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偷袭青泥岭
固镇军寨的营房内,李奕独自一人站在秦、凤的地图前,神情带着几分焦躁。
今天是七月初五,距离五月中旬从东京出征还没到两个月,如今秦、凤四州之地已尽收囊中,李奕向皇帝立下的军令状算是说到做到了。
当然若是按照前锋出散关的日子算,一路攻城拔寨、扫荡蜀军主力,其实也就了一个月而已。
不管怎么看,李奕的功劳都很大,晋封节度使肯定是够了,殿前马军都虞候的位置也可以往上升升,转正自然不在话下。
但现在却有一件事让李奕很烦心,如今蜀军在青泥岭以南防守,周军则在以北的固镇驻扎,双方形成了对峙之势,而且还不知道要持续多久。
这本来应该是好事,只要防守好固镇一线,不让蜀军越过青泥岭,就不用玩命去打硬仗了。
后周朝廷其实也是这么规划的,拿下秦、凤四州已经完成既定目标,皇帝暂时还不想去动蜀国,而是想要把军事重心放在南唐方面。
但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周国该让哪些人马来严防死守蜀军?
现在青泥岭以南驻扎了好几千蜀军,据说后蜀北路军行营都统李廷圭还带了禁军两三千人,从成都驰援到了兴州,以防备周军趁机攻打蜀国腹地。
虽然皇帝柴荣不准备全面开战,但这是国家层面的大战略,只有少数朝廷重臣才知道……毕竟政治玩的就是心理博弈,肯定不可能让敌方知道自己的底牌。
况且就算蜀国方面知道这事,但谁能保证周国皇帝不会因为见到前线打的很顺,突然改变念头想要一举拿下蜀国呢?
所以蜀国朝廷不敢松懈,集结重兵防守咽喉之地,属于是正常的考虑。
然而蜀国集结重兵在青泥岭沿线,周国自然也担心蜀军会反攻,双方不可能全都老老实实的不动。
李奕这几天反复推敲过,如果皇帝让人留在固镇严守,那么首选的将领……很大可能是自己!
毕竟整个秦、凤地区的蜀军,大半都是李奕带军队打崩的,固镇的守军也是被他吓得见风而逃。
若论指挥作战的能力,李奕不敢自夸有多厉害,但他把秦、凤蜀军打的抱头鼠窜,同样也是事实。
这么一来,后周朝廷为了保险起见,与其另派一个武将来接替,不如让李奕领兵就地防守更稳妥。
至于西征主将王景……他手下的都是地方兵马,而且第一次攻蜀也吃了小亏,如今蜀国派禁军过来支援,皇帝未必放心全权交给他。
接下来或许就要对南唐开战了,皇帝是不会允许蜀国在后面给自己添乱。
要说谁能有把握将蜀军摁死在青泥岭以南,后周朝堂上下肯定都觉得非他李奕莫属。
“玛德,要真把我留在这里防备蜀国,攻打南唐不就没我的份了?”
李奕心情很烦躁,禁军派到藩镇边疆驻防,这种事在五代也不算少见,当初的史彦超不就是如此?
而且万一皇帝脑袋一热,把自己外放到秦、凤当节度使,用来长期防备蜀国怎么办……这种事暂时看来概率不大,但就算只有一丝丝的可能性都不行!
李奕清楚的知道在五代中后期,藩镇节帅们早已是昨日黄,纵然能在地方上潇洒快活,但皇帝一句话就能让他们要生要死。
中央禁军才是这个时代能决定一切的强大力量!
就算没被外放担任节度使,也不能长时间远离东京、驻守地方,形势的变化是很快的,一步慢则步步慢……绝不能把时间耽误在秦、凤一线,需要尽快想办法回到东京。
就在这时,李汉超端着饭食走了进来,见到李奕皱眉站在舆图前,他忍不住问道:“大哥,咱们已经把秦、凤拿下来了,你怎么还愁眉苦脸的?”
李奕招手让他过来,指着地图上的青泥岭位置,询问道:“你说咱们要是去偷袭青泥岭以南的蜀军,胜算有多大?”
李汉超疑惑道:“朝廷不是让咱们守在固镇防备蜀军吗?难道情况有变?”
