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地下组织的雏形
第483章 地下组织的雏形
曹丕本来对司马懿很是欣赏的。
这才以他为大帅,镇守长安这么重要的地方。
便是他说要用于禁这般,自己不喜的人,曹丕也没有任何二话,直接就给他了。
结果倒是好,长安到潼关,全部失守!
这事情叫曹丕极为恼怒,司马懿回来,也要问罪。
结果…
这火烧浇油的是,那司马懿根本不回!
更为叫人忧虑的是,曹丕发现自己还真治不了那司马懿了!
至于缘由…
说白了,就是手里没人…
不错,曹丕手里那是真没人啊!
曹操留给他的几个大将,徐晃和张郃都跟着司马懿去了,于禁和自己关系彻底闹僵,乐进战死,张辽不知所踪。
其他的本家将领,夏侯氏与曹氏,死的太多了
眼下只有曹休、曹仁等本家将领,真也是无法弄啊!
“可恨!实在可恨!”
这日曹丕见了司马懿回信,信中还是推脱不归,心头大恨,直接把手中信件狠狠一丢。
这一副场景,自然让侍女战战兢兢,看着心里发颤,一个个的都不敢说话。
不过如此一来,曹丕却没有发泄口了。
想了想,有些不耐烦的面色冷峻问道:“王司徒呢,来人去唤王司徒,我有话要问。”
曹丕一提,自然没人敢不应声。
当即便是有人,转身去寻了王朗去了。
王朗匆匆而来,便听曹丕道:“王司徒,朕来问你,眼下咱们的‘新币’,造的如何了?”
王朗听得心里一紧。
却道:“回陛下,正是推行之中,只是眼下推行的不是太好。”
这话让邢道荣听得,自然是要惊奇了。
怎么曹丕这头也要搞什么“新币”了?
其实这事,还真是因为邢道荣这家伙给搞出来的。
眼下曹魏与刘备虽然敌对,但百姓之间,还是有商业往来得。
结果邢道荣整得这新币,就流通到了北方去,大大破坏了北方的货币制度。
说白了曹丕也不造新币,北方百信拿到新币之后,只能用在与南方的交流之中。
而南方的“新耕犁”,“蜀锦”等货物,在这年头又是“硬通货”,这就导致北方人又很想要“新币”,好与南方贸易。
其实曹操统一北方之后,也尝试过自己造币,他颁布命令,“还用五铢”。
可是没过多久,曹操就被迫放弃,因为出现了问题,“货本不多,又更无增益,故谷贱无已”。
再有曹操铸造的这些“五铢钱”重量只有三铢,制作工艺也不高,反而导致粮价的下跌,于是只能取消。
刚刚即位不久的曹丕,见经济一路走低,又是下旨恢复使用五铢钱。
但是没有科技革新的支撑,皇帝的命令仍然无法与经济规律的抗衡。
就算是下令恢复五铢钱,曹魏的经济形势却还是依旧很不好,粮食价格居高不下,出现了通货膨胀的情况。
曹丕只好“罢五铢钱”,让百姓依旧使用谷、帛进行交易。
变成了“以物换物”,直接开历史的倒车,差点一步就直接进入了原始部落时代。
还有就是,邢道荣这边制造的“新币”,也就是“直百钱”,因为本身分量上的不足,在某种程度上说可以说是“劣币”。
由于“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人们自然更愿意使用“直百钱”,而曹魏方面铸造、发行的五铢钱被迫退出了流通领域。
虽然刘备可能没有这种货币战争的意识,但实际上确实取得了这种效果。另外,东吴方面负面之后,南方开始大量铸造这种虚值大钱,自然对曹魏构成了冲击。
于是曹丕又想应对,也造“新币”,去还是如之前一样,一直推行不下去!
“王司徒!今日之势,你可知道?”
“这天下,咱们就快丢了!”
“到了今天这个地步,却连区区一个造币之事也弄不过南面?”
这…
王朗被说的满头大汗。
他算是看出来了,今天曹丕属于心情不大好,自己就是被他发泄的工具。
而造币的事情,他王朗哪里懂啊!
