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礼道:“下官右营丁队队副陪戎副尉李十三,奉大将军命前来接应李监察!”
吴宣节一行随李十三等人进了林,林中开阔处已扎了个营;马车中走下来一人,五十来岁年纪,身材瘦削,白发以金冠束了,黑面无须,人生得极精神,正是威远军监军监察御史李窑;四喜出了营帐将李窑迎进,李窑在十里坡大营曾见过这位身材长大练兵出众的队正,去除了心中最后一丝疑问,问道:“陈陪戎赶到这离京师只有十几里路的地方迎我,却是为何?”四喜拱手道:“我队本奉命追缉一批流窜入境的马贼,追到怀州时方得知这批马贼乃是契丹军假扮的,原来贼人不知从何得知李监察每年八月要回京师面圣一次,竟大胆深入我朝境内数千里,只为拦截监察;情急之下下官只让人回大营去通报,自行带队先追下来,恐来得慢了,使监察受难。”
李窑闻言,眉头紧皱,道:“真有此事?”
四喜面色严肃,沉声道:“请监察先随我等到第二营的大营处,通报杨将军,有大军护送了再归营不迟。”
李窑默不作声打量了一下四喜,契丹人侵境几千里来拿他这个监军,虽说以蛮夷狼性,不是做不出来,只是难免觉得有些古怪;四喜也不说话,只是一双虎目直视着他,神情坚毅得如石头一般。
李窑想来想去,看不出有何奇特,且他这个监军,权重却位低,除了能将威远军一举一动不需经过政事堂直接上报给皇帝,也确实没有什么可让人图谋的,便点了点头道:“如此,便由陈陪戎安排。”
四喜心下暗暗松了一口气,面色仍是铁一般,拱手告罪退下。
当即全队拔营出发,往东行了二十里,天色暗下来后,选了个靠近河边的位置扎营。
柳晋亲命小厮在李窑一行人的晚饭中下了麻药,尽数麻翻后捆了起来;李窑吃的是干净的,在营房中点了灯正写奏折,忽地一个面目俊美的年轻人不经通报便闯了进来,笑眯眯的拱手道:“晚生柳晋,见过李大人。”
李窑一愣,心中虽疑,面上仍不动声色道:“你是何人?如何进来的?”
柳晋恭敬地道:“晚生是柳定国柳将军的堂弟,家兄是御史中丞柳颜,冒昧来见大人,万望勿怪。”
四喜抱着枪坐在河边,半仰着头望着漫天星月,心底有些不自在。
季啸并没有对他言明,不过他隐约能猜到季啸、柳定国……以及柳晋,这些人,要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了。
此番季啸让他带了队中人出来,要干的“私扣监军”一事,便是杀头的大案!
威远军中有文官监军和太监监军,文官监军柳定国可以家国大义说服,而这太监监军监察御史李窑,却是赵官家太子时期的近人,几十年来深受官家亲信,有直接上达天听的通报之权;季啸让他领兵来协助柳晋,务必要将其拖外在两个月,使其九月和十月期间不能对威远军施加监控,如此大胆行事,真是闻所未闻!每每思及,四喜便忍不住一身冷汗,对于他们到底要做什么,实不敢深想。
轻开边衅,罪同误国!
而他们要做的,绝对远远不是轻开边衅这般简单!
“队正。”
四喜回头一看,是李十三。
李十三走到四喜旁边坐下,捡了颗石子往水中一扔,口中道:“咱们绑的那些人,是监察大人的近卫。”
四喜看着水面,沉默了一阵后缓缓地道:“不错。”
李十三望着四喜,也沉默了一阵,忽然换了称呼:“陈哥,不管你接了上面什么任务,兄弟们都是相信你的。”
四喜拍了拍李十三的肩,忽道:“记得去年咱们去契丹人境上耀武扬威那一趟吗?”
“记得,咱们可是大大的出了一口恶气,京中的先生们还写了诗词称赞咱们。”李十三笑道。
“柳将军典兵时,李监察不在营中;直到大军打到辽人边境,李监察仓皇赶回,已来不及阻止,你记得吧?”
