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徐陆三两事
徐阶的儿子徐璠是没有严世蕃那么的张扬,那么的嚣张跋扈,但比起贪心来,徐璠是一点都不输于严世蕃的。
在原来的历史轨迹之中,徐璠的经历和严世蕃不敢说有百分百的相似,但至少也有七八成的相似。
徐璠能够做官,其实也是靠的老爹官位,得到了“官生荫仕”的好处,从而入仕为官。
所以不管在起点和过程之中,两人也是惊人的相似,严世蕃是以右军都督府都事入仕,徐璠是以左军都督府都事入仕。
但在后来的过程之中就不一样了,严世蕃是一直跟在严嵩身边在京师的各级闲职官位上升级,累迁至现在的工部侍郎。
而徐璠则只在京师干了数个闲职,就要被弄出京师发配升迁到了云南广南知府任上,当起了外任官。
徐阶和徐璠当时都被吏部这个决定给吓尿了,云南在大明这个时代,它可不是鸟语香,四季如春,有着彩云之南的旅游胜地。
在此刻的大明时代,云南代表的可是贫穷和落后,以及民风彪悍和战乱土匪并存的不毛之地。
那边的土司们经常和缅甸以及安南地区的外藩邦国眉来眼去,时时刻刻都在想着如果反了,会不会也能得到像安南和缅甸那样的外藩之主的地位。
所以,如此险地,再加上云南的艰苦条件和瘴气等很现实的生存问题存在,徐阶可是真怕自己的好大儿一去云南,就变成了永别,就变成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人间悲剧。
因此徐阶也是慌得一比,连忙就向嘉靖皇帝上疏,请求为徐璠改秩。
徐阶在奏疏中声泪俱下,言道:“臣男三人,璠最长,系臣前妻沈氏所生,周岁丧母,气体素弱,性复至愚,今使领郡亲民为州县诸吏之长,而理其钱谷、刑名、赋役等项重大繁难之事,实恐不能称职。无以仰副皇上慎择守令之意。”
“又臣次男年方一十四岁,幼男仅八岁。此男今年二十九岁,以之领郡则诚不能以在私家则稍能代臣料理。俟臣专意直赞,且云南去京师万里,彼此音问非数月不能通,臣以亡妻之故尤难远别……伏乞天慈特垂衿念,敕下吏部查照前例,将臣男所升知府官品降减三四级,量改在京闲散衙门一官,庶臣朝夕有所倚托,得以不分心力。”
嘉靖皇帝看到徐阶为儿子徐璠上的这份请求改秩的奏疏之后,也心软了,于是就命吏部改徐璠为尚宝丞,继续留在徐阶身边尽孝。
留在徐阶身边的徐璠,他的作用就和严世蕃留在严嵩身边的作用差不多了,都是为老爹出谋划策的。
史载:“徐阶在政府,所具密揭及所答谕札,凡有关社稷大计者,必呼璠而计之。加意培训,冀图他日有栋梁之用。”
由此可见徐阶对自己的培养和期望也是极大的,但是这家伙在京师在徐阶身边的时候,还是一副乖巧孝顺的老实人模样,未见有劣迹。
可在嘉靖末年的时候,徐璠没有继续在京师待着,而是先回了松江府华亭县的老家主持家族事务,在这期间,徐璠的贪心毕现,他大肆在家乡收敛土地,鱼肉一方。
高拱执政时,因为早就看不惯徐阶这帮号称清流的伪君子,所以就拿徐璠开刀了,将徐璠的种种罪行揭露出来,给他判了一个发配充军的罪名。
结果到了徐阶的好弟子张居正执政的时候,张居正就又取消了对徐璠的判决,使其可以平安落地,但也正是因此才使得徐家在徐阶之后的江南老家更加肆无忌惮,毫无悔意的兼并大批量疯狂兼并土地。
海瑞到任应天巡抚执行一条鞭法的时候,就曾也想拿徐家开刀,以震慑江南宵小之辈,以缓解地方兼并之实,给小民也生路。
但很可惜这件事涉及的人太多了,涉及的利益也太大了,而且徐阶又是张居正的老师,张居正执政虽有心改革换制,但不能背上“不忠不孝”的不义之名。
