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对计划进行审核,这次审核更繁琐,除了确认计划的可行性外,还出动了上百位科学家研究分析苏灼提交的各国科技,看国内技术是否能同步替代。
苏灼对此并不固执,只要不影响最终效果,用哪个国家的技术他都没意见,他只是走到哪,看到合适的就记录下来而已。这次的审核和实验进行了将近一年,总共用国内技术替换了十几种实验——苏灼亲自参与,确认没问题才做的修改。
最终,科学院总院的十多位教授联名苏灼,共同向国家提出了这份计划申请。这份计划在研究之初就很引人注目,一开始有人嘲笑它的异想天开,怀疑苏灼只是想骗取研究资金。但随着参与审核的人员越来越多,等级越来越高,不管是科学家们还是上层领导,都隐隐怀了一丝期望。
当计划书的评估与科学院总院的申请一同上交时,上边紧急召开了一次会议,邀请了所有参与审核的高级科学家和苏灼,得到所有人一致的确认后,宇宙飞船计划正式启动——国家在各方面投入或许小气,但在科研方面,却愿意倾注所有经费。
当年国家研制原子弹和载人火箭时,可谓一无所有,毫无头绪,如此仍旧倾尽全力,更何况现在有完整的计划书在手,成功率竟然高到五成,国家没有不同意的道理。苏灼说可能需要10年左右才能制作完成,对国家而言已经快到不行了!
当年国家研制原子弹将近14年(50年代初——1964年),运载火箭14年(1956年——1970年,长征1号),一下子跳到科幻电影中的宇宙飞船,说实话,领导们都觉得心里不踏实。10年时间太快了,来个20、30年,才比较符合宇宙飞船的身份地位。为此还有人专门向苏灼征询,能否稍微放缓研究进度,不为别的,只为了安全和稳定。我国总不能学别的国家,飞到一半掉下来。
苏灼认真点头:“请放心,我会严格审核,进度放慢也要保证没有差错。但是,很多技术需要国外支援,可以吗?”
“放心吧,苏先生,您只需要专注研究就行,您缺少的东西,我们无论用什么方法,都会为您弄来的。”
政客们并不如苏灼想象中那么狭隘,虽然不懂科学,但他们非常明白怎样用手中的东西获取利益。在研究计划正式开始三个月后,首先是俄罗斯参与合作,一批高级科学家带着各种仪器和技术资料被派驻国家共同参与研究。
休息的时候,苏灼询问,才知道他们国家是投入了一大比资金,并在关税贸易和政治立场上做了一定程度的退让,才得以参与进来。
苏灼对此的反应:“……!!”
其实这项研究,最终得利的是国内,技术属于国内,宇宙飞船也属于国内,但研制需要用到的大部份技术和仪器,元器件,却都是国外的。所以苏灼单纯的觉得他们可能需要向别国申请或购买技术才行,否则别说研制,连外壳都做不成。但显然政客们有政客的方法。
苏灼的计划书总共分成135个小组,每组包含宇宙飞船的一份部件。当这135组全部完成时,把它们组合在一起,便成了一艘宇宙飞船。
这不是玩具组装,宇宙飞船分为上下两层,大小相当于一艘航空母舰。虽然有完整的计划书,但完成每一组就等于造一座楼,所花费的精力和时间超出苏灼的预料——主要是因为他当初是在位面实验室里做的实验,搬运仪器不需要时间和人力,要轻快得多。
随着时间慢慢过去,美国,德国,英国,法国……一个个国家的科学家带着大量的仪器和技术资料分批参与进来,一组一组的宇宙飞船部件也逐渐成型。
在第9年的时候,最后一项的变轨循环部份终于完成。制作各部份花了9年,把它们组合又花了2年,最后检验1年,历时共12年,苏灼梦想中的宇宙飞船终于完成。
作者有话要说:宇宙飞船终于完成了,不管是小苏还是我的愿望都在小说里实现了b( ̄▽ ̄)d,所以本文终于可以心满意足的在下一章完结啦。
有人注意到文案上的定制封面了咩,不知道有没有人愿意买这本书的定制啦,不过不管怎么样,都非常感谢喜欢这本书的各位,是你们的支持才让懒懒散散的我能坚持到今天啊!
