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族人去求生 作者:风雨琉璃
分卷阅读165
带着族人去求生 作者:风雨琉璃
分卷阅读165
够,不彻底压平了,那将来,自家铁定成为别人的踏脚石……顺带的,还能让开发一下德诚成为自家跑腿小弟的技能,满足一下系统对于建设的追求,对外推广一下自己的玉米种子等等,简直就是一举数得。
嘿,这么一想,这心情立马就好起来了,果然看人倒霉什么的,就是爽啊!去疲解乏的不二之选。
第115章 税赋问题和过节
一般来说, 开荒,还是在有名的贫瘠盐碱地带开荒, 只要政府的人眼睛没瞎,那百分之百都应该是举双手双脚欢迎。因为只要这事儿成了, 开荒免税, 减免的几年过去之后,这地就能为衙门财税增加一笔收入, 在政绩上, 还能获得一个劝课农桑,增加税赋来源的好名声,更有利于升职加薪。所以这事儿没有什么官是不欢迎的。
只是,这世上凡事儿都有例外,看着好像谁都有利, 可事实上在开荒的事儿上, 没什么好处的人还是存在的, 比如那些税吏,就是如此, 最起码在他们自己看来是如此。
小吏这个群体,不知道从那个朝代开始, 就已经有了一个十分明显的特征, 那就是干这个的, 基本全是本地人, 甚至还变成了代代相传的家族事业。而这些吏员世家因为披着官府的皮, 能接触到来自县令, 知府等官员知识分子的熏陶,又深入最底层,可以说是当地最手眼通天的人物。
这样的人,你说他们不知道山窝子以前的情况?不知道邱澄明他们开荒?不知道那玉米产量?怎么可能。他们什么都知道,就是开始不知道,就凭着他们胥吏世家的联姻网,不用几天也一样能知道。只是一步错步步错。刚开始的时候,他们那是坐等看笑话,觉得这新搬来的脑子不好,居然选了这么一个没油水的地方落脚,以后只怕是勉强活着都难,除了当猎户,或者牧民,都看不到这些人有什么出路。这么一想,那真是连着去走动看一眼都懒了。穷人有什么好看的,等着差不多时候,去收个人头税也就成了,走多了亏了自家的鞋底子呢。
可不想,转头就听到他们居然开荒了,这事儿整的,那些税吏们感觉太阳都快从西边出来了,这盐碱地也有人忙乎?这是力气没处使还是怎么的?是,这治理盐碱地的事儿确实是能干,什么淘洗土层啊,什么用水冲啊,什么埋肥水养啊,都是法子,可那要花费多少钱?多少工夫?多少时间?这帮穷鬼能有那么大的本钱?
胥吏们实际上在那个时候已经盯上了这山窝子,虽然不怎么看好,可关注度绝对是上去了不少的。紧接着那玉米出来了,这下子这些人心动了,只觉得怕这些人敢开荒,就是因为有这能在盐碱地上生长的好种子。是的,他们觉得是种子,是玉米的功劳,依然没有想到那些地,而是开始想打那玉米的主意。
好在人邱澄明他们没有遮着掩着,这玉米的种子在往外放,所以他们也没有采取什么激烈的手段,想着自己弄点种子试试,若是成了,那再说。也正是这样的迟疑,邱澄明公心发作的那么一个利民举动,让当时还没有站稳脚跟的山窝子的人获得了难得的喘息时间。
而后头马匪的失败,又加重了胥吏们对这山窝子人的实力猜测,再加上衙门氛围的诡异波动,几方原因之下,这才能一连这么多时间,都啥事儿没有。
可事儿到了如今,情况又变了,这不是城头换大旗了嘛,这不是权利更替了嘛,为了献媚上级,争取新权利也好,还是为了留点后路也罢,这胥吏们忍不住的把心思又往这山窝子转了过去。
虽然说玉米他们其实已经有了,虽然说山窝子连着两次杀退了马匪,实在是厉害,可他们收税这么个名正言顺的事儿,好像也不是不能办的吧。这山窝子连着种了两年的玉米了,应该有点钱。这年头民不与官斗是常识,应该不会在意他们去收点好处吧。
名正言顺的确实没问题,不过想多伸手?那也要看你们有没有那个本事了。邱澄明一到县城,头一件事儿就是在几个胥吏看的见的情况下,正式的拜访了那青年,哦,人家现在是县长了,这官升的,不是一般的快,可见那省城的关系估计是挺铁的,那王大头的事儿,带给他的政治资本也绝对得到了最佳的利用。
而作为这一场功劳的功臣,人县长自然是要给脸的,不但是见了,还对于人邱澄明主动提及的税赋问题,给予了最直接积极的回复。
