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裴元的大豆攻略
第361章 裴元的大豆攻略
裴元带着手下们轻装急进,这次回京虽然不比上次那么匆忙,但也只是多了一天,就赶回了京城。
等裴元回了智化寺,陈头铁连忙来见。
询问之后得知,他不在的这段时间,李士实来了几次,魏讷、萧韺也都上门来寻过,不过都被裴千户去山东查案搪塞过去了。
陈头铁还说了另外一个消息,“要转任山东巡抚的王敞已经回京了,他要交接的事情不少,还得在京城待几天。”
“王敞特意提醒卑职,等千户回来了,就让人去通知他。”
“今天累了,明天再说吧。”因着王敞,裴元想起山东的事情,于是向陈头铁问道,“朝廷关于清剿罗教的旨意出来了吗?”
陈头铁道,“已经出来了!有三河驿的案子在前,朝廷上下行动的很利索。”
说完,陈头铁偷偷的看了四周一眼,低声询问道,“卑职要不要去山东做些准备了?”
裴元扫了他一眼,没好气道,“急什么,喝了老子的喜酒再去。”
又道,“急也没用,总得让他们先热热场子吧。最后能借题发挥到什么程度,还得看王敞那边的配合。”
这次去山东,要解决的事情还真不少。
裴元掰着手指头盘算了一下。
建立罗教是一件;搜刮能爆破这届科举的人才是一件;解决德王和鲁王的麻烦算一件;瘫痪掉山东都指挥使司算一件;边缘化山东备倭都司,甚至将他们赶到海上算一件;建立筹划中的“中豆油集团”算一件,嗯,“南油”且不提,至少要把“北油”的框架建起来。
只要能顺利达成这些目的,寡人就可以安心的坐看威武大将军朱寿和朝臣们之间的博弈了。
裴元现在离京前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把自己的纳妾礼给办了。
这倒不是裴千户沉迷后宫,昏聩好色,主要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把相关人等聚一聚,进行后续的工作安排。
山东和北京离得虽然近,但有些事情得提前打好招呼,不然一旦应对失措,再想补救就要费更大的力气了。
未来的这半年可不平静。
朝臣们在干掉了刘瑾后,自以为把朱厚照吃的死死的。
但是人家朱厚照是什么妖孽?
等陆太监带着大军和诸多猛将班师回朝后,朱厚照直接现场认儿子,还认了一大堆。
朱厚照新认的这帮干儿子,本身就是功臣大将。不少人刚刚立功封伯封侯,官职地位也基本都在高阶之列。
朱厚照还亲口许诺,让他们可以对外自称“皇庶子”。
这强力手腕下,可以说京军和边军一夜之间就变了天。
经过这波并购重组,朱厚照直接成了朱元璋和朱棣之外,最有实权的大明天子。
可以说,一波操作,直接把内阁秀麻了。
他们的政治谋算,在朱厚照这单刀直入的阳谋之下,如同摧枯拉朽一般。
与朱厚照的犀利操作相比,文官们多年来一点点解除天子兵权的努力,看上去那么可笑。
这也是裴元一直没在那些“义子团”身上费心的原因。就算以裴元之能,面对这缔结的超强羁绊,也有些头大。
而且从裴元的本心来说,也没打算搅黄了这件事。
如今的大明,想要凝聚出一支强大的军队,对达虏迎头痛击,唯一能做成此事的,只有朱厚照。
不管是出于公义,还是出于私心,在应州之战前,裴元都没有给天子扯后腿的必要。
裴元又问了陈头铁一些琐事,才回了自己的院落休息。
等到第二日裴元睡醒,陈头铁就来回禀,说是王敞一早就来了。
裴元对自己手下品阶最高的马仔很是重视,正经的换好了衣衫,才去让人把他带进来。
王敞见到裴元很是高兴,两人寒暄见礼后。
王敞就对裴元感叹道,“当初千户对卑职的许诺言犹在耳,不想这么快就加了右都御史,还出巡一方,这会儿想来甚是唏嘘。”
裴元笑道,“好好做事,以后文渊阁里,未必没有你的座次。”
王敞连连摇手,“不敢想不敢想。”
他是真不敢想。
王敞的资历太过单薄。
