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上那些饱读诗书的文臣,就不是什么容易的事,她哥从殿试上回来,整个人好像被掏空了一样,刘青觉得再正常不过了。
好在已经彻底结束了,她哥现在是“毕业生”,不管殿试上成绩如何,至少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大大小小的考试等着他了,可以说是解放了。
刘青谨记她娘的提醒,轻手轻脚的去洗漱,木棉木槿还在院中忙活,走不开身,刘青也没那么娇气,自己打了水漱口洗脸,又从锅里盛了熬得稠浓的银耳红枣粥上来,加点红糖,不用任何下粥菜,刘青都能空口喝一碗。
毕竟刘青也不是常喝甜粥,糖在这儿属于普通老百姓逢年过节才肯吃一回的奢侈品,银耳和红枣就更奢侈了,刘延宁也只有每回科考后需要补身子时,家里才给他熬这个。因为现在条件好了,李氏便让刘青也跟着她哥一块补身子,她问过大夫,知道女孩子喝这个对身体好,至于其他人,还是吃着传统的白米粥配小菜。
刘青迅速吃完早饭,看了看天色,才问李氏:“娘,今儿不是殿试放榜吗,怎么还不叫哥哥起来?”
李氏头也不抬:“你大林哥他们一早就去了,有了消息他们自然会回来报信,你哥就让他睡着吧。”
刘青点了点头,没再说话,她说怎么起来后都没见到两位堂哥,还以为他们也开始睡懒觉了,原来是一早就出门了。那也好,安心在家等消息吧,殿试放榜,应该不会比会试时早多少。
李氏虽然有心让刘延宁好好休息,不过刘延宁自个儿应该也惦记着放榜一事,所以没过多久他也起来了,洗漱用过早餐,就要出门去看放榜。李氏也不拦他,只是不放心的叫门房跟了一块去。
刘延宁一出门,家里的活基本上也干完了,无事可做的李氏开始紧张了,在院子里一趟趟来回转着,接近午时的时候,刘延林才满头大汗的跑回来,脸色兴奋到发红,语无伦次的道:“中了,中了状元!”
“谁?”李氏头一次身手这么矫健,不等刘延林跨进门,就已经冲到了门口,把人拽进来,“谁中了状元?”
刘青也激动的围了上去,她哥居然成了传说中的状元?这也太神奇了吧。
“大、大哥中了状元!”刘延林喘着粗气回答道。
刘青还只是难以置信,李氏得到刘延林肯定的回复,差点惊喜的晕了过去了,她踉跄了半步,被刘青和刘延林一块搀扶住,才满含热泪的看着天上,“祖宗保佑啊……”
这个消息太过震惊,大家都需要先缓一缓,和刘延林一块扶李氏回屋坐下,刘青才问他:“大哥他们呢?”
“皇上赐下了状元袍,大哥得穿上衣袍游街呢,大根儿陪着一块去了,我怕你们在家等的着急,先回来给你们送信。”
“游街?”刘青听得眼前一亮,“是不是很热闹?”
“可不是。”刘延林这会儿缓过来了,一脸兴奋的跟刘青描述,“敲锣打鼓,还有官差在前面开道,状元探花他们骑着骏马,别提多威风了!”
说到这里,刘延林又道:“对了,我听旁边围观的人说,今年的状元郎这么年轻俊美,应该还没定亲,准备回家喊姑娘出来看游街呢!”
刘青一阵向往:“我可以去看吗?”
李氏此时还沉浸在巨大的惊喜当中,也不觉得闺女去看她哥哥游街有什么失礼数的,反而催着他们赶紧去,别错过了这么重要的时刻,于是刘青就带上木棉和木槿,跟刘延林一块去看热闹了。
刘青看完热闹回到家,她哥还没回来,新科状元半路上就被人团团围住了,说不定要被哪位大人抢回家当女婿,刘青几人就只能先回来。
刘延宁一直到天黑了才回来,他已经在侯府吃过晚饭,按照这儿的规矩,高中状元后,自然要第一时间拜谢恩师,才不算忘恩负义。
家里也早猜到他要在江先生那儿逗留一阵,因此并不担心,但还是都坐在厅里等他回来。刘延宁一进门,又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热烈欢迎,大家细细问了他游街后的遭遇,比如被热情的百姓围堵时是怎么脱身的,又是怎么去侯府的,接下来还有什么安排,等等。
刘延宁耐心作答,“……明日一早要进宫面圣,想必会有任命下来,之后还有琼林宴……”
李氏挑最关心的问:“任命会在哪儿?”
