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2
不敢与君绝[汉武快穿] 作者:北徙君
分卷阅读102
不敢与君绝[汉武快穿] 作者:北徙君
分卷阅读102
孔光在人群中朝刘彻微微摇头,示意他不可再和王莽作对。王莽都这么夸张地包装自己了,作为天子若是反对,非但那些王莽的狂热信徒会对天子有非议,觉得天子因私废公,更加衬托了王莽的“美德”,而且还会触怒志在必得的王莽,招来杀身之祸。
刘彻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轻举妄动,所以朝议就在一种诡异的打了鸡血般的洗脑式宣传中以太后下达诏令落下了帷幕:
“……朕很赞赏安汉公的做法,以往周公诛减三监及淮夷四国的后代,完成了深远的教化,达到了无人犯法刑罚搁置不用的程度,公应当专心辅佐朝政,希望实现太平,卫姬等人,罪孽深重,难辞其咎,请有司按照法律处置。”
作者有话要说:
《汉书·王莽传》记载:大司马护军褒奏言:“安汉公遭子宇陷于管、蔡之辜,子受至重,为帝室故不敢顾私。惟宇遭罪,喟然愤发作书八篇,以戒子孙。宜班郡国,令学官以教授。”事下群公,请令天下吏能诵公戒者,以著官簿,比《孝经》。
王莽的封圣运动真的很浮夸
第74章 元始三年09
“卫兄,你猜我在酒肆上发现了什么?”张贺从外面走进庭院, 手里拿着一份帛书。
“什么?”卫青好奇地询问。
“最近长安东西市各处热闹的酒肆墙上都出现了这样的字迹。”张贺将帛书摊在案上, 铺开, “据说是今上亲笔所写的《秋风辞》,我发现和卫兄家中收藏的那副字画很是相似, 所以着人对着墙临摹了一遍。”
卫青看向帛书,脸上的表情明显一愣,这活脱脱就是陛下的字迹啊。
张贺还没反应过来, 犹自问道:“你看是不是很像?说起来卫兄收藏的那副字画是何人所作?我倒觉得有几分眼熟。”
卫赏家里那副……是从卫青手上流传下来的, 刘彻亲笔题写的《秋风辞》真迹。元封二年, 卫青偶尔说起喜欢这首诗的时候,刘彻写下来赠送给他的。
“那是孝武皇帝的真迹。”卫青回答。
“啊?我听说今上就是最近在学习诸位先帝的诗作, 临摹所得, 没想到模仿得如此相似啊。”
“不。”卫青摇了摇头, “真迹《秋风辞》这世上仅有一副, 并没有留存在汉宫之中。”
难道现在未央宫中的那位竟然是刘彻不成?卫青和张贺同时这样想道。
卫青俨然坐不住了,他站起身来说:“张兄, 你是在哪儿找人临摹的?带我过去看看。”
有人特地跑来询问《秋风辞》壁题一事, 很快传到了未央宫中的刘彻耳中。
刘彻激动地询问小黄门:“是什么人来问?可有查清底细?”
他自然是叮嘱了手下, 万一有人来问,一定要偷偷跟在后面,打听对方到底是什么来头。
小黄门连忙回答:“查到了, 共有二人,一人身份不明, 据说是来自西北的行商,另外一人则是侍郎卫玄的独子卫赏,家住在尚冠里。”
“姓卫……”刘彻沉吟道,“他祖上是哪里人?”
小黄门以为刘彻在意的是和母家是否有关:“回禀陛下,不是中山卫氏。”
“谁问你这个!”刘彻烦道,“这个卫玄的祖上都有哪些?”
“这卫玄来自河东卫氏,乃是长平烈侯三子卫登之孙。”
“原来是卫青的曾孙。”刘彻面上露出欣喜的神色,“快将此二人召入宫中,朕要见他们。”
“陛下,用什么理由召见为好?”小黄门小声问。
刘彻心想,现在王莽还盯着自己,不能太过张扬,免得引起王莽的特别注意,于是他思考了一下后说:“就说遇到个书法奇才,朕要和其切磋技术,因此召其入宫。”
“好,臣这就去办妥。”小黄门匆匆离开了。
看着对方离去的背影,刘彻突然从坐榻上蹦了起来,将站在一旁的宫女吓了一跳:“陛下这是怎么了?”
