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三个反骨仔
明宋国有句古话叫做: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但其实读书人虽然比市井中人多了份虚伪,但大部分还是有着自己的底线。
平常捧高踩低、趋吉避凶、八面玲珑,信奉‘难得糊涂’倒也罢了。
可面对底线时有些人却无法再装糊涂。
而吕真端似乎就是其中之人。
张贵明白他可能是误会了,‘天工九岛’人员失踪之事,是岛上管事为了节省粮草、抛弃负担,使的阴招。
而珍王趋利避害的默许了这种行为。
甚至更阴谋论一点,这种行为便是珍王暗中指使的。
感觉自己做人的底线被触及,所以刚才才会说出,‘桀纣之端’四个字来。
一切都是误会。
可对于这样的误会,张贵也没办法解释,只能陪着变得沉默的吕真端干笑。
过了一会。
章咼带着几名年轻的杂役送来了火锅。
木炭在铜锅子下面燃的通红。
锅子里的汤水渐渐沸腾。
张贵下了切成小块的肉排,还有野菜、野葱等等韩丽属下的孝敬。
等了一会,四溢的香气随着蒸汽从锅里冒出。
他夹起一块肉排放进了吕真端的碟子,
“快吃,快吃,吃饭皇帝大,莫去管其他。”
“龙虎,你说我这种人是不是不应该走出国子监,投身进这污浊的官场仕途?”
“那倒也不是。
你这人平时其实挺‘污浊’的,毫不清高,非常的适合做官。
只不过碰见了这个光怪陆离的‘大争之世’而已。
就听我一句劝,事情有时候不一定是你想那样,莫要钻牛角尖。”
张贵沉吟了片刻,很是诚恳的答道。
吕真端无言以对,苦笑了两下,闷头吃喝起来。
两人这一顿吃的酣畅淋漓,都要扫尾了,突然房门被人推开。
张瑞顶风冒雪的走了进来。
“张校尉来了,快坐、快坐。
外面下雪吗,今年的鸦风可真是冷的出奇。”,张贵招呼道。
张瑞大笑着走到张贵座右下首的木椅上坐下,
“龙虎终于回来了啊,这一趟返乡之行可还顺遂?”
“也谈不上顺不顺的,没了鲜茸岛上的元山人作祟,明宋沿海几个行省也就是那样。”
张贵随口答道:
“老张你这些日子过的怎么样啊?”
“四字可以形容,‘胆战心惊’。”
张瑞似乎早就预备着张贵问这个问题,脸上露出了愁眉苦脸又情真意切的表情,
“龙虎,我张瑞不是自夸,出身也是个‘‘京兵黄册’’的嫡子,世世代代的御林军中人。
七岁起就在皇城的大校场操练,准备为家国赴死。
但却不能是这种轻如鸿毛,悄无声息的‘死’法啊!
周遭的友军在杂牌军里都不算精壮的,有些操练的时间甚至不足一月。
雨中变阵一次都没习练过。
这种天气上阵简直就是儿戏。
还不如贼兵裹挟着乱民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想的一味闷头拼死来的好,那样反而不乱…”
“老张,张校尉,我明白你的烦闷,但问题是你也认识我跟吕宰承几十天了。
应该知道我只是空有四品龙虎开幕将军名分,‘听调不听宣’九岛征讨好名头的空心大佬。
是以前珍王‘行在’推出来的挡箭牌。
实际能说了算的也就咱们脚下这座无品无级的,‘仵作役所’。
至于老吕,他虽然是珍王‘行在’的老人,但怕是也没…”
“龙虎,让我安心之事无需烦劳吕大人,只需您来帮忙。”
“这话什么意思?”
“我想要左迁到您的‘仵作役所’,帮你管些杂务。”
张贵一愣,挖了挖自己的耳朵,
“我刚才没听错吧,你一个堂堂六品校尉要左迁,呸,这都根本不能说左迁了,完全是谪贬…”
说到这里,他眼睛微微一瞪,
“老张你是想要退守保平安。
可这么做的话,可能此生都沉沦了啊。”
“可我继续替珍王卖命却可能身败名裂,整个家族都受牵连陪送进去。”
“校尉何出此言?”
“龙虎以为珍王会有几成希望,成为宋明未来力挽狂澜的圣明天子?
是一成、两成还是一分都没有?”