对于这个问题,刘延宁还是可以肯定的回答,“师傅说朝廷有规定,一甲进士可以直接入翰林院,也就是说我这三年里,至少会留在京城。”
李氏不知道翰林院是做什么的,但是儿子可以留在京城,确实是件高兴的事,她儿子以后就是正经的京官了,他们家可算是否极泰来。
喜出望外的李氏双手合十,念了句佛号,又问道:“明儿要是任命下来,就得立刻走马上任吗?”
刘延宁摇头,“好像有月余时间可以安顿琐事。”
那真是太好了。李氏连连点头,心想一个月左右的功夫,足够回乡一趟了,延宁中了状元这样的大喜事,怎么也要亲自回家,祭告祖宗才行。满心欢喜的李氏这才催着刘延宁去休息,别耽误了明日面圣。
刘延宁身体还没完全恢复,今天确实有些疲惫了,因此也没多客套,准备回房洗漱。
刘青忍不住跟着他走了几步,在身后好奇的问:“哥,我听说有榜下捉婿的传统,你怎么就没被人捉走?”
刘延宁闻言停下脚步,敲了敲她的脑袋,“是啊,我没被捉走,你是不是很失望?”
刘青笑呵呵的:“那样我就有个大家闺秀的嫂子了,这叫双喜临门。”
“双喜临门?”刘延宁扬了扬眉,“明天就把你嫁出去,那也是双喜临门。”
李氏笑着叫住了刘青,“行了,别闹你哥,让他早点回屋歇着吧,这一天也是累着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第二日一早,刘延宁就穿戴整齐,精神抖擞的出门了。他走后,刘家也还热闹着,搬过来住了好几个月,邻里邻居都熟悉了,刘家出了个状元郎,附近的邻居也觉得倍有面子,昨天放榜后,就陆续有人带着礼物上门祝贺,都是些鸡蛋米面,也不是很值钱的东西,李氏也就收下了,请人进来喝杯糖水,吃些点心,也算是热情招待。
今天才第二天,状元郎带来的热情还没消退,从早上开始,依然有热情的人们上门祝贺,李氏一边招待络绎不绝的客人,一边还要跟刘延林商量带回家的行李,因为这两天家里太热闹,本来也要陪刘延宁一快出门的刘延林,也留在家里,只叫刘延根跟着去。虽然这儿民风淳朴,但是也怕万一,刘延林怎么也是男主人,有他留在家里,多少有些威慑作用。
李氏正好叮嘱刘延林带人去街上采买些礼物,他们这次也算是衣锦还乡,
好在已经彻底结束了,她哥现在是“毕业生”,不管殿试上成绩如何,至少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大大小小的考试等着他了,可以说是解放了。
刘青谨记她娘的提醒,轻手轻脚的去洗漱,木棉木槿还在院中忙活,走不开身,刘青也没那么娇气,自己打了水漱口洗脸,又从锅里盛了熬得稠浓的银耳红枣粥上来,加点红糖,不用任何下粥菜,刘青都能空口喝一碗。
毕竟刘青也不是常喝甜粥,糖在这儿属于普通老百姓逢年过节才肯吃一回的奢侈品,银耳和红枣就更奢侈了,刘延宁也只有每回科考后需要补身子时,家里才给他熬这个。因为现在条件好了,李氏便让刘青也跟着她哥一块补身子,她问过大夫,知道女孩子喝这个对身体好,至于其他人,还是吃着传统的白米粥配小菜。
刘青迅速吃完早饭,看了看天色,才问李氏:“娘,今儿不是殿试放榜吗,怎么还不叫哥哥起来?”
李氏头也不抬:“你大林哥他们一早就去了,有了消息他们自然会回来报信,你哥就让他睡着吧。”
刘青点了点头,没再说话,她说怎么起来后都没见到两位堂哥,还以为他们也开始睡懒觉了,原来是一早就出门了。那也好,安心在家等消息吧,殿试放榜,应该不会比会试时早多少。
李氏虽然有心让刘延宁好好休息,不过刘延宁自个儿应该也惦记着放榜一事,所以没过多久他也起来了,洗漱用过早餐,就要出门去看放榜。李氏也不拦他,只是不放心的叫门房跟了一块去。
刘延宁一出门,家里的活基本上也干完了,无事可做的李氏开始紧张了,在院子里一趟趟来回转着,接近午时的时候,刘延林才满头大汗的跑回来,脸色兴奋到发红,语无伦次的道:“中了,中了状元!”
“谁?”李氏头一次身手这么矫健,不等刘延林跨进门,就已经冲到了门口,把人拽进来,“谁中了状元?”
