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牧区。

    这好象太冒险了吧?出奇制胜嘛。

    咱还能活着回来吗?这得问问老天爷了。

    龙城(蒙古和硕柴达木湖附近),是匈奴人的一块圣地,每年五月份时,匈奴人便聚集于此,举行盛大的集会,祭祀祖先、天地、鬼神。现在春季刚到,龙城的大规模祭祀活动还没有到来,作为匈奴人的圣地,这里常年有军队驻守,这正好是可以发动突袭的固定目标。

    军中有几位向导,正好晓得龙城所在,卫青便命他们带路,全军向龙城进发。

    卫青初上战场,出手不凡,这是一次大冒险。

    出发前,卫青发表演说,鼓鼓士气:“取胜之道,在于出其不意,攻其无备。龙城南接大漠,此大漠荒凉无水草,所以匈奴人不居住于此,我军正好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穿越大漠而不被匈奴人发现,现在北地寒冷,匈奴主力多集中于大漠之南,漠北则守备空虚,正好可以趁虚而入,况且行军作战,不仅要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也要在心理上重创敌军。倘若我军可以对数千里外的匈奴心脏进行打击,岂不令匈奴人胆战心惊么?”

    于是卫青大军向大漠深处挺进,直插向匈奴人的心脏:龙城。

    这支西汉时代的快速反应部队,进军神速。当汉军出现在龙城时,龙城的匈奴守军大惊失色,怎么突然有一支汉军部队从天而降呢?

    龙城的匈奴守军不多。是啊,在此之前,汉军几乎没有跨入匈奴境内作战,谁会料想到,汉军第一次出击,就是如此大手笔,将战场选择在数千里之外的龙城呢?

    还没等匈奴守军明白过来,早已蹩足劲想干上的一仗的汉军骑兵,迫不及待地杀了过来,利剑在手,砍瓜切菜般地劈向胡人的脑袋,不一会儿功夫,龙城留下了七百具匈奴无头骑士的尸体。

    汉军大获全胜。

    为了给匈奴人造成心理上的震憾,卫青放一把火,把龙城烧了。

    汉军迅速从龙城退出,沿着大漠边缘向东南返回中国。

    卫青对龙城的奇袭,击斩匈奴七百人,这是汉军此番出征的惟一战果。

    首次对匈奴的反击,汉军损失惨重。李广、公孙敖两路大军,伤亡人数超过一万人。

    这种结果,令汉武帝刘彻非常震怒。前几年的马邑之围徒劳无功,而此次出击居然大败而归。李广、公孙敖被逮捕,交由军法审判,两人均因对失败负有责任,而被判处斩刑。不过根据汉代的律法,两人缴纳一笔的赎金,就可以免死了。汉武帝在军事将领处置上极其苛刻,这在日后产生重大的流弊,并成为武帝后期军事人才凋零的原因之一。

    李广与公孙敖交了一笔赎金,免于死刑,但被贬为平民。

    卫青则被擢升为关内侯。

    此役卫青牛刀小试,脱颖而出。虽然从击斩匈奴人数上说,只有七百人,充其量只是个小胜战。但是卫青以孤军纵横匈奴数千里,这不是光有勇气的人可以做到的,而必定是有大气魄的人。卫青从第一战始,便将军事天才的一面展示出来,他的睿智、冷静、坚毅、对战机敏锐的判断、决心等等,都说明了这点。

    有人说卫青此役胜出,更多是运气。(王立群持此说,卫青没有遇到匈奴大部队,运气使然。)

    笔者敢断言,决无运气可言。经笔者在地图上量算,卫青从上谷出兵,奔袭龙城,上谷与龙城直线距离大约一千三百公里,行军作战实际线路,当然不是直线距离,以二千公里算,那么往返四千公里,总计八千里,八千里路云和月啊。

    将近万里之征途,在匈奴国境内跑了这么长的距离,居然一次也没有被匈奴人追击,这仅仅是运气吗?显然不是,军事上的功夫,并不全在正面厮杀,如何躲避被敌军追击,隐藏自己、保全实力,这也是上乘的功夫。别人以为是运气,我以为是卫青上乘的功夫。

    不过,卫青还确实是幸运的人。

    他仅凭此一战,就被封为关内侯,一举奠定其在军队中的地位。当然卫青一战封侯,可能还有刘彻私人的感情因素,卫青毕竟是刘彻的小舅子嘛,但从后来卫青的杰出表现看,刘彻可谓慧眼识英雄。相比之下,李广一生拼死拼活,大大小小的战打了七十余次,也没有封侯,所以后人有“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的慨叹。

    很早很早之前,就有过一个人,曾经预言过卫青将官至封侯。

    那是一个会看面相的囚徒,在邂逅卫青之后,惊异地说:“你是个贵人啊,将官至封侯哩。”当时还是奴仆身份的卫青笑着答说:“你可别拿我开玩笑,象我这样过着奴隶的生活,能够不受到鞭打责骂就心满意足啦,还谈什么封侯呢?”

