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方!”等到方言刚到华夏中医研究院,就听到有人叫他。
方言停下车一转头,就看到孟济民这小子。
他换了一身新衣服,梳着个大背头带着金丝眼镜,非常骚包的站在不远处。
“你来这么早?”方言看了一眼手表,对着他问道。
孟济民说道:
“我这里隔得近嘛,吃完饭遛个弯儿就过来了。”
方言看了看周围:
“其他人呢?”
孟济民同样瞄了一眼手表,说道:
“还有半个小时呢,他们比我们还近,到点来都没事儿。”
方言点点头说道:
“我先去放车马上回来。”
接着他开到车棚里把车放好,然后拿着自己带的油纸从车棚里走了出来。
看到方言手里装油纸的文件袋,孟济民问道:
“你手里拿的什么东西?”
方言扬了扬文件袋:
“油纸,我在家里写了一部分《中药炮制学》的总论。”
大概是没想到方言居然提前就写上了,他好奇的问道:
“总论是什么?”
方言解释道:
“这里面主要是讲述中药炮制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技能的梗概,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方法。”
“基本上我一个人就能完成,不需要制图,也不需要其他人支援。”
“剩下团队需要做的是各论,也就是按照药用部分分类,在《中药炮炙经验集成》收罗的中药名单基础上,再添加药材,详细列举古今炮制方法,饮片性状。”
“然后还会联系正在编写的《华夏药典》做统一的药物质量标准。”
“最后最重要的列举古今临床运用医案,并说明出处。”
孟济民张了张嘴皱起眉头:
“我们工作量听着好大啊!?”
方言笑道:
“工作量不大,能让这么多人来吗?”
说罢拍了拍他肩膀:
“不过你只是负责制图,其他都不用担心,其他的人都由程老安排。”
接着孟济民又问道:
“那作为主要作者,你在团队里还负责什么不?”
方言想了想说道:
“负责统筹调度大家的工作,制定书籍大纲,尽量配合大家做到专业化。”
“这次著书编撰小组,我是组长。”
孟济民听到后,说道:
“这么说起来,研究员都得听你的?”
方言说道:
“也不都是研究员,还有教学经验的高校老师,在校大学生,他们都是编写教材的主力人员,这本书要求很高,离不了他们。”
孟济民惊讶的说道:
“也就是说……还没读大学,先把大学老师和学长给使唤上了?”
方言耸了耸肩:
“嗯,要这么理解,其实也可以。”
孟济民忍不住竖起大拇指:
“我滴个怪怪,也就是你了,其他人根本不可能有这种机会。”
“都是程老给面子。”方言说道。
孟济民笑道:
“谦虚了不是……”
“方言同志?”就在这时候,方言听到一旁有人在叫他。
方言循声看去,发现原来是上次在隔壁针灸医院见过的王玉川教授的学生们,方言当时还和他们套了近乎,打听到他们每个人的名字。
上次程老说让他们过来帮自己,没想到这下一次性来了三个。
另外他们身边还有个不认识的女学生。
方言先对着认识的人招呼道:
“谢春荣同学,赵庆凯同学,陈文伟同学,还有这位……”
“苏悦。”那个带着厚重眼镜片的短发女生,对着方言伸出了手。
方言点点头,和她握了握,自我介绍道:
“方言。”
接着一旁的孟济民也和几人认识了一下。
和孟济民不一样,这四个人已经从王玉川教授那里知道,这次著书编撰小组的组长就是方言。
方言也看出来了,之前那几个人里,也就来了三个看起来比较好管的,那些不好管的王玉川根本没有叫过来,反倒是让一个方言没见过的女生过来了。
这应该就是程老担心人不好管,让王玉川教授先筛选了一遍。
这点就可以看出,老程头虽然套路多,但是办事儿还是挺靠谱的。
几个人在一起闲聊了一会儿,程老和王玉川教授,带着另外几个人过来了。
其中还包括了上午来通知方言的罗回春。
程老把所有人召集在了一起,然后先互相介绍了一下。
第一就是先介绍他自己,他作为这个项目的负责人和发起人,大家都认识,也就简单的介绍了一下。
然后就是介绍方言。
程老先简单说了下方言去的成就,然后就是说他在小组中的职权地位。
他是这本《中药炮制学》的主要作者,也是著书编撰小组组长。
同时也兼任,中药临床专家,古籍资料顾问。
