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48
大祸的,将来只有大好的前程。现在未必不是哪里想岔了,钻了牛角尖。等伤好些,我替夫人好好罚他。”又打趣“怕到时候夫人要心疼呢。”
她总是不想家里人离自己太远的。去了老家,那便隔山隔水了。现在时不时还能看一眼,那时候又去哪里看呢?再说阿丑年纪起来,也要有个前程,自然还是在都城里好。他好了,对田家也有好处,到时候舅舅的儿子长成了,还得要他来帮扶。虽然不说要多么高官厚禄,但总也不至于要看着田家就那样败落下去了。
她这样一劝,田氏心里也是舍不得的。回了老家,谁知道什么时候再来都城,什么时候再能见见女儿。
再者,话已经说成这样,到底是太后呢,她也不能再坚持已见。
只想着,以后把阿丑管得严些,再好声劝导,自然慢慢地就会好。
于是便换了打算。陪着坐了一会儿说了些闲话,又陪着在周府里转了转,送太后和御医一行人走了,她在客厅坐了良久,才往阿丑那里去。
御医看了,开了药。有抹的有吃的,院子里下仆已经开始煮了,屋子里头阿丑趴在那儿已经上过药了,散了一屋子都是药味。
田氏进去,他扭头看了一眼,仍然是不肯开口说话穿越傲娇女配。
田氏摆摆手,叫下仆都出去。坐在儿子塌前,看着旁边换下来还没收走的血衣,自己心里先痛。
坐了好一会儿,平心静气了,才问“你甚么时候知道的?”
阿丑沉默,说“去大庙的时候。我见她,想问一问钱仙人的事。”认出了她,就肯定了自己阿姐的死一定有皇帝的份。不然为甚么不敢泄露身份。可到底甚么也不敢做。露也不敢露出来。
那头虽然知道了,他回来也不敢告诉母亲。要怎么说呢?
到底是自己无能,身为大丈夫,护不得家姐,保不得亲人。以前他只觉得周有容不好,不算个堂堂男人,可现在自己又算什么呢?
所以才渐渐对军营里的事情热衷了起来。他想要自己有些用处,以后再有危难,敢大大方方站出来为阿姐撑腰。
说来自己阿姐,哪个男人也不输。当年父亲不维护母亲与自己的时候,是阿姐把母子两个从废墟里刨出来的。舅舅在世,总拿这件事在嘴上说,怕他不懂。其实舅舅不说他也不会忘记。在他心里,姐弟之情要比所谓的父子之情深厚得多。阿姐是比父亲更可靠的人。
既然是哪里都不输男儿的,那为甚么要历经艰险为别人做嫁衣?
田氏长长地叹气,只说“你阿姐与徐争情谊非常。你这样是想帮她,还是想叫她难过?”
阿丑好一会儿没有再出声。最后只低声说“我就是心疼阿姐。以前我有甚么,总有阿姐心疼,现在她有甚么,谁来心疼她。”
田氏心里一酸,只掩面落起泪来。
阿丑见她落泪,只闷声说“儿子知道错了。”
母子两个伤感了一气,田氏见儿子果然是悔悟了的样子,这才完全落心。
叫嫫嫫来吩咐下去,下仆们又把打包的行李摆放回原位去。折腾了个起伏,这件事才总算是完了。
阿丑安安份份军营也辞了,不再去,成日在藏楼里看看书,写写字。时不时跟学馆的人一道去郊山打个猎什么的。
幼帝登基五年时,神机已经装备了大半的卫军,三品以上官员也有配备。不过即没有军籍,都得将编号登录在册。阿丑也不知道从哪里弄了一只来。田氏看他这样安份,弄来也只是少年人爱出风头打猎的时候用用,便也算了。
有了这一个,阿丑成日就开始捣鼓练起准头来。还在学馆里开了神机课。叫那些仕子们都学学怎么打得准。
一时都城里好多儿郎都跑到学馆来了,就是想摸一摸神机。结果是他没一个月就往家搬了好大一箱子的大钱——那东西他好容易弄来,也不能叫人白摸。