所以海瑞所期待的以利用打击徐家这個地老虎为震慑,为江南百姓争取生计,为朝廷风风火火要推行的一条鞭法树立一个榜样之时,他被张居正去职,直接扔到了南京粮储这位闲到不能再闲的衙门之中,从此之后神剑蒙尘,再也无法绽放出一丝一点让人凛冽胆寒的无双剑气了。
最后也只能默默的客在南京右都御史任上,死的时候连个像样的葬礼都办不起来。
他的头号大粉佥都御史王用汲去主持丧事的时候,看见海瑞住处是用葛布制成的帏帐,屋子里的家具也都是破烂的竹器,有些甚至是连贫寒的文人也不愿使用的,因而禁不住为之悲泣不已,凑钱为海瑞办理了丧事。
可见海瑞的一生是何其的清贫和无奈,他想仗剑为大明朝扫清寰宇,还大明百姓一个朗朗晴天,可是他的所作所为却不能容于当时的既得利益群体。
面对这些人的疯狂诋毁和恶意构陷,海瑞没被他们整死就算是不幸之中的万幸了,所以指望这样的世道,指望张居正那十年的猛药就想改变大明朝的世道,为大明朝争取一线生机,简直就是难如登天。
不过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了,朱载坖的思维方式和这个时代的人总归是区别的,而且张居正也始终是被朱载坖控在手心里面的,就算将来的张居正想为他的老师徐阶所在的徐家保驾护航,留几分香火之情。
但只要朱载坖不给他这个机会,徐家的下场就不会好到哪去,除非徐阶的好大儿在未来的历史演变之中也出现了新的变化,没有继续像原来历史之中那样回到家乡鱼肉百姓,大肆兼并,朱载坖也不介意给他们徐家一个最后的体面。
可如果将来的徐璠还是一如历史上那样贪得无厌,仗着老爹的名望地位,仗着朝廷有人的关系和底气,继续肆无忌惮的搞土地兼并,干那些鱼肉百姓的恶事,朱载坖肯定会让徐家的下场直追严家的后尘!
让他家也跟着严家之后,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徐璠在得到了老爹的吩咐和交代之后,也没有一丝一毫的怠慢,立刻就发动起来的自己的人际关系去查那位举报严世蕃以普通大木冒充金丝楠木的工部主事了。
与此同时,朱载坖也在自己的王府之中悠哉悠哉的等待着赵文华的投名状。
朱载坖笃定赵文华肯定会不惜代价向自己表示忠诚,而对于这样在历史臭名昭著的大贪官和狗腿子,朱载坖也没有想着要赶尽杀绝。
毕竟有句话怎么说来着,黄河之水也能灌溉两岸数省之田地,不能因为水浊而偏废,也不能因为有水清而偏用。长江黄河各有各有的妙用,只需要控制好他们不泛滥成灾,那么就是最好的用人之道。
所以朱载坖并不是那种非黑即白之人,他并不认为自己把人都用成所谓的历史名臣就可以办成大事,要知道有些时候有些事,这些有明显把柄在手的贪官们其实用起来会更加的省心省力。而且他们的执行力也绝对要比那些整天只会夸夸其谈的所谓清流之臣要强得多。因此在朱载坖的心中他是没有多么明显的好恶之分,只要能帮他办事办好办成,且又不给他造成后续影响的官员,管他是所谓的严党还是清流,朱载坖都会一视同仁。
否则的话,朝廷里面都剩下了那些只会夸夸其谈,动辄就以圣人云,祖制云为口头禅的清流言是,那么朱载坖岂不是要提前五十年拿到崇祯皇帝“众正盈朝”的剧本了吗?
这样的结果可不是朱载坖想要的,朱载坖想要的可是另一番焕然一新的大明气象,而不是整天的把精力和时间都浪费在和这帮只会逼逼赖赖教皇帝做事的士大夫身上。
“赵文华的事情怎么样了?”