他的科考功名,位在末等。身材又矮小单薄,缺少仪态。最主要的是,他的官场履历全是黑点,根本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政绩。再加上刘瑾阉党的身份,基本上可以宣告他的政治前途已经终结了。
王敞这次能够出任山东巡抚,很大程度上也是对他交出南京兵部的弥补。
在政治语言上,基本上可以视作平安落地前的过度了。
裴元也没再多说什么,王敞的单薄履历和政治污点在特殊的时候,就可能成为一个优势。
裴元也不和王敞客套,直接了当的就说了罗教的事情。
包括罗教的起因,以及自己后续的一些筹划。
有些事情裴元说的没有那么细,但是王敞听来仍旧觉得心惊肉跳。
如果按照裴元的计划顺利实施,又有他这个山东巡抚在官面上配合,那么短时间内出现一个庞大的地下组织,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至于裴元建立大豆经济体的事情,王敞更是能帮上不少的忙。
山东和河南本就是这个时代的大豆主产区。
大豆的种植的事情,以后可以由被罗教控制的百姓来做。至于其他那些不肯入教,又不懂事的想种大豆的人,陈头铁和王敞可以密切配合,力劝他们改种其他主粮。
既然说起罗教的事情,裴元也把陈头铁叫了进来。
王敞想了一会儿,询问道,“等下官到了山东,再理清官场的头绪,只怕已经错过今年的种植了,如此一来,怕是要耽误一年了。”
裴元对这个也有过考虑,当即说道,“无妨,到时候可以让陈头铁以整合现有资源为主。我这次去前线,意外发现一个天赐良机。”
裴元说着,把前线出现巨大浪费的事情,对两人讲了一遍。
王敞和陈头铁听了都满是疑惑。
这算什么良机?
好像也看不出有什么机会,能从中获利吧。
裴元也不瞒着这两个心腹,把自己的猜测也讲了一番,“我怀疑户部的人在故意做局,想要掏空太仓。”
“如果我没猜测的话,这次户部的军费应该是大量的流入了地方豪强的手中,让他们将积压的粮食兑换成了白银,民间的积蓄仍旧比较丰盈。”
“我这一路行来,发现今年的年景不错。各地的春耕进行的有条不紊,就连雨水也比较丰沛,今年应该是个大丰之年。”“按照以往的惯例,发生战乱之后,朝廷是要大规模为农户免税的。”
“可是今年的情况却有些不同。霸州军前期的流窜固然造成了很大的损害,但是随着霸州军的壮大,他们也陷入了体量麻烦之中。”
“如果霸州军进攻小的村镇,他们收获的钱粮,可能还没有他们付出的钱粮多。所以只要我们查阅邸报,就能轻易的发现,霸州军后期的进攻以是城市为主的。”
“但是城市里的人是不种田的,市民无田,乡民有田。霸州军的进攻,并未影响到农业的生产。”
裴元给两人总结了一下,“也就是说,霸州军抢的是钱,而朝廷免得是粮。”
大明本就从商税上拿不到多少,自然免无可免。
至于霸州军抢的钱有一大块流向哪里了,暂时还不好展开细说,陈头铁倒是知道一点。
王敞听裴元说的这么明白了,也有些若有所思。
裴元继续道,“霸州叛乱寻日之间就能平定,今年粮食丰熟,又有朝廷免掉的税赋,本该是一个普天欢喜的好年景。”
“可是百姓本就有些粮食盈余,又同时赶上丰年和免税,势必会导致民间粮食的总量暴涨。”
陈头铁听了愣愣的问道,“这不是好事吗?”
裴元答道,“百姓们自耕自种,自纺自织,除了必要的口粮,其他的粮食都需要用钱来体现其价值,进行交易的折算。”
“可现在粮食更多了,钱却更少了,势必会让粮食的价格出现崩塌式下跌。”
“与此同时,朝廷少了这一块巨大的税赋收入,将会让太仓中的钱粮枯竭的更快。”
“这场平叛,很有可能会成为一个巨大的金融陷阱。朝廷会变得很贫穷,百姓会变得更贫穷。而那些张弓拉箭的人,已经靠着瓜分的那两百万两白银,将粮食在高位套现。”
王敞和陈头铁都听的目瞪口呆。
王敞吃惊的向裴元问道,“千户是怎么发现这个问题的?”
