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禅位!!!
    …
    最近这段时间,后宫中的女人,全都纳闷不已!
    她们不知道,江鸿飞最近怎么回事,放着那些年轻貌美的女子不碰,而是天天跟自己的那些已经年过四十的妃嫔混在一起,天天陪她们打牌、听戏、追忆过往,有时候还会让她们中年轻一些的侍寝。
    不少年轻的女人担心江鸿飞改性了,喜欢上了熟女,进而为自己的未来,担心不已。
    江鸿飞的举止近来变得颇为异常,他不再沉迷于年轻貌美的妃嫔之间,反而对那些年岁渐长的后宫佳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并非是他性情大变,亦非新的癖好所驱,实则是因一个重大的决定正悄然酝酿。
    ——江鸿飞即将离开他一手建立的大元帝国,而此次远行,他并不打算带上那些陪伴他多年的老妃嫔们。
    或许有人心生疑惑,江鸿飞为何要舍弃他亲手建立的大元帝国,他又将去向何方?
    答案并不复杂,在这浩瀚的疆域之外,尚有无尽的未知与挑战等待着他。大元帝国的边界之外,尚有广袤的土地未被纳入版图,那里便是江鸿飞的下一个征途。
    这一决定的背后,隐藏着多重深邃的考量。
    首要之因,江鸿飞的子孙太多了,即便他已将皇子大陆细分为五百诸侯国,依旧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封地需求。家族内部的纷争与矛盾,如同暗流涌动,时刻威胁着大元帝国的稳定。
    再者,江鸿飞深谙国与国之间唯有利益,从无永恒友谊的真理。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里,要么大元帝国以雷霆万钧之势,震慑四方,让邻国闻风丧胆;要么便是在懈怠中被强敌侵扰,陷入无尽的战乱之中。
    历史上,那些曾经威胁中原的匈奴、突厥、回鹘,乃至远在天边的基辅罗斯、阿拉伯、天竺、西方诸国,无一不是虎视眈眈,伺机而动。
    江鸿飞深知,唯有主动出击,方能保得大元帝国万世太平。
    此外,大元帝国的军队中,异族将士的比例虽经多次调整,却依旧让江鸿飞不放心。
    关键,如何妥善安置那些立下赫赫战功的将领,成了大元帝国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刘邦的不留异姓王、朱元璋的火烧庆功楼、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
    江鸿飞不喜欢这几位的处理方式,他更倾向于刘秀与李世民对待功臣的宽仁之道。
    可刘秀对功臣的优待,虽让兄弟们得享荣华,却也滋生了世家大族的贪婪与腐败,最终侵蚀了东汉的根基。
    而李世民虽能善待功臣,维持君臣和谐,却也得益于他个人的卓越才能与将领们的自我约束。
    江鸿飞深知,自己虽能比肩甚至超越李世民,却无法保证自己的儿孙会怎么对待这些功臣。
    江鸿飞很担心,自己一旦离去,生性多疑的江修能否与功臣们和睦共处,是否会因猜忌而引发内乱,乃至葬送大元帝国。
    所以,江鸿飞决定效仿铁木真,率领所有隐患,继续向西开拓疆土。待到他们年迈力衰,或是心生厌倦之时,便在那遥远之地赐予他们封地与人口,让他们世代繁衍生息。
    这样一来,既解决了功臣安置的难题,又为大元帝国扫除了潜在的威胁。
    总之,江鸿飞决心彻底清理一切可能动摇大元帝国根基的隐患,旨在为后世子孙奠定一个坚不可摧的帝国基石。
    还有,他原计划携同所有宠妃远走高飞,誓言不让她们成为家族的累赘。
    然而,深思熟虑后,他意识到部分年岁已高的妃嫔,或无法承受旅途的艰辛。
    于是,他决定让这些佳人留在宫中,安享晚年,免受流离之苦。
    面对即将到来的离别,江鸿飞深知这一走,或许便是与这些曾深情相伴的女子的永诀。
    为了弥补这份遗憾,他特意预留了一月时光,与她们共度,企图在彼此心中镌刻下难以忘怀的温馨片段。
    在这段珍贵的光阴里,他们或笑或泣,共同编织着属于他们的美好记忆,以对抗即将来临的漫长别离。
    ……
    洪武二十七年五月一日,天际仿佛也笼上了一层阴霾,传来了令人心痛的讯息。
    大元帝国那位忠心耿耿、辅政二十九载的宰相王伦,骤然间因急病离世,享年五十九。
    江鸿飞闻讯,悲恸不已,视其为失去伊尹、管仲,遂下旨以国葬之荣,厚葬王伦,并追封为广德郡王,成为大元历史上首位异姓封王之殊荣。