李奕摇了摇头,叹气道:“这不是朝廷的安排,而是我自己的想法。汉超你看,驻扎青泥岭以南的蜀军,距离兴州城不算远,而且道路要比咱们这一边平坦好走,后勤运输的压力也比咱们要小。”
“我军若是在这跟蜀军硬耗,肯定是咱们更吃亏些……况且你觉得咱们要是一直待在秦、凤不回东京,时间久了是好事吗?”
李汉超仔细想了一下,赞同道:“禁军的兄弟们出来都是为了赚军功的,大伙的家都在东京,眼下功劳已经到手,肯定都急着回去领赏,谁想待在这穷山僻壤间?”
李奕道:“不只是兄弟们,你我也是一样。而且以我来看,朝廷不久便会开启对唐国的战事,咱们不能白白把时间耗费在这里。”
“那咱们怎么办?朝廷暂时没有让我们回去的意思。”李汉超也有些苦恼,叹气道,“蜀军现在又缩着没动静,咱们被死死拖在这里。”
李奕微微一笑,意味深长道:“蜀军不动,咱们就逼着他动……若是把蜀军堵在青泥岭的人马给击溃,让蜀国不敢再惦记秦、凤四州,那咱们不就能脱身了?”
李汉超犹豫道:“可朝廷没让咱们出兵青泥岭……而且这事王节帅未必赞成,到时候朝廷追究下来怎么办?”
李奕闻言沉默片刻,这才开口道:“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只要能把青泥岭以南的蜀军击败,解除他们对秦、凤四州的威胁,什么事都好说……现在就不知道兄弟们愿不愿意跟着冒这个险。”
李汉超笑道:“大哥不用担心这事,你是不知道大伙儿现在多敬服你,私下里都说跟着大哥你能打胜仗,有功劳拿。只要大哥说去打,兄弟们肯定都会听你的!”
听了这话,李奕摇头不语,正因为自己到现在没打过败仗,大伙儿都对自己期望值很高,这种无形的压力其实也是一种负担。
就在这时,有亲兵进来禀报,左灵儿带着几个山民急着找李奕。
上次让人送了一车粮食给那帮山民之后,过了两天左灵儿便领着一帮青壮山民,来到固镇的军寨营地找李奕,说是为了感谢他送的粮食,特意带人过来帮忙干活。
李奕觉得这些人倒是民风淳朴,比起许多道貌岸然之辈,他们懂得感恩,谁愿意帮他们的忙,他们就一定要报答。
不过军中不缺这点劳动力,李奕就没让他们帮忙干活,但他听说山民们闲时以打猎为生,对于固镇到青泥岭一带的地形很熟悉。
李奕索性就让山民们给自己充当眼线,帮忙注意一下青泥岭以南的蜀军动向。相比于周军派出去的斥候,当地的这些山民不太引人注意,或许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事实也正如李奕设想的一样,山民们确实给他打探到不少有用的信息,也算是多了一条情报的来源。
当然李奕也没让山民们白帮忙,而是拿粮盐、布帛等跟他们交换。在利益的激励下,这些山民倒是干劲十足,每隔几天就送来关于蜀军的消息,几乎连对方的吃喝拉撒都给摸清了。
听到左灵儿带人来找自己,李奕还以为又有什么重要消息,连忙让亲兵把人带进来。
然而等见到了人,李奕发现跟自己想的不一样,只见左灵儿哭的梨带雨,身上的衣服也都湿透了,沾染了不少的泥浆草叶,就像是在泥地上摔了几跤。
而后面跟着的几个年轻山民同样很狼狈,还有一人挂了彩,肩膀上不知被谁射了一箭,杆子已经折断,但箭头有半截插在肉里。
中箭的山民也是一条汉子,硬生生扛着没喊一句疼。
“带他去找随军的郎中治疗箭伤。”
李奕起身吩咐了一句,然后走到左灵儿身前,见她俏脸上鼻涕眼泪一大把,皱眉问道:“你这是怎么了?难道有人欺负你?”
