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伟铭请村里的张木匠有做了50个小木盒,自己则加紧制作肥皂,好在有了上一次的经验,做起来倒是熟练很多。刘景源蹲在一边看着杜伟铭折腾这些东西,最后好真给他折腾出来了香皂。香皂和润肤油他也用过,效果很不错。忙碌了两天就把香皂搞定了,等东西晒干成型就行了。
杜伟铭自己的字还不行,就把买的纸笔找了出来让刘景源把使用说明给写上。自己就忙着去田里浇水了。好不容易得了闲,杜伟铭想到自己还把好多橄榄放在地窖里,天气也暖和了,就把这些橄榄都挖了出来,一小部分做了甜泽橄榄和橄榄菜,沿着屋后埋了一排,这些等天热再给天香楼送去。回来的第二天已经挖了年前腌制的橄榄菜和甜泽橄榄给天香楼送去了。大部分橄榄,杜伟铭还是用来做橄榄油了。刘景源是第一次看杜伟铭做橄榄油,这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最好还真的弄出油,刘景源觉得非常好奇,伟铭才十三岁,怎么懂得做这些东西啊。忙碌了几天,杜伟铭又榨了差不多80斤的的初榨油和45斤的榨油。上次做的香皂和润肤油大概用了5斤的初榨油。因为还送了一部分给村里的,自己也留了一些。这次的80斤初榨油杜伟铭好好的收起来放在了里屋和上次的油放在了一块,这是今年赚钱的本钱了。
日子在忙忙碌碌中倒也过得挺快。杜伟铭把那些花种什么的都种在了屋前,这些日子也已经发芽。两人总算找了半天空,在屋前把桌子凳子搬了出来,晒晒太阳。刘景源把上次杜伟铭买的茶具拿了出来,泡上了一壶清茶,两人坐着聊天。
“伟铭啊,屋前这片地你怎么没种菜,种了那么多花啊。”
“以前就喜欢养花,现在有机会就种点,我想把花收集起来做些其他的东西。”
“想做什么好东西啊?”
“没想好,等花开了试试,看看能做什么吧。”
杜伟铭其实心里有些想法,但是自己只有大量的理论知识,这边器材不全还不知道能不能实验成功呢,就先不和景源说了。
榨油剩下的橄榄渣,大部分都送到了天香楼去了,又得了1400文,这次杜伟铭是让刘景源借了车两人自己送过去的,顺便也把做好的瓷瓶取了回来。杜伟铭琢磨着自己是不是也要买一头牛或是一头驴了,不然上镇太麻烦了。马是不用想了,牛在农村可以算是大件了,一般有头牛,那就是家里的一半财产了。去打听了一下牛的价格,价格是从5贯到7贯不等,小牛则便宜一点,差不多是4贯左右,母牛则要贵一些。10两银子就是10贯钱,家里所有的财产一共是10两银子和3贯钱。10两银子还是刘景源的,买牛就要和他商量一下了。
两人讨论了半天,觉得还是买一头母牛比较合算,又能耕地,又能赶车,如果情况好的话说不定还有小牛犊。两人又去了一次镇上,买了一头母牛,好说歹说以6贯500文的价格成交。家里的财产也去了一半了,又买了一辆好的架子车,花了500文,总算是赶着牛车回家了。
牛拉回家,两人发现了一个大问题,这牛住哪啊?赶紧着去了一次村长家,杜伟铭请村长帮忙找了几个人要盖一间牛棚,材料倒不是问题,杜伟铭答应了管饭。杜伟铭每天管的是干饭,中午时糙米饭加两个菜,晚上是窝头、糙米粥或是玉米饼子、糙米粥,配上自家的橄榄菜什么的,这饭菜在村里就算是好的了。村里大多数人家都是靠种田为生的,春忙刚过,地里的庄稼都还没成熟,都是吃的去年秋收留下的粮食,有些家里条件不好的,这些日子能喝上糙米粥就算不错的了。杜伟铭家的伙食不错,几个壮小伙,忙碌了十天,总算是把这牛棚给搭好了,顺便也在旁边搭了一间**棚。家里的房子也趁机会修缮了一下,杜伟铭这下也算是有财产的了。有了母牛,日子好像也更忙碌了一些,每天都好吃好喝的伺候着牛。家里的小**也赶到了新建的**窝,正好有一只母**抱窝,又忙碌了几天。
刘景源知道自己离开的日子就要到了,暗卫早就在年后不久就联系上了他,他修书一封说是自己伤势尚未痊愈,想要修养一段时间才没有回去。这几个的生活对他来说是从未经历过的,茶淡饭,但却是自己有史以来觉得最温馨、最无忧无虑的。但是拖了这么些日子,自己也没有借口了,离开只是个时间问题了。刘景源秘密找了自己的心腹过来,他不放心伟铭,想要留下几个人来保护却又怕他不肯接受。伟铭平时是很好说话,但是格却是外柔内刚的那种,没有合适的借口恐怕仆人是留不下来的。在自己离开以前一定要留下两个仆人来照顾他。
