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们以后也不要欺负别人,我就原谅你们。”李开雨一脸认真道。
“不敢了。”牛铁头兄弟二人答道。开玩笑,上次父亲那顿打不是玩儿的,打得他们现在身上还很疼呢,哪还敢再欺负他人。就连一直很好说话的母亲也凶狠地骂了他们一顿,要他们往后好好读书,和同学友好相处,不能像以前那样闹事儿了。
往后的日子就是课后李开阳发奋读书练字,李开雨则跟着哥哥一处练字。杨氏忙着打理农田,准备柴火。温芸做刺绣打发时间,偶尔不放心李开雨,也会跟着到学堂里。
就这样,时间悄悄溜走,转眼就又一年了。
又一年的积攒,杨氏已经存了九两银子。这还是除去给李开阳兄弟俩买书所剩下的钱。因为家里的余钱够用,杨氏另外拜托刘夫子帮李开阳兄弟买了一点书,都是刘夫子认为比较实用的。
春节前杨氏就已经同温芸说过,不让她再帮着做针线活儿了。经过温芸的长时间指导,杨氏的手艺已经比较拿得出手了。
温芸原本还想再帮忙的,只是碍于杨氏的坚持,只好停了手,也就偶尔帮他们做点家务活儿。
大年初五,李大姑带着几个孩子来李家拜年。温芸便隐了身。
“姐,这么早就赶过来了,先进来歇口气吧。”杨氏听到李开雨说李大姑过来,赶紧出来接待他们。
“难得回来一趟,就早点过来了,顺便来叨扰你们几日。”一行人缓缓走到大厅,李开阳已经备好椅子,是前不久到村里刘木匠家做的。
杨氏笑着说:“恨不得你们多住几日呢。”李开雨也屁颠屁颠去拿碗,李开阳则取来刚烧好的茶水,倒在碗里,给姑姑和表哥他们几人奉上。
“来春,带弟弟妹妹到别处去玩一会儿吧。”李大姑说完,她的大儿子潘来春就带着这帮孩子出去了。
一行人出去逛了大约有半个时辰,回来后杨氏她们已经备好了午饭,一大家子聚在一起吃。饭后,杨氏和李大姑聊家常,几个孩子商量后决定到镇里的集市上玩,跟李大姑和杨氏他们说清楚后就都出去了。临去前,李开阳也喊上了刘超、李多米、朱石头等人。
第12章 第十二章
杨氏和李大姑整理好饭桌后,一起搬凳子到院子里晒太阳。淡淡的暖意洒在身上,冲淡了寒冬里的冰冷,只让杨氏二人均感到舒适无比。
“弟妹果然是有福气的人,弟弟才走了一年多,你们家的日子就让你过得像样子了许多。亏得是当初我厚脸皮求了你回来,也算对得住我父母和弟弟了。”李大姑的笑意连脸上的皱纹也遮不住,“这一切都是弟妹你的功劳,我们李家感激你。”
“姐,你就不要说这些见外的话了,我既然到了李家,那就是李家的人,这些就是我的本分。”能得李大姑这句感激,杨氏还是很开心的,毕竟这代表着李大姑对自己的认可。日子过的好了,谁都欢喜,这也说明当初自己的决定是对的。不过眼前的好日子,很大程度都是来源于五姑娘的帮助,只希望五姑娘来生一切都能如愿,也不糟蹋了“好人有好报”这话。
“对了,姐,你上次说要给来春说亲,怎么样了?”潘来春今年也满十六了,也到了成家的年纪。
说起这事,李大姑更是喜笑颜开。她早年就看上了一户人家的女儿,那姑娘不但长得端正,性情也好,为人也勤快,很适合娶来当媳妇。她老早就请了人去试探对方的口气,不成想被以孩子还小的理由婉拒了。
李大姑后来想着,也许是自己家境太差了,他们看不上。便更勤于劳作,多攒些粮食。对于儿子女儿也严于管教,让几个孩子手脚学得勤快,并要求他们平时待人需要真诚爽朗。好让外人明白自己家虽是穷人,但是能吃苦,肯卖力,心是比较明朗的人。
也许真是李大姑的做法得了好的效应,年中的时候李大姑直接请了媒婆到那姑娘家说亲,这回他们倒是爽快地应下了。
“成了,那姑娘家里答应了。婚期举定在今年冬,到时候你们可得来喝这一杯喜酒。”李大姑笑盈盈地回答。
“那恭喜姐姐了,到时候我们一定上门讨喜酒喝的。来春成了家,就该到小夏说婆家了。”
“是啊,转眼孩子们都长大了,时间过得真快。”李大姑感慨了一声,话头一转:“小阳他们上学也一年了,家里还吃得消吗?”