接下来介绍的是研究院这边的中药科研人员,一个是熟悉的罗回春另一个是一名叫印房山的中年人,经过程老介绍,方言才知道,他们之前都是中药研究室的人,对于各种中药性质知道的很清楚,印房山还是和屠女士一样,参与过《中药炮炙经验集成》书籍的编撰的人,可以说经验丰富。
再然后就是药材制图师,孟济民。
他属于是下级单位调来的人员,但是师承很牛逼,给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接着就是对教材做反馈的高校师生。
这都是方言熟人,也就是王玉川教授和他的四个学生。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是负责和《华夏药典》编撰小组沟通的人。
经过程老介绍,这位叫时振声。
听到这名字,方言觉得耳熟,想起来好像也是个牛人。
接着听程老说,这位也是程老的老乡,是《燕京中医》编委、《中医研究》编委、《仲景学术与临床》杂志编委,另外还是西苑医院的主任医师。
最重要的是《华夏药典》编撰小组里有他几个师兄弟。
另外这位老哥的师父就牛了。
那是未来第一届中医研究生班倡办发起人岳美中。
岳美中一生非常注重培养后学,门人弟子众多,有岳沛芬、陈可冀、王国三、王占玺、李春生、江幼李,都是方言上学时候能叫上名头的知名中医。
算起来前世方言大学里的那个老教授,还是这位时医生的师弟呢。
想到这里,方言终于记起来时振声是谁了。
他是位写书大佬,著作极多,有:《伤寒论串解》、《外感热病证治要义》、《肾炎的中医证治要义》、《时门医述》、《中医诊断和辨治纲要》(日文版)、《时氏肾脏病学》等书,。
同时参与编著了《实用中医内科学》、《现代中医内科学》、《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中医疾病鉴别诊断学》、《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等大型中医学术著作。
要不说人脉很重要呢,这一大团关系网也就只有程老能捋出来了。
方言都没想到,老程头给小组配置这么高,称得上是卧虎藏龙了。
方言停下车一转头,就看到孟济民这小子。
他换了一身新衣服,梳着个大背头带着金丝眼镜,非常骚包的站在不远处。
“你来这么早?”方言看了一眼手表,对着他问道。
孟济民说道:
“我这里隔得近嘛,吃完饭遛个弯儿就过来了。”
方言看了看周围:
“其他人呢?”
孟济民同样瞄了一眼手表,说道:
“还有半个小时呢,他们比我们还近,到点来都没事儿。”
方言点点头说道:
“我先去放车马上回来。”
接着他开到车棚里把车放好,然后拿着自己带的油纸从车棚里走了出来。
看到方言手里装油纸的文件袋,孟济民问道:
“你手里拿的什么东西?”
方言扬了扬文件袋:
“油纸,我在家里写了一部分《中药炮制学》的总论。”
大概是没想到方言居然提前就写上了,他好奇的问道:
“总论是什么?”
方言解释道:
“这里面主要是讲述中药炮制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技能的梗概,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方法。”
“基本上我一个人就能完成,不需要制图,也不需要其他人支援。”
“剩下团队需要做的是各论,也就是按照药用部分分类,在《中药炮炙经验集成》收罗的中药名单基础上,再添加药材,详细列举古今炮制方法,饮片性状。”
“然后还会联系正在编写的《华夏药典》做统一的药物质量标准。”
“最后最重要的列举古今临床运用医案,并说明出处。”
孟济民张了张嘴皱起眉头:
“我们工作量听着好大啊!?”
方言笑道:
“工作量不大,能让这么多人来吗?”
说罢拍了拍他肩膀:
“不过你只是负责制图,其他都不用担心,其他的人都由程老安排。”
接着孟济民又问道:
“那作为主要作者,你在团队里还负责什么不?”
方言想了想说道:
“负责统筹调度大家的工作,制定书籍大纲,尽量配合大家做到专业化。”
“这次著书编撰小组,我是组长。”
孟济民听到后,说道:
“这么说起来,研究员都得听你的?”
