便捷和高效,简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创举。
    “银行不仅可以存取款,还可以办理贷款、汇兑等业务。它可以将闲散的资金集中起来,用于投资和发展,促进经济的繁荣。”李清歌继续说道,她的声音中充满了激情与憧憬。
    接着,李清歌又详细地阐述了银行的运作原理和各种功能,听得众臣目瞪口呆。他们瞪大了眼睛,张着嘴巴,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们从未想过,在这个古老的国度里,竟然会诞生如此先进的金融机构。
    他们沉浸在李清歌的讲述中,仿佛看到了一个充满活力与希望的未来。在这个未来里,大炎王朝的经济将蓬勃发展,百姓们将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他们显然没想到,李清歌所说的“银行”竟然如此便捷和高效。“女王陛下真是神人啊!”众臣心中暗自赞叹。
    当他们还沉浸在震惊之中时,李清歌又抛出了一个重磅消息:“除了银行,货币制度也需要改革。现有的金银货币太重了,交易和搬运都不方便。朕决定发行一种新式货币,与银行配套使用,以后金银将逐渐退出货币体系。诸位爱卿有何看法?”
    众臣听了这个消息,又是一阵哗然。他们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对于这个大胆的提议,他们既感到兴奋,又有些担忧。毕竟,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变革,涉及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和社会稳定。
    然而,他们看向李清歌的眼神中,更多的是信任与支持。他们相信,这位英明的女王陛下一定有能力带领他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于是,李清歌以女王的信誉为担保,建立了大炎王朝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银行。这家银行位于金陵城的中大街上,是一座宏伟壮丽的建筑。它的外观庄重大气,充满了古典的韵味,又融合了现代的设计理念,让人眼前一亮。
    为什么说它是真正意义上的银行呢?因为虽然 15世纪的西欧已经出现了第一家银行,但那时的银行与现代意义上的银行相去甚远,更像是钱庄和商会的结合体。而李清歌所建立的,则是完全符合现代标准的银行。
    这家银行以女王的信誉为担保,因此得名“大炎皇家银行”,简称“皇行”。它的大门敞开着,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走进银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敞明亮的大厅,大厅里摆放着整齐的桌椅和各种设施。墙壁上挂着精美的壁画,展示着大炎王朝的历史和文化。
    在银行的柜台前,工作人员们忙碌而有序地工作着。他们面带微笑,热情地接待着每一位客户。这里不仅可以办理存取款业务,还可以办理贷款、汇兑等各种业务,满足了人们的各种需求。
    同时,李清歌还发行了一种新式货币,命名为“炎龙币”。“炎”代表大炎王朝,“龙”则是龙的传人的象征。这种货币设计精美,上面印有精美的图案和文字,让人爱不释手。
    为了确立炎龙币的地位,李清歌还规定了汇率,一两银子可以兑换一千炎龙币。这个汇率的设定,既考虑到了现实的经济情况,又兼顾了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让人们更容易接受这种新式货币。
    皇家银行与炎龙币双管齐下,形成了一套强有力的金融组合拳,瞬间在全国掀起了巨大的金融风暴。人们纷纷涌向银行,办理各种业务。一时间,银行门口人潮涌动,热闹非凡。
    当第一家银行在金陵城的中大街上开业时,前来存钱的市民络绎不绝,人山人海,几乎要把银行门口堵得水泄不通。阳光洒在银行的大门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仿佛预示着大炎王朝的未来将一片光明。
    由于百姓们之前从未听说过银行这种新鲜事物,李清歌担心他们不敢存钱,于是决定微服私访,亲自去银行门口看看情况。她身着一袭素雅的长裙,头戴面纱,宛如一位下凡的仙子。她的身边只跟着几个贴身侍卫,低调而神秘。
    只见银行门口人山人海,李清歌也忍不住惊叹不已。这么多人来排队存钱,真是太给力了!她的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欣慰,仿佛看到了大炎王朝繁荣昌盛的未来。
    她慢慢地走进人群,感受着人们的热情和期待。她看到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拄着拐杖,艰难地向前挪动着脚步。她走上前去,关切地问道:“老人家,您这是要存钱吗?”