“没什么。”刘彻嘿嘿笑道,“朕要沐浴,给朕找最好看的衣服来。”
宫女难得见小皇帝如此活泼,心里暗笑,怎么如此隆重?这不知道是还以为是见什么心上人呢。
“陛下要召见我们?”卫青在自家宅院里接到旨意之后,心里更加肯定了宫里那位便是刘彻了。
不过他到底替张贺着想,偷偷询问:“你被王莽画像通缉,进宫是不是容易暴露?如果你不想去的话,我找一个小厮替代你。”
“不了,我和张兄一同入宫。”张贺坚定地摇头,如果宫里那位是刘彻,他更应该去看一看,到时候再告诉他刘据也穿越过来,拜托刘彻帮忙寻找吧。
“陛下,人带到了。”小黄门进来通报。
刘彻特地安排在承明殿召见,卫青一进来,刘彻就觉得一阵恍惚。
远远看去,卫赏实在是长得太像卫青了,当然走近看的时候,还是能看出明显的不同的。
“臣见过陛下。”卫青下跪行礼。
“起来吧,朕召你们来主要是为了切磋书法。”刘彻假惺惺地说,“希望能够安静一些,其他人暂且退出去吧。”
“起来回话。”等到殿内再没有别人,刘彻这才试探道:“朕听说你的父亲卫玄是大将军卫青的曾孙?”
“回禀陛下,正是如此。”
刘彻看向卫青,似笑非笑:“你觉得长平烈侯和孝武皇帝,是什么关系呢?”
张贺站在一旁眨了眨眼,怎么觉得眼前这个小皇帝提问的语气有些不那么正经,脸上还俨然一副调戏的样子,好像有什么地方不对?
卫青却回答:“陛下问这些做什么?难道也是观孝武皇帝的作品产生的感悟?”
“正是。”刘彻走到卫青面前,发现自己身高不高,只能咳嗽一声,踮起脚方才拍了拍卫青的肩膀,“爱卿觉得孝武皇帝的《秋风辞》做得如何?”
“自然是非常好的。”
“朕听说当初卫大将军听完《秋风辞》,赞不绝口,对孝武皇帝说了句,‘陛下不要感伤,人总是要老的,就连臣终有一日也会年老体衰,再也不能陪伴陛下看遍这大好河山’,你知道孝武皇帝是如何回话的吗?”
这是他们在封禅回去的马车上两人独处时说的话,并没有第二个人知晓。卫青此时已经完全确认了刘彻的身份,他抬起头,眼睛亮晶晶地回答:“臣当然知道,陛下当时说,‘待朕找到那天上的仙人,然后还没有为将军延年益寿的办法吗?作为朕的将军,你自然是要长久地陪伴在朕的身边的,这也是大将军身为人臣的职责不是吗?’。”
话毕,两个人深情对视,仿佛下一刻就要上前拥抱相认,却顾忌身边还有一个张贺。
刘彻有些尴尬地缩回就要抱住卫青的手,看了一眼张
分卷阅读102
-
分卷阅读102
-
分卷阅读102
不敢与君绝[汉武快穿] 作者:北徙君
分卷阅读102
孔光在人群中朝刘彻微微摇头,示意他不可再和王莽作对。王莽都这么夸张地包装自己了,作为天子若是反对,非但那些王莽的狂热信徒会对天子有非议,觉得天子因私废公,更加衬托了王莽的“美德”,而且还会触怒志在必得的王莽,招来杀身之祸。
刘彻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轻举妄动,所以朝议就在一种诡异的打了鸡血般的洗脑式宣传中以太后下达诏令落下了帷幕:
“……朕很赞赏安汉公的做法,以往周公诛减三监及淮夷四国的后代,完成了深远的教化,达到了无人犯法刑罚搁置不用的程度,公应当专心辅佐朝政,希望实现太平,卫姬等人,罪孽深重,难辞其咎,请有司按照法律处置。”
作者有话要说:
《汉书·王莽传》记载:大司马护军褒奏言:“安汉公遭子宇陷于管、蔡之辜,子受至重,为帝室故不敢顾私。惟宇遭罪,喟然愤发作书八篇,以戒子孙。宜班郡国,令学官以教授。”事下群公,请令天下吏能诵公戒者,以著官簿,比《孝经》。
王莽的封圣运动真的很浮夸
第74章 元始三年09
“卫兄,你猜我在酒肆上发现了什么?”张贺从外面走进庭院, 手里拿着一份帛书。
“什么?”卫青好奇地询问。
“最近长安东西市各处热闹的酒肆墙上都出现了这样的字迹。”张贺将帛书摊在案上, 铺开, “据说是今上亲笔所写的《秋风辞》,我发现和卫兄家中收藏的那副字画很是相似, 所以着人对着墙临摹了一遍。”
卫青看向帛书,脸上的表情明显一愣,这活脱脱就是陛下的字迹啊。
张贺还没反应过来, 犹自问道:“你看是不是很像?说起来卫兄收藏的那副字画是何人所作?我倒觉得有几分眼熟。”
卫赏家里那副……是从卫青手上流传下来的, 刘彻亲笔题写的《秋风辞》真迹。元封二年, 卫青偶尔说起喜欢这首诗的时候,刘彻写下来赠送给他的。
“那是孝武皇帝的真迹。”卫青回答。
“啊?我听说今上就是最近在学习诸位先帝的诗作, 临摹所得, 没想到模仿得如此相似啊。”
“不。”卫青摇了摇头, “真迹《秋风辞》这世上仅有一副, 并没有留存在汉宫之中。”
难道现在未央宫中的那位竟然是刘彻不成?卫青和张贺同时这样想道。
卫青俨然坐不住了,他站起身来说:“张兄, 你是在哪儿找人临摹的?带我过去看看。”
有人特地跑来询问《秋风辞》壁题一事, 很快传到了未央宫中的刘彻耳中。
刘彻激动地询问小黄门:“是什么人来问?可有查清底细?”