他第一反应是自己手下有军卒见色起意,对左灵儿做了什么不好的事,对方这是上门讨要说法的。
左灵儿却抽泣道:“牙达儿和库扎儿被人抓走,呜呜,都怪我……你一定要救救他们,只有你的军队才能打得过蜀国的军队……”
就在左灵儿说话的时候,她身后的几个年轻山民,也跟着叽里呱啦的说些什么,一脸的焦急,不过李奕根本听不懂。
好在通过左灵儿断断续续的讲述,李奕总算弄明白发生了什么事。
原来是昨天一大早,左灵儿带着几个村里的年轻人,冒险穿过青泥岭西边的一条小路,准备到蜀军驻扎在渠头沟的营寨,近距离查探一下情况。
没想到刚从小路拐到大路走了几里,就撞见了蜀军游荡在附近的斥候,本来这也不算什么大事,周边有不少山民聚居的村寨,有山民出没是很正常的事。
左灵儿几人也是这么想的,再加上对方骑着马,想要跑也未必跑的掉。所以在蜀军斥候喊住他们的时候,几人老老实实的上前回话。
可坏事就坏在左灵儿长得很漂亮,蜀军斥候大概是见色起意,不由分说的就想要把几人带回去。
左灵儿几人又不是傻子,也看出了情况不对,趁着和蜀军斥候周旋的空档,抓住机会转身就往路旁的林木茂密处跑。
接下来的事不用多说,几人中有两个跑得慢的,当场就被抓住。
幸好蜀军斥候数量不多,也就四五个人,加之树林灌木阻碍了战马的行动,不然左灵儿他们几个都跑不掉。
左灵儿几人跑回来之后,并没有直接回村寨,而是第一时间跑来找李奕求助。
毕竟对于她们来说,想要从蜀军手中救人,除了李奕这个把蜀军打跑的将军之外,也没人能办得到了。
左灵儿抽噎道:“都是我的错……要不是我想要多打听一些消息,用、用来换粮食……牙达儿和库扎儿就不会被人抓走……”
李奕无奈摇头,小丫头胆子还挺大,敢带人去蜀军营寨打探消息……真以为蜀军的军纪跟自己手下的士卒一样良好?
况且自己手下士卒的军纪好也是相对而言,主要还是因为有自己这个主将能压得住。
不过眼下不是说这些的时候,李奕见小丫头哭的伤心,安抚道:“你的那两个同伴不会有事的,我一定尽力帮你把他们救出来。”
这话他自己其实也不太相信,若只是普通的山民被抓,蜀军或许未必伤人性命。
但左灵儿的那两个同伴,本来就是去打探消息的,一旦扛不住蜀军的严刑逼供,吐出了实话,那就很难有活路了。
当然他心里虽是这么想着,但嘴上自然往好的方面说。
得了李奕的保证,左灵儿渐渐止住了哭声,但她却不肯离开,非要跟着一起去救人。
李奕无奈道:“那行吧,我先把手下的将军们召来,商量一下救人的事。你到里屋去歇一会儿,我让人给你找干净的衣服换上。”
左灵儿听话的进了后间卧房,李奕当即让人召来诸将,商议攻打青泥岭蜀军的事情。
反正本来他就有这个想法,救人也只是顺手的事……但怎么打还是要好好计划一下。
诸将到了营房厅堂,李奕并没有直接说要动兵,而是先旁敲侧击道:“咱们在秦、凤打了几场漂亮的仗,回到东京大伙儿少不了升官发财。”
听到这话,众人想到回东京后的好处,都不自觉的喜笑颜开。
但李奕这时却话锋一转:“然而现在蜀军堵在青泥岭以南,咱们需要在固镇防备蜀军,他们一日不撤,咱们就一日回不了东京。大伙从东京出来已经快两个月,家里的父母妻儿肯定盼着咱们回去。”
说罢他用余光扫了一眼众人的反应。
绕道偷袭青泥岭的蜀军,这是比较冒险的做法。李奕想用“回家的诱惑”鼓动起大伙儿的战意。
王常功性子急,立马便嚷嚷道:“咱们还要回去老婆孩子热坑头呢,怎么能被困在这荒山野岭的受罪?要我说,咱们直接过去把蜀军给打跑,让他们全都滚回家去,咱们也好赶快回东京!”