裴元淡定答道,“因为户部超额的向前线供应了粮食。”
“那些大头兵以往能吃饱都得感恩戴德了,我大明什么时候打过这么富裕的仗?所以我断定他们必然另有谋划。”
“以此为基础审视此事,结果自然就不难猜了。”
王敞听了裴千户的话,以此为逻辑梳理此事。
起因:裴千户觉得户部是坏人。
结论:他们通过一系列繁复手段,谋划了一个惊天阴谋,目的是掏空太仓银,同时放大粮贱钱贵的杠杆,然后利用朝廷和百姓的窘迫,达成不可告人的目的。
靠!
这踏马是什么魔鬼推导?
陈头铁不知道这件事会造成什么影响,关注的结果就比较实际,“所以,千户,咱们能得到什么好处呢?”
裴元道,“当然有好处。”
“大豆是用来卖钱的,我们可以将其视作经济作物。如果我们的教众大量种植大豆,就能躲避开这次粮价暴跌的危机,让教众减少损失。这能让罗教赢得广泛的拥护,也可以让教众们更加死心塌地的绑在咱们的战车上。”
“等到我们用大豆获利之后,也可以趁着粮贱大量囤积粮食。如果我猜的不错的话,那些在高位把粮食套现的人,会趁着粮价崩塌大量吃进。等到市面的粮食吃的差不多了,他们就该引爆太仓的那颗雷了。”
裴元已经大致能设想到几种方式了。
最简单的就是找几股鞑靼人从多个方向寇边,营造出大举入侵的假象。
朝廷在免了大笔的粮税之后府库空虚,想要集结兵马抵御,就得有钱粮。那时候要么就反悔加征税赋,要么就拿出更多的白银从市面上收购粮食。
第一种方式会让民怨沸腾,承受了加征税款的底层农民,会更加的困苦。
若是采取第二种方式,那些在已经在低位完成吸纳的豪绅们,就可以趁机把粮价炒高,抽干大明府库的白银,然后一股作气,引爆下一个危机。
朝廷能获取白银的途径有限,最终剑指的目标,并不难猜。
裴元想了想,对陈头铁道,“对了,我还有件大事要你去做。”
陈头铁连忙道,“千户尽管吩咐。”
裴元道,“现在前线积压的粮食、马料很多。我打算去游说户部侍郎王琼,等到击败霸州军后,将那些多余的物资折价抛售,免得平白腐烂毁弃。”
“那个王琼是懂得经济之道的,一定会支持我的想法。”
裴元略一沉吟,也不避着王敞,说道,“加上这次霸州军送来的钱,我这里已经有十四万两现银。你去天津卫把寄身在那里的两百徐州兵唤来,然后带着这些钱,去湖广前线参与这次收购。”
“陆訚和咱们的关系紧密,我会给他去封信,他会帮你们的。”
陈头铁吃了一惊,“十四万两银子,那得买多少粮食?”
裴元说道,“咱们不买粮食,只买喂马的豆料。”
粮食在这个时代也算财产的一种,等到班师回朝的时候,肯定会被各路军头贪墨许多。
但是前线的物资实在太多了,按照历史记载,户部侍郎王琼跑去抛售多余的军资,光是被祸祸完的干草豆料,就卖了二十六万两白银。
陈头铁听说有提督军务太监帮忙,倒是松了口气,“那也能买不少大豆吧,光靠咱们那点人,恐怕也不好运回来。”
陈头铁还有句话没说。
现在裴元在北京的局面刚刚铺开,对山东的拓展也停留在ppt阶段,就算是他们把那些大豆运回来,连存放的地方都没有。
哪怕那些大豆有很不错的折价,恐怕也会成为巨大的负担。
裴元笑了笑,平静的说道,“不必运回来。等你们买下大豆,就立刻组织车队,把那些大豆运往河南,然后以低于市面价格进行抛售。”
“以我的估算,朝廷为了尽快解决那些积压的军资,我们拿货的价格应该在市价的八成左右。”
“先是以市价的九成抛,价钱砸下来就八成抛,八成抛完了七成抛。”
陈头铁疑惑的说道,“那咱们不就赔钱了吗?”
裴元道,“赔钱也抛,哪怕抛到大豆价钱的三成,只要有人买,你也卖给他!”
陈头铁听得头皮发麻,这可都是真金白银的钱啊!
而且还是裴元自己的钱。
王敞也皱起了眉头。
这些虽然不是他王敞的钱,可是裴元如此作为,这是昏君之相啊!
他身为老臣,不能不规劝一番。
于是王敞忍不住问道,“那要抛到什么时候?”