张瑞破釜沉舟的反问道。
看来他在张贵返回东洲期间,跟吕真端一样对珍王积攒了足够的失望。
并且两人私下里必然有过交流。
于是跟一直都和珍王不对付的张贵,几乎名牌的凑成了三个‘反骨仔’。
话说到这个程度,再推迟便有些过分了。
张贵沉吟片刻,
“老张如果你能找到由头退进我的‘仵作役所’,便来就是。”
而张瑞等的就是张贵这句话。
他跟张贵相处的日子虽然不长,但却看透了他类似某些军中大将‘护犊子’的秉性。
要是自己自作主张的退进张贵的‘役所’,很可能不会被他认为是‘自己人’。
危难时刻也就不会受到他的护佑。
但只要求得张贵先答应了,让自己退进‘仵作役所’,必然就会成为他的‘自己人’。
这样一来,未来生离鲜茸岛的可能性,就会暴增数倍不至。
因此张瑞闻言马上起身朝张贵拱手行礼,一躬到底,
“多谢大人成全。
我这便去运作。”
起身大步扬长而去。
等到第三天正午时分,珍王‘行在’突然来人下了一道调令。
说是六品校尉张某,某日酒醉胡言,乱议‘天工九岛’乱兵浪奔溺海之事。
临战搅扰军心,本应斩首。
但因其出身旧勋世家,又曾屡立战功,故此法外开恩,留命夺职。
谪贬‘仵作役所’充为贱籍以儆效尤。
之后就见褪去了每次见面必然穿着的甲胄,改换成了象征平民百姓‘白衣’的张瑞,蓬头垢面的出现在了张贵的面前。
张贵给来传令的‘行在’小吏惯例塞了两个小银棵子,打发其滚蛋。
朝张瑞鼓掌道:
“老张你可真是会因势利导,好一招移接木。
了不少银子走动吧。”
“龙虎容禀,我一个破落军户子弟,哪有许多钱去走动。
不过我们同在‘京兵黄册’上的御林军,大都沾亲带故。
而你也知道,珍王‘行在’的许多新兵将领都是御林军的三百虎贲出身。
虽然死了不少,但也有人出了头。
其中一个就是我五服内的一位表舅。
虽然平常不太对付。
但他家恰好欠着我家一个人情。
我便让他还了。”
(本章完)
明宋国有句古话叫做: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但其实读书人虽然比市井中人多了份虚伪,但大部分还是有着自己的底线。
平常捧高踩低、趋吉避凶、八面玲珑,信奉‘难得糊涂’倒也罢了。
可面对底线时有些人却无法再装糊涂。
而吕真端似乎就是其中之人。
张贵明白他可能是误会了,‘天工九岛’人员失踪之事,是岛上管事为了节省粮草、抛弃负担,使的阴招。
而珍王趋利避害的默许了这种行为。
甚至更阴谋论一点,这种行为便是珍王暗中指使的。
感觉自己做人的底线被触及,所以刚才才会说出,‘桀纣之端’四个字来。
一切都是误会。
可对于这样的误会,张贵也没办法解释,只能陪着变得沉默的吕真端干笑。
过了一会。
章咼带着几名年轻的杂役送来了火锅。
木炭在铜锅子下面燃的通红。
锅子里的汤水渐渐沸腾。
张贵下了切成小块的肉排,还有野菜、野葱等等韩丽属下的孝敬。
等了一会,四溢的香气随着蒸汽从锅里冒出。
他夹起一块肉排放进了吕真端的碟子,
“快吃,快吃,吃饭皇帝大,莫去管其他。”
“龙虎,你说我这种人是不是不应该走出国子监,投身进这污浊的官场仕途?”
“那倒也不是。
你这人平时其实挺‘污浊’的,毫不清高,非常的适合做官。
只不过碰见了这个光怪陆离的‘大争之世’而已。
就听我一句劝,事情有时候不一定是你想那样,莫要钻牛角尖。”
张贵沉吟了片刻,很是诚恳的答道。
吕真端无言以对,苦笑了两下,闷头吃喝起来。
两人这一顿吃的酣畅淋漓,都要扫尾了,突然房门被人推开。
张瑞顶风冒雪的走了进来。
“张校尉来了,快坐、快坐。
外面下雪吗,今年的鸦风可真是冷的出奇。”,张贵招呼道。
张瑞大笑着走到张贵座右下首的木椅上坐下,
“龙虎终于回来了啊,这一趟返乡之行可还顺遂?”