他自然是叮嘱了手下, 万一有人来问,一定要偷偷跟在后面,打听对方到底是什么来头。
小黄门连忙回答:“查到了, 共有二人,一人身份不明, 据说是来自西北的行商,另外一人则是侍郎卫玄的独子卫赏,家住在尚冠里。”
“姓卫……”刘彻沉吟道,“他祖上是哪里人?”
小黄门以为刘彻在意的是和母家是否有关:“回禀陛下,不是中山卫氏。”
“谁问你这个!”刘彻烦道,“这个卫玄的祖上都有哪些?”
“这卫玄来自河东卫氏,乃是长平烈侯三子卫登之孙。”
“原来是卫青的曾孙。”刘彻面上露出欣喜的神色,“快将此二人召入宫中,朕要见他们。”
“陛下,用什么理由召见为好?”小黄门小声问。
刘彻心想,现在王莽还盯着自己,不能太过张扬,免得引起王莽的特别注意,于是他思考了一下后说:“就说遇到个书法奇才,朕要和其切磋技术,因此召其入宫。”
“好,臣这就去办妥。”小黄门匆匆离开了。
看着对方离去的背影,刘彻突然从坐榻上蹦了起来,将站在一旁的宫女吓了一跳:“陛下这是怎么了?”
“没什么。”刘彻嘿嘿笑道,“朕要沐浴,给朕找最好看的衣服来。”
宫女难得见小皇帝如此活泼,心里暗笑,怎么如此隆重?这不知道是还以为是见什么心上人呢。
“陛下要召见我们?”卫青在自家宅院里接到旨意之后,心里更加肯定了宫里那位便是刘彻了。
不过他到底替张贺着想,偷偷询问:“你被王莽画像通缉,进宫是不是容易暴露?如果你不想去的话,我找一个小厮替代你。”
“不了,我和张兄一同入宫。”张贺坚定地摇头,如果宫里那位是刘彻,他更应该去看一看,到时候再告诉他刘据也穿越过来,拜托刘彻帮忙寻找吧。
“陛下,人带到了。”小黄门进来通报。
刘彻特地安排在承明殿召见,卫青一进来,刘彻就觉得一阵恍惚。
远远看去,卫赏实在是长得太像卫青了,当然走近看的时候,还是能看出明显的不同的。
“臣见过陛下。”卫青下跪行礼。
“起来吧,朕召你们来主要是为了切磋书法。”刘彻假惺惺地说,“希望能够安静一些,其他人暂且退出去吧。”
“起来回话。”等到殿内再没有别人,刘彻这才试探道:“朕听说你的父亲卫玄是大将军卫青的曾孙?”
“回禀陛下,正是如此。”
刘彻看向卫青,似笑非笑:“你觉得长平烈侯和孝武皇帝,是什么关系呢?”
张贺站在一旁眨了眨眼,怎么觉得眼前这个小皇帝提问的语气有些不那么正经,脸上还俨然一副调戏的样子,好像有什么地方不对?
卫青却回答:“陛下问这些做什么?难道也是观孝武皇帝的作品产生的感悟?”
“正是。”刘彻走到卫青面前,发现自己身高不高,只能咳嗽一声,踮起脚方才拍了拍卫青的肩膀,“爱卿觉得孝武皇帝的《秋风辞》做得如何?”
“自然是非常好的。”
“朕听说当初卫大将军听完《秋风辞》,赞不绝口,对孝武皇帝说了句,‘陛下不要感伤,人总是要老的,就连臣终有一日也会年老体衰,再也不能陪伴陛下看遍这大好河山’,你知道孝武皇帝是如何回话的吗?”
这是他们在封禅回去的马车上两人独处时说的话,并没有第二个人知晓。卫青此时已经完全确认了刘彻的身份,他抬起头,眼睛亮晶晶地回答:“臣当然知道,陛下当时说,‘待朕找到那天上的仙人,然后还没有为将军延年益寿的办法吗?作为朕的将军,你自然是要长久地陪伴在朕的身边的,这也是大将军身为人臣的职责不是吗?’。”
话毕,两个人深情对视,仿佛下一刻就要上前拥抱相认,却顾忌身边还有一个张贺。
刘彻有些尴尬地缩回就要抱住卫青的手,看了一眼张
分卷阅读102
-
分卷阅读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