裴元平静的说道,“抛到河南各府的百姓改种粮食,你们就可以回来了。”
(本章完)
裴元带着手下们轻装急进,这次回京虽然不比上次那么匆忙,但也只是多了一天,就赶回了京城。
等裴元回了智化寺,陈头铁连忙来见。
询问之后得知,他不在的这段时间,李士实来了几次,魏讷、萧韺也都上门来寻过,不过都被裴千户去山东查案搪塞过去了。
陈头铁还说了另外一个消息,“要转任山东巡抚的王敞已经回京了,他要交接的事情不少,还得在京城待几天。”
“王敞特意提醒卑职,等千户回来了,就让人去通知他。”
“今天累了,明天再说吧。”因着王敞,裴元想起山东的事情,于是向陈头铁问道,“朝廷关于清剿罗教的旨意出来了吗?”
陈头铁道,“已经出来了!有三河驿的案子在前,朝廷上下行动的很利索。”
说完,陈头铁偷偷的看了四周一眼,低声询问道,“卑职要不要去山东做些准备了?”
裴元扫了他一眼,没好气道,“急什么,喝了老子的喜酒再去。”
又道,“急也没用,总得让他们先热热场子吧。最后能借题发挥到什么程度,还得看王敞那边的配合。”
这次去山东,要解决的事情还真不少。
裴元掰着手指头盘算了一下。
建立罗教是一件;搜刮能爆破这届科举的人才是一件;解决德王和鲁王的麻烦算一件;瘫痪掉山东都指挥使司算一件;边缘化山东备倭都司,甚至将他们赶到海上算一件;建立筹划中的“中豆油集团”算一件,嗯,“南油”且不提,至少要把“北油”的框架建起来。
只要能顺利达成这些目的,寡人就可以安心的坐看威武大将军朱寿和朝臣们之间的博弈了。
裴元现在离京前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把自己的纳妾礼给办了。
这倒不是裴千户沉迷后宫,昏聩好色,主要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把相关人等聚一聚,进行后续的工作安排。
山东和北京离得虽然近,但有些事情得提前打好招呼,不然一旦应对失措,再想补救就要费更大的力气了。
未来的这半年可不平静。
朝臣们在干掉了刘瑾后,自以为把朱厚照吃的死死的。
但是人家朱厚照是什么妖孽?
等陆太监带着大军和诸多猛将班师回朝后,朱厚照直接现场认儿子,还认了一大堆。
朱厚照新认的这帮干儿子,本身就是功臣大将。不少人刚刚立功封伯封侯,官职地位也基本都在高阶之列。
朱厚照还亲口许诺,让他们可以对外自称“皇庶子”。
这强力手腕下,可以说京军和边军一夜之间就变了天。
经过这波并购重组,朱厚照直接成了朱元璋和朱棣之外,最有实权的大明天子。
可以说,一波操作,直接把内阁秀麻了。
他们的政治谋算,在朱厚照这单刀直入的阳谋之下,如同摧枯拉朽一般。
与朱厚照的犀利操作相比,文官们多年来一点点解除天子兵权的努力,看上去那么可笑。
这也是裴元一直没在那些“义子团”身上费心的原因。就算以裴元之能,面对这缔结的超强羁绊,也有些头大。
而且从裴元的本心来说,也没打算搅黄了这件事。
如今的大明,想要凝聚出一支强大的军队,对达虏迎头痛击,唯一能做成此事的,只有朱厚照。
不管是出于公义,还是出于私心,在应州之战前,裴元都没有给天子扯后腿的必要。
裴元又问了陈头铁一些琐事,才回了自己的院落休息。
等到第二日裴元睡醒,陈头铁就来回禀,说是王敞一早就来了。
裴元对自己手下品阶最高的马仔很是重视,正经的换好了衣衫,才去让人把他带进来。
王敞见到裴元很是高兴,两人寒暄见礼后。
王敞就对裴元感叹道,“当初千户对卑职的许诺言犹在耳,不想这么快就加了右都御史,还出巡一方,这会儿想来甚是唏嘘。”
裴元笑道,“好好做事,以后文渊阁里,未必没有你的座次。”
王敞连连摇手,“不敢想不敢想。”
他是真不敢想。
王敞的资历太过单薄。