“也谈不上顺不顺的,没了鲜茸岛上的元山人作祟,明宋沿海几个行省也就是那样。”
张贵随口答道:
“老张你这些日子过的怎么样啊?”
“四字可以形容,‘胆战心惊’。”
张瑞似乎早就预备着张贵问这个问题,脸上露出了愁眉苦脸又情真意切的表情,
“龙虎,我张瑞不是自夸,出身也是个‘‘京兵黄册’’的嫡子,世世代代的御林军中人。
七岁起就在皇城的大校场操练,准备为家国赴死。
但却不能是这种轻如鸿毛,悄无声息的‘死’法啊!
周遭的友军在杂牌军里都不算精壮的,有些操练的时间甚至不足一月。
雨中变阵一次都没习练过。
这种天气上阵简直就是儿戏。
还不如贼兵裹挟着乱民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想的一味闷头拼死来的好,那样反而不乱…”
“老张,张校尉,我明白你的烦闷,但问题是你也认识我跟吕宰承几十天了。
应该知道我只是空有四品龙虎开幕将军名分,‘听调不听宣’九岛征讨好名头的空心大佬。
是以前珍王‘行在’推出来的挡箭牌。
实际能说了算的也就咱们脚下这座无品无级的,‘仵作役所’。
至于老吕,他虽然是珍王‘行在’的老人,但怕是也没…”
“龙虎,让我安心之事无需烦劳吕大人,只需您来帮忙。”
“这话什么意思?”
“我想要左迁到您的‘仵作役所’,帮你管些杂务。”
张贵一愣,挖了挖自己的耳朵,
“我刚才没听错吧,你一个堂堂六品校尉要左迁,呸,这都根本不能说左迁了,完全是谪贬…”
说到这里,他眼睛微微一瞪,
“老张你是想要退守保平安。
可这么做的话,可能此生都沉沦了啊。”
“可我继续替珍王卖命却可能身败名裂,整个家族都受牵连陪送进去。”
“校尉何出此言?”
“龙虎以为珍王会有几成希望,成为宋明未来力挽狂澜的圣明天子?
是一成、两成还是一分都没有?”
张瑞破釜沉舟的反问道。
看来他在张贵返回东洲期间,跟吕真端一样对珍王积攒了足够的失望。
并且两人私下里必然有过交流。
于是跟一直都和珍王不对付的张贵,几乎名牌的凑成了三个‘反骨仔’。
话说到这个程度,再推迟便有些过分了。
张贵沉吟片刻,
“老张如果你能找到由头退进我的‘仵作役所’,便来就是。”
而张瑞等的就是张贵这句话。
他跟张贵相处的日子虽然不长,但却看透了他类似某些军中大将‘护犊子’的秉性。
要是自己自作主张的退进张贵的‘役所’,很可能不会被他认为是‘自己人’。
危难时刻也就不会受到他的护佑。
但只要求得张贵先答应了,让自己退进‘仵作役所’,必然就会成为他的‘自己人’。
这样一来,未来生离鲜茸岛的可能性,就会暴增数倍不至。
因此张瑞闻言马上起身朝张贵拱手行礼,一躬到底,
“多谢大人成全。
我这便去运作。”
起身大步扬长而去。
等到第三天正午时分,珍王‘行在’突然来人下了一道调令。
说是六品校尉张某,某日酒醉胡言,乱议‘天工九岛’乱兵浪奔溺海之事。
临战搅扰军心,本应斩首。
但因其出身旧勋世家,又曾屡立战功,故此法外开恩,留命夺职。
谪贬‘仵作役所’充为贱籍以儆效尤。
之后就见褪去了每次见面必然穿着的甲胄,改换成了象征平民百姓‘白衣’的张瑞,蓬头垢面的出现在了张贵的面前。
张贵给来传令的‘行在’小吏惯例塞了两个小银棵子,打发其滚蛋。
朝张瑞鼓掌道:
“老张你可真是会因势利导,好一招移接木。
了不少银子走动吧。”
“龙虎容禀,我一个破落军户子弟,哪有许多钱去走动。
不过我们同在‘京兵黄册’上的御林军,大都沾亲带故。
而你也知道,珍王‘行在’的许多新兵将领都是御林军的三百虎贲出身。
虽然死了不少,但也有人出了头。
其中一个就是我五服内的一位表舅。
虽然平常不太对付。
但他家恰好欠着我家一个人情。
我便让他还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