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并不是真正的避难所,而是避难所在地面上的附属建筑,非避难所的人不能进入避难所,免得引起骚乱。
许多人的智慧和汗水打造的避难所,绝对是不逊于万里长城的创举,宁安大强参与的工程只是一小部分,管窥一豹,只见一斑。虽然他们签有保密合同,但一旦失去应有的约束,消息肯定会以很快的速度传播开,因此每一班人进出避难所都需要蒙着眼睛,而从工作开始到工作结束,他们能够活动的地方始终在很小的一个范围内,最大程度杜绝了泄露的可能性。
探视就跟探监没有什么区别,接待室四个角落都站着军人,据说这些军人耳力都很好,防止有人乱说话,一旦发现有泄露避难所秘密的,立即严惩,最严重的,就是赶出避难所,而之前缴纳的物资统统不退!
仅仅这一点就吓住了绝大部分的人。他们费尽心机进入避难所,就是为了自身安全,个人的力量太渺小,与国家机器对抗,从来没有好下场的。
十一两人一进入接待室,就发现那几个军人都不是普通的军人,或许是和宁安一样,属于变异人。
居然动用变异人来监看!
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通知避难所里的,十一和燕昶年到达接待室的时候燕徐都已经来了,意外的是除了他们两人之外,还有燕昶年的父亲和另外几个长辈。
燕昶年的眉头不易察觉地皱了下。
这些所谓的亲人,对他,向来不太欢迎。或许是因为他爱男人,或许是他被认祖归宗,带来了某些家族利益的变动,总之,即使他最后将自己的名额让了出去,这些人也仅仅说了几句言不由心的感激话语。
前几次看望爸妈,这些人从来不会看看他,或者让爸妈带两句话来,那么,现在又搞这一出,是想干什么?
不怨燕昶年心理这样阴暗,他爸妈两人年纪也有五六十了,在避难所就一个朋友,这些亲戚——或许还不如那朋友对他们好呢。这是燕昶年细心观察后得出的结论。
燕徐自然不会跟儿子说在避难所里的种种不便和难处,他和十一带去的那些东西,只有一小部分他们才能够享受到,其他的,不是拿去贿赂那些脑满肠肥的所谓“上级”,就是亲戚瓜分了,那些人脸皮之厚不是一般人能比,这个说“徐臻有这么好的儿子,我们也沾沾光”,那个说“哎呀,蔬菜都贵得要命,好久没有吃到了,这些干菜看去很不错”,这边说着,那边拿在手里半天不松手,临走来一句“这么多,给我们点尝尝新吧”,燕徐能过去抢回来?
一方面是想着可能以后有需要仰仗这些亲戚的地方,两人身边没个照看的人,也这个年纪了,万一出点事,还得找这些亲戚;另一方面是不屑。
刨除这点不愉快,他们在避难所内过得还算可以,尤其是知道外面自发形成了贫民区,那些人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但儿子在陶十一那里过得很不错,看神色就知道,两人已经很心满意足了。
除了刚开始跟燕徐打了个招呼,十一几乎没有说话。
他跟这些人实在没有共同话题,他本来就属于外面那些“贫民”中的一员,不可能跟这些生活在避难所内几乎生活无忧的人一齐抨击那些贫民是怎么没素质,是暴民,是毒瘤,必须除去。也不可能替那些贫民说话,因为那些人确实在某些方面做得很令人发指,就那群劫匪,假若他们两人不是有点本事,早就被劫得一身精光,或许连性命都不保。
他只是保持沉默。
那些人用或隐晦或明目张胆肆无忌惮的眼光观察他、解剖他,然后在嘴角或者用眼神表示他们的好奇不屑和厌恶。或许心里还有微妙的落差,就这几乎看不出有优点的男人,居然在外面过得比他们还好?
看那健康的皮肤,红润的脸色!
他们这些人常年昼伏夜出,一年四季都只能跟老鼠一样窝在号称最坚固最安全的避难所内,脸色因为缺少阳光的照射,露出青白的颜色。
他们也堕落到和农民一样要到地里干活,昔日白嫩的手掌磨出血泡,以前即使阴天也要涂防晒霜的脸颊和手臂黑色素越来越多,甚至长出各种色斑,即使将头脸手臂遮得严严实实也不管用,越来越多的人得皮肤病,似乎避难所内的药物已经不多了,或许过些日子,他们生病了只能硬抗着,然后跟外面那些贫民一样等待死亡的降临……
令人毛骨悚然的未来。
避难所内因为粮食逐渐减少,医疗药物因为辐射消耗越来越快,他们生病申请药物也越来越难,以前缴纳的物资实际上到手的不过三分之二,另外的三分之一被以各种名目征走了。
即使上头有先见之明,所囤积的物资也经不住有出无入的消耗,已经有流言,避难所内的物资支撑不了半年,半年之后,假若天灾仍然没有停止的迹象,那等待绝大部分人的,将是无法避免的死亡。
天要绝人类!
