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看看。”
文君挣扎着撑起上身不满道:“阿宁你真是的!好歹也是个读书人,怎么说起话来活像个登徒子?”
郑元安不答,只静静地看着文君,眼中有她看不懂的入骨哀伤。
“阿……阿宁,你怎么了?”文君直觉不对,伸出手小心翼翼地碰了碰郑元安眼皮。
郑元安依旧不说话,眼中哀伤愈甚。
“阿宁?”
郑元安深深一叹,将文君的脑袋按进怀里:“你背上的伤,让我看看吧。”
低喃中隐忍着的苦涩与绝望令文君不敢再讨价还价,乃乖乖背过身去褪下了衣衫。
过堂之后这刀伤便没了用处,是以当天晚上文君就动用妖力让它愈合了。如今看来伤口不复狰狞,只余一道蜈蚣似的疤痕横亘在背上。郑元安轻轻抚着这道疤痕,喉头发紧,张了几次嘴方能出声。
“还疼吗?”
文君细声细气地安抚他:“早就不疼了。其实本来也没多疼的,就是看着吓人。阿宁你别担心,这都是我故意做出来的样子,专门给你们那个糊涂皇帝看的!”
郑元安点点头又安静下来,沉默着替文君穿好上衣便往书房而去。文君一边系衣带一边在后面追:“阿宁你今天怎么了?是不是遇到什……”
郑元安猛地甩开文君牵上来的手,转过身子盯着她的眼睛道:“文君小姐求助相府为我争取时日,又以身为证替我洗刷冤屈,如此周全,我还能遇到什么事情?”
凤目中铺天盖地的哀怒惊得文君差点咬着舌头。
二人对视,文君眼眶都红了。
良久,郑元安长叹一声撑着院中石墩缓缓坐了下来,宽袖颓然垂在足边:“文君,天下之大,为何你偏偏找了相府?”
文君揉揉眼睛:“我想过找柳郎君的,但、但柳郎君冲动莽撞,又不及江小姐圣眷优容,我……”
“你可知代我求助相府的后果是什么吗?”
文君踟蹰片刻,轻轻点了点头。
郑元安扯出一丝苦笑:“我原以为以你直来直去的性子,多半会从法场上将我劫走,此后我隐姓埋名个几年,宋金开战时再投身枢密院戴罪立功,此事就算揭过。不想我竟漏算了你的智计。世说‘多智近妖’,而你修行千年,想来悟性只有更高啊!文君,是我小看你了,是我小看你了……”
郑元安的哀伤几乎毁天灭地,而文君反倒冷静了下来。
她挪过去坐在郑元安对面:“我也想过劫法场,可是这样太过冒险。你要复兴郑氏,自然一切都要过了明路才好。至于江小姐,”她勉强翘了翘嘴角:“江小姐真的很好。她,她……为你素服闯宫,单这份胆识和智谋我就远远不及。郑氏主母……阿宁,我在你身边只会做饭打架,可是做饭有厨娘、打架有护卫,唯有当家主母无法替代。我不是不愿意给你当厨娘护卫,但三百年郑氏若要复兴,厨娘护卫怎么够?你有你的抱负,还有你的天下,这些都是我帮不了的……”文君喉咙发堵,说到后来她也不知道自己乱七八糟地究竟想说什么。
郑元安阖目:“你什么都考虑到了,唯独没有问我愿不愿意。文君,你可知我……”他停下话头稳了稳情绪,良久睁开眼睛看进眼前那双明澈的杏目:“与淮安众吏周旋的是你,大破金国刺客的是你,找出三族隐田的是你,将我救出牢狱的也是你。文君,你何必妄自菲薄?”
“可那些我都不擅长,都是后来现学的啊!江小姐家学渊源……”
“是啊,都是为了我现学的。”郑元安温柔地打断她:“单这份情谊便珍贵过任何胆识与智谋。”
一句话蛰进文君心里,痛得她险些放声大哭。
两人枯坐许久,最后郑元安起身叹道:“罢了,从你变作男子时我便知晓自己没有福分与你长相厮守。”
文君抬头,心中升起的莫名惧意令她不敢面对郑元安即将说出口的话。
果然——
“赐婚的旨意明日就下来了。文君,你走吧。”
“……阿宁?”
