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末玩淘宝 作者:康帝拉菲
第七百二十七章 离间计
李定国败退之后,方原派出军士前去清点了赤水河畔的尸体。至少有两万具之多,绝大部分是大西军阵亡的军士,有一万五千人以上。
这些军士大部分根本不是死在战场,而是死于内讧、自相残杀。
流寇就是流寇,无组织无纪律无信仰,一旦遇难,必然作鸟兽散,纵然李定国再有能治军,遇上这么些兵源,也只能束手无策。
方原暗暗感叹过,下令被俘虏的大西军军士挖了二十余个大坑,将这些尸体全埋了。
之后,方原还专门的招来了几个被俘虏的孙可望所部的统领。
这些统领还以为方原要对他们进行毁尸灭迹,吓得连连跪地求饶,请求宽恕。
方原不仅没下令处死他们,反而还让军士送了些盘缠给他们,令他们回成都去向张献忠报信。
这些统领一个个面面相觑,颤声问道,“摄政王,我们回去该,该如何报信啊?!”
方原失笑道,“你们在赤水河畔见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就回去如实的报信,还需要我教你们?!”
统领们是如遇大赦,忙不迭的连连磕头谢恩,拿着方原赠送的军粮、银子,往四川逃命去了。
方原的这个离间之计,并不算高明,甚至可以说漏洞百出,根本经不起推敲。至少他相信,这个离间计根本瞒不过这些被俘虏的将领。
就和史书上所谓的两个太监就能使离间计,骗崇祯杀了袁崇焕,不过是史书上编的段子,童话故事而已。现实中,哪儿来这么轻描淡写的几句话就能成功的离间计,真把古人当傻子了。
但,方原根本不担心这些俘虏回去会对张献忠如实以告,李定国并未谋反,不过是方原在挑拨离间。
但凡离间计能成功,只有一个缘由,就是所谓的离间计,能满足各方利益的需求,顺水推舟的就这么打着离间计的幌子实行了。
最有名的离间计,就是秦、赵之间的长平之战。
所谓秦国使离间计,派细作去邯郸散播谣言,就能诓骗赵国君臣上当,临阵换帅,用赵括替换了廉颇,最后在长平之战大败。
这不过是在编故事而已。
秦国离间计能成功的原因只有两个。
其一,山西乃是河北的屏障,更有地形压制的优势。山西地区乃赵国所必得,否则,面对秦军从山西发动的攻势,会更加被动挨打。所以,赵国接受上党的投降,并不是利令智昏,而是因为山西乃战略必得之地。落在韩国手上尚可,落在秦国手上,绝不能接受。
所以赵国是不能不在山西与秦军死扛,在山西与秦军死扛,总胜过秦军将战场推进到河北,赵国的大本营,再来死扛。
其二,秦赵在长平战场相持两年,赵国国内的粮食早已耗尽,向其他五国又借不到粮,再照着廉颇的防守战法拖延下去,赵国左右也是个死。
所以赵国是不能不选择出击,而无法再坚守。
秦国所使的离间计,不过是因为,在长平立刻进行决战,符合秦、赵两国共同的利益,所以才会成功。若换了其他的战场环境,十条离间计也就是个屁,谁比谁傻?!赵国君臣上下连区区一条离间计都看不穿,还能成为战国第二军事强国?
再从历史回到眼前的现实。
这些被放归的孙可望所部将领,他们向张献忠汇报的情况,没有第二个可能,只能遵照方原的说法,诬陷李定国谋反。
因这一次贵州大败,尤其是赤水河畔的一场自相残杀,令大西军是损失惨重,张献忠必然会追查到底。
若这些俘虏实话实说,李定国没有反叛,不过是方原在使离间计。那这一场内讧的责任必然会落到他们这些先去抢夺浮桥的军士头上,李定国无罪,他们就是族灭的罪。
他们想要保命,唯一的法子就是向张献忠举报,李定国已谋反,内讧的责任就可推得一干二净,还可以立一大功。
这是人之常情,根本无须方原去威逼利诱,是他们自然而然的选择。这世上没有谁是傻子,任何人都会站在自己利益的角度行事,一切都是利益驱使罢了。
方原几可预见,消息一传到张献忠耳里,大西军内讧的场景。
张献忠会不会中离间计,在方原看来,几乎是板上钉钉。这并非张献忠看不穿这是方原的计谋,而是不得已而为之罢了。
张献忠进入四川,丢了湖广之后,麾下充其量就不到二十万兵马。再加上之后,与李自成入川的军队互相消耗不断,势力也被压缩在四川四府一隅。就这么点地盘,无论军粮支撑,还是饷银,顶多供养一支不超过十五万的兵马。
张献忠嫡系兵马约为八万,其中大部分还要抽调去防御巴州四府的刘宗敏,留在成都府的兵马,绝超不过三万。
而孙可望、李定国两个义子,各自拥兵三万左右。
贵州这一战,基本将孙可望所部全打残了,而李定国所部的兵力几乎完好无损。
张献忠纵然真的对李定国是信任有加,相信他并没有和方原眉来眼去,也必须要考虑今后李定国是否会尾大不掉的局面。这么一支无法制衡的军队在张献忠的眼皮子下,他能睡得着觉?