    老人抬起头,看到了李清歌,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他激动地说道:“是啊,是啊,我听说这家银行很好,就想来存点钱。”他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仿佛看到了美好的未来。
    李清歌又问:“您觉得皇家银行怎么样?”老人竖起大拇指:“好得很!看宣传单上写得明明白白,比钱庄方便多了,还是国家控制的,值得信赖!”老人的话语中充满了对皇家银行的信任和期待。
    大妈是个热情的人,见李清歌长得漂亮,笑得更加灿烂了。李清歌打趣道:“刚开业您就急着来存钱,生怕银行跑了不成?”大妈摇摇头:“当然不是啦。我和老伴儿开了几年小吃摊,攒了不少钱,都放在家里发霉了。难得有这么方便的银行,存钱还能给利息,当然得赶紧来存啊。”
    李清歌又问:“小吃摊挣的钱都是辛苦钱,一下子都存进银行,您就不怕银行倒闭血本无归吗?”大妈坚定地摇摇头:“不怕!皇家银行以女王陛下的信誉为担保,怎么可能倒闭呢?”
    李清歌笑道:“女王也是人啊,历史上突然发疯犯糊涂的君王还少吗?您就这么相信她?”大妈深深地看了李清歌一眼,郑重地说:“当然相信!天下没有比女王陛下更英明的人了。”
    说到这里,大妈不禁感慨万千:“想起几年前,我还是个穷困潦倒的妇人,吃不饱穿不暖,日子过得十分艰难。一场暴雨袭来,我的长子死于洪灾,全家粮食被毁。公婆为了省下口粮给幼孙吃,活活饿死……”
    李清歌听到这里,心中涌起一股不忍。她静静地听着大妈讲述着自己的故事,仿佛看到了那个时代的苦难和艰辛。
    “天灾不断,贪官污吏横行,这样的悲剧每隔几年就会上演一次。虽然没有发生在我家,但别人家也遭了殃。我本来以为这辈子都要在苦难中挣扎,到死都无法翻身。”
    在很久很久以前,那是一个物质极度匮乏的时代,人们生活在一种难以言喻的艰辛之中。吃饱穿暖,对于绝大多数的老百姓而言,简直是一场不敢轻易奢望的美梦。在那个时代,每一粒粮食都如同珍珠般宝贵,每一件衣物都承载着无尽的辛劳与期盼。
    朝廷,那个高高在上的权力中心,只要能让百姓勉强不饿肚子,不被饿死,就敢自称是太平盛世,仿佛这样就能掩盖住底层的苦难与挣扎。然而,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吃饱穿暖已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但在那个时候,对普通百姓来说,这却像是一场遥不可及的梦幻,只能远远地看着,却无法触及。
    甚至有些贫穷的书生,在编写戏曲时,会不由自主地幻想帝王的生活。他们的想象中,自己脖子上挂着的不再是破旧的布巾,而是夹着白面肉馅的大烧饼;身上披着的不再是单薄的衣衫,而是用闪闪发光的银子打造的大衣;头上和脚上戴着的,也不再是简陋的木屐,而是金子做的帽子和鞋子。这样的幻想,成了他们心中唯一的慰藉。
    李清歌,这位智慧与勇气并存的女子,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开始深刻地意识到自己所做的事情对百姓的福祉有多么重要。她不仅有着过人的才智,更有着一颗悲天悯人的心。她深知,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可能改变无数人的命运。
    于是,她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改革之路。她的努力与坚持,终于让百姓们从被当作牛马一样剥削的命运中解脱出来,成为了有血有肉、有尊严的人。这种做人的快乐,是底层的百姓们从未体验过的。他们感激不尽,视李清歌如同父母一般。每当提起她的名字,他们的眼中都充满了敬畏与感激。
    就像大妈常说的,天下的父母都是疼爱自己的孩子的。百姓们把李清歌当作自己的父母,把自己的钱财交给这个爱自己的“父母”保管,觉得这样最安全。这也是银行刚开张的时候,大家争先恐后地去存款的根本原因。他们相信,有了李清歌的庇护,他们的钱财就能得到最好的保障。
    于是,以李清歌为信誉担保的皇家银行,就像野火燎原一样,迅速在南方各地铺开。老百姓们看到白花花的银子存入银行,变成了小巧便捷的银行卡和存折,心里感到前所未有的踏实和满意。他们终于不用担心钱财的丢失或被盗,也不用担心金银的沉重与不便。从此以后,大炎王朝进入了“一卡在手,天下我有”的金融新时代。