“吃得消吃得消,这一年半来我除了干农活儿就是给人做了些针线活儿,攒了一点点钱。好在他们都不用交学费,我应付应付书本笔墨钱就好了。”杨氏之前没有特意跟李大姑提过,现在她问了就实话回答了。当然隐瞒了五姑娘的事,毕竟是越少人知道越好。
李大姑点了点头,“想不到我们镇山村也办了学堂,这可是整个村的福气。也是刘财主的儿子大方,肯为村里这样付出的,也就他头一份儿了。”
“是啊,我还时常感慨运气好,不然这会儿估计都还没攒够送小阳他们念书的钱哩。”
“可惜我们白沙村没有这样的好事,我那几个孩子家里是没办法送他们上学了。”接着李大姑半开玩笑半认真说:“你可得让小阳他们等有时间教来春他们认几个字,往后也许有用处。”
杨氏点头答应:“这简单,保管小阳他们很乐意。尤其是小雨,恨不得教旁人识字呢,那劲头就像是想过过当夫子的瘾。”说完抬手放在额头处,挡了挡照来的阳光,“也不知道这会儿小阳他们玩得怎么样了?”
李开阳他们这时正玩得开心不已。
街道上很热闹,有卖杂货的,有卖玩具的,还有杂耍的。杂耍的地方最热闹,早被围得水泄不通了。李开阳他们一齐挤到了人群中,里面几个杂耍的人正忙着着表演。
表演的一伙共有九人。其中有一个小男孩,大约十岁左右,负责表演头上叠盘子。盘子由脚上一弹,用头接住,一层层往上叠。更要紧的是,他脚下站的是椅子,每接住三个盘子,椅子就得增加一把,从一把垒到好几把。李开阳看着那有些摇摇欲坠模样的椅子都替那男孩感到害怕。即便他身边有两个算是防护的人,传送盘子的那人就不算了。要是椅子垒得不稳塌了下来,那男孩不知得摔成什么样。
但是看热闹的人却不管这许多,他们只管看着精不精彩。旁边还有表演口中喷火的,以及一只猴子。只见牵着猴子的那位男子,做了一些动作之后,猴子便开始了花样表演,演罢就拿起一个铁盘子。那男子牵着猴子绕着圈走,口中大喊:“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客观若觉得满意,可赏点饭钱给我们,在此感谢大家了啊!”
于是乎,围观的群众
“不敢了。”牛铁头兄弟二人答道。开玩笑,上次父亲那顿打不是玩儿的,打得他们现在身上还很疼呢,哪还敢再欺负他人。就连一直很好说话的母亲也凶狠地骂了他们一顿,要他们往后好好读书,和同学友好相处,不能像以前那样闹事儿了。
往后的日子就是课后李开阳发奋读书练字,李开雨则跟着哥哥一处练字。杨氏忙着打理农田,准备柴火。温芸做刺绣打发时间,偶尔不放心李开雨,也会跟着到学堂里。
就这样,时间悄悄溜走,转眼就又一年了。
又一年的积攒,杨氏已经存了九两银子。这还是除去给李开阳兄弟俩买书所剩下的钱。因为家里的余钱够用,杨氏另外拜托刘夫子帮李开阳兄弟买了一点书,都是刘夫子认为比较实用的。
春节前杨氏就已经同温芸说过,不让她再帮着做针线活儿了。经过温芸的长时间指导,杨氏的手艺已经比较拿得出手了。
温芸原本还想再帮忙的,只是碍于杨氏的坚持,只好停了手,也就偶尔帮他们做点家务活儿。
大年初五,李大姑带着几个孩子来李家拜年。温芸便隐了身。
“姐,这么早就赶过来了,先进来歇口气吧。”杨氏听到李开雨说李大姑过来,赶紧出来接待他们。
“难得回来一趟,就早点过来了,顺便来叨扰你们几日。”一行人缓缓走到大厅,李开阳已经备好椅子,是前不久到村里刘木匠家做的。
杨氏笑着说:“恨不得你们多住几日呢。”李开雨也屁颠屁颠去拿碗,李开阳则取来刚烧好的茶水,倒在碗里,给姑姑和表哥他们几人奉上。
“来春,带弟弟妹妹到别处去玩一会儿吧。”李大姑说完,她的大儿子潘来春就带着这帮孩子出去了。
一行人出去逛了大约有半个时辰,回来后杨氏她们已经备好了午饭,一大家子聚在一起吃。饭后,杨氏和李大姑聊家常,几个孩子商量后决定到镇里的集市上玩,跟李大姑和杨氏他们说清楚后就都出去了。临去前,李开阳也喊上了刘超、李多米、朱石头等人。
第12章 第十二章
杨氏和李大姑整理好饭桌后,一起搬凳子到院子里晒太阳。淡淡的暖意洒在身上,冲淡了寒冬里的冰冷,只让杨氏二人均感到舒适无比。
