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我们生产出来了,世界价格就得降低
    “果然,听谢威的是对的。这些事他比我们更熟悉。他在工厂五年的经验真不是白给的,如此了解如何调动工厂工人的积极性。”
    吴涛由衷地佩服谢威。
    这样的方式,以前是他没想过的。
    工资始终都得发放,哪怕没有生产,主管单位也必须发。
    可先发跟后发,所产生的效果让人意想不到。
    各种工作都容易做了。
    “他在工厂干了好几年,从最基层干起,比我们熟悉工厂,也比我们有经验。信他的肯定没错。我觉得卫生巾厂也可以如此操作,先发工资……”
    王征点头。
    旁边街道办的火柴盒厂,厂里并没有多少人。
    大部分业务都是由街道内没有工作的人员把材料领回去在家里跟老人孩子一起糊。
    “卫生巾厂不需要。火柴盒都是按数量领材料,交多少就直接结算。咱们只需要厂房,从周围招聘女工就行,现在工作岗位可不多……最好是先安排学校教职工的家属……”
    对于这一点,吴涛有自己的想法。
    目前很多工厂计划生产任务减少,招工数量不多。
    大量知识青年返城,却没有足够的工作岗位来安置他们。
    连学校的教职工,不少家属也没有工作。
    校企办下属企业招聘,应该先以学校内部要求为主。
    “这确实是个问题。街道办肯定会要招工名额的,返程知青的就业安置,也是他们的工作任务。”
    听到吴涛说工作岗位的事,王征眉头拧到了一起。
    知青已经开始返城。
    哈城原本工厂多,城市户口的干部职工本身多,在人多力量大、没有计划生育的时代,很多家庭都是好几个孩子。
    “之前谢威也提过,让我们得向返城知青有所侧重……”
    “消息一旦放出去,怕是很多人都会找关系来找咱们……”
    吴涛的脸上也变得沉重。
    工作岗位,实在太稀缺。
    有了工作岗位,就意味着有了铁饭碗。
    要不然,很多厂即使没有了计划订单,工资都发不起,干部职工也不愿意自谋生路。
    “先找后勤统计一下学校教职员工家属有多少没有工作吧,尤其家里有知识青年的,先招一批业务人员,尽快打开局面……”
    王征想到谢威之前就要求校企办先培训业务人员。
    获得了市场订单,生产规模才能进一步扩大。
    “这样也好,咱先去把百货商店的关系转移了,把产品摆放到货架上,看看市场反应。”
    吴涛想了想,觉得王征的提议没错。
    莫灵羽等人在手工条件下生产的卫生巾,校长决定给全校女职工以及学生作为福利免费发放,还是为了推广。
    男性职工没有这方面的福利,家属要使用,自然得掏钱买。
    ······
    “首长,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在香江那边开设公司不仅方便了解国际市场,也便于产品出口。”
    面对新上任不久的部长,李校长的态度非常诚恳。
    详细把情况做了汇报,随后提出自己的建议。
    郑部长默默听李瑞介绍情况,没有什么反应。
    见如此,李校长只能又补充着,“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通过香江开设的进出口贸易公司,采购学校及兄弟单位所需的高端科研设备。即使被禁止出口到国内,可以在香江那边设立研究所……”
    这一条,是谢威告诉李瑞的。
    国际对大陆禁运,却不会对尚未收回的香江禁运。
    只不过,很多高端科研设备,会处于被监视状态。
    在香江设立科研机构,轮番从国内安排人员到香江的研究单位进行研究跟实习,直接就规避了这问题。
    “在香江设立科研机构,可不是小钱!”
    郑部长的眉头拧到了一起,终于开口了。
    “前期最多只要300万港币,办公司,后续那边所有开支都由香江分公司提供……”
    李瑞知道,问上级要经费得漫天要价,落地还钱。
    谢威提出只要100万港币,他直接把数加到了300万。
    还没说完,就被郑部长打断了。
    “你这一切都是建立在香江公司盈利的情况下。李瑞同志,你如何保证香江公司能盈利?”
