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极其暗淡的晨曦几乎透不过陈旧的窗棂,寒意倒是无孔不入。
罗宛起身整理,走到舱外去。船虽然有了些年头,条件不可谓不舒适,船上几乎没有别的客人,在清晨寒冷刺骨的江边孤零零的停泊着。他看到天边最后一颗星还没有落下去,也找不出丝毫曙色挣扎的痕迹;一个青衣人正坐在船头,回头看到是他,便笑了一笑,笛子还拿在手上。
“吵到你了?”
罗宛煞有介事一点头。
“对不住啊。”应天长老实道歉,但样子就有些心不在焉。“你不是一向起这么早。”
罗宛站在他身后;二人靠的太近,他能感受到对方头发上的潮气。“你呢。”
应天长笑了笑,并没有回答,只是伸手指向远处连绵不绝的颜色暗沉的峰峦。
“楚岫青啊……”
他们离开洛阳已经二十日了;应天长从旅途一开始就很不对劲。话也变得很少。以往两个人一起出去,他喜欢尽可能的安排,每到一地,吃住行尽可能的做好准备,用他的话说,这乃是办事能力的体现,旨在给旅伴减少负担。罗宛看他忙忙碌碌的样子,一方面乐得清闲,有时候也觉得心情愉悦。
但这一次几乎全部是罗宛在拿主意了;应天长只负责魂不守舍,有时候要叫他好几声才能听到,突然惊醒看着罗宛的时候,又往往带着那种有些抱歉的、无力的笑意,说劳烦好友,怎样都行。
罗宛是靠谱之人,所以一切都很行,结果是应天长只剩下一个向导功能,连这也不堪胜任,罗宛开始问他“我们去哪里”,应天长说“往南吧”,犹豫一下,又说“也不是太南”。罗宛听到这就不问了。
他们一路南下,行经襄阳,换水路往江陵去,行程称不上快,也并非刻意放慢,途中平静,近乎无聊。秋意在一日日浓厚,早上船板上结极重的霜露,被褥潮凉,很不舒服。
入夜后两人时常结伴下船去到岸上饮酒,倒换罗宛有一搭没一搭表达对当地风物感受,这角色他多年不做,有点陌生,然后也带着几分惊悚意识到或许过去几年内,应天长包容他良多。但对方无知无觉,只是看着他笑。
时日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单调平静之感。他可能自五岁以来,第一次离开刀这么多天。身体随之变得迟钝。那退化是明显的,这时候给他一把刀他都未必会使,这现状让他免不了有些忧郁。他仿佛感到身体有一部分血肉凝结了成了他不能控制的石头。然而他放任自流,并不想做出改变,这样一点点麻木下去,以至于晚饭后应天长坐在船头一边观星望斗一边告诉他,我们明天就可到达目的地时,罗宛竟然有点无所适从。
“明天?”
“明天啊。”应天长不解的看着他。“别告诉我说你还想多走两日。”
“不,”罗宛把那一瞬间的失衡抛到脑后。“那今天晚上?”
这问题古怪,应天长却很了然的敲了敲旁边的木棋盘。“下棋吧。”
他们下的很随意,思考的时间都用来走神,应天长走的尤其厉害,回过神看棋盘时候,脑子竟然一片空白,连刚才下在哪里都不记得。
罗宛看着他,他觉得有点尴尬,随手落了一子,落下去才发现完全自寻死路,急忙又要拿起来,罗宛一把将他手按住:“落地生根。”
应天长道:“好!我愿赌服输了。”他突然想起来。“咱没赌什么大不了的吧。”
“你说输了的人就跳水里喂鱼。”
“那显然不能算吧……”
水里有破碎的月影。水里映出的面容,已不再是当时少年的面容。
应天长突然问:“我是不是很老?”
罗宛莫名其妙的看着他。“我不比你更老?”