“弟妹果然是有福气的人,弟弟才走了一年多,你们家的日子就让你过得像样子了许多。亏得是当初我厚脸皮求了你回来,也算对得住我父母和弟弟了。”李大姑的笑意连脸上的皱纹也遮不住,“这一切都是弟妹你的功劳,我们李家感激你。”
“姐,你就不要说这些见外的话了,我既然到了李家,那就是李家的人,这些就是我的本分。”能得李大姑这句感激,杨氏还是很开心的,毕竟这代表着李大姑对自己的认可。日子过的好了,谁都欢喜,这也说明当初自己的决定是对的。不过眼前的好日子,很大程度都是来源于五姑娘的帮助,只希望五姑娘来生一切都能如愿,也不糟蹋了“好人有好报”这话。
“对了,姐,你上次说要给来春说亲,怎么样了?”潘来春今年也满十六了,也到了成家的年纪。
说起这事,李大姑更是喜笑颜开。她早年就看上了一户人家的女儿,那姑娘不但长得端正,性情也好,为人也勤快,很适合娶来当媳妇。她老早就请了人去试探对方的口气,不成想被以孩子还小的理由婉拒了。
李大姑后来想着,也许是自己家境太差了,他们看不上。便更勤于劳作,多攒些粮食。对于儿子女儿也严于管教,让几个孩子手脚学得勤快,并要求他们平时待人需要真诚爽朗。好让外人明白自己家虽是穷人,但是能吃苦,肯卖力,心是比较明朗的人。
也许真是李大姑的做法得了好的效应,年中的时候李大姑直接请了媒婆到那姑娘家说亲,这回他们倒是爽快地应下了。
“成了,那姑娘家里答应了。婚期举定在今年冬,到时候你们可得来喝这一杯喜酒。”李大姑笑盈盈地回答。
“那恭喜姐姐了,到时候我们一定上门讨喜酒喝的。来春成了家,就该到小夏说婆家了。”
“是啊,转眼孩子们都长大了,时间过得真快。”李大姑感慨了一声,话头一转:“小阳他们上学也一年了,家里还吃得消吗?”
“吃得消吃得消,这一年半来我除了干农活儿就是给人做了些针线活儿,攒了一点点钱。好在他们都不用交学费,我应付应付书本笔墨钱就好了。”杨氏之前没有特意跟李大姑提过,现在她问了就实话回答了。当然隐瞒了五姑娘的事,毕竟是越少人知道越好。
李大姑点了点头,“想不到我们镇山村也办了学堂,这可是整个村的福气。也是刘财主的儿子大方,肯为村里这样付出的,也就他头一份儿了。”
“是啊,我还时常感慨运气好,不然这会儿估计都还没攒够送小阳他们念书的钱哩。”
“可惜我们白沙村没有这样的好事,我那几个孩子家里是没办法送他们上学了。”接着李大姑半开玩笑半认真说:“你可得让小阳他们等有时间教来春他们认几个字,往后也许有用处。”
杨氏点头答应:“这简单,保管小阳他们很乐意。尤其是小雨,恨不得教旁人识字呢,那劲头就像是想过过当夫子的瘾。”说完抬手放在额头处,挡了挡照来的阳光,“也不知道这会儿小阳他们玩得怎么样了?”
李开阳他们这时正玩得开心不已。
街道上很热闹,有卖杂货的,有卖玩具的,还有杂耍的。杂耍的地方最热闹,早被围得水泄不通了。李开阳他们一齐挤到了人群中,里面几个杂耍的人正忙着着表演。
表演的一伙共有九人。其中有一个小男孩,大约十岁左右,负责表演头上叠盘子。盘子由脚上一弹,用头接住,一层层往上叠。更要紧的是,他脚下站的是椅子,每接住三个盘子,椅子就得增加一把,从一把垒到好几把。李开阳看着那有些摇摇欲坠模样的椅子都替那男孩感到害怕。即便他身边有两个算是防护的人,传送盘子的那人就不算了。要是椅子垒得不稳塌了下来,那男孩不知得摔成什么样。
但是看热闹的人却不管这许多,他们只管看着精不精彩。旁边还有表演口中喷火的,以及一只猴子。只见牵着猴子的那位男子,做了一些动作之后,猴子便开始了花样表演,演罢就拿起一个铁盘子。那男子牵着猴子绕着圈走,口中大喊:“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客观若觉得满意,可赏点饭钱给我们,在此感谢大家了啊!”
于是乎,围观的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