郑元安转身背对文君:“你走吧。木已成舟,再无转圜。”
半晌——
“好。”文君的声音哭得支离破碎:“阿宁,保重。”
院门吱嘎合上的瞬间,郑元安久忍的泪终于滂沱如雨。
次日,孝宗将郑元安和江氏父女宣至明元殿。圣旨颁下后郑元安既不谢恩也不抗旨,就这么低着头静静地站在大殿中,久到令帝后与江衍都不自在起来。
最终他正了正衣冠郑重行了三跪九叩之礼,拜舞毕叩下头去的那一刻,泪水从眼角悄然滑落。
“臣,郑元安,领旨、谢恩。”
文君、文君,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一望可相见,一步如重城,所爱隔山海,山海,不、可、平。(注)
右手抚上腰间玉佩,郑元安痛彻心扉——文君,郑氏主母的纽印差一点点就能给你了,就差那么一点点。
作者有话要说: 注:前面两联是汉朝《古诗十九首》中其中一首的开篇,前文中也有提到,就是郑元安教文君背的第一首诗。后面两联借用北大才子littlesen的《无题》。元文二人的纠葛,总觉得只有这两联才能诠释得清楚,于是厚着脸皮就借用了。
另,赐婚是清朝才流行起来的概念,明以前的汉族士大夫地位超然,皇上即便想插手士子婚姻也只能做媒,断没有赐婚一说。但一切为了剧情,各位考据党手下留情、手下留情
☆、后记
时光荏苒,三十年匆匆而过,昔日青衫凤目的玉面郎君如今成了须发花白的威严丞相,而昔日艳若桃李的相府小姐如今也成了气度雍容的相府夫人。
文君放不下郑元安,一直隐了身形在他身边悄悄护卫。眼看着江槿一点一点在郑元安心中刻下痕迹,眼看着郑府一年一年鼎盛起来,眼看着郑元安一步一步从郡守官至枢密副使,她心中既喜且涩。郑家长女出生那日,文君留下一个守护阵后飘然离去,彼时,郑元安成婚五载有余。
而后的二十年间,文君和璇玑先后迎来劫雷。文君天真烂漫灵台明澈,所不解者唯有世情。如今她应情劫入世,劫满抽身而退之时,道心之坚更上一层。璇玑则因当年那八条人命,被劫雷劈散了三百年的道行,险些重入轮回。幸而文君日夜为之护法,数年之后璇玑终得性命无忧。
至此,二妖又开始结伴游历,往日深入骨髓的笑泪如今再看,竟似过眼云烟。
一日,二妖听说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往舟山普陀讲经,乃欣喜不已地前往听道。回来时路过金陵城郊,文君恰好遇上一队山贼正围攻一辆楠木马车。记忆深处那袭被刺客包围的染血青衫与眼前的景象重叠起
文君挣扎着撑起上身不满道:“阿宁你真是的!好歹也是个读书人,怎么说起话来活像个登徒子?”
郑元安不答,只静静地看着文君,眼中有她看不懂的入骨哀伤。
“阿……阿宁,你怎么了?”文君直觉不对,伸出手小心翼翼地碰了碰郑元安眼皮。
郑元安依旧不说话,眼中哀伤愈甚。
“阿宁?”
郑元安深深一叹,将文君的脑袋按进怀里:“你背上的伤,让我看看吧。”
低喃中隐忍着的苦涩与绝望令文君不敢再讨价还价,乃乖乖背过身去褪下了衣衫。
过堂之后这刀伤便没了用处,是以当天晚上文君就动用妖力让它愈合了。如今看来伤口不复狰狞,只余一道蜈蚣似的疤痕横亘在背上。郑元安轻轻抚着这道疤痕,喉头发紧,张了几次嘴方能出声。
“还疼吗?”
文君细声细气地安抚他:“早就不疼了。其实本来也没多疼的,就是看着吓人。阿宁你别担心,这都是我故意做出来的样子,专门给你们那个糊涂皇帝看的!”
郑元安点点头又安静下来,沉默着替文君穿好上衣便往书房而去。文君一边系衣带一边在后面追:“阿宁你今天怎么了?是不是遇到什……”
郑元安猛地甩开文君牵上来的手,转过身子盯着她的眼睛道:“文君小姐求助相府为我争取时日,又以身为证替我洗刷冤屈,如此周全,我还能遇到什么事情?”
凤目中铺天盖地的哀怒惊得文君差点咬着舌头。
二人对视,文君眼眶都红了。
良久,郑元安长叹一声撑着院中石墩缓缓坐了下来,宽袖颓然垂在足边:“文君,天下之大,为何你偏偏找了相府?”
文君揉揉眼睛:“我想过找柳郎君的,但、但柳郎君冲动莽撞,又不及江小姐圣眷优容,我……”
“你可知代我求助相府的后果是什么吗?”