他的科考功名,位在末等。身材又矮小单薄,缺少仪态。最主要的是,他的官场履历全是黑点,根本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政绩。再加上刘瑾阉党的身份,基本上可以宣告他的政治前途已经终结了。
王敞这次能够出任山东巡抚,很大程度上也是对他交出南京兵部的弥补。
在政治语言上,基本上可以视作平安落地前的过度了。
裴元也没再多说什么,王敞的单薄履历和政治污点在特殊的时候,就可能成为一个优势。
裴元也不和王敞客套,直接了当的就说了罗教的事情。
包括罗教的起因,以及自己后续的一些筹划。
有些事情裴元说的没有那么细,但是王敞听来仍旧觉得心惊肉跳。
如果按照裴元的计划顺利实施,又有他这个山东巡抚在官面上配合,那么短时间内出现一个庞大的地下组织,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至于裴元建立大豆经济体的事情,王敞更是能帮上不少的忙。
山东和河南本就是这个时代的大豆主产区。
大豆的种植的事情,以后可以由被罗教控制的百姓来做。至于其他那些不肯入教,又不懂事的想种大豆的人,陈头铁和王敞可以密切配合,力劝他们改种其他主粮。
既然说起罗教的事情,裴元也把陈头铁叫了进来。
王敞想了一会儿,询问道,“等下官到了山东,再理清官场的头绪,只怕已经错过今年的种植了,如此一来,怕是要耽误一年了。”
裴元对这个也有过考虑,当即说道,“无妨,到时候可以让陈头铁以整合现有资源为主。我这次去前线,意外发现一个天赐良机。”
裴元说着,把前线出现巨大浪费的事情,对两人讲了一遍。
王敞和陈头铁听了都满是疑惑。
这算什么良机?
好像也看不出有什么机会,能从中获利吧。
裴元也不瞒着这两个心腹,把自己的猜测也讲了一番,“我怀疑户部的人在故意做局,想要掏空太仓。”
“如果我没猜测的话,这次户部的军费应该是大量的流入了地方豪强的手中,让他们将积压的粮食兑换成了白银,民间的积蓄仍旧比较丰盈。”
“我这一路行来,发现今年的年景不错。各地的春耕进行的有条不紊,就连雨水也比较丰沛,今年应该是个大丰之年。”“按照以往的惯例,发生战乱之后,朝廷是要大规模为农户免税的。”
“可是今年的情况却有些不同。霸州军前期的流窜固然造成了很大的损害,但是随着霸州军的壮大,他们也陷入了体量麻烦之中。”
“如果霸州军进攻小的村镇,他们收获的钱粮,可能还没有他们付出的钱粮多。所以只要我们查阅邸报,就能轻易的发现,霸州军后期的进攻以是城市为主的。”
“但是城市里的人是不种田的,市民无田,乡民有田。霸州军的进攻,并未影响到农业的生产。”
裴元给两人总结了一下,“也就是说,霸州军抢的是钱,而朝廷免得是粮。”
大明本就从商税上拿不到多少,自然免无可免。
至于霸州军抢的钱有一大块流向哪里了,暂时还不好展开细说,陈头铁倒是知道一点。
王敞听裴元说的这么明白了,也有些若有所思。
裴元继续道,“霸州叛乱寻日之间就能平定,今年粮食丰熟,又有朝廷免掉的税赋,本该是一个普天欢喜的好年景。”
“可是百姓本就有些粮食盈余,又同时赶上丰年和免税,势必会导致民间粮食的总量暴涨。”
陈头铁听了愣愣的问道,“这不是好事吗?”
裴元答道,“百姓们自耕自种,自纺自织,除了必要的口粮,其他的粮食都需要用钱来体现其价值,进行交易的折算。”
“可现在粮食更多了,钱却更少了,势必会让粮食的价格出现崩塌式下跌。”
“与此同时,朝廷少了这一块巨大的税赋收入,将会让太仓中的钱粮枯竭的更快。”
“这场平叛,很有可能会成为一个巨大的金融陷阱。朝廷会变得很贫穷,百姓会变得更贫穷。而那些张弓拉箭的人,已经靠着瓜分的那两百万两白银,将粮食在高位套现。”
王敞和陈头铁都听的目瞪口呆。
王敞吃惊的向裴元问道,“千户是怎么发现这个问题的?”