等了好几天也不见信的朱载坖,终于也忍不住好奇找到了李春芳问话。
李春芳道:“回禀王爷,赵文华说他已经安排了动作,东西也都送到了通政司,可是却依然没有动静,他就怀疑东西可能被通政司压着了。”
朱载坖闻言呵呵一笑,“真是神奇,如果本王没记错的话,现在的通政司主官应该是徐阁老的人吧?这事能被压着不放,可见肯定又是徐阁老的谨慎杰作。”
李春芳回道:“王爷英明,臣也是这样想的。”
朱载坖摆摆手道:“算了,让子弹飞一会儿吧,反正现在距离廷推的时间也长得很,最近陆指挥使府上也在办丧事,陛下心里也是难过的很,听黄公公说陛下都在对着陆指挥使的画像哭泣落泪。现在也不宜有太多的动作生出搞出别的乱子了。”
李春芳嗯了一声,也理解朱载坖的意思。
陆柄的死虽然大家也都心里有数了,可是真等他就这么没了,对朝局的影响还是挺大的。
毕竟他可是自幼就跟随在嘉靖皇帝身边的心腹之后,他的母亲还是嘉靖皇帝小时候的奶妈,而他还曾数次舍命救驾,这样的亲近之臣突然没了,要是能做到无动于衷,那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嘉靖皇帝的伤心也自然是真情流露,并非为了笼络臣下的惺惺作态。
“陛下让你们为陆指挥使拟谥号,你们拟的什么?”
朱载坖又问了一句闲话。
李春芳回道:“内阁经过几番探讨和深思熟虑,最终为路指挥使拟定的谥号为‘武惠’。”
听到武惠这个谥号,朱载坖也是嗯了一声,若是放在之前,朱载坖或许是真不知道“武惠”是什么意思,但随着他在大明朝这个时代的日久,朱载坖自然也懂了不少属于这个时代的文化符号。
“陆指挥使折冲御侮,施勤无私,当得起这个‘惠’字,他这一走陛下是真的难过,真的心痛不已。”
李春芳道:“是啊,陛下还亲自为路指挥使写诏书,称赞他为国效力、揭发逆贼、尽忠职守、撰写青词的功劳,要追赠他为忠诚伯。”
朱载坖嗯了一声,“陆指挥使对陛下忠诚一生,被追尾忠诚伯,也是应该的。”
李春芳又道:“陛下还要赐给他十六坛祭品。”
朱载坖听到十六坛祭品,也没有意外。
“十六坛祭品虽是皇亲规格,但用在陆指挥使身上,也是一点都不为过的。陆指挥使于发小之时就跟在陛下左右,而且他的母亲还是陛下的乳母,所以他与陛下之间的情谊也早就超越了一般君臣,赐他十六坛祭品也是应该的。”
朱载坖对死人也是很宽容的,毕竟在这些年里陆柄也没找过朱载坖的麻烦,而且人家也确实对嘉靖皇帝是一片忠心,死后被赐皇亲规格的十六坛祭品,也没什么好说的。
李春芳道:“是啊,陆指挥使与陛下之间的情谊非凡,确实让人无话可说。而且陛下还赐了陆指挥使斋粮麻布五十石匹;还命工部给他准备棺材、建造坟墓。还让兵部任命他的儿子陆绎为本卫指挥佥事,又嘱咐成国公朱希孝照拂他的家人。可谓是恩宠之极,国朝以来鲜有能比拟者。”
朱载坖道:“这也是应该的,陆柄数次救驾于陛下,有这样的恩宠,也不为过。只是可惜了陆指挥使还正值壮年就没了。”
朱载坖的这句话也让李春芳愕然,五十一岁那不都是“老夫”了吗?怎么还是壮年呢?
但转念一想现在的朝中老朽们,哪一个不是七老八十的长寿之人,李春芳也就释然了。
和这些老梆子一比,陆柄确实是死于壮年。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里吧,你也先回去忙吧,过会儿本王也要去陆府替陛下祭拜,也就不留你太多了。”
朱载坖聊完了闲天,就让李春芳走了。
李春芳也立刻回道:“臣告退。”
待到李春芳真的离开之后,朱载坖又把孟冲叫了过来,“你去找一下雨化田,让他悄悄的派人跟查一下徐家,尤其是徐阶的儿子徐璠,看看他最近都在干嘛。关键的时候,我们推上一把,要不然就这么磨磨唧唧的,什么时候能办事情办好?”