    从奴仆到将军,卫青以怎样的奋斗来实现这一传奇的转变呢?

    卫青其实并不姓“卫”,而是姓“郑”。他的父亲叫郑季,原来是平阳县的一个小吏,被派到平阳侯做事,平阳侯家可来头不小,平阳侯曹寿的夫人,正是汉武帝刘彻的亲姐姐,而且与刘彻的姐弟感情相当的好。郑季是个花花公子,到了平阳侯家后,泡上了平阳侯家的一个女仆,这个女仆姓卫,几番云雨之后,卫氏怀孕,产下一个儿子。这个孩子怎么办呢?郑季没有办法,只好硬着头皮,把私生子带回家中,这个私生子,就是后来的卫青,不过他现在应该是叫郑青。

    作为私生子,卫青在郑家的地位可想而知,不用说郑季夫人把他当奴隶看待,就连他几个同父异母的兄弟,也把他当作家中的奴仆,喝来吆去的,动不动就拿起皮鞭棍棒揍他。郑季自己做的亏心事,也不好出面制止,等到卫青年纪稍大一些,就把卫青送到平阳侯家,充当平阳侯的家奴,在那里,有卫青的生母卫氏,还有三个同母异父的姐姐。

    卫青的生母及姐姐们都对他很好,这多多少少使从小尝尽人间冷暖,缺少母爱亲情的卫青在心灵上得到了补偿,特别是三姐卫子夫,她是平阳侯家一个歌伎,与卫青年龄相近,所以姐弟俩的感情特别好。

    即便遭人白眼,倍受歧视,卫青却不自甘堕落、自暴自弃、妄自菲薄,而从逆境中求得奋起、自强、倔强与坚忍不拔。特别是美丽善良的姐姐卫子夫,十分关爱这个比她小了几岁的弟弟,在卫青遭到痛打心灰意冷之时,卫子夫无微不至的关照,让他倍感温暖。可是卫子夫也不过是平阳侯家的歌伎,同样时常受着平阳侯府人的责骂,每当姐姐受到欺负时,卫青总是挺身而出,在他年轻的心中,最重的使命就是保护他心爱的姐姐,所以他要习武,只有一身的好武艺,就没人敢欺负姐姐了。

    卫青的刻苦奋励,使得他精湛的骑术箭术与胆略,在平阳侯家传出名气,长大成人的卫青英俊挺拔、相貌堂堂,不由得引起一个人的关注。这个人就是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平阳公主是个非常有个性的人,有一回她正好看见卫青练习骑马,卫青纵马的英姿给她留下深刻的印象,她隐隐觉得这个人身上有些不平凡之处,但是她说不出来,她打心眼里有点喜欢这个帅小伙子,但这也仅是一闪而过的念头,一个是公主,一个家奴,平阳公主为自己涌出这个念头感到好笑。

    从那以后,卫青从一个平阳侯府普通的家奴,提升为平阳侯府的家骑,追随在平阳公主左右。平阳公主对他非常的器重,卫青与他的姐姐们在平阳侯家总算挣得些地位,过上一段安静快乐的日子。此时的平阳公主根本不会想到,在许多年后,已经孀居的她竟然会为了嫁给曾经是她家奴的卫青,不惜让她的弟弟、皇帝刘彻以下诏书的方式,硬是让卫青成为自己的丈夫。

    卫青是一个充满传奇的人。

    但是,如果没有一个偶然的事件,这些传奇也许都不会发生了。

    建元二年(公元前一三七年),汉武帝刘彻大驾光临平阳侯家。

    平阳公主是个颇有心机的人,她早暗地里寻找了十几个美女,养在侯府内,专等弟弟刘彻大驾光临时,隆重推出。在酒席宴会时,趁刘彻喝下几杯酒后,平阳公主让十几个美女一一粉墨登场,让刘彻自己挑选。大约是因为见到天子,这些美女们都惶恐万分吧,反正是没有展示出她们的婀娜优雅与风情万种。刘彻对这些美女看不上眼,觉得好俗啊。

    正当刘彻觉得百无聊奈时,歌伎卫子夫登台献技。

    刘彻眼前一亮!只见卫子夫素装淡抹,拔弦引吭,清音宛转,如同芙蓉出水,亭亭玉立,一双玉手拔弄琴弦,动作之优雅,令刘彻看呆了。此时的卫子夫,如仙女下凡,在刘彻眼中,眼前的这个女子如此洁白无瑕,如此超凡脱俗。