大概尝到了赚钱的甜头,又张罗着做别的买卖。对田氏说“我们家总要有些自己的营生。”如今又没有世家的包袱又没有官职在身,却又因为是先皇后的弟弟身上还有爵位,时不时又能入宫见见太后,在都城行走自然还有人卖他几分面子,想干什么没有不行的。
田氏哪里不希望儿子有些志向,便是做商也没什么不行。她早看得透了。不在意这些。自然没有不答应的闲人勿禁。
阿丑还真当回事办起来,成日不着家。
嫫嫫与田氏说“小郎君知道养家了。”
田氏听得直笑“忙活了那么久,就只得那么一箱大钱,能养得活什么?”都不够女儿马场那些马吃半月的。但心里也是欣慰。
到了三月便想他说亲。
正当头,宫里开始招女官了。
长公主到了年纪是要去封地的。身边不能没有人。
听寿太后的意思,长公主与幼帝一奶同胞,除了这两位公主一位皇子,先皇帝也没有别的子嗣。所以打算让长公主享亲王的待遇。
等去了封地,一应杂事都必得有人手,治地的家臣之中自然得有女子才方便,这些女子又必得是懂得俗务,懂得律法,知道如何治地的。不然怕长公主不谙世事,被外头行走的家臣蒙蔽。所以要招人来受教,再过几年陪长公主去治地。
这回却不从宫人里挑,毕竟宫人中多是粗使的,而打算从庶人里挑。
这件事,几位辅臣各执一辞,以为公主虽然是有封地,到底与亲王不同,自为女子都是娇养在宫中的,每年只受供奉,从来没有哪位公主真的去往封地主事的前例。
可这种事,到底也是皇家的家事。算不到国事里头。
就算是反对,也起不到什么作用。再者,先皇帝的子嗣确实是单薄了些,谁也没想到他会死得这么早。何况除去幼帝,统共就只有两位公主了,于皇帝来说是至亲。
于是挑家臣的事还真提上了议程。本来只是内宫办,挑的虽然是并非家仆而是家臣,辅臣也只以为顶多有都城各家送来识字的下仆罢了。
却不料,公告发布出去,宫门第一天就堵了一堆人。越往后,人越多。除了都城周边的,还有从较远的地方赶来的。
嫫嫫们压着,车上坐着各地来的小娘子们。车下跟着家仆,在宫门口排起了长龙。队伍里时不时还有吵闹起来的。或是家里父
她总是不想家里人离自己太远的。去了老家,那便隔山隔水了。现在时不时还能看一眼,那时候又去哪里看呢?再说阿丑年纪起来,也要有个前程,自然还是在都城里好。他好了,对田家也有好处,到时候舅舅的儿子长成了,还得要他来帮扶。虽然不说要多么高官厚禄,但总也不至于要看着田家就那样败落下去了。
她这样一劝,田氏心里也是舍不得的。回了老家,谁知道什么时候再来都城,什么时候再能见见女儿。
再者,话已经说成这样,到底是太后呢,她也不能再坚持已见。
只想着,以后把阿丑管得严些,再好声劝导,自然慢慢地就会好。
于是便换了打算。陪着坐了一会儿说了些闲话,又陪着在周府里转了转,送太后和御医一行人走了,她在客厅坐了良久,才往阿丑那里去。
御医看了,开了药。有抹的有吃的,院子里下仆已经开始煮了,屋子里头阿丑趴在那儿已经上过药了,散了一屋子都是药味。
田氏进去,他扭头看了一眼,仍然是不肯开口说话穿越傲娇女配。
田氏摆摆手,叫下仆都出去。坐在儿子塌前,看着旁边换下来还没收走的血衣,自己心里先痛。
坐了好一会儿,平心静气了,才问“你甚么时候知道的?”
阿丑沉默,说“去大庙的时候。我见她,想问一问钱仙人的事。”认出了她,就肯定了自己阿姐的死一定有皇帝的份。不然为甚么不敢泄露身份。可到底甚么也不敢做。露也不敢露出来。
那头虽然知道了,他回来也不敢告诉母亲。要怎么说呢?
到底是自己无能,身为大丈夫,护不得家姐,保不得亲人。以前他只觉得周有容不好,不算个堂堂男人,可现在自己又算什么呢?