孟冲立刻回道:“奴婢遵命。”
————————
求月票~~
(本章完)
徐阶的儿子徐璠是没有严世蕃那么的张扬,那么的嚣张跋扈,但比起贪心来,徐璠是一点都不输于严世蕃的。
在原来的历史轨迹之中,徐璠的经历和严世蕃不敢说有百分百的相似,但至少也有七八成的相似。
徐璠能够做官,其实也是靠的老爹官位,得到了“官生荫仕”的好处,从而入仕为官。
所以不管在起点和过程之中,两人也是惊人的相似,严世蕃是以右军都督府都事入仕,徐璠是以左军都督府都事入仕。
但在后来的过程之中就不一样了,严世蕃是一直跟在严嵩身边在京师的各级闲职官位上升级,累迁至现在的工部侍郎。
而徐璠则只在京师干了数个闲职,就要被弄出京师发配升迁到了云南广南知府任上,当起了外任官。
徐阶和徐璠当时都被吏部这个决定给吓尿了,云南在大明这个时代,它可不是鸟语香,四季如春,有着彩云之南的旅游胜地。
在此刻的大明时代,云南代表的可是贫穷和落后,以及民风彪悍和战乱土匪并存的不毛之地。
那边的土司们经常和缅甸以及安南地区的外藩邦国眉来眼去,时时刻刻都在想着如果反了,会不会也能得到像安南和缅甸那样的外藩之主的地位。
所以,如此险地,再加上云南的艰苦条件和瘴气等很现实的生存问题存在,徐阶可是真怕自己的好大儿一去云南,就变成了永别,就变成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人间悲剧。
因此徐阶也是慌得一比,连忙就向嘉靖皇帝上疏,请求为徐璠改秩。
徐阶在奏疏中声泪俱下,言道:“臣男三人,璠最长,系臣前妻沈氏所生,周岁丧母,气体素弱,性复至愚,今使领郡亲民为州县诸吏之长,而理其钱谷、刑名、赋役等项重大繁难之事,实恐不能称职。无以仰副皇上慎择守令之意。”
“又臣次男年方一十四岁,幼男仅八岁。此男今年二十九岁,以之领郡则诚不能以在私家则稍能代臣料理。俟臣专意直赞,且云南去京师万里,彼此音问非数月不能通,臣以亡妻之故尤难远别……伏乞天慈特垂衿念,敕下吏部查照前例,将臣男所升知府官品降减三四级,量改在京闲散衙门一官,庶臣朝夕有所倚托,得以不分心力。”
嘉靖皇帝看到徐阶为儿子徐璠上的这份请求改秩的奏疏之后,也心软了,于是就命吏部改徐璠为尚宝丞,继续留在徐阶身边尽孝。
留在徐阶身边的徐璠,他的作用就和严世蕃留在严嵩身边的作用差不多了,都是为老爹出谋划策的。
史载:“徐阶在政府,所具密揭及所答谕札,凡有关社稷大计者,必呼璠而计之。加意培训,冀图他日有栋梁之用。”
由此可见徐阶对自己的培养和期望也是极大的,但是这家伙在京师在徐阶身边的时候,还是一副乖巧孝顺的老实人模样,未见有劣迹。
可在嘉靖末年的时候,徐璠没有继续在京师待着,而是先回了松江府华亭县的老家主持家族事务,在这期间,徐璠的贪心毕现,他大肆在家乡收敛土地,鱼肉一方。
高拱执政时,因为早就看不惯徐阶这帮号称清流的伪君子,所以就拿徐璠开刀了,将徐璠的种种罪行揭露出来,给他判了一个发配充军的罪名。
结果到了徐阶的好弟子张居正执政的时候,张居正就又取消了对徐璠的判决,使其可以平安落地,但也正是因此才使得徐家在徐阶之后的江南老家更加肆无忌惮,毫无悔意的兼并大批量疯狂兼并土地。
海瑞到任应天巡抚执行一条鞭法的时候,就曾也想拿徐家开刀,以震慑江南宵小之辈,以缓解地方兼并之实,给小民也生路。
但很可惜这件事涉及的人太多了,涉及的利益也太大了,而且徐阶又是张居正的老师,张居正执政虽有心改革换制,但不能背上“不忠不孝”的不义之名。