那是一点不明白啊!
被曹丕一阵痛骂,也只能解释道:“陛下,这事…的确需要慢慢来才行。”
曹丕听得更怒。
慢慢来?
像是王朗这些人,的确能是慢慢来。
大不了那刘备打来的时候,他王朗投降就是了。
可对于曹丕,如何慢慢来。
眼下自家这头,钱都用不出去,兵马、粮草,都只能强征。
强征是什么意思?
说白了不就是抢么!
没办法,不钱只能用抢的…
然如此下去,人心渐渐失去,若说自己这头本来强势倒是也罢了,如今形式逆转,还是如此,只会自取灭亡!
于是看王朗不急不缓的架势,曹丕又是想骂了。
嘴正张开,忽然听外有人大声来报:“陛下!外头…钟相国来了。”
钟繇在曹操受封魏王时,便任魏国大理卿、相国等职,是以人常习惯称呼其为钟相国。
一听“钟相国”这个称呼,曹丕就知道是钟繇来了!
顿时大喜,一下站起,也管不到抨击王朗的事情了,连忙道:“竟是元常公回来了!”
“快!快快请他来见!”
王朗听得也是惊奇,旋即很快反应过来,这钟繇今天真是救了自己了。
只是…
潼关一破之后,就有传闻说,钟繇已经投了那邢道荣。
怎么这么长时间,才回来?
不过这念头他也只是一闪而过而已,钟繇的事情…和自己的关系不大,不必掺和在其中。
再看了眼曹丕,脸色丝毫不变,全是喜意,显然暂且是没有怀疑上钟繇,便更不会多说什么了。
正如王朗所想,曹丕听得钟繇回来,只是大喜。
见了钟繇入内,却叹:“元常公!你真回来了!”
“这些日子,总算是得了一个好消息了。”
难怪曹丕如此激动,正如他所言,这几日里,全是坏消息。
要不是就是谁跑了,要不就是哪里又乱了。
这钟繇回来,还真是一个好消息。
看看!
并不谁都在这危难时刻,弃朕而去不是!
(本章完)
曹丕本来对司马懿很是欣赏的。
这才以他为大帅,镇守长安这么重要的地方。
便是他说要用于禁这般,自己不喜的人,曹丕也没有任何二话,直接就给他了。
结果倒是好,长安到潼关,全部失守!
这事情叫曹丕极为恼怒,司马懿回来,也要问罪。
结果…
这火烧浇油的是,那司马懿根本不回!
更为叫人忧虑的是,曹丕发现自己还真治不了那司马懿了!
至于缘由…
说白了,就是手里没人…
不错,曹丕手里那是真没人啊!
曹操留给他的几个大将,徐晃和张郃都跟着司马懿去了,于禁和自己关系彻底闹僵,乐进战死,张辽不知所踪。
其他的本家将领,夏侯氏与曹氏,死的太多了
眼下只有曹休、曹仁等本家将领,真也是无法弄啊!
“可恨!实在可恨!”
这日曹丕见了司马懿回信,信中还是推脱不归,心头大恨,直接把手中信件狠狠一丢。
这一副场景,自然让侍女战战兢兢,看着心里发颤,一个个的都不敢说话。
不过如此一来,曹丕却没有发泄口了。
想了想,有些不耐烦的面色冷峻问道:“王司徒呢,来人去唤王司徒,我有话要问。”
曹丕一提,自然没人敢不应声。
当即便是有人,转身去寻了王朗去了。
王朗匆匆而来,便听曹丕道:“王司徒,朕来问你,眼下咱们的‘新币’,造的如何了?”
王朗听得心里一紧。
却道:“回陛下,正是推行之中,只是眼下推行的不是太好。”
这话让邢道荣听得,自然是要惊奇了。
怎么曹丕这头也要搞什么“新币”了?
