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122厂超规格接待,真的只因为李校长买了架不到30万的飞机?
    “方教授他们的团队走到哪里了?”
    虽说整天忙得不行,对于谢柔,谢威还是比较在意的。
    方鹏举的远火,需要进行大量测试,
    如果换成其他单位,不可能在前面一项没有完成就接连测试后续,更不可能在没有解决前面发现的问题时就进行后续的试验。
    学校自主立项避开了这一切。
    加上谢柔这行走的人形计算机存在,要不然,方鹏举的远火,根本不可能这么快就行全面的环境测试。
    “目前还在张掖,距离吐鲁番有不远的距离……他们拍电报,希望学校这边能调集物资给于补给。咱们学校的名头,在西北那边不太好使……”
    袁振越观察着谢威的反应,小心翼翼地说道。
    李瑞走了,袁振越这校长助理在学校就失去了跟脚,平时做啥都是小心翼翼的。
    李校长走的时候,并没有对他这个助理进行安排,张鸣秋原本就是副校长,有着自己的助理;刘德宝副校长兼副书记,同样也有自己的助理。
    一开始,袁振越迷茫的不行,好几次都准备找谢威,可又觉得自己跟谢威私人关系不够好。
    还好,张鸣秋让他先负责学校后勤方面的工作,主要是协调学校跟校企办的工作。
    这不,在收到方鹏举发回寻求物资支援后,袁振越知道这是跟谢威建立私人关系的最好机会,第一时间就来找谢威了。
    “才到张掖?距离他们目的地还有上千公里,到时候再返回,这不得等到年底才能回来?”
    谢威皱起了眉头。
    之前可没说这么久啊。
    “方教授的意思是到了那边靶场进行模拟弹测试后,就让王雨婷陪着谢柔先返回……不过,目前一些物资供应不充足,尤其是谢柔她们的个人日用品没了,不太方便……”
    袁振越把情况向谢威做了介绍。
    一时间,谢威愣住了。
    几千公里的距离,如何补给?
    哪怕乘火车,从东北到最西北,一路不停地转火车,也赶不上啊。
    他没有提出质疑,既然袁振越来找自己,应该是有办法的。
    “什么?你准备亲自去一趟,还是用飞机飞过去?这成本……”
    听到袁振越的提议,谢威嘴角接连抽搐。
    特么的,对方是要害自己?
    在这个年代,专门用飞机从东北往西北飞行几千公里,就为了给自己妹妹送卫生巾过去?
    传出去了,这将会是洗不掉的污点。
    “成本不用咱们出,伟建机器厂有刚研制成功没几年,还没有订单的运-11……整个飞行成本都由他们出。”
    袁振越急忙解释着。
    伟建机器厂?
    谢威听到这个陌生的名字,愣了。
    根本就没听说过国内还有叫这么一个名字的飞机制造厂啊。
    哈城是有飞机制造厂的,运-11就是哈飞搞的,怎么又成了什么伟建机器厂?
    “咱们这边还有别的飞机制造厂?”
    “没呢,就122厂这一家啊,苏联援助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一,之前主要生产直-5,轰-5、轰-6等飞机……之前李校长跟他们联系过,伟建机器厂的运-11研制成功后,还没有获得订单,之前李校长跟厂里领导谈过,准备给学校购买一架……”
    啥玩意儿?
    李瑞准备给学校购买一架飞机?
    不是瞎胡闹么?
    先不说学校目前的财务状况如何,学校买一架飞机干啥?
    “校企办不是经常到处联系业务以及处理众多的事情嘛,你当初抱怨哈城太过偏远,火车又太慢,到任何地方路上费的时间都太多了……”
    李瑞对谢威的偏爱,作为助理的袁振越了解得最清楚。
    说实话,很多时候袁振越都感觉谢威是李瑞的亲儿子。
    不!
    一个老父亲,对亲儿子都没这么好。
    谢威傻眼了,这跟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
    “李校长之前也说了,你现在在学校能遥控,随着时间推移,很多事情都需要你亲自去处理。有飞机就方便了,能节约大量时间……”
    “……”
    谢威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李老头这究竟是抬举自己,还是害自己?
    可能怪李瑞么?