所以海瑞所期待的以利用打击徐家这個地老虎为震慑,为江南百姓争取生计,为朝廷风风火火要推行的一条鞭法树立一个榜样之时,他被张居正去职,直接扔到了南京粮储这位闲到不能再闲的衙门之中,从此之后神剑蒙尘,再也无法绽放出一丝一点让人凛冽胆寒的无双剑气了。
最后也只能默默的客在南京右都御史任上,死的时候连个像样的葬礼都办不起来。
他的头号大粉佥都御史王用汲去主持丧事的时候,看见海瑞住处是用葛布制成的帏帐,屋子里的家具也都是破烂的竹器,有些甚至是连贫寒的文人也不愿使用的,因而禁不住为之悲泣不已,凑钱为海瑞办理了丧事。
可见海瑞的一生是何其的清贫和无奈,他想仗剑为大明朝扫清寰宇,还大明百姓一个朗朗晴天,可是他的所作所为却不能容于当时的既得利益群体。
面对这些人的疯狂诋毁和恶意构陷,海瑞没被他们整死就算是不幸之中的万幸了,所以指望这样的世道,指望张居正那十年的猛药就想改变大明朝的世道,为大明朝争取一线生机,简直就是难如登天。
不过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了,朱载坖的思维方式和这个时代的人总归是区别的,而且张居正也始终是被朱载坖控在手心里面的,就算将来的张居正想为他的老师徐阶所在的徐家保驾护航,留几分香火之情。
但只要朱载坖不给他这个机会,徐家的下场就不会好到哪去,除非徐阶的好大儿在未来的历史演变之中也出现了新的变化,没有继续像原来历史之中那样回到家乡鱼肉百姓,大肆兼并,朱载坖也不介意给他们徐家一个最后的体面。
可如果将来的徐璠还是一如历史上那样贪得无厌,仗着老爹的名望地位,仗着朝廷有人的关系和底气,继续肆无忌惮的搞土地兼并,干那些鱼肉百姓的恶事,朱载坖肯定会让徐家的下场直追严家的后尘!
让他家也跟着严家之后,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徐璠在得到了老爹的吩咐和交代之后,也没有一丝一毫的怠慢,立刻就发动起来的自己的人际关系去查那位举报严世蕃以普通大木冒充金丝楠木的工部主事了。
与此同时,朱载坖也在自己的王府之中悠哉悠哉的等待着赵文华的投名状。
朱载坖笃定赵文华肯定会不惜代价向自己表示忠诚,而对于这样在历史臭名昭著的大贪官和狗腿子,朱载坖也没有想着要赶尽杀绝。
毕竟有句话怎么说来着,黄河之水也能灌溉两岸数省之田地,不能因为水浊而偏废,也不能因为有水清而偏用。长江黄河各有各有的妙用,只需要控制好他们不泛滥成灾,那么就是最好的用人之道。
所以朱载坖并不是那种非黑即白之人,他并不认为自己把人都用成所谓的历史名臣就可以办成大事,要知道有些时候有些事,这些有明显把柄在手的贪官们其实用起来会更加的省心省力。而且他们的执行力也绝对要比那些整天只会夸夸其谈的所谓清流之臣要强得多。因此在朱载坖的心中他是没有多么明显的好恶之分,只要能帮他办事办好办成,且又不给他造成后续影响的官员,管他是所谓的严党还是清流,朱载坖都会一视同仁。
否则的话,朝廷里面都剩下了那些只会夸夸其谈,动辄就以圣人云,祖制云为口头禅的清流言是,那么朱载坖岂不是要提前五十年拿到崇祯皇帝“众正盈朝”的剧本了吗?
这样的结果可不是朱载坖想要的,朱载坖想要的可是另一番焕然一新的大明气象,而不是整天的把精力和时间都浪费在和这帮只会逼逼赖赖教皇帝做事的士大夫身上。
“赵文华的事情怎么样了?”