(本章完)
固镇军寨的营房内,李奕独自一人站在秦、凤的地图前,神情带着几分焦躁。
今天是七月初五,距离五月中旬从东京出征还没到两个月,如今秦、凤四州之地已尽收囊中,李奕向皇帝立下的军令状算是说到做到了。
当然若是按照前锋出散关的日子算,一路攻城拔寨、扫荡蜀军主力,其实也就了一个月而已。
不管怎么看,李奕的功劳都很大,晋封节度使肯定是够了,殿前马军都虞候的位置也可以往上升升,转正自然不在话下。
但现在却有一件事让李奕很烦心,如今蜀军在青泥岭以南防守,周军则在以北的固镇驻扎,双方形成了对峙之势,而且还不知道要持续多久。
这本来应该是好事,只要防守好固镇一线,不让蜀军越过青泥岭,就不用玩命去打硬仗了。
后周朝廷其实也是这么规划的,拿下秦、凤四州已经完成既定目标,皇帝暂时还不想去动蜀国,而是想要把军事重心放在南唐方面。
但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周国该让哪些人马来严防死守蜀军?
现在青泥岭以南驻扎了好几千蜀军,据说后蜀北路军行营都统李廷圭还带了禁军两三千人,从成都驰援到了兴州,以防备周军趁机攻打蜀国腹地。
虽然皇帝柴荣不准备全面开战,但这是国家层面的大战略,只有少数朝廷重臣才知道……毕竟政治玩的就是心理博弈,肯定不可能让敌方知道自己的底牌。
况且就算蜀国方面知道这事,但谁能保证周国皇帝不会因为见到前线打的很顺,突然改变念头想要一举拿下蜀国呢?
所以蜀国朝廷不敢松懈,集结重兵防守咽喉之地,属于是正常的考虑。
然而蜀国集结重兵在青泥岭沿线,周国自然也担心蜀军会反攻,双方不可能全都老老实实的不动。
李奕这几天反复推敲过,如果皇帝让人留在固镇严守,那么首选的将领……很大可能是自己!
毕竟整个秦、凤地区的蜀军,大半都是李奕带军队打崩的,固镇的守军也是被他吓得见风而逃。
若论指挥作战的能力,李奕不敢自夸有多厉害,但他把秦、凤蜀军打的抱头鼠窜,同样也是事实。
这么一来,后周朝廷为了保险起见,与其另派一个武将来接替,不如让李奕领兵就地防守更稳妥。
至于西征主将王景……他手下的都是地方兵马,而且第一次攻蜀也吃了小亏,如今蜀国派禁军过来支援,皇帝未必放心全权交给他。
接下来或许就要对南唐开战了,皇帝是不会允许蜀国在后面给自己添乱。
要说谁能有把握将蜀军摁死在青泥岭以南,后周朝堂上下肯定都觉得非他李奕莫属。
“玛德,要真把我留在这里防备蜀国,攻打南唐不就没我的份了?”
李奕心情很烦躁,禁军派到藩镇边疆驻防,这种事在五代也不算少见,当初的史彦超不就是如此?
而且万一皇帝脑袋一热,把自己外放到秦、凤当节度使,用来长期防备蜀国怎么办……这种事暂时看来概率不大,但就算只有一丝丝的可能性都不行!
李奕清楚的知道在五代中后期,藩镇节帅们早已是昨日黄,纵然能在地方上潇洒快活,但皇帝一句话就能让他们要生要死。
中央禁军才是这个时代能决定一切的强大力量!
就算没被外放担任节度使,也不能长时间远离东京、驻守地方,形势的变化是很快的,一步慢则步步慢……绝不能把时间耽误在秦、凤一线,需要尽快想办法回到东京。
就在这时,李汉超端着饭食走了进来,见到李奕皱眉站在舆图前,他忍不住问道:“大哥,咱们已经把秦、凤拿下来了,你怎么还愁眉苦脸的?”
李奕招手让他过来,指着地图上的青泥岭位置,询问道:“你说咱们要是去偷袭青泥岭以南的蜀军,胜算有多大?”
李汉超疑惑道:“朝廷不是让咱们守在固镇防备蜀军吗?难道情况有变?”