    百姓们的日常生活也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日常购物时,能刷卡的就刷卡,享受着这种便捷与高效。不能刷卡的地方,也用印着李清歌青铜面具像的炎龙币来支付。这种新颖的支付方式,不仅方便了百姓,也促进了商业的繁荣与发展。刷卡消费,成了新的潮流风尚,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银行、银行卡、炎龙币的普及,让大炎王朝的发展像坐上了高速列车一样,飞速前进。原来金银沉重,运输不便的问题,也得到了完美的解决。金融的轮子一轮又一轮地转动,刺激了商业、消费、生产、制造、出口等各个方面。大炎的经济变得前所未有的活跃,百姓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
    与此同时,在五台山的一座古朴庄严的佛家禅房内,太后钮祜禄氏正双眼紧闭,手里捻着佛珠,不紧不慢地诵读着《心经》。她的面容慈祥而庄重,仿佛世间的纷扰都与她无关。晴儿,这个身穿清秀旗装的女子,恭敬地站在一旁,负责给香炉添香伺候。她的眼神中充满了对太后的敬畏与关爱。
    突然,太后睁开了眼睛,轻轻地咳嗽了两声。晴儿连忙关切地说:“老佛爷,您前阵子受凉了,身体还没恢复好,还是先休息一下吧。等身体康复了再继续诵经也不迟。”她的声音温柔而坚定,充满了对太后的关心与担忧。
    太后慈祥地笑了笑说:“礼佛最重要的是心诚,怎么能半途而废呢?”她的语气中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与执着。晴儿虽然有些担心,但也不再劝阻,只是默默地站在一旁,陪伴着太后继续诵经。
    然而,这份宁静并没有持续太久。桂嬷嬷,这个平时沉稳老练的女子,突然急匆匆地推开门闯了进来:“老佛爷,大事不好了!”她的声音中带着明显的慌乱与焦急。
    太后非常注重规矩,看到桂嬷嬷如此失态,不由得皱起了眉头:“慌慌张张的,成什么样子!到底出了什么事?”她的语气中透露出一种威严与不满。
    桂嬷嬷行礼后,焦急地说:“宫里传来消息,皇上亲封的还珠格格是假的。五阿哥因为假格格的事情惹怒了皇上,被关进了大牢。”她的声音中带着明显的颤抖与不安。
    太后闻言,惊愕失色:“永琪怎么会和真假格格纠缠在一起?他身为皇室成员,就算有错,也应该送到宗人府由皇族长辈管教,怎么能直接下狱呢?这么大的事情,皇帝为什么不先禀报哀家?”她的语气中透露出一种难以置信与愤怒。
    桂嬷嬷稍微喘了口气说:“奴婢也不知道具体情况,只知道五阿哥和还珠格格关系亲近。皇上大怒之下,连带着五阿哥和令妃也受到了牵连。”她的声音中带着一种无奈与担忧。
    太后心头一颤,眉头紧锁:“五阿哥、令妃、还珠格格……这件事情颇为蹊跷。莫非……”作为在后宫历练了数十年的超级高手,上届的宫斗冠军,太后立刻就嗅到了阴谋的味道。她的眼神中闪烁着一种锐利与果决。
    太后冷哼一声:“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哀家离宫修行祈福,宫里竟然出了这样的事情。”她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不满与愤怒。接着,她大声吩咐道:“桂嬷嬷,立刻吩咐下去,准备启程回宫。哀家倒要看看,是谁在捣鬼。”她的语气中充满了坚定与决心。
    晴儿连忙劝阻:“老佛爷,您身体不舒服,这一路舟车劳顿的,怎么受得了呢?还是先养好身体再回宫吧。”她的声音中带着明显的担忧与关切。
    然而,太后却摇了摇头,眼神坚定地说:“哀家要是不回去,岂不是任由某个人在宫里颠倒黑白、称霸一方?不用多说了,立刻摆驾回宫!”她的语气中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与果决。晴儿无奈,只好点头答应。
    ……
    紫禁城里,乾隆皇帝正美滋滋地盘算着最近抄家所得的巨额财物。他的脸上洋溢着一种难以掩饰的喜悦与得意。圆明园,那个父亲留给他的园子,一直是他心中的宝贝。他非常喜欢这个园子,也一直都在致力于扩建它。然而,自从李清歌揭竿而起、兴兵造反后,大清的经济日渐衰落。就算乾隆有心扩建圆明园,也无能为力了。现在抄家得了这么多钱,他又想起了那个心心念念的园子。