刘青也激动的围了上去,她哥居然成了传说中的状元?这也太神奇了吧。
“大、大哥中了状元!”刘延林喘着粗气回答道。
刘青还只是难以置信,李氏得到刘延林肯定的回复,差点惊喜的晕了过去了,她踉跄了半步,被刘青和刘延林一块搀扶住,才满含热泪的看着天上,“祖宗保佑啊……”
这个消息太过震惊,大家都需要先缓一缓,和刘延林一块扶李氏回屋坐下,刘青才问他:“大哥他们呢?”
“皇上赐下了状元袍,大哥得穿上衣袍游街呢,大根儿陪着一块去了,我怕你们在家等的着急,先回来给你们送信。”
“游街?”刘青听得眼前一亮,“是不是很热闹?”
“可不是。”刘延林这会儿缓过来了,一脸兴奋的跟刘青描述,“敲锣打鼓,还有官差在前面开道,状元探花他们骑着骏马,别提多威风了!”
说到这里,刘延林又道:“对了,我听旁边围观的人说,今年的状元郎这么年轻俊美,应该还没定亲,准备回家喊姑娘出来看游街呢!”
刘青一阵向往:“我可以去看吗?”
李氏此时还沉浸在巨大的惊喜当中,也不觉得闺女去看她哥哥游街有什么失礼数的,反而催着他们赶紧去,别错过了这么重要的时刻,于是刘青就带上木棉和木槿,跟刘延林一块去看热闹了。
刘青看完热闹回到家,她哥还没回来,新科状元半路上就被人团团围住了,说不定要被哪位大人抢回家当女婿,刘青几人就只能先回来。
刘延宁一直到天黑了才回来,他已经在侯府吃过晚饭,按照这儿的规矩,高中状元后,自然要第一时间拜谢恩师,才不算忘恩负义。
家里也早猜到他要在江先生那儿逗留一阵,因此并不担心,但还是都坐在厅里等他回来。刘延宁一进门,又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热烈欢迎,大家细细问了他游街后的遭遇,比如被热情的百姓围堵时是怎么脱身的,又是怎么去侯府的,接下来还有什么安排,等等。
刘延宁耐心作答,“……明日一早要进宫面圣,想必会有任命下来,之后还有琼林宴……”
李氏挑最关心的问:“任命会在哪儿?”
对于这个问题,刘延宁还是可以肯定的回答,“师傅说朝廷有规定,一甲进士可以直接入翰林院,也就是说我这三年里,至少会留在京城。”
李氏不知道翰林院是做什么的,但是儿子可以留在京城,确实是件高兴的事,她儿子以后就是正经的京官了,他们家可算是否极泰来。
喜出望外的李氏双手合十,念了句佛号,又问道:“明儿要是任命下来,就得立刻走马上任吗?”
刘延宁摇头,“好像有月余时间可以安顿琐事。”
那真是太好了。李氏连连点头,心想一个月左右的功夫,足够回乡一趟了,延宁中了状元这样的大喜事,怎么也要亲自回家,祭告祖宗才行。满心欢喜的李氏这才催着刘延宁去休息,别耽误了明日面圣。
刘延宁身体还没完全恢复,今天确实有些疲惫了,因此也没多客套,准备回房洗漱。
刘青忍不住跟着他走了几步,在身后好奇的问:“哥,我听说有榜下捉婿的传统,你怎么就没被人捉走?”
刘延宁闻言停下脚步,敲了敲她的脑袋,“是啊,我没被捉走,你是不是很失望?”
刘青笑呵呵的:“那样我就有个大家闺秀的嫂子了,这叫双喜临门。”
“双喜临门?”刘延宁扬了扬眉,“明天就把你嫁出去,那也是双喜临门。”
李氏笑着叫住了刘青,“行了,别闹你哥,让他早点回屋歇着吧,这一天也是累着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第二日一早,刘延宁就穿戴整齐,精神抖擞的出门了。他走后,刘家也还热闹着,搬过来住了好几个月,邻里邻居都熟悉了,刘家出了个状元郎,附近的邻居也觉得倍有面子,昨天放榜后,就陆续有人带着礼物上门祝贺,都是些鸡蛋米面,也不是很值钱的东西,李氏也就收下了,请人进来喝杯糖水,吃些点心,也算是热情招待。
今天才第二天,状元郎带来的热情还没消退,从早上开始,依然有热情的人们上门祝贺,李氏一边招待络绎不绝的客人,一边还要跟刘延林商量带回家的行李,因为这两天家里太热闹,本来也要陪刘延宁一快出门的刘延林,也留在家里,只叫刘延根跟着去。虽然这儿民风淳朴,但是也怕万一,刘延林怎么也是男主人,有他留在家里,多少有些威慑作用。
李氏正好叮嘱刘延林带人去街上采买些礼物,他们这次也算是衣锦还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