☆、第138章 完结
第138章完结(晋江文学城独发)
2046年8月20日,这一天对全世界而言,是足以载入史册的一天。如同当年人类在月球留下的第一个脚印,今天,人类将正式踏入宇宙。
不是挑选身体健康的军人,再在失重空间中花费几年时间进行吃,喝,睡的训练后,穿上厚厚的宇航服,才登上宇宙。而是让普通人,穿着普通的衣服,不用戴氧气面罩,如同乘船,旅行一般的游览宇宙风光。
宇宙飞船的参与国有9个,倾全力花费12年打造,这个新闻在一年前爆出来的时候,就引起过极大轰动。如今终于得到了官方的正式宣告,8月20日试航这天,上千家媒体蜂涌而至。虽然他们只能远远的保持距离拍摄,但光是那庞大的船身就足以让他们找到淘淘不绝的新闻话题。
做为国家官方电视台的首席美女记者,曾清有幸得以登船采访,他们还将与别国的十多家媒体一起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在宇宙中向地球播报新闻。
“大家看,这就是飞船上的餐厅。”曾清手拿话筒站在餐厅门口,对着摄影机道:“餐厅里的所有桌椅都是特制的,它们被死死固定在舱体上,椅子上还有固定安全带,是为了预防震荡时乘客摔倒。”
“那么餐厅的食物是什么样呢?接下来我们采访一下乘客。”曾清走向端着托盘迎面而来的一名俊美青年:“您好,请问……”
“请停止拍摄!”那名青年说,用手挡住摄影头。
“什么?”曾清愕然。
“我是不能上电视的。”青年如此说。而在他话音未落时,已经有两名军人冲过来,打断了曾清的采访,强行关闭摄像机,甚至摆出一副要抓捕两人的模样。
“没关系。”青年摇头阻止他们:“不要伤害他们,他们只是在工作。”又温和的对曾清和摄像师道:“抱歉,吓到你们了,请不要放在心上。”
两名军人退到一边,青年端着托盘离开。曾清揉着被掐痛的胳膊,不满的说:“这个人是谁啊?那么嚣
苏灼对此并不固执,只要不影响最终效果,用哪个国家的技术他都没意见,他只是走到哪,看到合适的就记录下来而已。这次的审核和实验进行了将近一年,总共用国内技术替换了十几种实验——苏灼亲自参与,确认没问题才做的修改。
最终,科学院总院的十多位教授联名苏灼,共同向国家提出了这份计划申请。这份计划在研究之初就很引人注目,一开始有人嘲笑它的异想天开,怀疑苏灼只是想骗取研究资金。但随着参与审核的人员越来越多,等级越来越高,不管是科学家们还是上层领导,都隐隐怀了一丝期望。
当计划书的评估与科学院总院的申请一同上交时,上边紧急召开了一次会议,邀请了所有参与审核的高级科学家和苏灼,得到所有人一致的确认后,宇宙飞船计划正式启动——国家在各方面投入或许小气,但在科研方面,却愿意倾注所有经费。
当年国家研制原子弹和载人火箭时,可谓一无所有,毫无头绪,如此仍旧倾尽全力,更何况现在有完整的计划书在手,成功率竟然高到五成,国家没有不同意的道理。苏灼说可能需要10年左右才能制作完成,对国家而言已经快到不行了!
当年国家研制原子弹将近14年(50年代初——1964年),运载火箭14年(1956年——1970年,长征1号),一下子跳到科幻电影中的宇宙飞船,说实话,领导们都觉得心里不踏实。10年时间太快了,来个20、30年,才比较符合宇宙飞船的身份地位。为此还有人专门向苏灼征询,能否稍微放缓研究进度,不为别的,只为了安全和稳定。我国总不能学别的国家,飞到一半掉下来。
苏灼认真点头:“请放心,我会严格审核,进度放慢也要保证没有差错。但是,很多技术需要国外支援,可以吗?”