    恰好这个时候,接到了太后从五台山回宫的消息。乾隆皇帝以孝治天下,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让人准备迎接。他一边吩咐礼部官员准备高规格的接驾仪式,一边让人打扫慈宁宫,好让太后住得舒心。他的心中充满了对太后的敬畏与孝顺。
    太后回宫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东西六宫。令妃听到这个消息后,高兴得不得了。她深知太后在宫中的地位与影响力,也深知五阿哥失宠、自己被贬的困境。现在太后回宫,无疑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她相信,只要有了太后的支持,她就能重新夺回失去的一切。于是,她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迎接太后的到来,期待着那个能够改变她命运的时刻。
    从前,在那紫禁城的深宫之中,太后以一种不容置疑的姿态,力排众议,坚持让乾隆帝立那拉氏为皇后。这一决定,如同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了一颗巨石,激起了层层涟漪。太后心中明镜一般,知晓那拉氏在乾隆心中并未占据多少分量,这份宠爱,更像是太后一手编织的梦,虚幻而脆弱。
    那拉氏一族,昔日的风光早已随风而逝,留下的只有斑驳的记忆和无尽的落寞。那拉氏,这位新晋的皇后,坐在金碧辉煌的宝座上,却仿佛被无形的重担压着,难以挺直腰杆。她的目光时常不自觉地望向太后所在的方向,那里,是她在这宫中唯一的依靠。太后,这位历经风雨的女人,成了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庇护所,让她在这尔虞我诈的后宫中,得以喘息。
    从去年开始,乾隆帝的态度突然有了微妙的变化。他对皇后的礼遇,超越了以往的任何时候,言谈举止间,流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讨好。这突如其来的转变,让后宫众人议论纷纷,尤其是令嫔,她对这背后的原因充满了困惑。然而,皇后的势力,在太后的支持下,已如日中天,势不可挡。
    太后,这位看似淡泊名利的女人,实则对权力的渴望,比任何人都来得强烈。她的家世并不显赫,父亲在康熙、雍正两朝,仅仅是个四品典仪官。她初入王府时,不过是个卑微的侍妾格格,从未得到过先帝的宠爱。家世和宠爱,对她而言,都是遥不可及的梦。于是,她只能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权力上,用它来保护自己,免受这宫廷斗争的伤害。
    如今,皇后独揽大权,说一不二,既有权势,又得到了皇上的宠爱。这一切,都不是太后所愿意看到的。她心中暗自盘算,等自己回宫后,定要找个机会,借刀杀人,让太后和皇后之间,掀起一场腥风血雨。令嫔的心中,充满了算计,她梦想着在这场争斗中,自己能够渔翁得利。
    然而,令嫔并不知道,乾隆对皇后的礼遇和宠爱,并非出于喜欢或怜悯,而是因为皇后为他生育了一个出色的女儿——李清歌。这个秘密,如同一道无形的墙,将令嫔的算计,牢牢地挡在了外面。
    李清歌,这个名字,在后宫中,几乎成了传奇的代名词。她不仅拥有绝世的容颜,更有着超凡的智慧和胆识。她的出现,仿佛为皇后披上了一层无形的铠甲,让她在后宫的斗争中,更加所向披靡。
    当皇后听到太后即将回宫的消息时,她的反应异常平淡。太后虽然尊贵无比,凌驾于后宫之上,但在她看来,这一切,都不过是过眼云烟。大清国势日衰,乾隆也即将退位成为太上皇,钮祜禄氏的尊贵地位,随着禅位诏书的下达,很快就会成为历史的尘埃。
    皇后心中并无惧意,因为她的女儿李清歌,就在她的身边。有了李清歌,她仿佛拥有了整个世界,任何算计和阴谋,都无法动摇她的地位。她深信,只要母女俩携手并进,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她们前进的脚步。
    或许有人会问,如果乾隆把皇位传给李清歌,钮祜禄氏不仍然是祖母吗?皇帝的母亲是太后,皇帝的祖母则是太皇太后。在皇家等级森严的环境中,太皇太后不是应该更压制太后(太上皇后)吗?