其实这事,还真是因为邢道荣这家伙给搞出来的。
眼下曹魏与刘备虽然敌对,但百姓之间,还是有商业往来得。
结果邢道荣整得这新币,就流通到了北方去,大大破坏了北方的货币制度。
说白了曹丕也不造新币,北方百信拿到新币之后,只能用在与南方的交流之中。
而南方的“新耕犁”,“蜀锦”等货物,在这年头又是“硬通货”,这就导致北方人又很想要“新币”,好与南方贸易。
其实曹操统一北方之后,也尝试过自己造币,他颁布命令,“还用五铢”。
可是没过多久,曹操就被迫放弃,因为出现了问题,“货本不多,又更无增益,故谷贱无已”。
再有曹操铸造的这些“五铢钱”重量只有三铢,制作工艺也不高,反而导致粮价的下跌,于是只能取消。
刚刚即位不久的曹丕,见经济一路走低,又是下旨恢复使用五铢钱。
但是没有科技革新的支撑,皇帝的命令仍然无法与经济规律的抗衡。
就算是下令恢复五铢钱,曹魏的经济形势却还是依旧很不好,粮食价格居高不下,出现了通货膨胀的情况。
曹丕只好“罢五铢钱”,让百姓依旧使用谷、帛进行交易。
变成了“以物换物”,直接开历史的倒车,差点一步就直接进入了原始部落时代。
还有就是,邢道荣这边制造的“新币”,也就是“直百钱”,因为本身分量上的不足,在某种程度上说可以说是“劣币”。
由于“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人们自然更愿意使用“直百钱”,而曹魏方面铸造、发行的五铢钱被迫退出了流通领域。
虽然刘备可能没有这种货币战争的意识,但实际上确实取得了这种效果。另外,东吴方面负面之后,南方开始大量铸造这种虚值大钱,自然对曹魏构成了冲击。
于是曹丕又想应对,也造“新币”,去还是如之前一样,一直推行不下去!
“王司徒!今日之势,你可知道?”
“这天下,咱们就快丢了!”
“到了今天这个地步,却连区区一个造币之事也弄不过南面?”
这…
王朗被说的满头大汗。
他算是看出来了,今天曹丕属于心情不大好,自己就是被他发泄的工具。
而造币的事情,他王朗哪里懂啊!
那是一点不明白啊!
被曹丕一阵痛骂,也只能解释道:“陛下,这事…的确需要慢慢来才行。”
曹丕听得更怒。
慢慢来?
像是王朗这些人,的确能是慢慢来。
大不了那刘备打来的时候,他王朗投降就是了。
可对于曹丕,如何慢慢来。
眼下自家这头,钱都用不出去,兵马、粮草,都只能强征。
强征是什么意思?
说白了不就是抢么!
没办法,不钱只能用抢的…
然如此下去,人心渐渐失去,若说自己这头本来强势倒是也罢了,如今形式逆转,还是如此,只会自取灭亡!
于是看王朗不急不缓的架势,曹丕又是想骂了。
嘴正张开,忽然听外有人大声来报:“陛下!外头…钟相国来了。”
钟繇在曹操受封魏王时,便任魏国大理卿、相国等职,是以人常习惯称呼其为钟相国。
一听“钟相国”这个称呼,曹丕就知道是钟繇来了!
顿时大喜,一下站起,也管不到抨击王朗的事情了,连忙道:“竟是元常公回来了!”
“快!快快请他来见!”
王朗听得也是惊奇,旋即很快反应过来,这钟繇今天真是救了自己了。
只是…
潼关一破之后,就有传闻说,钟繇已经投了那邢道荣。
怎么这么长时间,才回来?
不过这念头他也只是一闪而过而已,钟繇的事情…和自己的关系不大,不必掺和在其中。
再看了眼曹丕,脸色丝毫不变,全是喜意,显然暂且是没有怀疑上钟繇,便更不会多说什么了。
正如王朗所想,曹丕听得钟繇回来,只是大喜。
见了钟繇入内,却叹:“元常公!你真回来了!”
“这些日子,总算是得了一个好消息了。”
难怪曹丕如此激动,正如他所言,这几日里,全是坏消息。
要不是就是谁跑了,要不就是哪里又乱了。
这钟繇回来,还真是一个好消息。
看看!
并不谁都在这危难时刻,弃朕而去不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