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山水 作者:骆驼山下
第二百四十五章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说什么历史进程的转折,其实不过是张贤自我感觉良好的yy而已,作为一个生活于其中的成员,他不过是因为所学的专业以及多年求学的经历而比普通村民的眼光稍微长远一点而已,现实情况更没有他说的那么玄乎,就像当初共同发展合作社成立时,他也觉得是一个转折点,但事后证明,大伙儿习惯后就自然适应了,谁会去考虑这些有的没的呢。
张贤本身也不是喜欢考虑那么多的人,想太多太累,这样的念头在他脑海里闪烁一下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不过山水村的情况确实因为这个晚上的村民大会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首先是山水居前面的国道桥那里,短短几天的时间,小码头被修缮扩大了一些面积,上面新盖了一个单独的亭台,亭台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当作售票点,没错,竹筏漂流这一项目改成了统一售票的形式,游客想漂流,必须要买票了,同时,村民作为筏工,如果今天想去撑竹筏赚点零花钱,则必须去售票亭领取今天的出工顺序号码牌以及配带由村委、共同发展合作社盖章承认的“筏工证”,售票亭会按照顺序轮流喊号,避免争客抢客的纠纷,想接私客不按照规矩来的人,一旦发现将不能在山水河流域再从事竹筏漂流,当然,如果是村民的亲戚朋友想自己玩玩,没人会管你,但是得事先打好招呼,避免产生误会,大家都是土生土长的,谁家里的情况怎么样或多或少都知道,互相监督之下并不用担心产生大空子。
另外所有的竹筏,不管是谁家的,都要配备救生衣,并要求游客都穿戴上才能出工,这跟村民需要佩戴筏工证一样是村里新规定的条例之一,这种救生衣在镇上的漂流公司停业期间已经滞销,花点小钱就能弄来好几套,有的以前经常在镇上当筏工的家里甚至还存着不少,所以这个条例实施起来并没有什么难度,就是救生衣新旧样式不一,张贤听说林子器和徐明峰打算过段时间有钱了就去镇上专门定制一批发给村民们。
以前穷得叮当响的村委现在也能憧憬一下有钱了就要干啥干啥之类的愿景了,因为共同发展合作社趁机又开辟了几个新的进项,竹筏漂流就是其中之一,现在漂流的统一售票价是每人六十,一架竹筏两人,一趟就是一百二,比起以前自发的每人五十提价了,其中有十块华夏币是要留在共同发展合作社的账面上的,剩下的一百一才会当天结算给当筏工的村民,共同发展合作社是隶属于村委的集体企业性质,里面的钱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村子的钱,不是大笔支出的话,并不用开村民大会表决,只要公开账目明细给村民们瞧瞧就行。
跟竹筏漂流类似,找向导进山同样采用类似的规则,东岭和西岭的进山口修葺翻新了一下原有的亭廊,同样弄了两个售票点出来,想要聘用村民当向导的游客必须买票,村民则必须领取出工顺序号码牌和佩戴“向导证”,否则不允许带游客进山。
向导费采取统一价格制度,按照进山的白天数计算,一个白天是一百五十块钱,游客最喜欢的是两天一夜的徒步露营模式,也有少部分喜欢一个白天进山转转图个新鲜当天回来或者三天两夜甚至更长时间的资深驴友背包客们,反正不管是多久,都按照白天的时间收费,大半天也算一天,一个白天的一百五十中,同样有十块是上交共同发展合作社的,天数越多,要上交的自然也更多,不过这价格已经比之前村民的自发平均定价要高,所以也没人有怨言,只要赚得更多了,谁会跟钱过不去呢。
沿着村道或者挨着国道路口那些一排排连接的或者分散的亭廊,同样放到了共同发展社的名下,不过除了出租了几个摊位给一些有想法的村民外,并不需要做什么,至于村民用亭廊摊位干啥没人会管,良性竞争和吸引游客全凭各自的本身。
徐明峰、林子器、张美凤三个标准的村干部,最先客串了码头和两个进山口的售票员,不过这活计需要全天呆在售票亭,他们来客串不是长久之计,主要是开头两天他们要试试水以方便发现有什么问题和如何解决,之后售票员的工作就安排给了村民。
比如码头的售票工作,安排给了瘸子叔,一个因为一次进山意外而折了腿的村民,张贤这一辈都叫他瘸子叔,年轻人都不知道他的真名了,因为腿瘸干不了什么重活,外出打工更是没戏,是村里的困难户之一,所以村子安排了这个岗位给他,每个月能得到五百块的补贴,同时售票亭同样可以摆点东西出售给游客,加上之前分配亭廊摊位时,他们家本来就可以优先选一个摊位,现在是他家的老婆看着,两个摊位加点补贴,算是改善一下家里的情况。