    王伦的辞世,不仅是一位重臣的陨落,更是大元帝国权力格局的一次微妙变迁。
    谁将成为这庞大帝国第二任宰相,成为了朝野内外热议的焦点。
    野心勃勃之辈纷纷蠢蠢欲动,四处游说,企图攀上那权力的巅峰。
    然而,江鸿飞并未让这宰相之位悬空太久,他很快就任命了江修麾下的首席智囊陈康伯暂代其职,同时,又秘调遣陈遘入京,担任枢密使。
    紧接着,江鸿飞以雷霆万钧之势,对大元帝国进行了深度的人事调整,旨在巩固江修的权力基础,确保国家的稳定与发展。
    经过一番精心布局,江修一派势力大增,新组建的领导班子虽非尽为江修嫡系,却也多为拥护其统治之人。
    而那些能臣干将,如李纲、赵鼎等贤良之士,江鸿飞非但未动,反而加以保护,为江修留下了宝贵的政治资源。
    在这场权力洗牌中,江鸿飞展现出了他作为一代雄主的深谋远虑。
    他巧妙地将那些潜在的威胁、野心勃勃之徒,以及热衷党争之辈,安置于自己的行宫之中,担任行宫属官,表面上是以重用之名,实则是以防其在大元帝国中搅动风雨,破坏这来之不易的和平与繁荣。
    通过这次人事调整,大元帝国内部刚刚抬起头的党争之火被迅速扑灭,取而代之的是一批务实能干的官员,他们共同为国家的未来发展贡献力量。
    此时,人们方才恍然大悟,原来江鸿飞虽多年未曾直接涉足朝政,但他对帝国的掌控力从未减弱,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的法眼。他轻轻一挥手,便除去了帝国内部的种种隐患,为江修留下了一个稳固而强大的基业。
    关于江鸿飞即将御驾亲征西域的决定,更是引发了朝野上下的广泛议论。有人担忧此举过于穷兵黩武,认为大元帝国已足够强大,无需再对西域用兵;
    也有人主张斩草除根,以免西域诸国日后成为心腹大患;
    更有人提出以和平手段解决争端,避免不必要的战争损耗。
    然而,江鸿飞心意已决,他深知西域的突厥、匈奴等民族一旦强大,必将成为中原的威胁,因此决定亲自率军出征,彻底消除这一隐患。
    出征前夕,养心殿内,烛火摇曳,映照出江鸿飞与江修父子俩凝重的面容。
    江鸿飞目光深邃,缓缓开口,对即将肩负重任的江修进行着最后的教诲:“此番朕亲率五十万以异族为主的精锐远征,留下的军队,你务必维持现状,不得再行裁减。我大元疆土辽阔,需有足够的力量守护每一寸土地。”
    他语气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决,深怕年轻气盛、热衷于改革的江修会在自己离朝后,重蹈覆辙,削弱国防,导致不可挽回的危机。
    “吾儿,你需铭记,文化昌盛固然重要,但若轻视武备,忽视国防,无论是大元帝国,还是你个人,都将面临灭顶之灾。历史的教训,不可不察。”
    江修闻言,连忙躬身,声音坚定:“父皇教诲,儿臣定当铭记于心,誓保大元边疆安宁。”
    江鸿飞微微点头,但眼神中的忧虑并未完全消散,他继续语重心长地补充道:“国防,乃国家之锁钥,护国安民之根本。若无这把锁,外患内忧将如潮水般涌来,侵蚀我大元基业。你需明白,经济发展与军事强盛并行不悖,唯有两者兼顾,方能确保国家长治久安。”
    说到这里,他停顿片刻,似是在回忆往昔,又似是在警醒未来:“赵宋之覆辙,历历在目。他们因重文轻武,终至国破家亡,皇族流离失所。这样的悲剧,我们绝不能让它在大元重演。”
    江修闻言,心中一凛,父皇的话语如重锤击心,让他深刻意识到军事力量的重要性。他沉声道:“父皇放心,儿臣定当大力发展国防,绝不让大元重蹈赵宋覆辙。”
    见江修态度坚决,江鸿飞心中的大石稍落,他轻轻抚摸着身下的龙椅,眼神复杂:“这把椅子,是权力的象征,也是无数人心中的欲望所在。为了它,人们可以做出任何想象不到的事情。兄弟阋墙、父子反目、君臣相争……这一切,都曾在历史上演过。”
    他目光如炬,直视江修,语气中带着一丝严厉:“你若不能掌握绝对的武力,这样的悲剧,难保不会在你身上重演。记住,武力不仅是抵御外敌的盾牌,更是稳固内部秩序的利剑。”
    江修闻言,不禁汗流浃背,父皇的话语如同警钟长鸣,让他彻底清醒了过来。
    他深知,父皇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历史上的种种悲剧,无一不在警示着他。
    他暗暗发誓,定要吸取前朝教训,守护好大元的每一寸土地。