    老头子是都为自己考虑,他难道就没想过,要是自己真的经常坐着学校的专机到处飞,那还得了?
    还谈什么前途!
    全国所有的领导干部,都没有专机啊!
    “即使真为了方便谈事情,节约时间,也应该买航程更远的飞机啊!就运-11这样航程不足1000公里,也就只能在周边飞飞。”
    讲真,袁振越透露的消息,让谢威大脑反应都变得缓慢起来。
    可见他从这事情上受到的冲击有多大。
    “不是李校长不想买更大的飞机,买国外的需要太多审批手续,价格高昂不说,还需要巨额的外汇额度,根本不可能得到批准。国内又没有别的可以作为客机的运输机。再说了,122厂的运-11飞机,虽然航程短,速度也没法跟其他飞机比,但是价格便宜啊!”
    “价格便宜?”
    运-11是螺旋桨飞机,性能落后,运载能力差,再怎么样,那也是飞机啊。
    能便宜到哪里去?
    “嗯啊,出厂价不到30万……”
    “等等~”
    虽然被袁振越说出来的价格给狠狠地震撼了,要知道在80年代,进口的小汽车,在国内那都是天价啊。
    国产的运输机居然才不到30万,甚至还不如进口的丰田皇冠、奥迪奔驰等车。
    没来得及感慨运-11的廉价,谢威意识到了不对劲。
    袁振越啥意思?
    “这是已经买了?”
    刚刚还告诉自己,是李瑞准备给学校买一架轻型运输机,现在听袁振越这话锋,显然是已经买了。
    听到说不用学校出钱,谢威还在纳闷,计划订单减少,大家小日子都没有之前滋润的情况下,122厂怎么会发扬风格,费好几千来帮学校送物资。
    原本谢威还认为122厂可能是为了学校的一些技术项目呢。
    “呃~”
    袁振越这才意识到说漏嘴了,“买了,李校长走之前就已经买了,手续什么的是前不久才办好……”
    “……”
    看着袁振越,谢威能说什么?
    买飞机的事情,跟袁振越有毛关系。
    老家伙这是走了都不让学校安宁啊。
    无奈之下,谢威只能放下手头的工作,跟着袁振越先去一趟122厂。
    “袁振越带谢威去122厂了?”
    谢威跟着袁振越走后,消息很快就汇报到张鸣秋跟刘德宝这里。
    “去了。就是不知道这小子要是知道钱从校企办出,会不会闹腾……”
    张鸣秋一脸担心,“校长也真是的,122厂的飞机研发出来没有订单就没订单啊!咱们经费本来就紧张,不一定非得买一架飞机来支持!”
    对于李瑞这行为,张鸣秋是不满的。
    说什么为了方便校企办出去办事,那根本就算不得原因。
    真正原因是直-5今年停产,轰-5虽然尚未停产,计划订单却大幅度削减;轰-6的生产又转到了西飞等单位,122厂在伊尔-28基础上改造升级的轰-5甲依然没有解决发动机冷却散热等问题,性能比轰-5提升有限,没有进入批量制造阶段。
    目前的122厂,生产几乎陷入了停滞。
    虽然在利用雄厚的技术基础向着民品方向发展,可没有任何军工单位愿意放弃先进军事科技的研发。
    “校长这也是没办法,咱们学校可是有着众多战机相关技术项目的……”
    刘德宝一口道出实情。
    “122厂又不是战机生产单位!”
    张鸣秋根本就不相信这样的理由,费30多万买架运-11,对哈飞这样庞大的单位,能解决什么问题?
    30多万,发一个月工资怕是都不够。
    “他们不是战机生产单位,我们学校可也不一定只搞战机技术的研发啊!”
    刘德宝的话,顿时就让张鸣秋愕然地看着他。
    显然,刘德宝这话是意有所指。
    “老刘,你是不是得到什么消息了?”
    “没呢。只是之前李校长买飞机之前抱怨了一嘴,说是咱们天空中飞的都是外国客机……运-7还没搞成功,运-8是军用,运-10的前景也堪忧……”
    刘德宝摇头说道。
    张鸣秋默然。
    事实就是如此。
    整个国家工业基础差,技术落后,想要搞大飞机根本就不容易。
    运-10项目已经有传言说是要下马,原因是配套不足,特别是各种关键核心设备的缺失,国外又搞禁运,使得这个项目在即将首飞之前,经费就不断被削减。
    “说到底,还是咱们穷啊!国家调整政策,要搞经济基础建设,有限的经费得投入到这上面,还得保证最优先的军机项目……”
    良久,张鸣秋长长地叹了口气。
    学校接手运-10的后续投资?