文君踟蹰片刻,轻轻点了点头。
郑元安扯出一丝苦笑:“我原以为以你直来直去的性子,多半会从法场上将我劫走,此后我隐姓埋名个几年,宋金开战时再投身枢密院戴罪立功,此事就算揭过。不想我竟漏算了你的智计。世说‘多智近妖’,而你修行千年,想来悟性只有更高啊!文君,是我小看你了,是我小看你了……”
郑元安的哀伤几乎毁天灭地,而文君反倒冷静了下来。
她挪过去坐在郑元安对面:“我也想过劫法场,可是这样太过冒险。你要复兴郑氏,自然一切都要过了明路才好。至于江小姐,”她勉强翘了翘嘴角:“江小姐真的很好。她,她……为你素服闯宫,单这份胆识和智谋我就远远不及。郑氏主母……阿宁,我在你身边只会做饭打架,可是做饭有厨娘、打架有护卫,唯有当家主母无法替代。我不是不愿意给你当厨娘护卫,但三百年郑氏若要复兴,厨娘护卫怎么够?你有你的抱负,还有你的天下,这些都是我帮不了的……”文君喉咙发堵,说到后来她也不知道自己乱七八糟地究竟想说什么。
郑元安阖目:“你什么都考虑到了,唯独没有问我愿不愿意。文君,你可知我……”他停下话头稳了稳情绪,良久睁开眼睛看进眼前那双明澈的杏目:“与淮安众吏周旋的是你,大破金国刺客的是你,找出三族隐田的是你,将我救出牢狱的也是你。文君,你何必妄自菲薄?”
“可那些我都不擅长,都是后来现学的啊!江小姐家学渊源……”
“是啊,都是为了我现学的。”郑元安温柔地打断她:“单这份情谊便珍贵过任何胆识与智谋。”
一句话蛰进文君心里,痛得她险些放声大哭。
两人枯坐许久,最后郑元安起身叹道:“罢了,从你变作男子时我便知晓自己没有福分与你长相厮守。”
文君抬头,心中升起的莫名惧意令她不敢面对郑元安即将说出口的话。
果然——
“赐婚的旨意明日就下来了。文君,你走吧。”
“……阿宁?”
郑元安转身背对文君:“你走吧。木已成舟,再无转圜。”
半晌——
“好。”文君的声音哭得支离破碎:“阿宁,保重。”
院门吱嘎合上的瞬间,郑元安久忍的泪终于滂沱如雨。
次日,孝宗将郑元安和江氏父女宣至明元殿。圣旨颁下后郑元安既不谢恩也不抗旨,就这么低着头静静地站在大殿中,久到令帝后与江衍都不自在起来。
最终他正了正衣冠郑重行了三跪九叩之礼,拜舞毕叩下头去的那一刻,泪水从眼角悄然滑落。
“臣,郑元安,领旨、谢恩。”
文君、文君,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一望可相见,一步如重城,所爱隔山海,山海,不、可、平。(注)
右手抚上腰间玉佩,郑元安痛彻心扉——文君,郑氏主母的纽印差一点点就能给你了,就差那么一点点。
作者有话要说: 注:前面两联是汉朝《古诗十九首》中其中一首的开篇,前文中也有提到,就是郑元安教文君背的第一首诗。后面两联借用北大才子littlesen的《无题》。元文二人的纠葛,总觉得只有这两联才能诠释得清楚,于是厚着脸皮就借用了。
另,赐婚是清朝才流行起来的概念,明以前的汉族士大夫地位超然,皇上即便想插手士子婚姻也只能做媒,断没有赐婚一说。但一切为了剧情,各位考据党手下留情、手下留情
☆、后记
时光荏苒,三十年匆匆而过,昔日青衫凤目的玉面郎君如今成了须发花白的威严丞相,而昔日艳若桃李的相府小姐如今也成了气度雍容的相府夫人。
文君放不下郑元安,一直隐了身形在他身边悄悄护卫。眼看着江槿一点一点在郑元安心中刻下痕迹,眼看着郑府一年一年鼎盛起来,眼看着郑元安一步一步从郡守官至枢密副使,她心中既喜且涩。郑家长女出生那日,文君留下一个守护阵后飘然离去,彼时,郑元安成婚五载有余。
而后的二十年间,文君和璇玑先后迎来劫雷。文君天真烂漫灵台明澈,所不解者唯有世情。如今她应情劫入世,劫满抽身而退之时,道心之坚更上一层。璇玑则因当年那八条人命,被劫雷劈散了三百年的道行,险些重入轮回。幸而文君日夜为之护法,数年之后璇玑终得性命无忧。
至此,二妖又开始结伴游历,往日深入骨髓的笑泪如今再看,竟似过眼云烟。
一日,二妖听说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往舟山普陀讲经,乃欣喜不已地前往听道。回来时路过金陵城郊,文君恰好遇上一队山贼正围攻一辆楠木马车。记忆深处那袭被刺客包围的染血青衫与眼前的景象重叠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