“去年景明种了些棉花,做了好几床棉被,这一床用了差不多十斤棉花,妈你摸摸,厚实得很!天气冷了,你们正好拿来盖。”燕昶年和燕徐说话。
避难所内没有电,虽然可能比地面温度要高一些,但冬天也不会很暖和。被子他们这些人都备有,但当初没有预料到居然会全球停电,所有的发电机都发动不起来,被子可能就不够用了。
作者有话要说:防抽备份:
两人向来谨慎,只是没想到谨慎也会带来麻烦。
他们距离关卡还有一段时间就带着东西穿过那片“贫民区”,这是相对于避难所内的“富人区”的一个称呼。
进入富人区必须穿过贫民区,那条路有栅栏隔开两个区的入口,栅栏内还有人站岗。
站岗是个苦差事,不但要忍受那些人的谩骂,还要不时提防袭击:一块石子、一段树枝……等等,虽然是个苦差事,但报酬高,这些站岗的人可说是痛并快乐着。
几道围墙,两道栅栏,隔开了两个世界。
十一和燕昶年远远地将要带给燕徐的东西拿出来,十一口袋里还揣着大强给的那万斤粮票,他打算领大半出来,一小半给燕徐两人。
燕昶年推着辆自行车,后车轮两旁照样挂了两个竹筐,后车座上还捆着一床厚重的棉被,将近十斤棉花做出来的新棉被,晒过好几次,蓬松而柔软,盖着肯定很暖和。
所有的东西都用破旧的黑色油布盖得严严实实,但依然无法避开一些贪婪的目光。
那段路少有人行,十一他们才会选择在那里将东西拿出来,只是刚转过一个小山坡,十几人男人就围了过来。
能够远远地看见那些简陋破旧的房子,但这片地方几乎没有人,或许是这伙人的缘故。
许多人的智慧和汗水打造的避难所,绝对是不逊于万里长城的创举,宁安大强参与的工程只是一小部分,管窥一豹,只见一斑。虽然他们签有保密合同,但一旦失去应有的约束,消息肯定会以很快的速度传播开,因此每一班人进出避难所都需要蒙着眼睛,而从工作开始到工作结束,他们能够活动的地方始终在很小的一个范围内,最大程度杜绝了泄露的可能性。
探视就跟探监没有什么区别,接待室四个角落都站着军人,据说这些军人耳力都很好,防止有人乱说话,一旦发现有泄露避难所秘密的,立即严惩,最严重的,就是赶出避难所,而之前缴纳的物资统统不退!
仅仅这一点就吓住了绝大部分的人。他们费尽心机进入避难所,就是为了自身安全,个人的力量太渺小,与国家机器对抗,从来没有好下场的。
十一两人一进入接待室,就发现那几个军人都不是普通的军人,或许是和宁安一样,属于变异人。
居然动用变异人来监看!
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通知避难所里的,十一和燕昶年到达接待室的时候燕徐都已经来了,意外的是除了他们两人之外,还有燕昶年的父亲和另外几个长辈。
燕昶年的眉头不易察觉地皱了下。
这些所谓的亲人,对他,向来不太欢迎。或许是因为他爱男人,或许是他被认祖归宗,带来了某些家族利益的变动,总之,即使他最后将自己的名额让了出去,这些人也仅仅说了几句言不由心的感激话语。
前几次看望爸妈,这些人从来不会看看他,或者让爸妈带两句话来,那么,现在又搞这一出,是想干什么?
不怨燕昶年心理这样阴暗,他爸妈两人年纪也有五六十了,在避难所就一个朋友,这些亲戚——或许还不如那朋友对他们好呢。这是燕昶年细心观察后得出的结论。
燕徐自然不会跟儿子说在避难所里的种种不便和难处,他和十一带去的那些东西,只有一小部分他们才能够享受到,其他的,不是拿去贿赂那些脑满肠肥的所谓“上级”,就是亲戚瓜分了,那些人脸皮之厚不是一般人能比,这个说“徐臻有这么好的儿子,我们也沾沾光”,那个说“哎呀,蔬菜都贵得要命,好久没有吃到了,这些干菜看去很不错”,这边说着,那边拿在手里半天不松手,临走来一句“这么多,给我们点尝尝新吧”,燕徐能过去抢回来?
