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洗完鱼草后,王鹤特意在鱼塘周围转了转,看看能不能再捉到一只甲鱼,这倒不是他异想天开,而是昨晚上捉到的甲鱼一看就不是老甲鱼,孩子失踪了,家里鱼能不着急吗?难道不出来寻找啊?
“还真不来找啊!甲鱼你一定生长在一个不幸的家庭,失踪了都没有亲人来找你。可怜。”
找了两圈都没找到,王鹤只得悻悻地打道回府。
刚走了多远,迎面小叔牵着牛过来了,牵着是一头大水牛,两只牛角又大又弯又尖的看着有点吓人,其实脾气还算温顺,不过上一世的王鹤可对牛向来有些害怕,一直没有怎么放过牛。
这头大水牛是一大家子的共同财产,耕田的时候轮流使用,也按已经分家的情况来轮流喂养。轮到王鹤家放养的时候,因为他在镇上上学,不常在家,多半时间都是妈妈在放牛。
放牛主要是在种下禾苗到割稻谷之前的这段时间要盯着,稻谷割掉后放牛就轻松了,把它赶到田里去让它自己找草吃,中午再赶回来即可。
小叔一看到大侄子,喊道:
“二二,上午你有事吗?”
王鹤回答道:
“没事啊小叔,我今天就是割鱼草和放鸭子。其它活我妈说我帮不上忙,没让我去。”
原本王鹤还自告奋勇要帮李飞凤干活的,但是上周他在打泉水的时候弄了一身泥,让李飞凤记忆犹新,认为儿子虽然成了小英雄,在干农活方面还是个菜鸟,便没有再叫他。
小叔笑道:
“那太好了。你等下拿一只桶、一个蛇皮袋和一把锄头过来。我们去挖竹鼠。”
王鹤一听马上两眼放光:
“真的吗?哇,我这就去拿。”
挖竹鼠的目的地就在王鹤家稻田不过的地方,稻田边上是一条水渠,水渠边上是一处缓坡,上面长了几簇竹子、芒草之外还有几棵芭蕉树。
芭蕉树是前些年王祥裕种下的,他当时只种了一棵,现在已经长到有四五棵了。
王鹤兴冲冲地带着家伙,和闻迅而来的大毛二毛,跟在小叔屁股后面来到此地。大水牛就绑在旁边一棵小树上,让它自已经先吃着老草,等挖得了竹鼠,再带它去吃嫩草。
小叔指着几支刚开始干枯的芒草对三个侄子道:
“你们看,看这个样子,应该是二三天前刚吃过的,说明这只竹鼠应该还在这里。”
三个跟班连连点头。
小叔拿了大毛带来的镰刀,在草丛左右开弓,将又长又锋利的草劈开,先找到一个洞,让二毛用锄头堵住洞口,然后继续找,找了一会儿道:
“二二大毛,你们找几块石头过来,还有一个洞在这里。”
王鹤和大毛找来了石头,上前去将一个成人的拳头一般大的洞口堵死。小叔周围走了一遍,没有发现第三只洞,放下心来。这都是长期积累下来的经验,之前在别的地方挖,只找到两只洞口就开挖,结果竹鼠从第三只洞跑掉了。
准备工作做好后,便开始动工了。
小叔把一开始发现的洞口挖开,王鹤和大毛二人负责打水,二毛年纪最小,负责看热闹。
往洞里连灌了三四桶水后,一只竹鼠冒了个头,一看到外面有几个人兴奋地盯着它,吓得扭头就跑。
竹鼠和人类的作息习惯相反,一般在夜间活动和进食,白天多数在睡觉。这只竹鼠睡梦正酣时,被拆迁办的临时工王氏叔侄吵醒,听到前门有动静,它马上往后门跑,却没想到被堵得严严实实的石头挡住了。
竹鼠的形状和老鼠相似,但是体型要大一些,嘴里上下各两只大板牙也要比老鼠的更大、更锋利,颜色也更黄。这只竹鼠一见后门被堵,爪子和牙齿在和石头的较量之中败下阵来,然后灌水也到了,它连忙躲在洞里的高处,希望躲过水淹,然而它很快失望了。
小叔曾经把竹鼠洞挖穿研究过洞的构造,知道竹鼠洞一般类似“几”字形状,这只竹鼠还能逃回去,说明自己的工作做的不到位,水没灌够,一挥手,王鹤和大毛继续打水的干活。其实大毛也是打打酱油,因为王鹤现在力气堪比成年人,他一个人拎水就足够了。
再往洞里灌了三桶水后,竹鼠实在扛不住了,钻出洞来,被小叔当头一把掐住。这只竹鼠不算大,王鹤估摸着不会超过两斤,它在小叔手中龇牙咧嘴的,四肢乱动。
二毛拿了一根芒草去拨它的大黄牙,同时逗它道:
“你不是很能咬吗?来,咬吧。”
“哈哈哈……”
小叔给侄子亮过战利品后,把竹鼠装进了蛇皮袋。
大毛见小叔准备离开,连忙道:
“小叔,看看洞里还吗?”