杜伟铭最近都在琢磨着是不是要多种一些田,家里虽然人不多,但是现在有了牛,种田就方便多了。打听了一下置田的事宜,杜伟铭觉得等上半年,就应该再能置几亩田了。谁知这件事情,两天后就办成了。
村长把村里人叫到一起开了个会,他刚从县衙回来。大平县闹了一次山崩,大多数的村子都遭了殃,多数村民就成了流民,有些还直接成了山贼、盗匪。所以州衙就把这些流民分配给各个县衙,县衙再分配给下面的村子。村里这次有二十个名额。作为补偿,谁家如果是收了这些流民就可以免3年赋税,置田也能有优惠。流民也已经改籍成为奴籍,也就是说家里添了仆人了。村民们谁都没说话,也没人说要收流民,村长没办法就散了会让大家都会去想想,考虑一下。
杜伟铭和刘景源两人回家,商量了一下,景源觉得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机会,就提议杜伟铭去收两个流民回来。杜伟铭觉得收两个仆人问题不大,但是现在人是圆是方都没有看到过就不敢收,两人讨论了一阵也没最后的结果就先睡了。过了两天,村长私下找到杜伟铭,希望他能收两人,并且答应肯定挑好的给他,杜伟铭就先应了。
五天后,杜伟铭和刘景源就去县衙置了7亩地,地原来是1贯钱一亩,现在这是700文一亩,杜伟铭一共花了4900文,前两天已经去村里测量过了。拿着那薄薄的一张地契,杜伟铭小心的揣怀里。又在景源的建议下挑了两个仆人回家,一个是周三,一个是王四。周三和王四两人年龄都不大,16岁。因为前段时间的灾祸一直都没有好好吃饭,看着有些瘦,杜伟铭带着两人回家,顺路又扯了些布,两人身上的衣服已经非常破旧了。
杜伟铭已经在过年的时候把自己的名字从李二改为李伟铭了,也同村长说了。但是村里的长辈习惯还是叫他李二或是二狗子,只是在县衙的记录上把名字给修改记录了。村里一般也要到七八岁才会后大名,小时候都只有小名,像李二这种十三岁才改大名的不多见,当也不奇怪。杜伟铭觉得周三和王四这两个名字不是很好听,但是两人的小名就更难听了,最后景源给两人改名为周文和王武,一文一武倒也还行。
晚上睡觉就是个问题了,家里只有两张床,原来只有一张,杜伟铭一个人睡,后来有了刘景源,杜伟铭才请张木匠又做了一张。现在家里有四个人,只有两张床,最后杜伟铭和刘景源两人睡一床,周文和王武两人睡一床,这才算是勉强搞定。刘景源看着睡的香甜的伟铭,真的不想离开,但是现在是不得不啊。
仆人在线阅读
杜伟铭自己的字还不行,就把买的纸笔找了出来让刘景源把使用说明给写上。自己就忙着去田里浇水了。好不容易得了闲,杜伟铭想到自己还把好多橄榄放在地窖里,天气也暖和了,就把这些橄榄都挖了出来,一小部分做了甜泽橄榄和橄榄菜,沿着屋后埋了一排,这些等天热再给天香楼送去。回来的第二天已经挖了年前腌制的橄榄菜和甜泽橄榄给天香楼送去了。大部分橄榄,杜伟铭还是用来做橄榄油了。刘景源是第一次看杜伟铭做橄榄油,这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最好还真的弄出油,刘景源觉得非常好奇,伟铭才十三岁,怎么懂得做这些东西啊。忙碌了几天,杜伟铭又榨了差不多80斤的的初榨油和45斤的榨油。上次做的香皂和润肤油大概用了5斤的初榨油。因为还送了一部分给村里的,自己也留了一些。这次的80斤初榨油杜伟铭好好的收起来放在了里屋和上次的油放在了一块,这是今年赚钱的本钱了。
日子在忙忙碌碌中倒也过得挺快。杜伟铭把那些花种什么的都种在了屋前,这些日子也已经发芽。两人总算找了半天空,在屋前把桌子凳子搬了出来,晒晒太阳。刘景源把上次杜伟铭买的茶具拿了出来,泡上了一壶清茶,两人坐着聊天。
“伟铭啊,屋前这片地你怎么没种菜,种了那么多花啊。”
“以前就喜欢养花,现在有机会就种点,我想把花收集起来做些其他的东西。”
“想做什么好东西啊?”