所以才渐渐对军营里的事情热衷了起来。他想要自己有些用处,以后再有危难,敢大大方方站出来为阿姐撑腰。
说来自己阿姐,哪个男人也不输。当年父亲不维护母亲与自己的时候,是阿姐把母子两个从废墟里刨出来的。舅舅在世,总拿这件事在嘴上说,怕他不懂。其实舅舅不说他也不会忘记。在他心里,姐弟之情要比所谓的父子之情深厚得多。阿姐是比父亲更可靠的人。
既然是哪里都不输男儿的,那为甚么要历经艰险为别人做嫁衣?
田氏长长地叹气,只说“你阿姐与徐争情谊非常。你这样是想帮她,还是想叫她难过?”
阿丑好一会儿没有再出声。最后只低声说“我就是心疼阿姐。以前我有甚么,总有阿姐心疼,现在她有甚么,谁来心疼她。”
田氏心里一酸,只掩面落起泪来。
阿丑见她落泪,只闷声说“儿子知道错了。”
母子两个伤感了一气,田氏见儿子果然是悔悟了的样子,这才完全落心。
叫嫫嫫来吩咐下去,下仆们又把打包的行李摆放回原位去。折腾了个起伏,这件事才总算是完了。
阿丑安安份份军营也辞了,不再去,成日在藏楼里看看书,写写字。时不时跟学馆的人一道去郊山打个猎什么的。
幼帝登基五年时,神机已经装备了大半的卫军,三品以上官员也有配备。不过即没有军籍,都得将编号登录在册。阿丑也不知道从哪里弄了一只来。田氏看他这样安份,弄来也只是少年人爱出风头打猎的时候用用,便也算了。
有了这一个,阿丑成日就开始捣鼓练起准头来。还在学馆里开了神机课。叫那些仕子们都学学怎么打得准。
一时都城里好多儿郎都跑到学馆来了,就是想摸一摸神机。结果是他没一个月就往家搬了好大一箱子的大钱——那东西他好容易弄来,也不能叫人白摸。
大概尝到了赚钱的甜头,又张罗着做别的买卖。对田氏说“我们家总要有些自己的营生。”如今又没有世家的包袱又没有官职在身,却又因为是先皇后的弟弟身上还有爵位,时不时又能入宫见见太后,在都城行走自然还有人卖他几分面子,想干什么没有不行的。
田氏哪里不希望儿子有些志向,便是做商也没什么不行。她早看得透了。不在意这些。自然没有不答应的闲人勿禁。
阿丑还真当回事办起来,成日不着家。
嫫嫫与田氏说“小郎君知道养家了。”
田氏听得直笑“忙活了那么久,就只得那么一箱大钱,能养得活什么?”都不够女儿马场那些马吃半月的。但心里也是欣慰。
到了三月便想他说亲。
正当头,宫里开始招女官了。
长公主到了年纪是要去封地的。身边不能没有人。
听寿太后的意思,长公主与幼帝一奶同胞,除了这两位公主一位皇子,先皇帝也没有别的子嗣。所以打算让长公主享亲王的待遇。
等去了封地,一应杂事都必得有人手,治地的家臣之中自然得有女子才方便,这些女子又必得是懂得俗务,懂得律法,知道如何治地的。不然怕长公主不谙世事,被外头行走的家臣蒙蔽。所以要招人来受教,再过几年陪长公主去治地。
这回却不从宫人里挑,毕竟宫人中多是粗使的,而打算从庶人里挑。
这件事,几位辅臣各执一辞,以为公主虽然是有封地,到底与亲王不同,自为女子都是娇养在宫中的,每年只受供奉,从来没有哪位公主真的去往封地主事的前例。
可这种事,到底也是皇家的家事。算不到国事里头。
就算是反对,也起不到什么作用。再者,先皇帝的子嗣确实是单薄了些,谁也没想到他会死得这么早。何况除去幼帝,统共就只有两位公主了,于皇帝来说是至亲。
于是挑家臣的事还真提上了议程。本来只是内宫办,挑的虽然是并非家仆而是家臣,辅臣也只以为顶多有都城各家送来识字的下仆罢了。
却不料,公告发布出去,宫门第一天就堵了一堆人。越往后,人越多。除了都城周边的,还有从较远的地方赶来的。
嫫嫫们压着,车上坐着各地来的小娘子们。车下跟着家仆,在宫门口排起了长龙。队伍里时不时还有吵闹起来的。或是家里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