小叔摇摇头道:
“不会有了的。这只竹鼠不超过两斤,应该是刚刚成年独立出来的。竹鼠成年后都是独立生存的。除非是老竹鼠,才会带着小的一起生活。”
小叔年纪不大,挖过的竹鼠可已经不少了,对竹鼠的情况了解的非常透彻。
打完收工后,大家的兴奋劲还没消退,小叔放牛,而王鹤和两个堂弟兵分两路,想再接接厉,再挖多一只,谁知道这事有时候也是随缘的,刻意去找反而找不到。
见三人有些丧气地回来后,小叔笑道:
“没找到吧?这只也是我昨天下午在赶鸭子经过这里的时候意外发现的。村里有人专门挖竹鼠的,时不时会来转悠,我们能碰到这只已经很幸运了。”
运气这种事情,有时候真是没办法解释,倒霉的时候喝凉水都塞牙,但运气好的时候挡都挡不住。上午刻意去找竹鼠没找到,但是下午却有了一个更大的家伙突然出现在王鹤面前。
下午王鹤依旧和大毛二毛去打鱼,这回是去同族叔公那边的稻田边打的了。打完鱼后,又去在稻田里把鸭子赶了回来,然后大毛二毛过来,准备在王鹤房间里看动画片。
二叔家也有电视,但是小孩子向来喜欢热闹,尤其是王鹤已经成为了两个堂弟的偶像,恨不得时时跟着这个武林高手堂哥。
“还真不来找啊!甲鱼你一定生长在一个不幸的家庭,失踪了都没有亲人来找你。可怜。”
找了两圈都没找到,王鹤只得悻悻地打道回府。
刚走了多远,迎面小叔牵着牛过来了,牵着是一头大水牛,两只牛角又大又弯又尖的看着有点吓人,其实脾气还算温顺,不过上一世的王鹤可对牛向来有些害怕,一直没有怎么放过牛。
这头大水牛是一大家子的共同财产,耕田的时候轮流使用,也按已经分家的情况来轮流喂养。轮到王鹤家放养的时候,因为他在镇上上学,不常在家,多半时间都是妈妈在放牛。
放牛主要是在种下禾苗到割稻谷之前的这段时间要盯着,稻谷割掉后放牛就轻松了,把它赶到田里去让它自己找草吃,中午再赶回来即可。
小叔一看到大侄子,喊道:
“二二,上午你有事吗?”