    “这……”
    李校长卡壳了。
    他没法保证。
    路上也没跟谢威讨论这问题。
    搞企业什么的,根本不是李校长擅长的。
    怎么开发市场,如何盈利,他不清楚,更拿不出什么方案。
    “目前你们学校校企办有日化、厨房用品这几样产品,电饭煲的价格虽然有不小优势,可在国际上一点名气都没有……”
    郑部长严肃地提醒李校长。
    在李瑞不知道如何回答时,继续说道,“洗洁精、沐浴露、香皂等,市场潜力巨大,在国际市场上,老牌日化巨头早就已经占领了市场……这些产品潜力最大的市场在国内!”
    显然,郑部长之前是调查了解过哈工大校企办的详细情况的。
    对于校企办手里的业务,也了解得很清楚。
    “14厂的芯片即使质量得到了提升,生产规模不够大,目前以军用为主,无法出口。产能不足,即使国际上有代工订单,也没法接单……”
    每一条,都让李校长不知道如何反驳。
    事实就是如此。
    “领导,要不我让谢威来向您解释?方案是他提出来的,他更熟悉。”
    李瑞没办法反驳,想到谢威在外面的招待所等着呢。
    原本,他觉得自己能说服上级领导就不让谢威来。
    李校长怕部里了解谢威的能力后,把谢威调到部里某个部门或是直接调到其他科研单位。
    七机部下属需要自力更生的单位,可不只有哈工大一家。
    “谢威也来了?你不是一直都藏着他,生怕别人接触到么?”
    听到谢威也来了,郑部长眉头一挑,揶揄着李瑞。
    “哪能呢!我可没有这样的心思!学校是为部里培养优秀人才的,只不过谢威目前才大一……”
    李校长急忙辩解。
    郑部长不置可否,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默默地看着他表演。
    “领导,他就在招待所,您先忙,我去叫他过来。”
    “你不用去,我让人去招待所找他。”
    郑部长的回答再次让李瑞愣住了。
    他还准备借着机会,给谢威交代一下。
    领导仿佛知道他的心思,根本不给机会。
    也不等李瑞回应,郑部长就拿起办公桌上的电话,拨通了秘书的电话,“你去招待所找谢威来一趟。”
    说完就挂断了电话。“领导,要不还是我去?”
    此刻,李校长后悔了。
    后悔不该带谢威来部里。
    部长对谢威看起来不陌生,让秘书去找谢威都没多交代,这说明部里领导,在谢威自己都不知情的情况下,已经比较了解谢威了。
    “你不用担心,在谢威没毕业的情况下,部里不会把他调离学校。目前学校更适合他的成长。我听说,空军那边要求学校改进无人机?”
    见李瑞满脸担忧,郑部长笑着告诉他,现在不会把谢威从学校调到别的部门。
    “领导,谢威……”
    “说说学校跟空军那边的合作项目吧。”
    郑部长直接打断了李瑞的话,知道对方想要询问自己为什么熟悉谢威。
    任副部长回来后给部长介绍了哈工大在航天技术方面的研究情况,谢威不仅提出三氟化氯作为火箭新的燃料,更是支持超远程火箭炮项目。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传~~
    火箭炮虽然是炮,火箭技术才是关键。
    属于七机部的业务范畴。
    谢威提出的四余度战机操控系统所涉及到的高灵敏度传感器等,同样是航天领域中急需突破的关键技术。
    任副部长回来后对谢威赞不绝口,郑部长想不熟悉都不行。
    “当初利用学校新研制的hz80芯片作为霹雳-4的中央数据处理器,加上更换了红外制导系统,在打靶时,并没有把改进后的霹雳-4性能发挥出来……”
    靶机是三机部负责,空空导弹也属于三机部业务范畴。
    空空导弹技术大幅度提升,也能提高防空导弹的命中率。
    防空导弹属于七机部业务范畴。
    李校长自然也就没有什么担心的,详细地把情况做了介绍。
    “第八机械局的同志提出,用到霹雳-4的制导技术、中央数据处理系统,可以用到防空导弹的改进项目中……”
    郑部长开口说道。
    同时盯着李瑞的表情变化。
    “能提升防空导弹的性能跟命中率,这技术我们肯定会转交给兄弟单位。领导,学校作为试点,科研经费自筹,您看?”