裴元淡定答道,“因为户部超额的向前线供应了粮食。”
“那些大头兵以往能吃饱都得感恩戴德了,我大明什么时候打过这么富裕的仗?所以我断定他们必然另有谋划。”
“以此为基础审视此事,结果自然就不难猜了。”
王敞听了裴千户的话,以此为逻辑梳理此事。
起因:裴千户觉得户部是坏人。
结论:他们通过一系列繁复手段,谋划了一个惊天阴谋,目的是掏空太仓银,同时放大粮贱钱贵的杠杆,然后利用朝廷和百姓的窘迫,达成不可告人的目的。
靠!
这踏马是什么魔鬼推导?
陈头铁不知道这件事会造成什么影响,关注的结果就比较实际,“所以,千户,咱们能得到什么好处呢?”
裴元道,“当然有好处。”
“大豆是用来卖钱的,我们可以将其视作经济作物。如果我们的教众大量种植大豆,就能躲避开这次粮价暴跌的危机,让教众减少损失。这能让罗教赢得广泛的拥护,也可以让教众们更加死心塌地的绑在咱们的战车上。”
“等到我们用大豆获利之后,也可以趁着粮贱大量囤积粮食。如果我猜的不错的话,那些在高位把粮食套现的人,会趁着粮价崩塌大量吃进。等到市面的粮食吃的差不多了,他们就该引爆太仓的那颗雷了。”
裴元已经大致能设想到几种方式了。
最简单的就是找几股鞑靼人从多个方向寇边,营造出大举入侵的假象。
朝廷在免了大笔的粮税之后府库空虚,想要集结兵马抵御,就得有钱粮。那时候要么就反悔加征税赋,要么就拿出更多的白银从市面上收购粮食。
第一种方式会让民怨沸腾,承受了加征税款的底层农民,会更加的困苦。
若是采取第二种方式,那些在已经在低位完成吸纳的豪绅们,就可以趁机把粮价炒高,抽干大明府库的白银,然后一股作气,引爆下一个危机。
朝廷能获取白银的途径有限,最终剑指的目标,并不难猜。
裴元想了想,对陈头铁道,“对了,我还有件大事要你去做。”
陈头铁连忙道,“千户尽管吩咐。”
裴元道,“现在前线积压的粮食、马料很多。我打算去游说户部侍郎王琼,等到击败霸州军后,将那些多余的物资折价抛售,免得平白腐烂毁弃。”
“那个王琼是懂得经济之道的,一定会支持我的想法。”
裴元略一沉吟,也不避着王敞,说道,“加上这次霸州军送来的钱,我这里已经有十四万两现银。你去天津卫把寄身在那里的两百徐州兵唤来,然后带着这些钱,去湖广前线参与这次收购。”
“陆訚和咱们的关系紧密,我会给他去封信,他会帮你们的。”
陈头铁吃了一惊,“十四万两银子,那得买多少粮食?”
裴元说道,“咱们不买粮食,只买喂马的豆料。”
粮食在这个时代也算财产的一种,等到班师回朝的时候,肯定会被各路军头贪墨许多。
但是前线的物资实在太多了,按照历史记载,户部侍郎王琼跑去抛售多余的军资,光是被祸祸完的干草豆料,就卖了二十六万两白银。
陈头铁听说有提督军务太监帮忙,倒是松了口气,“那也能买不少大豆吧,光靠咱们那点人,恐怕也不好运回来。”
陈头铁还有句话没说。
现在裴元在北京的局面刚刚铺开,对山东的拓展也停留在ppt阶段,就算是他们把那些大豆运回来,连存放的地方都没有。
哪怕那些大豆有很不错的折价,恐怕也会成为巨大的负担。
裴元笑了笑,平静的说道,“不必运回来。等你们买下大豆,就立刻组织车队,把那些大豆运往河南,然后以低于市面价格进行抛售。”
“以我的估算,朝廷为了尽快解决那些积压的军资,我们拿货的价格应该在市价的八成左右。”
“先是以市价的九成抛,价钱砸下来就八成抛,八成抛完了七成抛。”
陈头铁疑惑的说道,“那咱们不就赔钱了吗?”
裴元道,“赔钱也抛,哪怕抛到大豆价钱的三成,只要有人买,你也卖给他!”
陈头铁听得头皮发麻,这可都是真金白银的钱啊!
而且还是裴元自己的钱。
王敞也皱起了眉头。
这些虽然不是他王敞的钱,可是裴元如此作为,这是昏君之相啊!
他身为老臣,不能不规劝一番。
于是王敞忍不住问道,“那要抛到什么时候?”
裴元平静的说道,“抛到河南各府的百姓改种粮食,你们就可以回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