“新迁徙的本就有优待,你们那地方又是荒废的地方,全都要重头开始,这优待自然要加厚点,这样吧,三年内这人头税就先免了,至于地,盐碱地开出来也不容易,按照规矩,三年免税,五年半税总是要的,更不用说你们还种了那么多树,不花费了不少的本钱,这样吧,这三年五年的,都从今年开始算起好了,也算是多给你们一点回本的时间。”
呵呵,啥叫崽卖爷田不心疼?或许这样也算吧,反正这清朝已经推翻,前头的事儿即使有文本册子,也不会记录到新朝的书上,前头的自然能轻易的抹去,谁也不会细究,正好让他能做个大人请,笼络住他如今手下的大将,怎么算合算,更不用说在开荒的事儿上,他还能用个春秋笔法,直接做成自己的功绩。好处大大的。
看看,我这官当的多好啊,才上任,这立马就有难民过来定居,以增人丁,还有百姓开荒种地,种树造林,妥妥是展现出了治下一片祥和,这多说明问题?官好,执政本事高强,才会在上任之初就如此扭转乾坤,将这贫瘠之地经营的一片生机对吧。
“大人一心为民,替我们百姓想的实在是周到,草民感激不尽,必定好生开垦。对了,前儿草民刚得了2匹好马想请大人笑纳。话说在前头,这可不是草民贿赂,只是……我才得知,大人您如今贵为一县之长,百姓父母,竟是连个坐骑都没有,如此清贫自守,实在是不忍,哪怕是为了我县的脸面,也请大人一定收下,不管是做个车,还是骑着走,好歹也算是有了个脚程……我县还是穷啊,听说好些地方,如今都有了汽车了,唉!委屈了县长大人。”
明明就是明晃晃的贿赂,看看这说话水平,愣是说的没有半分毛病,放到哪儿,都指不出不对来,甚至连着汽车都出来了,让有心说什么的人,都不得不承认,和汽车比,确实寒酸了些,确实不是大手笔。最牙疼的是,这人,居然连着前清那种百姓对着官员的称呼都顾忌到了,这姿态做的啊,看的边上刚升任新县长贴心人的几个文吏一脸的懵逼。
他们是真不知道,他们治下居然还有这么个人才?虽说他们这里马其实真的不值几个钱,可那也是大牲口,2匹,怎么也能卖二三十两银子吧。对于一个小村子
分卷阅读165
-
分卷阅读165
-
分卷阅读165
带着族人去求生 作者:风雨琉璃
分卷阅读165
够,不彻底压平了,那将来,自家铁定成为别人的踏脚石……顺带的,还能让开发一下德诚成为自家跑腿小弟的技能,满足一下系统对于建设的追求,对外推广一下自己的玉米种子等等,简直就是一举数得。
嘿,这么一想,这心情立马就好起来了,果然看人倒霉什么的,就是爽啊!去疲解乏的不二之选。
第115章 税赋问题和过节
一般来说, 开荒,还是在有名的贫瘠盐碱地带开荒, 只要政府的人眼睛没瞎,那百分之百都应该是举双手双脚欢迎。因为只要这事儿成了, 开荒免税, 减免的几年过去之后,这地就能为衙门财税增加一笔收入, 在政绩上, 还能获得一个劝课农桑,增加税赋来源的好名声,更有利于升职加薪。所以这事儿没有什么官是不欢迎的。
只是,这世上凡事儿都有例外,看着好像谁都有利, 可事实上在开荒的事儿上, 没什么好处的人还是存在的, 比如那些税吏,就是如此, 最起码在他们自己看来是如此。
小吏这个群体,不知道从那个朝代开始, 就已经有了一个十分明显的特征, 那就是干这个的, 基本全是本地人, 甚至还变成了代代相传的家族事业。而这些吏员世家因为披着官府的皮, 能接触到来自县令, 知府等官员知识分子的熏陶,又深入最底层,可以说是当地最手眼通天的人物。
这样的人,你说他们不知道山窝子以前的情况?不知道邱澄明他们开荒?不知道那玉米产量?怎么可能。他们什么都知道,就是开始不知道,就凭着他们胥吏世家的联姻网,不用几天也一样能知道。只是一步错步步错。刚开始的时候,他们那是坐等看笑话,觉得这新搬来的脑子不好,居然选了这么一个没油水的地方落脚,以后只怕是勉强活着都难,除了当猎户,或者牧民,都看不到这些人有什么出路。这么一想,那真是连着去走动看一眼都懒了。穷人有什么好看的,等着差不多时候,去收个人头税也就成了,走多了亏了自家的鞋底子呢。
可不想,转头就听到他们居然开荒了,这事儿整的,那些税吏们感觉太阳都快从西边出来了,这盐碱地也有人忙乎?这是力气没处使还是怎么的?是,这治理盐碱地的事儿确实是能干,什么淘洗土层啊,什么用水冲啊,什么埋肥水养啊,都是法子,可那要花费多少钱?多少工夫?多少时间?这帮穷鬼能有那么大的本钱?