张献忠其实是别无选择,只能装傻充愣,顺着逃回俘虏的说法,打压李定国所部,甚至要重新整编李定国所部兵马。至少要再调拨一部分兵马给孙可望,令两个义子继续制衡,他才能安心的入睡。
换成方原来,也必然会如此部署。
张献忠和李定国这对义父义子会闹到什么地步,方原无法断定,但张献忠绝不可能再派出调派归李定国指挥,李定国也不大可能再大举入滇、入黔作战。这么一来,新近占领的云南、贵州、广西三省算是彻底的收归己有。
方原班师回了昆明城,为了在三省示威,下令两个月后,在昆明城举行一场土司大会。云南、贵州、广西三省所有的土司必须前来参加,若借故不来的,便视同附逆,立刻发兵征讨。
明军这次出征,在三省共剿灭了十三个土司,也养肥了十几个土司。方原在三省充分实行了顺明者昌逆明者亡的政策,令三省的土司是大为恐惧,哪里还敢违抗朝廷的旨令?
之前还在首鼠两端,想保住割据权的土司一个个在见识了方原收归三省军政大权的决心后,也放弃了不切实际的幻想,转而向朝廷靠近。
不能割据就不能割据吧!在当地还是排名靠前的实权人物,朝廷派来的官员也必须依靠他们的势力,才能在当地形成有效统治,总比全家死光光来得强啊!
第七百二十七章 离间计
第七百二十七章 离间计
李定国败退之后,方原派出军士前去清点了赤水河畔的尸体。至少有两万具之多,绝大部分是大西军阵亡的军士,有一万五千人以上。
这些军士大部分根本不是死在战场,而是死于内讧、自相残杀。
流寇就是流寇,无组织无纪律无信仰,一旦遇难,必然作鸟兽散,纵然李定国再有能治军,遇上这么些兵源,也只能束手无策。
方原暗暗感叹过,下令被俘虏的大西军军士挖了二十余个大坑,将这些尸体全埋了。
之后,方原还专门的招来了几个被俘虏的孙可望所部的统领。
这些统领还以为方原要对他们进行毁尸灭迹,吓得连连跪地求饶,请求宽恕。
方原不仅没下令处死他们,反而还让军士送了些盘缠给他们,令他们回成都去向张献忠报信。
这些统领一个个面面相觑,颤声问道,“摄政王,我们回去该,该如何报信啊?!”
方原失笑道,“你们在赤水河畔见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就回去如实的报信,还需要我教你们?!”
统领们是如遇大赦,忙不迭的连连磕头谢恩,拿着方原赠送的军粮、银子,往四川逃命去了。
方原的这个离间之计,并不算高明,甚至可以说漏洞百出,根本经不起推敲。至少他相信,这个离间计根本瞒不过这些被俘虏的将领。
就和史书上所谓的两个太监就能使离间计,骗崇祯杀了袁崇焕,不过是史书上编的段子,童话故事而已。现实中,哪儿来这么轻描淡写的几句话就能成功的离间计,真把古人当傻子了。
但,方原根本不担心这些俘虏回去会对张献忠如实以告,李定国并未谋反,不过是方原在挑拨离间。
但凡离间计能成功,只有一个缘由,就是所谓的离间计,能满足各方利益的需求,顺水推舟的就这么打着离间计的幌子实行了。
最有名的离间计,就是秦、赵之间的长平之战。
所谓秦国使离间计,派细作去邯郸散播谣言,就能诓骗赵国君臣上当,临阵换帅,用赵括替换了廉颇,最后在长平之战大败。
这不过是在编故事而已。
秦国离间计能成功的原因只有两个。
其一,山西乃是河北的屏障,更有地形压制的优势。山西地区乃赵国所必得,否则,面对秦军从山西发动的攻势,会更加被动挨打。所以,赵国接受上党的投降,并不是利令智昏,而是因为山西乃战略必得之地。落在韩国手上尚可,落在秦国手上,绝不能接受。
所以赵国是不能不在山西与秦军死扛,在山西与秦军死扛,总胜过秦军将战场推进到河北,赵国的大本营,再来死扛。
其二,秦赵在长平战场相持两年,赵国国内的粮食早已耗尽,向其他五国又借不到粮,再照着廉颇的防守战法拖延下去,赵国左右也是个死。
所以赵国是不能不选择出击,而无法再坚守。
秦国所使的离间计,不过是因为,在长平立刻进行决战,符合秦、赵两国共同的利益,所以才会成功。若换了其他的战场环境,十条离间计也就是个屁,谁比谁傻?!赵国君臣上下连区区一条离间计都看不穿,还能成为战国第二军事强国?
