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禁了皇上,谁知道金海涛也不是个安分守己的主,一朝得意,就要和赵啸分庭抗礼,赵啸当然容不得他。不管这个所谓的走失的侍卫是真是假,赵啸和金海涛之间肯定要崩。我寻思着,我们是不是能找点机会。毕竟杨俊已经死了,金海涛若是再退了下去,赵啸手中可用的人也不多了。左以明素来站在皇上那边,若是操作得当,完全可以让内阁全都变成我们的人,到时候我们就能和赵啸一较高低了。”
泾阳书院可不仅仅是个传道解惑的地方。
有时候,他们也可以成为左右朝政,名留青史的大人物。
陈家家主立刻就明白了顾朝的意思,他笑道;“这件事你就交给我吧!我会说服左以明和我们合作的!”
顾朝满意地点了点头。
赵啸却被气得快要疯了。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那个叫樊攀的人怎么会无缘无故就这样不见了?
别人不知道,他可是太清楚赵玺的性格了。
为了保命,他连韩太后和皇长子都敢杀,他还有什么不敢做的?
禁卫军的侍卫可不是从哪旮旯角里冒出来的,那是要查上三代的,怎么可能谁也不知道的就不见了!
如果不是遇到什么事被杀人灭口了,就是……
赵啸想到这个樊攀既与高岭有关系,也与杨俊有交情,心里就是一阵不安。
千里之堤,崩于蚁穴。很多大人物、大事物,都是因为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被毁了的。
他必须把这个樊攀找出来!
说不定他所努力的一切就会坏在这个叫樊攀的人手里。
赵啸冷静下来,让人去请了金海涛过来说话。
来回的人地告诉他,说金海涛生病了,不能起床,请他多多原谅,等病好了,金海涛会亲自来拜访赵啸的。
赵啸这几年也练就了一副厚脸皮,听金海涛这么说,他索性去了金府。
金海涛觉得自己吃力不讨好,万一赵啸真的成了,他也就成了贰臣了。可若是因此而能配享太庙,那他也认了,怕就怕他上了贼船却什么也没有落着……金海涛就有点想不通了。
小厮进来通禀的时候,他正陪着小孙子玩。听了禀告,他只好长吁短叹地回了内室装病。
赵啸进门看见金海涛卧室临窗的炕几上摆着尊插了桂花的青花瓷花瓶,向他证实了金海涛在装病,他觉得金海涛这个人心胸狭窄,没有成事之量,心里先就轻贱了几分,见过礼之后他索性开门见山地道:“金大人可知道我为何发脾气?”
金海涛愕然。
赵啸压根没有想到让金海涛回答这个问题,瞥了金海涛一眼,淡淡地道:“想当年,人人都以为先帝没留下圣旨,就是辽王,也坐不住了,想要九州问鼎。就在大家都觉得辽王会得手的时候,突然冒出了个嘉南郡主,而且还手持皇上的遗诏。
“当初可是谁也没有想到的!
“皇上是先帝的儿子,可是这件事的受益者。
“如今皇上被囚在内宫,当着你我的面他像个鹌鹑,可谁又敢保证他就会这样老老实实地呆在内宫呢?谁又能保证他身边没有个像当年那么忠心的侍卫呢?”
金海涛这才意识到事情的重要性。
他不由得神色一凝,肃然地道:“可我亲自带人,仔细地搜查了良久,都没有发现那樊攀有什么问题?”
赵啸冷笑道:“这就是他最大的破绽了!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别人提起樊攀的时候却无一例外对他赞赏有加,你不觉得很奇怪吗?”
☆、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南征
金海涛能走到今天,坐在这个位置上,能被赵啸先选为合作的伙伴,见识、手段自然都不缺乏,之前没有想到,也是利益薰心,一时没有想到而已。此时赵啸这么一提醒,金海涛立刻意识到事情有些不对劲了,特别是当初姜宪杀辽王时的雷霆手段,甚至连当时的几个内阁辅臣们都吓着了,联手简王等王公勋贵一起,以立李谦为异姓郡王,辖制西北为代价,几乎是哄着捧着把姜宪送出了京城。
赵玺是当年的受益者,他就算是不记得当年发生的事了,他身边也必定会有人提醒他。
谁能担保他不会有样学样,写个什么勤王的诏书送到什么人手里去?