李奕摇了摇头,叹气道:“这不是朝廷的安排,而是我自己的想法。汉超你看,驻扎青泥岭以南的蜀军,距离兴州城不算远,而且道路要比咱们这一边平坦好走,后勤运输的压力也比咱们要小。”
“我军若是在这跟蜀军硬耗,肯定是咱们更吃亏些……况且你觉得咱们要是一直待在秦、凤不回东京,时间久了是好事吗?”
李汉超仔细想了一下,赞同道:“禁军的兄弟们出来都是为了赚军功的,大伙的家都在东京,眼下功劳已经到手,肯定都急着回去领赏,谁想待在这穷山僻壤间?”
李奕道:“不只是兄弟们,你我也是一样。而且以我来看,朝廷不久便会开启对唐国的战事,咱们不能白白把时间耗费在这里。”
“那咱们怎么办?朝廷暂时没有让我们回去的意思。”李汉超也有些苦恼,叹气道,“蜀军现在又缩着没动静,咱们被死死拖在这里。”
李奕微微一笑,意味深长道:“蜀军不动,咱们就逼着他动……若是把蜀军堵在青泥岭的人马给击溃,让蜀国不敢再惦记秦、凤四州,那咱们不就能脱身了?”
李汉超犹豫道:“可朝廷没让咱们出兵青泥岭……而且这事王节帅未必赞成,到时候朝廷追究下来怎么办?”
李奕闻言沉默片刻,这才开口道:“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只要能把青泥岭以南的蜀军击败,解除他们对秦、凤四州的威胁,什么事都好说……现在就不知道兄弟们愿不愿意跟着冒这个险。”
李汉超笑道:“大哥不用担心这事,你是不知道大伙儿现在多敬服你,私下里都说跟着大哥你能打胜仗,有功劳拿。只要大哥说去打,兄弟们肯定都会听你的!”
听了这话,李奕摇头不语,正因为自己到现在没打过败仗,大伙儿都对自己期望值很高,这种无形的压力其实也是一种负担。
就在这时,有亲兵进来禀报,左灵儿带着几个山民急着找李奕。
上次让人送了一车粮食给那帮山民之后,过了两天左灵儿便领着一帮青壮山民,来到固镇的军寨营地找李奕,说是为了感谢他送的粮食,特意带人过来帮忙干活。
李奕觉得这些人倒是民风淳朴,比起许多道貌岸然之辈,他们懂得感恩,谁愿意帮他们的忙,他们就一定要报答。
不过军中不缺这点劳动力,李奕就没让他们帮忙干活,但他听说山民们闲时以打猎为生,对于固镇到青泥岭一带的地形很熟悉。
李奕索性就让山民们给自己充当眼线,帮忙注意一下青泥岭以南的蜀军动向。相比于周军派出去的斥候,当地的这些山民不太引人注意,或许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事实也正如李奕设想的一样,山民们确实给他打探到不少有用的信息,也算是多了一条情报的来源。
当然李奕也没让山民们白帮忙,而是拿粮盐、布帛等跟他们交换。在利益的激励下,这些山民倒是干劲十足,每隔几天就送来关于蜀军的消息,几乎连对方的吃喝拉撒都给摸清了。
听到左灵儿带人来找自己,李奕还以为又有什么重要消息,连忙让亲兵把人带进来。
然而等见到了人,李奕发现跟自己想的不一样,只见左灵儿哭的梨带雨,身上的衣服也都湿透了,沾染了不少的泥浆草叶,就像是在泥地上摔了几跤。
而后面跟着的几个年轻山民同样很狼狈,还有一人挂了彩,肩膀上不知被谁射了一箭,杆子已经折断,但箭头有半截插在肉里。
中箭的山民也是一条汉子,硬生生扛着没喊一句疼。
“带他去找随军的郎中治疗箭伤。”
李奕起身吩咐了一句,然后走到左灵儿身前,见她俏脸上鼻涕眼泪一大把,皱眉问道:“你这是怎么了?难道有人欺负你?”