进山口的两个售票点同意安排给了村里的困难户五保户之类的人家,林子器这两天都在忙着给这三个售票员讲一些注意事项,以及制作诸如向导证、筏工证、票纸、号码牌之类的东西,原本用来制作明信片的筹办的家当发挥了重要作用,就是材料耗费需要不少,好在现在村委有点钱了,这样的公共支出可以报销,找张美凤对账就行,作为村里的妇女计生主任兼会计,这两天就是对账,并要弄出一套简单流程来避免售票结算过程中出现的漏洞,徐明峰就是忙着盖章、盖章、盖章,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因为这些东西都要盖上山水村的公章才算有效……
一项项规定开始运转,村民们刚开始还不适应,有点混乱,张贤一度还担心这次的表决不同意的比例占了不少,说不定会闹出什么幺蛾子出来,不过村民很快就发现了其中的好处,最明显的肯定就是价格提高了点,这个自然是喜闻乐见的,另外就是获得游客的信任更容易了,拉客没有那么费力,同时也不用争不用抢了,因为就算是你拉的客没到你出工顺序一样白搭,所以通常都是快要轮到的几个村民合力忽悠游客,其他村民围观助攻,而且不用像以前那样缠着游客推销自己,而是吆喝一两句就行,只要游客有那个意愿,总要去村里的售票亭买票的。
就这样,经过几天的折腾,新的规范和秩序已经逐步建立,经过山水村的游客和一些镇上的导游,赫然发现这个不知名的村子居然有点像是一个景区的样子,想着到处逛逛看看的游客也多了一些,游客的滞留时间无形中提高了一大截,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的张贤对这方面比较敏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他觉得这些变化的确是一个好的兆头,发挥了集体和制度的力量,填平了山水村发展之路的坑坑洼洼,也许以后能走上一条康庄大道也说不定,毕竟未来一切皆有可能嘛。
————这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分割线————
ps:感谢tongxiang、闲云孤舟、潭深滨海投出的宝贵月票,感谢渭水小伙子、秋之神光、狠心哥哥、煌仔222、の小懒猫几位童鞋的打赏支持~~本书交流群:二零七九三四二三三~~~(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五章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第二百四十五章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说什么历史进程的转折,其实不过是张贤自我感觉良好的yy而已,作为一个生活于其中的成员,他不过是因为所学的专业以及多年求学的经历而比普通村民的眼光稍微长远一点而已,现实情况更没有他说的那么玄乎,就像当初共同发展合作社成立时,他也觉得是一个转折点,但事后证明,大伙儿习惯后就自然适应了,谁会去考虑这些有的没的呢。
张贤本身也不是喜欢考虑那么多的人,想太多太累,这样的念头在他脑海里闪烁一下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不过山水村的情况确实因为这个晚上的村民大会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首先是山水居前面的国道桥那里,短短几天的时间,小码头被修缮扩大了一些面积,上面新盖了一个单独的亭台,亭台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当作售票点,没错,竹筏漂流这一项目改成了统一售票的形式,游客想漂流,必须要买票了,同时,村民作为筏工,如果今天想去撑竹筏赚点零花钱,则必须去售票亭领取今天的出工顺序号码牌以及配带由村委、共同发展合作社盖章承认的“筏工证”,售票亭会按照顺序轮流喊号,避免争客抢客的纠纷,想接私客不按照规矩来的人,一旦发现将不能在山水河流域再从事竹筏漂流,当然,如果是村民的亲戚朋友想自己玩玩,没人会管你,但是得事先打好招呼,避免产生误会,大家都是土生土长的,谁家里的情况怎么样或多或少都知道,互相监督之下并不用担心产生大空子。
另外所有的竹筏,不管是谁家的,都要配备救生衣,并要求游客都穿戴上才能出工,这跟村民需要佩戴筏工证一样是村里新规定的条例之一,这种救生衣在镇上的漂流公司停业期间已经滞销,花点小钱就能弄来好几套,有的以前经常在镇上当筏工的家里甚至还存着不少,所以这个条例实施起来并没有什么难度,就是救生衣新旧样式不一,张贤听说林子器和徐明峰打算过段时间有钱了就去镇上专门定制一批发给村民们。