“记得,后来军中昭武校尉以上的不是都罚了俸禄么……”李十三说着说着,突然想起了什么,顿时停了声音,一双眼睛瞪成牛眼般大,死命盯着四喜,声音都有些颤抖:“你、你的意思是……”
四喜直视着李十三的眼睛,斩钉截铁地道:“不错。咱们得拖住李监军,九、十两个月,不能让他归营。”
“轻开边衅,罪同误国。”李窑摇着头,神色阴沉地道:“去年柳将军已经错了一次,不可错第二次;官家是不会容许一个边将两次擅自动兵的。”
柳晋安稳地坐在李窑对面,双手交叉,神色自如,脸上挂着一抹淡然的微笑,慢条斯理地道:“李大人也曾是一军统帅,昔年领兵独自抵抗辽将耶律中原,阻其二万大军于城下,智斩辽将阿可马,我等是极为佩服的。”
李窑面现一丝得色,赵官家当政初期,他颇受重用,曾独自领兵抗辽,阻耶律中原、斩辽将阿可马,是他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候。
柳晋接着道:“本朝武将深受严防,没有哪个边将能领同一支军队十年以上,此时若不做全力一搏,良机流逝,我等便再没有机会了——大人当年雄心壮志,天地可感;之后不得已回京缴权,改做文官,终身郁郁不得志,大人难道忍心见我辈步大人后尘么?”
李窑冷哼一声,道:“柳将军之志,我自然知道。但小友莫要忘了,打仗并不只是军队的事情,没有朝廷的支持,是不可能打得下去的;便是要如上次一般把我困在外,粮草尽了,也只能收兵,难道今年也只是像去年一样,到辽人边界戏耍一番,又无功而返么?”
“大人有所不知,不是我等去契丹人边境上捣乱,而是辽国南院大王萧烩,领兵入侵我朝;我等愤而还击之,此乃其一;其二,江浙一路,丰收三年,粮米价未降半分,因为那些多出来的粮米,我等皆以市价收了,如今就堆在威远军大营南向五十里地外的废弃旧城,有此备粮,便是柳将军领兵直攻入上京,也是绰绰有余……”
“私囤粮草,你是要造反么?”李窑一拍桌子,横眉怒目道。
“此等痴言,小人说,庸人信,大人你信么?”柳晋不动声色,仍是不紧不慢的说道:“萧烩多次犯我朝边境,数十年来,百姓深受其苦;柳定国将军不过是一报还一报,去他老家讨些债罢了。”
李窑大惊,失色道:“什么?!”
“萧烩领军压进我朝境内,柳将军乘其后空虚,取他老巢,以大人眼界,这三州之地,我等是取得,还是取不得?”柳晋站起身来,逼视着李窑。
“荒谬!”李窑道:“萧烩乃是萧太后的侄子,你等就不怕辽国大兴兵将来讨么?”
柳晋意味深长地一笑,没有正面答他,却道:“辽主……是去年及冠的吧?”
“啊……”李窑愣了一下,
吴宣节一行随李十三等人进了林,林中开阔处已扎了个营;马车中走下来一人,五十来岁年纪,身材瘦削,白发以金冠束了,黑面无须,人生得极精神,正是威远军监军监察御史李窑;四喜出了营帐将李窑迎进,李窑在十里坡大营曾见过这位身材长大练兵出众的队正,去除了心中最后一丝疑问,问道:“陈陪戎赶到这离京师只有十几里路的地方迎我,却是为何?”四喜拱手道:“我队本奉命追缉一批流窜入境的马贼,追到怀州时方得知这批马贼乃是契丹军假扮的,原来贼人不知从何得知李监察每年八月要回京师面圣一次,竟大胆深入我朝境内数千里,只为拦截监察;情急之下下官只让人回大营去通报,自行带队先追下来,恐来得慢了,使监察受难。”
李窑闻言,眉头紧皱,道:“真有此事?”
四喜面色严肃,沉声道:“请监察先随我等到第二营的大营处,通报杨将军,有大军护送了再归营不迟。”
李窑默不作声打量了一下四喜,契丹人侵境几千里来拿他这个监军,虽说以蛮夷狼性,不是做不出来,只是难免觉得有些古怪;四喜也不说话,只是一双虎目直视着他,神情坚毅得如石头一般。
李窑想来想去,看不出有何奇特,且他这个监军,权重却位低,除了能将威远军一举一动不需经过政事堂直接上报给皇帝,也确实没有什么可让人图谋的,便点了点头道:“如此,便由陈陪戎安排。”
四喜心下暗暗松了一口气,面色仍是铁一般,拱手告罪退下。
当即全队拔营出发,往东行了二十里,天色暗下来后,选了个靠近河边的位置扎营。
柳晋亲命小厮在李窑一行人的晚饭中下了麻药,尽数麻翻后捆了起来;李窑吃的是干净的,在营房中点了灯正写奏折,忽地一个面目俊美的年轻人不经通报便闯了进来,笑眯眯的拱手道:“晚生柳晋,见过李大人。”
李窑一愣,心中虽疑,面上仍不动声色道:“你是何人?如何进来的?”