等了好几天也不见信的朱载坖,终于也忍不住好奇找到了李春芳问话。
李春芳道:“回禀王爷,赵文华说他已经安排了动作,东西也都送到了通政司,可是却依然没有动静,他就怀疑东西可能被通政司压着了。”
朱载坖闻言呵呵一笑,“真是神奇,如果本王没记错的话,现在的通政司主官应该是徐阁老的人吧?这事能被压着不放,可见肯定又是徐阁老的谨慎杰作。”
李春芳回道:“王爷英明,臣也是这样想的。”
朱载坖摆摆手道:“算了,让子弹飞一会儿吧,反正现在距离廷推的时间也长得很,最近陆指挥使府上也在办丧事,陛下心里也是难过的很,听黄公公说陛下都在对着陆指挥使的画像哭泣落泪。现在也不宜有太多的动作生出搞出别的乱子了。”
李春芳嗯了一声,也理解朱载坖的意思。
陆柄的死虽然大家也都心里有数了,可是真等他就这么没了,对朝局的影响还是挺大的。
毕竟他可是自幼就跟随在嘉靖皇帝身边的心腹之后,他的母亲还是嘉靖皇帝小时候的奶妈,而他还曾数次舍命救驾,这样的亲近之臣突然没了,要是能做到无动于衷,那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嘉靖皇帝的伤心也自然是真情流露,并非为了笼络臣下的惺惺作态。
“陛下让你们为陆指挥使拟谥号,你们拟的什么?”
朱载坖又问了一句闲话。
李春芳回道:“内阁经过几番探讨和深思熟虑,最终为路指挥使拟定的谥号为‘武惠’。”
听到武惠这个谥号,朱载坖也是嗯了一声,若是放在之前,朱载坖或许是真不知道“武惠”是什么意思,但随着他在大明朝这个时代的日久,朱载坖自然也懂了不少属于这个时代的文化符号。
“陆指挥使折冲御侮,施勤无私,当得起这个‘惠’字,他这一走陛下是真的难过,真的心痛不已。”
李春芳道:“是啊,陛下还亲自为路指挥使写诏书,称赞他为国效力、揭发逆贼、尽忠职守、撰写青词的功劳,要追赠他为忠诚伯。”
朱载坖嗯了一声,“陆指挥使对陛下忠诚一生,被追尾忠诚伯,也是应该的。”
李春芳又道:“陛下还要赐给他十六坛祭品。”
朱载坖听到十六坛祭品,也没有意外。
“十六坛祭品虽是皇亲规格,但用在陆指挥使身上,也是一点都不为过的。陆指挥使于发小之时就跟在陛下左右,而且他的母亲还是陛下的乳母,所以他与陛下之间的情谊也早就超越了一般君臣,赐他十六坛祭品也是应该的。”
朱载坖对死人也是很宽容的,毕竟在这些年里陆柄也没找过朱载坖的麻烦,而且人家也确实对嘉靖皇帝是一片忠心,死后被赐皇亲规格的十六坛祭品,也没什么好说的。
李春芳道:“是啊,陆指挥使与陛下之间的情谊非凡,确实让人无话可说。而且陛下还赐了陆指挥使斋粮麻布五十石匹;还命工部给他准备棺材、建造坟墓。还让兵部任命他的儿子陆绎为本卫指挥佥事,又嘱咐成国公朱希孝照拂他的家人。可谓是恩宠之极,国朝以来鲜有能比拟者。”
朱载坖道:“这也是应该的,陆柄数次救驾于陛下,有这样的恩宠,也不为过。只是可惜了陆指挥使还正值壮年就没了。”
朱载坖的这句话也让李春芳愕然,五十一岁那不都是“老夫”了吗?怎么还是壮年呢?
但转念一想现在的朝中老朽们,哪一个不是七老八十的长寿之人,李春芳也就释然了。
和这些老梆子一比,陆柄确实是死于壮年。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里吧,你也先回去忙吧,过会儿本王也要去陆府替陛下祭拜,也就不留你太多了。”
朱载坖聊完了闲天,就让李春芳走了。
李春芳也立刻回道:“臣告退。”
待到李春芳真的离开之后,朱载坖又把孟冲叫了过来,“你去找一下雨化田,让他悄悄的派人跟查一下徐家,尤其是徐阶的儿子徐璠,看看他最近都在干嘛。关键的时候,我们推上一把,要不然就这么磨磨唧唧的,什么时候能办事情办好?”
孟冲立刻回道:“奴婢遵命。”
————————
求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