金海涛额头冒出了冷汗,犹豫道:“皇上没这么傻吧?如今天下能出兵南下的,只有李谦了。李谦素来让人看不清楚——你说他野心勃勃吧,他又一直以来谨守着臣子的本份。你说他忠心耿耿吧,他又一直屯兵练将。万一诏书要是真的落到他手里了,谁敢担保李谦不会造反?”
“可谁又敢担保李谦不会南下勤王?”赵啸不满地冷哼了一声,忍不住抱怨道,“皇上要是有点脑子,我们何止于会走到今天?”
金海涛沉默了片刻。
赵啸也不愿意继续这个话题,道:“我看我们当务之急是先把那个樊攀的下落找到,不然我这心里始终不放心。然后再通知我们在京城的人,想办法盯着李谦。李谦若是接到了诏书,不可能没有动静。”
金海涛点头。
可偏偏李谦那里就没有任何的异样。
京城的中秋节,据说因为姜宪提前从小汤山避暑回来了,京城的一些商家为了讨姜宪的喜欢,联手举办了一场非常盛大的灯会,李谦带着儿子,陪着姜宪出现朱雀大道上,还和一些黎民百姓一起猜了灯迷,赏了灯,弄得很多早年经历过战乱,如今在京城定居下来的妇孺跪在姜宪和李谦经过的路边祈求菩萨保佑李谦和姜宪长命百岁,顺风顺水,有些还要出钱给两人建生祠。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顾朝正在和赵啸商量着今年朝廷官员调任的事。
江南官场之所以这么快就在泾阳书院面前臣服,说到底,不过是因为顾朝入了内阁,掌握着北边官员的任免之事,江南出身的官员想要升迁提拔,不少得要走顾朝的路子。谁知道事到临头却出了变故,李谦原本答应得好好的,太皇太后一死,他就拒绝了朝廷对北方官员的人事任免,偏偏皇上又站在了李谦的那一边,李谦还演了一出滥杀朝廷命官的事,虽然打消了一部分人远去北方为官的念头,却有更多的人希望借此机会能一飞冲天,事情已经过去了年余,却依旧在顾朝面前吵闹不休,使了各种手段求顾朝帮着谋个差事,封个一官半职的。
别人的请求顾朝可以不理会,可同样出身泾阳书院的人他却不能不管,不然以后还有什么人会帮顾家,帮他?
但如今南边是几个萝卜排队等着一
泾阳书院可不仅仅是个传道解惑的地方。
有时候,他们也可以成为左右朝政,名留青史的大人物。
陈家家主立刻就明白了顾朝的意思,他笑道;“这件事你就交给我吧!我会说服左以明和我们合作的!”
顾朝满意地点了点头。
赵啸却被气得快要疯了。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那个叫樊攀的人怎么会无缘无故就这样不见了?
别人不知道,他可是太清楚赵玺的性格了。
为了保命,他连韩太后和皇长子都敢杀,他还有什么不敢做的?
禁卫军的侍卫可不是从哪旮旯角里冒出来的,那是要查上三代的,怎么可能谁也不知道的就不见了!
如果不是遇到什么事被杀人灭口了,就是……
赵啸想到这个樊攀既与高岭有关系,也与杨俊有交情,心里就是一阵不安。
千里之堤,崩于蚁穴。很多大人物、大事物,都是因为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被毁了的。
他必须把这个樊攀找出来!
说不定他所努力的一切就会坏在这个叫樊攀的人手里。
赵啸冷静下来,让人去请了金海涛过来说话。
来回的人地告诉他,说金海涛生病了,不能起床,请他多多原谅,等病好了,金海涛会亲自来拜访赵啸的。
赵啸这几年也练就了一副厚脸皮,听金海涛这么说,他索性去了金府。
金海涛觉得自己吃力不讨好,万一赵啸真的成了,他也就成了贰臣了。可若是因此而能配享太庙,那他也认了,怕就怕他上了贼船却什么也没有落着……金海涛就有点想不通了。
小厮进来通禀的时候,他正陪着小孙子玩。听了禀告,他只好长吁短叹地回了内室装病。
赵啸进门看见金海涛卧室临窗的炕几上摆着尊插了桂花的青花瓷花瓶,向他证实了金海涛在装病,他觉得金海涛这个人心胸狭窄,没有成事之量,心里先就轻贱了几分,见过礼之后他索性开门见山地道:“金大人可知道我为何发脾气?”