应天长愣了一会,大笑起来。“你实在太会说话了,我都不知道要怎么夸你。”他说。
他整个人的轮廓一向很随意,有些模糊,像会变形的盛着水的容器,这时候在月光下却显得显得格外清晰而柔软,盘腿而坐,衣衫下摆散落在地上,眼睛和手指都毫不设防。罗宛痛苦的意识到——甚至不能用意识,因为这事情几乎就是强迫性的推到他鼻子跟前的——他现在无论做什么,应天长都不会拒绝。
碰他也好。亲吻也好。或者其他更进一步的事情也好。应天长都不可能拒绝。不如说他几乎在期待。他本质上还是好奇的,这会要了他的命。
他可能连借口都已经想好了。
罗宛清清楚楚的听见血干涸在耳后的声音。他猛然站起身。
“很晚了。”他说。“去休息吧。”
次日午前他们下了船,应天长似乎终于想清楚,一改连日来散漫作风,精神抖擞的领着罗宛轻车熟路在街头巷尾穿梭。这小镇虽然小,也带着楚地那种多年兵火洗练,一种昏黄残破的温暖之感,当然不排除是他先入为主的一个印象。应天长一边走,一边即兴发挥。“你看那个牌子。这汤饼店,二十多年了!这街的地势太低,一到下雨,就是沟,”刚说半截,戛然而止。
罗宛猛一转头,应天长已不见了。迎面走过来一个穿粗布衣服的青年,有些莫名其妙的看着他。罗宛也有些莫名其妙的看着他,下意识的挪开一些让他过去,还目送了一会他的背影。这样等人消失在街道尽头后,他就发现应天长也在旁边一脸怅惘的跟他一起目送。
“我竟不知道你轻功好到这个地步。”
应天长摸了摸鼻子,苦笑道:“近乡情更怯。他倒不一定认得出我来。”
“你既然认得出他来,他大概也能认得出你。”
“好友,你讲话为何如此的有道理?”
人烟渐渐稀少,他们似又出了城,前方一带墙垣,墙外种着高大的榆树,门是半敞的,可看到院落里的葡萄架和井栏,状貌清洁,必然有人打理。应天长脚步肉眼可见的放慢,罗宛适时的问道:“我要如何称呼。”
应天长犹疑不决的看看斑驳的大门,又低头看看脚。“前辈总是万无一失。”
“乌前辈和晏前辈?”
应天长抬起眼,有些意外的盯住他,似乎想说什么,但一转念就知道罗宛是赢在哪,放弃了追究。“只有晏前辈,没有乌前辈。”
罗宛一惊,还没询问,应天长已经一步跨进了门槛,罗宛也只好随之跨入。一个身材瘦削的妇人正背对着他们站在檐下,罗宛凭借朴素的常识判断这中间有着故意的成分,因为两人之前发出的响动足以使任何一个不明就里的主人回头来看看的——但应天长全然顾不得那么多了,他扑通一声就跪了下去,喊了声:“师娘。”
罗宛大感尴尬,然而那妇人仍旧没有回头,他只得也硬着头皮行礼:“前辈。”
他这一声就起到效用,
罗宛起身整理,走到舱外去。船虽然有了些年头,条件不可谓不舒适,船上几乎没有别的客人,在清晨寒冷刺骨的江边孤零零的停泊着。他看到天边最后一颗星还没有落下去,也找不出丝毫曙色挣扎的痕迹;一个青衣人正坐在船头,回头看到是他,便笑了一笑,笛子还拿在手上。
“吵到你了?”
罗宛煞有介事一点头。
“对不住啊。”应天长老实道歉,但样子就有些心不在焉。“你不是一向起这么早。”
罗宛站在他身后;二人靠的太近,他能感受到对方头发上的潮气。“你呢。”
应天长笑了笑,并没有回答,只是伸手指向远处连绵不绝的颜色暗沉的峰峦。
“楚岫青啊……”
他们离开洛阳已经二十日了;应天长从旅途一开始就很不对劲。话也变得很少。以往两个人一起出去,他喜欢尽可能的安排,每到一地,吃住行尽可能的做好准备,用他的话说,这乃是办事能力的体现,旨在给旅伴减少负担。罗宛看他忙忙碌碌的样子,一方面乐得清闲,有时候也觉得心情愉悦。
但这一次几乎全部是罗宛在拿主意了;应天长只负责魂不守舍,有时候要叫他好几声才能听到,突然惊醒看着罗宛的时候,又往往带着那种有些抱歉的、无力的笑意,说劳烦好友,怎样都行。
罗宛是靠谱之人,所以一切都很行,结果是应天长只剩下一个向导功能,连这也不堪胜任,罗宛开始问他“我们去哪里”,应天长说“往南吧”,犹豫一下,又说“也不是太南”。罗宛听到这就不问了。
他们一路南下,行经襄阳,换水路往江陵去,行程称不上快,也并非刻意放慢,途中平静,近乎无聊。秋意在一日日浓厚,早上船板上结极重的霜露,被褥潮凉,很不舒服。
入夜后两人时常结伴下船去到岸上饮酒,倒换罗宛有一搭没一搭表达对当地风物感受,这角色他多年不做,有点陌生,然后也带着几分惊悚意识到或许过去几年内,应天长包容他良多。但对方无知无觉,只是看着他笑。
时日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单调平静之感。他可能自五岁以来,第一次离开刀这么多天。身体随之变得迟钝。那退化是明显的,这时候给他一把刀他都未必会使,这现状让他免不了有些忧郁。他仿佛感到身体有一部分血肉凝结了成了他不能控制的石头。然而他放任自流,并不想做出改变,这样一点点麻木下去,以至于晚饭后应天长坐在船头一边观星望斗一边告诉他,我们明天就可到达目的地时,罗宛竟然有点无所适从。
“明天?”