    涉及到经费问题,李校长瞬间恢复了精明。
    “得了吧!你们是试点没错,技术可不是试点内容。制导技术跟导弹控制技术不是自筹经费搞的……”
    郑部长脸色顿时变得不好看了。
    李瑞死要钱的性格,一点都没改变。
    “领导,可不能这样说。新的红外制导材料是学校自己搞出来的,控制系统也是学校自己筹集经费搞的项目,上级在这之前可没有给项目,更没有给经费。”
    在这时候,李校长一点口都不愿意松的。
    问上级要经费太难了。
    遇到机会,怎么能就免费提供呢?
    反正学校是试点。
    要技术成果?
    没问题。
    给钱啊。
    “少来。你说的这些都建立在hz80芯片的基础上,1200万的经费,400万用于芯片开发跟改进设计,其他经费用于导弹控制技术研发。你告诉我,怎么就成了你们自筹经费的项目?”
    看着李瑞那油盐不进的嘴脸,李部长被气乐了。
    部里给的1200万科研项目经费,都是为了科研。
    有成果了,李瑞居然用学校的自筹经费、自主立项来说事儿。
    “……”
    李瑞又一次沉默了。
    此事,他不占理。
    郑部长也没继续说,默默地看着李瑞。
    一时间,办公室变得寂静起来。
    两人都没有再开口,气氛逐渐变得凝固。
    换成宋部长时候,李瑞已经开始拍桌子了。
    “咚咚咚~”
    正在此时,响起了敲门声。
    “请进!”
    郑部长的秘书带着谢威进入了办公室。
    “郑部长,您好!”
    进门前谢威就感受到了办公室内氛围不对。
    跟不熟悉的郑部长打招呼时,向着李瑞看去,希望李瑞能告诉自己发生了什么。
    要不然,指不定就说错话了。
    “谢威,你来得正好,给郑部长介绍一下香江开设公司的方案……”
    谢威的到来,让李瑞松了一口气。
    郑部长跟之前的宋部长不同。
    宋部长是老领导,李瑞把他的脾性摸得门清儿,实在不行可撒泼耍无赖。
    郑部长不同。
    不仅不熟悉,询问的事情,在自己来之前已经有了充分了解,想忽悠都不行。
    这倒不是说宋部长不了解情况,而是宋部长是老首长。
    郑部长不好忽悠,也没法耍无赖。
    只能指望谢威。
    “谢威,你来得正好。关于校企办在香江开设公司的情况,李校长向我介绍了方案,目前有几个问题……”
    郑部长没有继续跟李瑞纠结学校是否免费把技术交给其他相关科研团队,直接询问谢威在香江开设公司的盈利如何保证。
    李瑞说的方案,让郑部长很心动。
    出口不出口无需考虑,主要是在香江成立研究单位,采购被禁运的高端设备成立研究所的事情让郑部长意动。
    “首长,国际上的老牌企业确实比我们占据了优势,尤其是品牌想象方面……不过,目前国际市场上的售价,远比我们生产成本更高,在没有廉价产品供应的情况下,资本家们对于产品的定价非常高,市场上有销售,大部分人家也用不起……”
    谢威听完后,没有直接说盈利方案。
    他能保证香江开设的公司盈利,可他不能当着领导说这话。
    投资有风险。
    入市需谨慎。
    “哦?”
    宋部长拧着眉头看向谢威,不明白他要表达什么。
    “廉价的劳动力!这是国内企业最大的优势。别的不说,仅仅是现在国内工人的平均工资,每个月只有三四十,在全世界都很难找到如此廉价的人力……当然,也不是没有,而是成本如此廉价的地方,没有拥有熟练技术的工人……”
    国内改革开放后很长一段时间,就靠着廉价劳动力获得竞争优势。
    “劳动力成本降低下来,市场上的价格也就降低下来了。如此,整个市场都需要重新洗牌!”
    谢威一脸自信地说道。
    (本章完)

章节目录

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葫芦村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葫芦村人并收藏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