“放心吧,苏先生,您只需要专注研究就行,您缺少的东西,我们无论用什么方法,都会为您弄来的。”
政客们并不如苏灼想象中那么狭隘,虽然不懂科学,但他们非常明白怎样用手中的东西获取利益。在研究计划正式开始三个月后,首先是俄罗斯参与合作,一批高级科学家带着各种仪器和技术资料被派驻国家共同参与研究。
休息的时候,苏灼询问,才知道他们国家是投入了一大比资金,并在关税贸易和政治立场上做了一定程度的退让,才得以参与进来。
苏灼对此的反应:“……!!”
其实这项研究,最终得利的是国内,技术属于国内,宇宙飞船也属于国内,但研制需要用到的大部份技术和仪器,元器件,却都是国外的。所以苏灼单纯的觉得他们可能需要向别国申请或购买技术才行,否则别说研制,连外壳都做不成。但显然政客们有政客的方法。
苏灼的计划书总共分成135个小组,每组包含宇宙飞船的一份部件。当这135组全部完成时,把它们组合在一起,便成了一艘宇宙飞船。
这不是玩具组装,宇宙飞船分为上下两层,大小相当于一艘航空母舰。虽然有完整的计划书,但完成每一组就等于造一座楼,所花费的精力和时间超出苏灼的预料——主要是因为他当初是在位面实验室里做的实验,搬运仪器不需要时间和人力,要轻快得多。
随着时间慢慢过去,美国,德国,英国,法国……一个个国家的科学家带着大量的仪器和技术资料分批参与进来,一组一组的宇宙飞船部件也逐渐成型。
在第9年的时候,最后一项的变轨循环部份终于完成。制作各部份花了9年,把它们组合又花了2年,最后检验1年,历时共12年,苏灼梦想中的宇宙飞船终于完成。
作者有话要说:宇宙飞船终于完成了,不管是小苏还是我的愿望都在小说里实现了b( ̄▽ ̄)d,所以本文终于可以心满意足的在下一章完结啦。
有人注意到文案上的定制封面了咩,不知道有没有人愿意买这本书的定制啦,不过不管怎么样,都非常感谢喜欢这本书的各位,是你们的支持才让懒懒散散的我能坚持到今天啊!
☆、第138章 完结
第138章完结(晋江文学城独发)
2046年8月20日,这一天对全世界而言,是足以载入史册的一天。如同当年人类在月球留下的第一个脚印,今天,人类将正式踏入宇宙。
不是挑选身体健康的军人,再在失重空间中花费几年时间进行吃,喝,睡的训练后,穿上厚厚的宇航服,才登上宇宙。而是让普通人,穿着普通的衣服,不用戴氧气面罩,如同乘船,旅行一般的游览宇宙风光。
宇宙飞船的参与国有9个,倾全力花费12年打造,这个新闻在一年前爆出来的时候,就引起过极大轰动。如今终于得到了官方的正式宣告,8月20日试航这天,上千家媒体蜂涌而至。虽然他们只能远远的保持距离拍摄,但光是那庞大的船身就足以让他们找到淘淘不绝的新闻话题。
做为国家官方电视台的首席美女记者,曾清有幸得以登船采访,他们还将与别国的十多家媒体一起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在宇宙中向地球播报新闻。
“大家看,这就是飞船上的餐厅。”曾清手拿话筒站在餐厅门口,对着摄影机道:“餐厅里的所有桌椅都是特制的,它们被死死固定在舱体上,椅子上还有固定安全带,是为了预防震荡时乘客摔倒。”
“那么餐厅的食物是什么样呢?接下来我们采访一下乘客。”曾清走向端着托盘迎面而来的一名俊美青年:“您好,请问……”
“请停止拍摄!”那名青年说,用手挡住摄影头。
“什么?”曾清愕然。
“我是不能上电视的。”青年如此说。而在他话音未落时,已经有两名军人冲过来,打断了曾清的采访,强行关闭摄像机,甚至摆出一副要抓捕两人的模样。
“没关系。”青年摇头阻止他们:“不要伤害他们,他们只是在工作。”又温和的对曾清和摄像师道:“抱歉,吓到你们了,请不要放在心上。”
两名军人退到一边,青年端着托盘离开。曾清揉着被掐痛的胳膊,不满的说:“这个人是谁啊?那么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