胥吏们实际上在那个时候已经盯上了这山窝子,虽然不怎么看好,可关注度绝对是上去了不少的。紧接着那玉米出来了,这下子这些人心动了,只觉得怕这些人敢开荒,就是因为有这能在盐碱地上生长的好种子。是的,他们觉得是种子,是玉米的功劳,依然没有想到那些地,而是开始想打那玉米的主意。
好在人邱澄明他们没有遮着掩着,这玉米的种子在往外放,所以他们也没有采取什么激烈的手段,想着自己弄点种子试试,若是成了,那再说。也正是这样的迟疑,邱澄明公心发作的那么一个利民举动,让当时还没有站稳脚跟的山窝子的人获得了难得的喘息时间。
而后头马匪的失败,又加重了胥吏们对这山窝子人的实力猜测,再加上衙门氛围的诡异波动,几方原因之下,这才能一连这么多时间,都啥事儿没有。
可事儿到了如今,情况又变了,这不是城头换大旗了嘛,这不是权利更替了嘛,为了献媚上级,争取新权利也好,还是为了留点后路也罢,这胥吏们忍不住的把心思又往这山窝子转了过去。
虽然说玉米他们其实已经有了,虽然说山窝子连着两次杀退了马匪,实在是厉害,可他们收税这么个名正言顺的事儿,好像也不是不能办的吧。这山窝子连着种了两年的玉米了,应该有点钱。这年头民不与官斗是常识,应该不会在意他们去收点好处吧。
名正言顺的确实没问题,不过想多伸手?那也要看你们有没有那个本事了。邱澄明一到县城,头一件事儿就是在几个胥吏看的见的情况下,正式的拜访了那青年,哦,人家现在是县长了,这官升的,不是一般的快,可见那省城的关系估计是挺铁的,那王大头的事儿,带给他的政治资本也绝对得到了最佳的利用。
而作为这一场功劳的功臣,人县长自然是要给脸的,不但是见了,还对于人邱澄明主动提及的税赋问题,给予了最直接积极的回复。
“新迁徙的本就有优待,你们那地方又是荒废的地方,全都要重头开始,这优待自然要加厚点,这样吧,三年内这人头税就先免了,至于地,盐碱地开出来也不容易,按照规矩,三年免税,五年半税总是要的,更不用说你们还种了那么多树,不花费了不少的本钱,这样吧,这三年五年的,都从今年开始算起好了,也算是多给你们一点回本的时间。”
呵呵,啥叫崽卖爷田不心疼?或许这样也算吧,反正这清朝已经推翻,前头的事儿即使有文本册子,也不会记录到新朝的书上,前头的自然能轻易的抹去,谁也不会细究,正好让他能做个大人请,笼络住他如今手下的大将,怎么算合算,更不用说在开荒的事儿上,他还能用个春秋笔法,直接做成自己的功绩。好处大大的。
看看,我这官当的多好啊,才上任,这立马就有难民过来定居,以增人丁,还有百姓开荒种地,种树造林,妥妥是展现出了治下一片祥和,这多说明问题?官好,执政本事高强,才会在上任之初就如此扭转乾坤,将这贫瘠之地经营的一片生机对吧。
“大人一心为民,替我们百姓想的实在是周到,草民感激不尽,必定好生开垦。对了,前儿草民刚得了2匹好马想请大人笑纳。话说在前头,这可不是草民贿赂,只是……我才得知,大人您如今贵为一县之长,百姓父母,竟是连个坐骑都没有,如此清贫自守,实在是不忍,哪怕是为了我县的脸面,也请大人一定收下,不管是做个车,还是骑着走,好歹也算是有了个脚程……我县还是穷啊,听说好些地方,如今都有了汽车了,唉!委屈了县长大人。”
明明就是明晃晃的贿赂,看看这说话水平,愣是说的没有半分毛病,放到哪儿,都指不出不对来,甚至连着汽车都出来了,让有心说什么的人,都不得不承认,和汽车比,确实寒酸了些,确实不是大手笔。最牙疼的是,这人,居然连着前清那种百姓对着官员的称呼都顾忌到了,这姿态做的啊,看的边上刚升任新县长贴心人的几个文吏一脸的懵逼。
他们是真不知道,他们治下居然还有这么个人才?虽说他们这里马其实真的不值几个钱,可那也是大牲口,2匹,怎么也能卖二三十两银子吧。对于一个小村子
分卷阅读165
-
分卷阅读1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