王鹤回答道:
“没事啊小叔,我今天就是割鱼草和放鸭子。其它活我妈说我帮不上忙,没让我去。”
原本王鹤还自告奋勇要帮李飞凤干活的,但是上周他在打泉水的时候弄了一身泥,让李飞凤记忆犹新,认为儿子虽然成了小英雄,在干农活方面还是个菜鸟,便没有再叫他。
小叔笑道:
“那太好了。你等下拿一只桶、一个蛇皮袋和一把锄头过来。我们去挖竹鼠。”
王鹤一听马上两眼放光:
“真的吗?哇,我这就去拿。”
挖竹鼠的目的地就在王鹤家稻田不过的地方,稻田边上是一条水渠,水渠边上是一处缓坡,上面长了几簇竹子、芒草之外还有几棵芭蕉树。
芭蕉树是前些年王祥裕种下的,他当时只种了一棵,现在已经长到有四五棵了。
王鹤兴冲冲地带着家伙,和闻迅而来的大毛二毛,跟在小叔屁股后面来到此地。大水牛就绑在旁边一棵小树上,让它自已经先吃着老草,等挖得了竹鼠,再带它去吃嫩草。
小叔指着几支刚开始干枯的芒草对三个侄子道:
“你们看,看这个样子,应该是二三天前刚吃过的,说明这只竹鼠应该还在这里。”
三个跟班连连点头。
小叔拿了大毛带来的镰刀,在草丛左右开弓,将又长又锋利的草劈开,先找到一个洞,让二毛用锄头堵住洞口,然后继续找,找了一会儿道:
“二二大毛,你们找几块石头过来,还有一个洞在这里。”
王鹤和大毛找来了石头,上前去将一个成人的拳头一般大的洞口堵死。小叔周围走了一遍,没有发现第三只洞,放下心来。这都是长期积累下来的经验,之前在别的地方挖,只找到两只洞口就开挖,结果竹鼠从第三只洞跑掉了。
准备工作做好后,便开始动工了。
小叔把一开始发现的洞口挖开,王鹤和大毛二人负责打水,二毛年纪最小,负责看热闹。
往洞里连灌了三四桶水后,一只竹鼠冒了个头,一看到外面有几个人兴奋地盯着它,吓得扭头就跑。
竹鼠和人类的作息习惯相反,一般在夜间活动和进食,白天多数在睡觉。这只竹鼠睡梦正酣时,被拆迁办的临时工王氏叔侄吵醒,听到前门有动静,它马上往后门跑,却没想到被堵得严严实实的石头挡住了。
竹鼠的形状和老鼠相似,但是体型要大一些,嘴里上下各两只大板牙也要比老鼠的更大、更锋利,颜色也更黄。这只竹鼠一见后门被堵,爪子和牙齿在和石头的较量之中败下阵来,然后灌水也到了,它连忙躲在洞里的高处,希望躲过水淹,然而它很快失望了。
小叔曾经把竹鼠洞挖穿研究过洞的构造,知道竹鼠洞一般类似“几”字形状,这只竹鼠还能逃回去,说明自己的工作做的不到位,水没灌够,一挥手,王鹤和大毛继续打水的干活。其实大毛也是打打酱油,因为王鹤现在力气堪比成年人,他一个人拎水就足够了。
再往洞里灌了三桶水后,竹鼠实在扛不住了,钻出洞来,被小叔当头一把掐住。这只竹鼠不算大,王鹤估摸着不会超过两斤,它在小叔手中龇牙咧嘴的,四肢乱动。
二毛拿了一根芒草去拨它的大黄牙,同时逗它道:
“你不是很能咬吗?来,咬吧。”
“哈哈哈……”
小叔给侄子亮过战利品后,把竹鼠装进了蛇皮袋。
大毛见小叔准备离开,连忙道:
“小叔,看看洞里还吗?”
小叔摇摇头道:
“不会有了的。这只竹鼠不超过两斤,应该是刚刚成年独立出来的。竹鼠成年后都是独立生存的。除非是老竹鼠,才会带着小的一起生活。”
小叔年纪不大,挖过的竹鼠可已经不少了,对竹鼠的情况了解的非常透彻。
打完收工后,大家的兴奋劲还没消退,小叔放牛,而王鹤和两个堂弟兵分两路,想再接接厉,再挖多一只,谁知道这事有时候也是随缘的,刻意去找反而找不到。
见三人有些丧气地回来后,小叔笑道:
“没找到吧?这只也是我昨天下午在赶鸭子经过这里的时候意外发现的。村里有人专门挖竹鼠的,时不时会来转悠,我们能碰到这只已经很幸运了。”
运气这种事情,有时候真是没办法解释,倒霉的时候喝凉水都塞牙,但运气好的时候挡都挡不住。上午刻意去找竹鼠没找到,但是下午却有了一个更大的家伙突然出现在王鹤面前。
下午王鹤依旧和大毛二毛去打鱼,这回是去同族叔公那边的稻田边打的了。打完鱼后,又去在稻田里把鸭子赶了回来,然后大毛二毛过来,准备在王鹤房间里看动画片。
二叔家也有电视,但是小孩子向来喜欢热闹,尤其是王鹤已经成为了两个堂弟的偶像,恨不得时时跟着这个武林高手堂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