一方面是想着可能以后有需要仰仗这些亲戚的地方,两人身边没个照看的人,也这个年纪了,万一出点事,还得找这些亲戚;另一方面是不屑。
刨除这点不愉快,他们在避难所内过得还算可以,尤其是知道外面自发形成了贫民区,那些人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但儿子在陶十一那里过得很不错,看神色就知道,两人已经很心满意足了。
除了刚开始跟燕徐打了个招呼,十一几乎没有说话。
他跟这些人实在没有共同话题,他本来就属于外面那些“贫民”中的一员,不可能跟这些生活在避难所内几乎生活无忧的人一齐抨击那些贫民是怎么没素质,是暴民,是毒瘤,必须除去。也不可能替那些贫民说话,因为那些人确实在某些方面做得很令人发指,就那群劫匪,假若他们两人不是有点本事,早就被劫得一身精光,或许连性命都不保。
他只是保持沉默。
那些人用或隐晦或明目张胆肆无忌惮的眼光观察他、解剖他,然后在嘴角或者用眼神表示他们的好奇不屑和厌恶。或许心里还有微妙的落差,就这几乎看不出有优点的男人,居然在外面过得比他们还好?
看那健康的皮肤,红润的脸色!
他们这些人常年昼伏夜出,一年四季都只能跟老鼠一样窝在号称最坚固最安全的避难所内,脸色因为缺少阳光的照射,露出青白的颜色。
他们也堕落到和农民一样要到地里干活,昔日白嫩的手掌磨出血泡,以前即使阴天也要涂防晒霜的脸颊和手臂黑色素越来越多,甚至长出各种色斑,即使将头脸手臂遮得严严实实也不管用,越来越多的人得皮肤病,似乎避难所内的药物已经不多了,或许过些日子,他们生病了只能硬抗着,然后跟外面那些贫民一样等待死亡的降临……
令人毛骨悚然的未来。
避难所内因为粮食逐渐减少,医疗药物因为辐射消耗越来越快,他们生病申请药物也越来越难,以前缴纳的物资实际上到手的不过三分之二,另外的三分之一被以各种名目征走了。
即使上头有先见之明,所囤积的物资也经不住有出无入的消耗,已经有流言,避难所内的物资支撑不了半年,半年之后,假若天灾仍然没有停止的迹象,那等待绝大部分人的,将是无法避免的死亡。
天要绝人类!
“去年景明种了些棉花,做了好几床棉被,这一床用了差不多十斤棉花,妈你摸摸,厚实得很!天气冷了,你们正好拿来盖。”燕昶年和燕徐说话。
避难所内没有电,虽然可能比地面温度要高一些,但冬天也不会很暖和。被子他们这些人都备有,但当初没有预料到居然会全球停电,所有的发电机都发动不起来,被子可能就不够用了。
作者有话要说:防抽备份:
两人向来谨慎,只是没想到谨慎也会带来麻烦。
他们距离关卡还有一段时间就带着东西穿过那片“贫民区”,这是相对于避难所内的“富人区”的一个称呼。
进入富人区必须穿过贫民区,那条路有栅栏隔开两个区的入口,栅栏内还有人站岗。
站岗是个苦差事,不但要忍受那些人的谩骂,还要不时提防袭击:一块石子、一段树枝……等等,虽然是个苦差事,但报酬高,这些站岗的人可说是痛并快乐着。
几道围墙,两道栅栏,隔开了两个世界。
十一和燕昶年远远地将要带给燕徐的东西拿出来,十一口袋里还揣着大强给的那万斤粮票,他打算领大半出来,一小半给燕徐两人。
燕昶年推着辆自行车,后车轮两旁照样挂了两个竹筐,后车座上还捆着一床厚重的棉被,将近十斤棉花做出来的新棉被,晒过好几次,蓬松而柔软,盖着肯定很暖和。
所有的东西都用破旧的黑色油布盖得严严实实,但依然无法避开一些贪婪的目光。
那段路少有人行,十一他们才会选择在那里将东西拿出来,只是刚转过一个小山坡,十几人男人就围了过来。
能够远远地看见那些简陋破旧的房子,但这片地方几乎没有人,或许是这伙人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