    想都不敢想。
    所需经费,那可都是以亿计的!
    “就是不穷,咱们学校也支撑不起这样的大项目啊!真不知道李校长是怎么想的!”
    这下轮到刘德宝抱怨李瑞的行为了。
    大飞机项目,需要的经费能是小数目?
    “原本他不会考虑这个的,这不是有谢威,有校企办么?有了校企办,谁说得清楚呢!换成以前,你觉得李校长会这样干?”
    两人都熟悉李瑞,在没钱的情况下,即使李瑞有想法,也不会付诸行动的。
    就因为谢威出现,提议搞校企办,关键校企办还能搞钱。
    这就让李瑞的一些想法有了实现的机会。
    “唉~”
    刘书记点上了烟,默默地抽烟。
    张校长此刻也不知道怎么开口,一时间办公室内沉寂了下来。
    ······
    学校跟122厂不在一个区,距离也不远,只有30多公里的路程。
    坐着校企办的吉普,很快就到了122厂的厂门口。
    袁振越来之前,显然是跟这边沟通了。
    让谢威没想到的是,他乘坐的吉普车刚到厂门口,就看着众多穿着干部服的领导在厂门口等着。
    “今天厂里有领导视察工作?”
    看到厂门口的架势,谢威愕然地问一旁的袁振越。
    “不知道啊。我之前打电话过来,这边没说,就说他们在厂门口接咱们。”
    袁振越看着外面的架势,也是一头雾水。
    显然,眼前这接待规格,根本就不是为他们准备的。
    之前袁振越负责跟122厂对接,这边也只是派出了外联科的科长而已,偶尔能遇到122厂的副厂长级别的领导干部。
    “要不调头,咱们改天?”
    谢威可不想在对方迎接上级领导的时候找对方。
    在这样的场合下,任何事情都不好谈。
    说到底,他还是想要把学校订的这架运-11给退了。
    学校平时哪里用得上专机?
    不到1000公里的航程,不到一吨的载重,怎么看,都没有太大的价值。
    “袁助理,你们来了?”
    正在袁振越琢磨着吩咐前面的司机调头时,一名四十多岁的干部走上前来,满脸笑容地对袁振越打招呼,“赶紧下车吧,咱们厂长跟书记、总工都在等着你们的到来呢。”
    “啊?”
    袁振越石化了。
    就连谢威,此刻也是一脸懵逼。
    就因为在122厂购买了一架不到30万的运-11小飞机,对方就给出如此高的规格来接待?
    如何消受?
    “这位就是谢威同志吧?咱们早就想跟你见一面,今天终于有机会了……”
    上前的干部没有理会袁振越的懵逼跟震惊,直接走到车门边,帮着把车门打开,对着谢威伸出了手。
    谢威急忙下车,跟对方握手,“领导,这迎接规定太高,使不得啊!”
    对方摆出如此大的阵仗,谢威自然也不好再用自己还是个学生来搪塞。
    被对方直接一口道出谢威的经历,他就知道,没法再用学生身份来搪塞这一个比一个精的领导。
    “谢威同志,你太客气了!要知道,在之前,李瑞校长可是没少在咱们领导面前夸你!厂里领导一直都想跟你见一面,奈何李校长根本就不同意……”
    干部看着谢威,满脸笑容。
    他的笑容却让谢威此刻有了想要回到车上,让司机立即开车离开这地方的冲动。
    对方了解自己,自己一点都不熟悉对方。
    面都没见过!
    尤其是对方那笑容,怎么看,都像是看到小公鸡的黄鼠狼!
    没安好心?
    对方搞出如此大的阵仗,难道真的只因为李瑞在122厂买了一架不到30万的轻型运输机?
    不可能的!
    “谢威,这位是122厂外联科长陈荣杰科长……”
    (本章完)

章节目录

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葫芦村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葫芦村人并收藏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