    平阳公主在一旁看得明白,聪明的她不失时机地让卫子夫陪侍皇帝。常言说得好: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萌。卫子夫在这一夜后,彻底改变了人生的命运,同时也彻底改变另一个人的命运,她的弟弟卫青。

    卫子夫入宫成了刘彻最宠爱的贵妃。姐姐受宠,卫青这个当弟弟,也少不了好处,卫青从平阳侯家调入长安城中,先安排在建章宫当差。

    出身卑微的卫夫子和卫青,来到繁华的都城皇宫中,首先必须要学会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如何生存。

    卫夫子怀孕了。

    这对皇后陈阿娇来说,绝对是一个严重的挑战。

    但是卫子夫正受皇帝宠爱,陈阿娇拿她没办法。但是卫子夫心爱的弟弟卫青,不就是建章宫的小职员吗?只要杀了卫青,就可以间接打击卫子夫,说不定精神上的打击,会使卫子夫流产呢。

    擒杀卫青的计划由皇后的生母、皇帝刘彻的姑妈刘嫖一手策划。刘嫖派人逮捕了卫青,随便扣了几项罪名,准备就地处死。这事让卫青的好友公孙敖知道了,公孙敖是个有情重义之人,在景帝时曾担任皇帝的武骑侍从,在认识卫青之后,两人情趣相投,遂成好友。公孙敖听说卫青被秘密逮捕,而且将被处死,心中大怒,便带了一批好汉,偷袭了关押卫青的地方,硬是把卫青解救出来。

    刘嫖与皇后了阿娇企图谋害卫青一事被皇帝刘彻知道了。刘彻非常的生气,为了避免类似的事件发生,刘彻一举将卫青从建章宫小职员提拔到建章宫的总管,加封侍中。不久,由于卫子夫被刘彻立为夫人,卫青再度得到擢升,任职太中大夫。

    卫子夫蒙宠,卫青平步青云,也在情理之中。

    第一次出征匈奴,卫青取得龙城之战的胜利,这无疑使得卫家的声望日隆,卫青初次展示他的军事上的才华。

    就在此时,卫子夫为刘彻生下皇子,并最终被册立为皇后。

    此时的卫家,势力如日中天。

    难能可贵的是,此时的卫青,虽然位高权重,但仍然保留其平民的纯实本色。他决不高高在上,作为将军,他对士兵十分亲和,对待知识分子十分谦恭,在各给官员面前,从来不显示外戚的威风。所以上至朝廷大员,下至普通士兵,对卫青的高尚品格都称赞不已。卫青的大将风度与才能,尤其得到皇帝刘彻的赏识,刘彻已经把他当作汉军统帅的最佳人选了。

    龙城之战,对卫青,仅是个开端。

    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究竟如何续写他的传奇呢?

    【三、突进河南地:战略反击的开始】

    龙城被焚,匈奴人气疯了。

    第二年(公元前一二八年),匈奴开始报复了。

    匈奴骑兵两万多人,大举入侵。

    匈奴首先攻入辽西,辽西太守战死,杀掠二千多人。而后匈奴军队向西挺进,攻入渔阳、雁门。此时防守渔阳的汉军将领是韩安国。

    韩安国是朝廷内反战派的代表人物,在马邑之战前,他与王恢进行了一场大辩论,最后汉武帝站在王恢一边,主张对匈奴用兵。韩安国的反战主张,与皇帝刘彻开拓进取的决心相违背,所以在皇帝眼中,这个韩安国是个保守派人士,保守派人士,怎么能在朝廷中占据重要位置呢?韩安国的仕途开始走下坡路了。

    韩安国虽然反战,但他其实是“七国之乱”中涌现出的名将之一,在武帝上台后,担任御史大夫、代理丞相,但后来官职被贬,滑落到中尉、卫尉,最后作为材官将军屯兵渔阳。可以想象韩安国屯兵渔阳时,心情是何等的低落。这个反战派的领袖,不得不面对匈奴骑兵的剽悍的进攻。

    在此前,韩安国抓到了一个匈奴的俘虏,俘虏交待说,匈奴的主力已经返回。此时正好是农忙季节,韩安国就上书,要求罢屯,让战士们返回从事农业生产。可是不久后,匈奴军队就杀了过来,韩安国的兵营中,只剩下七百名战士,七百名战士怎么跟匈奴上万人的骑兵开战啊?

    大汉王朝的扩张:虽远必诛__12在线阅读

章节目录

大汉王朝的扩张:虽远必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醉罢君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醉罢君山并收藏大汉王朝的扩张:虽远必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