再从历史回到眼前的现实。
这些被放归的孙可望所部将领,他们向张献忠汇报的情况,没有第二个可能,只能遵照方原的说法,诬陷李定国谋反。
因这一次贵州大败,尤其是赤水河畔的一场自相残杀,令大西军是损失惨重,张献忠必然会追查到底。
若这些俘虏实话实说,李定国没有反叛,不过是方原在使离间计。那这一场内讧的责任必然会落到他们这些先去抢夺浮桥的军士头上,李定国无罪,他们就是族灭的罪。
他们想要保命,唯一的法子就是向张献忠举报,李定国已谋反,内讧的责任就可推得一干二净,还可以立一大功。
这是人之常情,根本无须方原去威逼利诱,是他们自然而然的选择。这世上没有谁是傻子,任何人都会站在自己利益的角度行事,一切都是利益驱使罢了。
方原几可预见,消息一传到张献忠耳里,大西军内讧的场景。
张献忠会不会中离间计,在方原看来,几乎是板上钉钉。这并非张献忠看不穿这是方原的计谋,而是不得已而为之罢了。
张献忠进入四川,丢了湖广之后,麾下充其量就不到二十万兵马。再加上之后,与李自成入川的军队互相消耗不断,势力也被压缩在四川四府一隅。就这么点地盘,无论军粮支撑,还是饷银,顶多供养一支不超过十五万的兵马。
张献忠嫡系兵马约为八万,其中大部分还要抽调去防御巴州四府的刘宗敏,留在成都府的兵马,绝超不过三万。
而孙可望、李定国两个义子,各自拥兵三万左右。
贵州这一战,基本将孙可望所部全打残了,而李定国所部的兵力几乎完好无损。
张献忠纵然真的对李定国是信任有加,相信他并没有和方原眉来眼去,也必须要考虑今后李定国是否会尾大不掉的局面。这么一支无法制衡的军队在张献忠的眼皮子下,他能睡得着觉?
张献忠其实是别无选择,只能装傻充愣,顺着逃回俘虏的说法,打压李定国所部,甚至要重新整编李定国所部兵马。至少要再调拨一部分兵马给孙可望,令两个义子继续制衡,他才能安心的入睡。
换成方原来,也必然会如此部署。
张献忠和李定国这对义父义子会闹到什么地步,方原无法断定,但张献忠绝不可能再派出调派归李定国指挥,李定国也不大可能再大举入滇、入黔作战。这么一来,新近占领的云南、贵州、广西三省算是彻底的收归己有。
方原班师回了昆明城,为了在三省示威,下令两个月后,在昆明城举行一场土司大会。云南、贵州、广西三省所有的土司必须前来参加,若借故不来的,便视同附逆,立刻发兵征讨。
明军这次出征,在三省共剿灭了十三个土司,也养肥了十几个土司。方原在三省充分实行了顺明者昌逆明者亡的政策,令三省的土司是大为恐惧,哪里还敢违抗朝廷的旨令?
之前还在首鼠两端,想保住割据权的土司一个个在见识了方原收归三省军政大权的决心后,也放弃了不切实际的幻想,转而向朝廷靠近。
不能割据就不能割据吧!在当地还是排名靠前的实权人物,朝廷派来的官员也必须依靠他们的势力,才能在当地形成有效统治,总比全家死光光来得强啊!
第七百二十七章 离间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