    然而,这种认知,却是大错特错的。后宫中,如果有两位地位尊贵的女性,并且都是皇帝的祖母辈的话,论尊贵,太皇太后地位最高,母后皇太后次之,圣母皇太后地位最低。但如果论实权,圣母皇太后却是最大的。因为她们的权力,都来源于皇帝,来源于礼法,是皇权的延伸。正因如此,皇帝亲近谁,谁的权力就会最大。
    太皇太后虽然是皇帝的祖母,尊贵无比,但自古以来,很少有隔辈亲的情况。皇帝子孙众多,想要亲近也很难。母后皇太后是皇帝的嫡母,在礼法上地位高于生母。然而,人心是肉长的,没有血缘之情,名分再高也难以亲近,除非这个皇子从小养在嫡母身边。
    而圣母皇太后则不同,她是皇帝的亲生母亲,母以子贵,子凭母贵。自古以来,母子就是利益共同体。母亲受宠成为皇后,儿子就是嫡出;儿子成为皇帝,也能反过来使原本是妾妃出身的母亲成为太后。母子亲情和共同利益使皇家母子成为世界上最亲近的人。
    所以,当儿子成为皇帝时,圣母皇太后的权力就会空前强大。虽然太皇太后、母后皇太后可以在礼法上压制圣母皇太后,但有皇帝的儿子撑腰,她们依然可以嚣张。祖母、嫡母联手欺负生母,生母一定会向儿子告状。孝道至上,皇帝自然不能对祖母、嫡母怎么样,但可以欺负她们的娘家人,贬官、流放都是手段。皇帝想要给人定罪,何愁找不到理由?
    这样一来,一定会让欺负她母亲的祖母、嫡母不得安宁。祖母、嫡母气不过,指责皇帝不孝,想要为娘家人求情?后宫不得干政!贬官是皇帝的权力,后宫女子不得插手。这就是圣母皇太后的优势,你欺负我,我就让儿子收拾你的娘家人,看看谁更难受。
    正因如此,历代掌权者都是太后,而且大多是皇帝的亲生母亲。武则天篡唐后,为什么死后没有被清算?究其原因,她是皇帝李显的母亲。刘娥掌权时,完全有能力效仿武则天成为女帝,为什么最终放弃了?最重要的原因是,她不是宋仁宗的生母,没有血缘关系。生前称帝一时爽,来日恐怕会死无全尸。
    《红楼梦》被誉为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对此也有详细的描述。众人疑惑为什么王夫人不喜欢自己的亲孙子贾兰,对待李纨母子如此刻薄?根本原因就在于封建时代母子最亲。如果贾兰继承家业,李纨就会母凭子贵成为女主人,而她这个祖母反而会退到二线。但如果扶持贾宝玉就不同了,他是她的亲儿子,是完全的利益共同体。只有贾宝玉上位,她才能成为荣国府说一不二的主母。
    皇后作为后宫的女子,深知这个道理。所以她并不害怕乾隆禅位后,钮祜禄氏作为太皇太后继续压制她。太皇太后、太后,终究还是要看谁和掌权者更亲近。李清歌是她的女儿,她对待李清歌的态度,远远超过乾隆这个亲生的父亲,更不用说隔了两辈的便宜祖母了。
    在这后宫之中,每个人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算计着。只有乾隆,这位大孝子,真心盼望太后能够回来。他盼啊盼啊,终于,那位在“雍正杯”宫斗中大放异彩的钮祜禄氏嬛嬛,即将要回来了。
    随着太后回宫的日子临近,紫禁城内的气氛也愈发紧张。那拉氏皇后虽然表面上依旧端庄贤淑,但内心却波涛汹涌。她深知,太后的归来,必将为后宫带来一场新的风暴。而她,作为皇后,必须在这场风暴中,保护好自己的女儿和族人。
    太后回宫的那天,阳光明媚,紫禁城内的每一块砖瓦都仿佛被镀上了一层金辉。太后身着华贵的礼服,缓缓步入宫门。她的眼神,锐利而深邃,仿佛能洞察人心。那拉氏皇后率领后宫众人,恭迎太后的归来。她们的心中,各有算计,但表面上,却都保持着恭敬和谦卑。
    太后回宫后,后宫的局势变得更加微妙。她虽然表面上对皇后礼遇有加,但暗地里,却在不断地削弱皇后的势力。而皇后,也并未坐以待毙。她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手段,巧妙地化解了太后的一次次攻势。在这场无声的斗争中,李清歌成了皇后最坚实的后盾。她的聪明才智和果敢决断,让皇后在后宫中的地位更加稳固。
    然而,后宫的斗争,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太后和皇后之间的暗流涌动,让后宫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令嫔等人,也在暗中伺机而动,试图在这场斗争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每个人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奋斗着。而李清歌,这位出色的公主,也在这场斗争中,逐渐展现出了自己的才华和魅力。她不仅成为了皇后的得力助手,更在后宫中,赢得了众人的尊敬和喜爱。

章节目录

心声被窃听后,我成了大唐团宠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有利又有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有利又有币并收藏心声被窃听后,我成了大唐团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