“没想好,等花开了试试,看看能做什么吧。”
杜伟铭其实心里有些想法,但是自己只有大量的理论知识,这边器材不全还不知道能不能实验成功呢,就先不和景源说了。
榨油剩下的橄榄渣,大部分都送到了天香楼去了,又得了1400文,这次杜伟铭是让刘景源借了车两人自己送过去的,顺便也把做好的瓷瓶取了回来。杜伟铭琢磨着自己是不是也要买一头牛或是一头驴了,不然上镇太麻烦了。马是不用想了,牛在农村可以算是大件了,一般有头牛,那就是家里的一半财产了。去打听了一下牛的价格,价格是从5贯到7贯不等,小牛则便宜一点,差不多是4贯左右,母牛则要贵一些。10两银子就是10贯钱,家里所有的财产一共是10两银子和3贯钱。10两银子还是刘景源的,买牛就要和他商量一下了。
两人讨论了半天,觉得还是买一头母牛比较合算,又能耕地,又能赶车,如果情况好的话说不定还有小牛犊。两人又去了一次镇上,买了一头母牛,好说歹说以6贯500文的价格成交。家里的财产也去了一半了,又买了一辆好的架子车,花了500文,总算是赶着牛车回家了。
牛拉回家,两人发现了一个大问题,这牛住哪啊?赶紧着去了一次村长家,杜伟铭请村长帮忙找了几个人要盖一间牛棚,材料倒不是问题,杜伟铭答应了管饭。杜伟铭每天管的是干饭,中午时糙米饭加两个菜,晚上是窝头、糙米粥或是玉米饼子、糙米粥,配上自家的橄榄菜什么的,这饭菜在村里就算是好的了。村里大多数人家都是靠种田为生的,春忙刚过,地里的庄稼都还没成熟,都是吃的去年秋收留下的粮食,有些家里条件不好的,这些日子能喝上糙米粥就算不错的了。杜伟铭家的伙食不错,几个壮小伙,忙碌了十天,总算是把这牛棚给搭好了,顺便也在旁边搭了一间**棚。家里的房子也趁机会修缮了一下,杜伟铭这下也算是有财产的了。有了母牛,日子好像也更忙碌了一些,每天都好吃好喝的伺候着牛。家里的小**也赶到了新建的**窝,正好有一只母**抱窝,又忙碌了几天。
刘景源知道自己离开的日子就要到了,暗卫早就在年后不久就联系上了他,他修书一封说是自己伤势尚未痊愈,想要修养一段时间才没有回去。这几个的生活对他来说是从未经历过的,茶淡饭,但却是自己有史以来觉得最温馨、最无忧无虑的。但是拖了这么些日子,自己也没有借口了,离开只是个时间问题了。刘景源秘密找了自己的心腹过来,他不放心伟铭,想要留下几个人来保护却又怕他不肯接受。伟铭平时是很好说话,但是格却是外柔内刚的那种,没有合适的借口恐怕仆人是留不下来的。在自己离开以前一定要留下两个仆人来照顾他。
杜伟铭最近都在琢磨着是不是要多种一些田,家里虽然人不多,但是现在有了牛,种田就方便多了。打听了一下置田的事宜,杜伟铭觉得等上半年,就应该再能置几亩田了。谁知这件事情,两天后就办成了。
村长把村里人叫到一起开了个会,他刚从县衙回来。大平县闹了一次山崩,大多数的村子都遭了殃,多数村民就成了流民,有些还直接成了山贼、盗匪。所以州衙就把这些流民分配给各个县衙,县衙再分配给下面的村子。村里这次有二十个名额。作为补偿,谁家如果是收了这些流民就可以免3年赋税,置田也能有优惠。流民也已经改籍成为奴籍,也就是说家里添了仆人了。村民们谁都没说话,也没人说要收流民,村长没办法就散了会让大家都会去想想,考虑一下。
杜伟铭和刘景源两人回家,商量了一下,景源觉得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机会,就提议杜伟铭去收两个流民回来。杜伟铭觉得收两个仆人问题不大,但是现在人是圆是方都没有看到过就不敢收,两人讨论了一阵也没最后的结果就先睡了。过了两天,村长私下找到杜伟铭,希望他能收两人,并且答应肯定挑好的给他,杜伟铭就先应了。
五天后,杜伟铭和刘景源就去县衙置了7亩地,地原来是1贯钱一亩,现在这是700文一亩,杜伟铭一共花了4900文,前两天已经去村里测量过了。拿着那薄薄的一张地契,杜伟铭小心的揣怀里。又在景源的建议下挑了两个仆人回家,一个是周三,一个是王四。周三和王四两人年龄都不大,16岁。因为前段时间的灾祸一直都没有好好吃饭,看着有些瘦,杜伟铭带着两人回家,顺路又扯了些布,两人身上的衣服已经非常破旧了。
杜伟铭已经在过年的时候把自己的名字从李二改为李伟铭了,也同村长说了。但是村里的长辈习惯还是叫他李二或是二狗子,只是在县衙的记录上把名字给修改记录了。村里一般也要到七八岁才会后大名,小时候都只有小名,像李二这种十三岁才改大名的不多见,当也不奇怪。杜伟铭觉得周三和王四这两个名字不是很好听,但是两人的小名就更难听了,最后景源给两人改名为周文和王武,一文一武倒也还行。
晚上睡觉就是个问题了,家里只有两张床,原来只有一张,杜伟铭一个人睡,后来有了刘景源,杜伟铭才请张木匠又做了一张。现在家里有四个人,只有两张床,最后杜伟铭和刘景源两人睡一床,周文和王武两人睡一床,这才算是勉强搞定。刘景源看着睡的香甜的伟铭,真的不想离开,但是现在是不得不啊。
仆人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