方言说道:
“也不都是研究员,还有教学经验的高校老师,在校大学生,他们都是编写教材的主力人员,这本书要求很高,离不了他们。”
孟济民惊讶的说道:
“也就是说……还没读大学,先把大学老师和学长给使唤上了?”
方言耸了耸肩:
“嗯,要这么理解,其实也可以。”
孟济民忍不住竖起大拇指:
“我滴个怪怪,也就是你了,其他人根本不可能有这种机会。”
“都是程老给面子。”方言说道。
孟济民笑道:
“谦虚了不是……”
“方言同志?”就在这时候,方言听到一旁有人在叫他。
方言循声看去,发现原来是上次在隔壁针灸医院见过的王玉川教授的学生们,方言当时还和他们套了近乎,打听到他们每个人的名字。
上次程老说让他们过来帮自己,没想到这下一次性来了三个。
另外他们身边还有个不认识的女学生。
方言先对着认识的人招呼道:
“谢春荣同学,赵庆凯同学,陈文伟同学,还有这位……”
“苏悦。”那个带着厚重眼镜片的短发女生,对着方言伸出了手。
方言点点头,和她握了握,自我介绍道:
“方言。”
接着一旁的孟济民也和几人认识了一下。
和孟济民不一样,这四个人已经从王玉川教授那里知道,这次著书编撰小组的组长就是方言。
方言也看出来了,之前那几个人里,也就来了三个看起来比较好管的,那些不好管的王玉川根本没有叫过来,反倒是让一个方言没见过的女生过来了。
这应该就是程老担心人不好管,让王玉川教授先筛选了一遍。
这点就可以看出,老程头虽然套路多,但是办事儿还是挺靠谱的。
几个人在一起闲聊了一会儿,程老和王玉川教授,带着另外几个人过来了。
其中还包括了上午来通知方言的罗回春。
程老把所有人召集在了一起,然后先互相介绍了一下。
第一就是先介绍他自己,他作为这个项目的负责人和发起人,大家都认识,也就简单的介绍了一下。
然后就是介绍方言。
程老先简单说了下方言去的成就,然后就是说他在小组中的职权地位。
他是这本《中药炮制学》的主要作者,也是著书编撰小组组长。
同时也兼任,中药临床专家,古籍资料顾问。
接下来介绍的是研究院这边的中药科研人员,一个是熟悉的罗回春另一个是一名叫印房山的中年人,经过程老介绍,方言才知道,他们之前都是中药研究室的人,对于各种中药性质知道的很清楚,印房山还是和屠女士一样,参与过《中药炮炙经验集成》书籍的编撰的人,可以说经验丰富。
再然后就是药材制图师,孟济民。
他属于是下级单位调来的人员,但是师承很牛逼,给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接着就是对教材做反馈的高校师生。
这都是方言熟人,也就是王玉川教授和他的四个学生。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是负责和《华夏药典》编撰小组沟通的人。
经过程老介绍,这位叫时振声。
听到这名字,方言觉得耳熟,想起来好像也是个牛人。
接着听程老说,这位也是程老的老乡,是《燕京中医》编委、《中医研究》编委、《仲景学术与临床》杂志编委,另外还是西苑医院的主任医师。
最重要的是《华夏药典》编撰小组里有他几个师兄弟。
另外这位老哥的师父就牛了。
那是未来第一届中医研究生班倡办发起人岳美中。
岳美中一生非常注重培养后学,门人弟子众多,有岳沛芬、陈可冀、王国三、王占玺、李春生、江幼李,都是方言上学时候能叫上名头的知名中医。
算起来前世方言大学里的那个老教授,还是这位时医生的师弟呢。
想到这里,方言终于记起来时振声是谁了。
他是位写书大佬,著作极多,有:《伤寒论串解》、《外感热病证治要义》、《肾炎的中医证治要义》、《时门医述》、《中医诊断和辨治纲要》(日文版)、《时氏肾脏病学》等书,。
同时参与编著了《实用中医内科学》、《现代中医内科学》、《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中医疾病鉴别诊断学》、《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等大型中医学术著作。
要不说人脉很重要呢,这一大团关系网也就只有程老能捋出来了。
方言都没想到,老程头给小组配置这么高,称得上是卧虎藏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