    见江修已经彻底领悟了军事力量的重要性,江鸿飞的神色缓和了许多。他轻声道:“朕此次远征,将隐患尽数带走,留给你的,都是忠心耿耿、能征善战的老将。刘锜、吴璘、杨沂中、李显忠等人,皆是你可倚重的臂膀。朕的那些老兄弟能力虽差了些,但胜在忠心耿耿,你要善待他们,善用他们。”
    江修闻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父皇这是在为他铺路搭桥,为他留下了一支忠诚可靠的军队。
    他感激涕零地应道:“父皇放心,儿臣定当不负所望,重用这些老将,共同守护大元的安宁。”
    江鸿飞微微颔首,语重心长地道:“将领之力,固然重要,但我大元军威震四海,其根源在于监军制度之严密。你需深知,完善的监军体系,乃我大元军纪严明、战无不胜之基石。望你日后能对此倾注心血,确保监军系统稳固如山,则大元军心自稳。”
    江修曾在军中历练数载,且身居监军之职,对其中奥妙自是了然于胸,所以他毫不犹豫地拱手答道:“父皇教诲,儿臣铭记于心。”
    言毕,江鸿飞话锋一转,谈及治国用人之道:“我儿须记,治国如烹小鲜,用人更需慧眼识珠。不避人短,不掩人长,方能人尽其才。世间无完人,唯有善用其长,方能成大事。”
    江修闻言,心中泛起波澜。
    已经获得燕青支持掌握了锦衣卫的江修知道,宫中暗流涌动,大臣们或忠或奸,难以一概而论。他父皇此言,无疑是在提醒他,要时刻保持清醒,不被表象所惑。
    他沉思片刻,方道:“父皇所言极是,儿臣定当谨遵教诲,用心识人,用心用人。”
    江鸿飞满意地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我儿还需明白,治国之道,在于平衡。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对于那些虽有瑕疵,但于国有功之臣,当宽严相济,以观其变。至于那些贪赃枉法之徒,虽不可姑息,但亦需讲究策略,以免打草惊蛇。”
    江修听得入神,父皇的每一句话都如同重锤击在他的心坎上。他深知,自己即将肩负起治理国家的重任,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和警惕。
    “父皇放心,儿臣定当谨言慎行,不负所托。”他坚定地说道。
    江鸿飞见状,微微一笑,继续说道:“我儿还需注意,自古以来,君主之难,在于如何驾驭群臣。刘备之所以能让蜀汉人才济济,皆因他能放手让臣子施展才华;而诸葛亮虽智计无双,却因事事亲力亲为,导致蜀汉后期人才凋零。我儿当以此为鉴,学会放权于臣,让大元之才人尽其用。”
    江修深知,治国理政非一人之力所能及。唯有广开才路,方能确保大元长治久安。
    “父皇英明,儿臣定当虚心学习,广开才路。”他恭敬地答道。
    江鸿飞见儿子已有所悟,心中甚慰。他继续说道:
    “儿啊,切记,在这繁华背后,暗流涌动。你需时刻警惕,不仅是朝堂上的风云变幻,连至亲信使与后宫佳丽,亦不可全然信赖。每一步棋局,皆需深思熟虑,密谈之时,防身立命,亲卫如影随形,十丈之内,护卫周全。
    街市喧嚣,需敏锐捕捉每一丝不安的预兆,预见危机,方能化险为夷。逃生之路,铭记于心,非止一条,危急关头,择机而遁。宫墙之内,亦非安乐窝,安不忘危,方能长存。
    另,宫门快马待命,城门鞍枪林立,以备不时之需。一旦风云变色,即刻策马扬鞭,远离是非之地,犹豫即是死亡之邀。
    饮食起居,亦需节制,酒不贪杯,食不过量,以保清明之心,应对万变。”
    江鸿飞之言,如晨钟暮鼓,令江修恍然大悟,何为帝王孤独。
    此刻,他深知父皇传位之意,更感念其拳拳爱子之心,超越了对江山的挂念。
    这份深情,让江修泪湿衣襟,誓以毕生之力,守护并传承这份沉甸甸的江山,不负父皇厚望,让大元帝国在他手中,续写辉煌篇章。
    该交代的,全都交代下去了之后,江鸿飞突然说道:“你准备准备登基罢。”
    江修听言,一脸难以置信!!!
    江修以为,江鸿飞只是要立他为储君,让他监国。万没想到,江鸿飞竟然要直接禅位给他!!!
    反应了好半晌,江修才五体投地道:“诺。”
    ……
    (本章完)

章节目录

仙侠版水浒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任鸟飞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任鸟飞并收藏仙侠版水浒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