金海涛愕然。
赵啸压根没有想到让金海涛回答这个问题,瞥了金海涛一眼,淡淡地道:“想当年,人人都以为先帝没留下圣旨,就是辽王,也坐不住了,想要九州问鼎。就在大家都觉得辽王会得手的时候,突然冒出了个嘉南郡主,而且还手持皇上的遗诏。
“当初可是谁也没有想到的!
“皇上是先帝的儿子,可是这件事的受益者。
“如今皇上被囚在内宫,当着你我的面他像个鹌鹑,可谁又敢保证他就会这样老老实实地呆在内宫呢?谁又能保证他身边没有个像当年那么忠心的侍卫呢?”
金海涛这才意识到事情的重要性。
他不由得神色一凝,肃然地道:“可我亲自带人,仔细地搜查了良久,都没有发现那樊攀有什么问题?”
赵啸冷笑道:“这就是他最大的破绽了!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别人提起樊攀的时候却无一例外对他赞赏有加,你不觉得很奇怪吗?”
☆、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南征
金海涛能走到今天,坐在这个位置上,能被赵啸先选为合作的伙伴,见识、手段自然都不缺乏,之前没有想到,也是利益薰心,一时没有想到而已。此时赵啸这么一提醒,金海涛立刻意识到事情有些不对劲了,特别是当初姜宪杀辽王时的雷霆手段,甚至连当时的几个内阁辅臣们都吓着了,联手简王等王公勋贵一起,以立李谦为异姓郡王,辖制西北为代价,几乎是哄着捧着把姜宪送出了京城。
赵玺是当年的受益者,他就算是不记得当年发生的事了,他身边也必定会有人提醒他。
谁能担保他不会有样学样,写个什么勤王的诏书送到什么人手里去?
金海涛额头冒出了冷汗,犹豫道:“皇上没这么傻吧?如今天下能出兵南下的,只有李谦了。李谦素来让人看不清楚——你说他野心勃勃吧,他又一直以来谨守着臣子的本份。你说他忠心耿耿吧,他又一直屯兵练将。万一诏书要是真的落到他手里了,谁敢担保李谦不会造反?”
“可谁又敢担保李谦不会南下勤王?”赵啸不满地冷哼了一声,忍不住抱怨道,“皇上要是有点脑子,我们何止于会走到今天?”
金海涛沉默了片刻。
赵啸也不愿意继续这个话题,道:“我看我们当务之急是先把那个樊攀的下落找到,不然我这心里始终不放心。然后再通知我们在京城的人,想办法盯着李谦。李谦若是接到了诏书,不可能没有动静。”
金海涛点头。
可偏偏李谦那里就没有任何的异样。
京城的中秋节,据说因为姜宪提前从小汤山避暑回来了,京城的一些商家为了讨姜宪的喜欢,联手举办了一场非常盛大的灯会,李谦带着儿子,陪着姜宪出现朱雀大道上,还和一些黎民百姓一起猜了灯迷,赏了灯,弄得很多早年经历过战乱,如今在京城定居下来的妇孺跪在姜宪和李谦经过的路边祈求菩萨保佑李谦和姜宪长命百岁,顺风顺水,有些还要出钱给两人建生祠。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顾朝正在和赵啸商量着今年朝廷官员调任的事。
江南官场之所以这么快就在泾阳书院面前臣服,说到底,不过是因为顾朝入了内阁,掌握着北边官员的任免之事,江南出身的官员想要升迁提拔,不少得要走顾朝的路子。谁知道事到临头却出了变故,李谦原本答应得好好的,太皇太后一死,他就拒绝了朝廷对北方官员的人事任免,偏偏皇上又站在了李谦的那一边,李谦还演了一出滥杀朝廷命官的事,虽然打消了一部分人远去北方为官的念头,却有更多的人希望借此机会能一飞冲天,事情已经过去了年余,却依旧在顾朝面前吵闹不休,使了各种手段求顾朝帮着谋个差事,封个一官半职的。
别人的请求顾朝可以不理会,可同样出身泾阳书院的人他却不能不管,不然以后还有什么人会帮顾家,帮他?
但如今南边是几个萝卜排队等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