他第一反应是自己手下有军卒见色起意,对左灵儿做了什么不好的事,对方这是上门讨要说法的。
左灵儿却抽泣道:“牙达儿和库扎儿被人抓走,呜呜,都怪我……你一定要救救他们,只有你的军队才能打得过蜀国的军队……”
就在左灵儿说话的时候,她身后的几个年轻山民,也跟着叽里呱啦的说些什么,一脸的焦急,不过李奕根本听不懂。
好在通过左灵儿断断续续的讲述,李奕总算弄明白发生了什么事。
原来是昨天一大早,左灵儿带着几个村里的年轻人,冒险穿过青泥岭西边的一条小路,准备到蜀军驻扎在渠头沟的营寨,近距离查探一下情况。
没想到刚从小路拐到大路走了几里,就撞见了蜀军游荡在附近的斥候,本来这也不算什么大事,周边有不少山民聚居的村寨,有山民出没是很正常的事。
左灵儿几人也是这么想的,再加上对方骑着马,想要跑也未必跑的掉。所以在蜀军斥候喊住他们的时候,几人老老实实的上前回话。
可坏事就坏在左灵儿长得很漂亮,蜀军斥候大概是见色起意,不由分说的就想要把几人带回去。
左灵儿几人又不是傻子,也看出了情况不对,趁着和蜀军斥候周旋的空档,抓住机会转身就往路旁的林木茂密处跑。
接下来的事不用多说,几人中有两个跑得慢的,当场就被抓住。
幸好蜀军斥候数量不多,也就四五个人,加之树林灌木阻碍了战马的行动,不然左灵儿他们几个都跑不掉。
左灵儿几人跑回来之后,并没有直接回村寨,而是第一时间跑来找李奕求助。
毕竟对于她们来说,想要从蜀军手中救人,除了李奕这个把蜀军打跑的将军之外,也没人能办得到了。
左灵儿抽噎道:“都是我的错……要不是我想要多打听一些消息,用、用来换粮食……牙达儿和库扎儿就不会被人抓走……”
李奕无奈摇头,小丫头胆子还挺大,敢带人去蜀军营寨打探消息……真以为蜀军的军纪跟自己手下的士卒一样良好?
况且自己手下士卒的军纪好也是相对而言,主要还是因为有自己这个主将能压得住。
不过眼下不是说这些的时候,李奕见小丫头哭的伤心,安抚道:“你的那两个同伴不会有事的,我一定尽力帮你把他们救出来。”
这话他自己其实也不太相信,若只是普通的山民被抓,蜀军或许未必伤人性命。
但左灵儿的那两个同伴,本来就是去打探消息的,一旦扛不住蜀军的严刑逼供,吐出了实话,那就很难有活路了。
当然他心里虽是这么想着,但嘴上自然往好的方面说。
得了李奕的保证,左灵儿渐渐止住了哭声,但她却不肯离开,非要跟着一起去救人。
李奕无奈道:“那行吧,我先把手下的将军们召来,商量一下救人的事。你到里屋去歇一会儿,我让人给你找干净的衣服换上。”
左灵儿听话的进了后间卧房,李奕当即让人召来诸将,商议攻打青泥岭蜀军的事情。
反正本来他就有这个想法,救人也只是顺手的事……但怎么打还是要好好计划一下。
诸将到了营房厅堂,李奕并没有直接说要动兵,而是先旁敲侧击道:“咱们在秦、凤打了几场漂亮的仗,回到东京大伙儿少不了升官发财。”
听到这话,众人想到回东京后的好处,都不自觉的喜笑颜开。
但李奕这时却话锋一转:“然而现在蜀军堵在青泥岭以南,咱们需要在固镇防备蜀军,他们一日不撤,咱们就一日回不了东京。大伙从东京出来已经快两个月,家里的父母妻儿肯定盼着咱们回去。”
说罢他用余光扫了一眼众人的反应。
绕道偷袭青泥岭的蜀军,这是比较冒险的做法。李奕想用“回家的诱惑”鼓动起大伙儿的战意。
王常功性子急,立马便嚷嚷道:“咱们还要回去老婆孩子热坑头呢,怎么能被困在这荒山野岭的受罪?要我说,咱们直接过去把蜀军给打跑,让他们全都滚回家去,咱们也好赶快回东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