以前穷得叮当响的村委现在也能憧憬一下有钱了就要干啥干啥之类的愿景了,因为共同发展合作社趁机又开辟了几个新的进项,竹筏漂流就是其中之一,现在漂流的统一售票价是每人六十,一架竹筏两人,一趟就是一百二,比起以前自发的每人五十提价了,其中有十块华夏币是要留在共同发展合作社的账面上的,剩下的一百一才会当天结算给当筏工的村民,共同发展合作社是隶属于村委的集体企业性质,里面的钱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村子的钱,不是大笔支出的话,并不用开村民大会表决,只要公开账目明细给村民们瞧瞧就行。
跟竹筏漂流类似,找向导进山同样采用类似的规则,东岭和西岭的进山口修葺翻新了一下原有的亭廊,同样弄了两个售票点出来,想要聘用村民当向导的游客必须买票,村民则必须领取出工顺序号码牌和佩戴“向导证”,否则不允许带游客进山。
向导费采取统一价格制度,按照进山的白天数计算,一个白天是一百五十块钱,游客最喜欢的是两天一夜的徒步露营模式,也有少部分喜欢一个白天进山转转图个新鲜当天回来或者三天两夜甚至更长时间的资深驴友背包客们,反正不管是多久,都按照白天的时间收费,大半天也算一天,一个白天的一百五十中,同样有十块是上交共同发展合作社的,天数越多,要上交的自然也更多,不过这价格已经比之前村民的自发平均定价要高,所以也没人有怨言,只要赚得更多了,谁会跟钱过不去呢。
沿着村道或者挨着国道路口那些一排排连接的或者分散的亭廊,同样放到了共同发展社的名下,不过除了出租了几个摊位给一些有想法的村民外,并不需要做什么,至于村民用亭廊摊位干啥没人会管,良性竞争和吸引游客全凭各自的本身。
徐明峰、林子器、张美凤三个标准的村干部,最先客串了码头和两个进山口的售票员,不过这活计需要全天呆在售票亭,他们来客串不是长久之计,主要是开头两天他们要试试水以方便发现有什么问题和如何解决,之后售票员的工作就安排给了村民。
比如码头的售票工作,安排给了瘸子叔,一个因为一次进山意外而折了腿的村民,张贤这一辈都叫他瘸子叔,年轻人都不知道他的真名了,因为腿瘸干不了什么重活,外出打工更是没戏,是村里的困难户之一,所以村子安排了这个岗位给他,每个月能得到五百块的补贴,同时售票亭同样可以摆点东西出售给游客,加上之前分配亭廊摊位时,他们家本来就可以优先选一个摊位,现在是他家的老婆看着,两个摊位加点补贴,算是改善一下家里的情况。
进山口的两个售票点同意安排给了村里的困难户五保户之类的人家,林子器这两天都在忙着给这三个售票员讲一些注意事项,以及制作诸如向导证、筏工证、票纸、号码牌之类的东西,原本用来制作明信片的筹办的家当发挥了重要作用,就是材料耗费需要不少,好在现在村委有点钱了,这样的公共支出可以报销,找张美凤对账就行,作为村里的妇女计生主任兼会计,这两天就是对账,并要弄出一套简单流程来避免售票结算过程中出现的漏洞,徐明峰就是忙着盖章、盖章、盖章,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因为这些东西都要盖上山水村的公章才算有效……
一项项规定开始运转,村民们刚开始还不适应,有点混乱,张贤一度还担心这次的表决不同意的比例占了不少,说不定会闹出什么幺蛾子出来,不过村民很快就发现了其中的好处,最明显的肯定就是价格提高了点,这个自然是喜闻乐见的,另外就是获得游客的信任更容易了,拉客没有那么费力,同时也不用争不用抢了,因为就算是你拉的客没到你出工顺序一样白搭,所以通常都是快要轮到的几个村民合力忽悠游客,其他村民围观助攻,而且不用像以前那样缠着游客推销自己,而是吆喝一两句就行,只要游客有那个意愿,总要去村里的售票亭买票的。
就这样,经过几天的折腾,新的规范和秩序已经逐步建立,经过山水村的游客和一些镇上的导游,赫然发现这个不知名的村子居然有点像是一个景区的样子,想着到处逛逛看看的游客也多了一些,游客的滞留时间无形中提高了一大截,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的张贤对这方面比较敏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他觉得这些变化的确是一个好的兆头,发挥了集体和制度的力量,填平了山水村发展之路的坑坑洼洼,也许以后能走上一条康庄大道也说不定,毕竟未来一切皆有可能嘛。
————这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分割线————
ps:感谢tongxiang、闲云孤舟、潭深滨海投出的宝贵月票,感谢渭水小伙子、秋之神光、狠心哥哥、煌仔222、の小懒猫几位童鞋的打赏支持~~本书交流群:二零七九三四二三三~~~(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五章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