“明天啊。”应天长不解的看着他。“别告诉我说你还想多走两日。”
“不,”罗宛把那一瞬间的失衡抛到脑后。“那今天晚上?”
这问题古怪,应天长却很了然的敲了敲旁边的木棋盘。“下棋吧。”
他们下的很随意,思考的时间都用来走神,应天长走的尤其厉害,回过神看棋盘时候,脑子竟然一片空白,连刚才下在哪里都不记得。
罗宛看着他,他觉得有点尴尬,随手落了一子,落下去才发现完全自寻死路,急忙又要拿起来,罗宛一把将他手按住:“落地生根。”
应天长道:“好!我愿赌服输了。”他突然想起来。“咱没赌什么大不了的吧。”
“你说输了的人就跳水里喂鱼。”
“那显然不能算吧……”
水里有破碎的月影。水里映出的面容,已不再是当时少年的面容。
应天长突然问:“我是不是很老?”
罗宛莫名其妙的看着他。“我不比你更老?”
应天长愣了一会,大笑起来。“你实在太会说话了,我都不知道要怎么夸你。”他说。
他整个人的轮廓一向很随意,有些模糊,像会变形的盛着水的容器,这时候在月光下却显得显得格外清晰而柔软,盘腿而坐,衣衫下摆散落在地上,眼睛和手指都毫不设防。罗宛痛苦的意识到——甚至不能用意识,因为这事情几乎就是强迫性的推到他鼻子跟前的——他现在无论做什么,应天长都不会拒绝。
碰他也好。亲吻也好。或者其他更进一步的事情也好。应天长都不可能拒绝。不如说他几乎在期待。他本质上还是好奇的,这会要了他的命。
他可能连借口都已经想好了。
罗宛清清楚楚的听见血干涸在耳后的声音。他猛然站起身。
“很晚了。”他说。“去休息吧。”
次日午前他们下了船,应天长似乎终于想清楚,一改连日来散漫作风,精神抖擞的领着罗宛轻车熟路在街头巷尾穿梭。这小镇虽然小,也带着楚地那种多年兵火洗练,一种昏黄残破的温暖之感,当然不排除是他先入为主的一个印象。应天长一边走,一边即兴发挥。“你看那个牌子。这汤饼店,二十多年了!这街的地势太低,一到下雨,就是沟,”刚说半截,戛然而止。
罗宛猛一转头,应天长已不见了。迎面走过来一个穿粗布衣服的青年,有些莫名其妙的看着他。罗宛也有些莫名其妙的看着他,下意识的挪开一些让他过去,还目送了一会他的背影。这样等人消失在街道尽头后,他就发现应天长也在旁边一脸怅惘的跟他一起目送。
“我竟不知道你轻功好到这个地步。”
应天长摸了摸鼻子,苦笑道:“近乡情更怯。他倒不一定认得出我来。”
“你既然认得出他来,他大概也能认得出你。”
“好友,你讲话为何如此的有道理?”
人烟渐渐稀少,他们似又出了城,前方一带墙垣,墙外种着高大的榆树,门是半敞的,可看到院落里的葡萄架和井栏,状貌清洁,必然有人打理。应天长脚步肉眼可见的放慢,罗宛适时的问道:“我要如何称呼。”
应天长犹疑不决的看看斑驳的大门,又低头看看脚。“前辈总是万无一失。”
“乌前辈和晏前辈?”
应天长抬起眼,有些意外的盯住他,似乎想说什么,但一转念就知道罗宛是赢在哪,放弃了追究。“只有晏前辈,没有乌前辈。”
罗宛一惊,还没询问,应天长已经一步跨进了门槛,罗宛也只好随之跨入。一个身材瘦削的妇人正背对着他们站在檐下,罗宛凭借朴素的常识判断这中间有着故意的成分,因为两人之前发出的响动足以使任何一个不明就里的主人回头来看看的——但应天长全然顾不得那么多了,他扑通一声就跪了下去,喊了声:“师娘。”
罗宛大感尴尬,然而那妇人仍旧没有回头,他只得也硬着头皮行礼:“前辈。”
他这一声就起到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