柳晋恭敬地道:“晚生是柳定国柳将军的堂弟,家兄是御史中丞柳颜,冒昧来见大人,万望勿怪。”
四喜抱着枪坐在河边,半仰着头望着漫天星月,心底有些不自在。
季啸并没有对他言明,不过他隐约能猜到季啸、柳定国……以及柳晋,这些人,要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了。
此番季啸让他带了队中人出来,要干的“私扣监军”一事,便是杀头的大案!
威远军中有文官监军和太监监军,文官监军柳定国可以家国大义说服,而这太监监军监察御史李窑,却是赵官家太子时期的近人,几十年来深受官家亲信,有直接上达天听的通报之权;季啸让他领兵来协助柳晋,务必要将其拖外在两个月,使其九月和十月期间不能对威远军施加监控,如此大胆行事,真是闻所未闻!每每思及,四喜便忍不住一身冷汗,对于他们到底要做什么,实不敢深想。
轻开边衅,罪同误国!
而他们要做的,绝对远远不是轻开边衅这般简单!
“队正。”
四喜回头一看,是李十三。
李十三走到四喜旁边坐下,捡了颗石子往水中一扔,口中道:“咱们绑的那些人,是监察大人的近卫。”
四喜看着水面,沉默了一阵后缓缓地道:“不错。”
李十三望着四喜,也沉默了一阵,忽然换了称呼:“陈哥,不管你接了上面什么任务,兄弟们都是相信你的。”
四喜拍了拍李十三的肩,忽道:“记得去年咱们去契丹人境上耀武扬威那一趟吗?”
“记得,咱们可是大大的出了一口恶气,京中的先生们还写了诗词称赞咱们。”李十三笑道。
“柳将军典兵时,李监察不在营中;直到大军打到辽人边境,李监察仓皇赶回,已来不及阻止,你记得吧?”
“记得,后来军中昭武校尉以上的不是都罚了俸禄么……”李十三说着说着,突然想起了什么,顿时停了声音,一双眼睛瞪成牛眼般大,死命盯着四喜,声音都有些颤抖:“你、你的意思是……”
四喜直视着李十三的眼睛,斩钉截铁地道:“不错。咱们得拖住李监军,九、十两个月,不能让他归营。”
“轻开边衅,罪同误国。”李窑摇着头,神色阴沉地道:“去年柳将军已经错了一次,不可错第二次;官家是不会容许一个边将两次擅自动兵的。”
柳晋安稳地坐在李窑对面,双手交叉,神色自如,脸上挂着一抹淡然的微笑,慢条斯理地道:“李大人也曾是一军统帅,昔年领兵独自抵抗辽将耶律中原,阻其二万大军于城下,智斩辽将阿可马,我等是极为佩服的。”
李窑面现一丝得色,赵官家当政初期,他颇受重用,曾独自领兵抗辽,阻耶律中原、斩辽将阿可马,是他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候。
柳晋接着道:“本朝武将深受严防,没有哪个边将能领同一支军队十年以上,此时若不做全力一搏,良机流逝,我等便再没有机会了——大人当年雄心壮志,天地可感;之后不得已回京缴权,改做文官,终身郁郁不得志,大人难道忍心见我辈步大人后尘么?”
李窑冷哼一声,道:“柳将军之志,我自然知道。但小友莫要忘了,打仗并不只是军队的事情,没有朝廷的支持,是不可能打得下去的;便是要如上次一般把我困在外,粮草尽了,也只能收兵,难道今年也只是像去年一样,到辽人边界戏耍一番,又无功而返么?”
“大人有所不知,不是我等去契丹人边境上捣乱,而是辽国南院大王萧烩,领兵入侵我朝;我等愤而还击之,此乃其一;其二,江浙一路,丰收三年,粮米价未降半分,因为那些多出来的粮米,我等皆以市价收了,如今就堆在威远军大营南向五十里地外的废弃旧城,有此备粮,便是柳将军领兵直攻入上京,也是绰绰有余……”
“私囤粮草,你是要造反么?”李窑一拍桌子,横眉怒目道。
“此等痴言,小人说,庸人信,大人你信么?”柳晋不动声色,仍是不紧不慢的说道:“萧烩多次犯我朝边境,数十年来,百姓深受其苦;柳定国将军不过是一报还一报,去他老家讨些债罢了。”
李窑大惊,失色道:“什么?!”
“萧烩领军压进我朝境内,柳将军乘其后空虚,取他老巢,以大人眼界,这三州之地,我等是取得,还是取不得?”柳晋站起身来,逼视着李窑。
“荒谬!”李窑道:“萧烩乃是萧太后的侄子,你等就不怕辽国大兴兵将来讨么?”
柳晋意味深长地一笑,没有正面答他,却道:“辽主……是去年及冠的吧?”
“啊……”李窑愣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