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另一个时空,孔有德围困莱州城达半年之久,直到崇祯五年八月方才败退回登州。而在登州,孔有德一直坚持到崇祯六年二月,才带着残兵渡海投奔建奴。从最初的吴桥兵变到逃往海上,孔有德之乱持续了一年多时间,肆虐了半个山东,整个登莱两府被打成了一团糟。
而这个时空,因为王业泰率平辽兵六千渡海平叛,一战收复登州,到崇祯五年四月底便彻底平定了孔有德之乱,使得胶东免遭大半年的荼毒。
孔有德最初叛乱的时候,只有不到三千兵马,而在王业泰率军到登州之前,孔有德麾下的叛军达五万多人,不足半年的时间,叛军规模就变得如此庞大。
而叛军的成分,除了客居山东的原东江军,孔有德、耿仲明、陈友德、毛承祚等部以外,登州军万人投降,还有大量登莱两府贫民的积极加入。
五万多叛军中,真正的东江军也就一万余人,投降的登州明军万余,剩下的大半都是胶东贫民。
到了崇祯年间,小冰河时期,天气越来越冷,田地减产,为了抵抗关外的建奴,官府的税赋越来越重,士绅们的贪婪一日更甚一日,北方各地遍地都是饥民,只要有人登高一呼,肯定从者如云。孔有德叛乱闹的如此大的规模,这便是其中最主要原因。
孔有德被杀之后,投降的叛军数量达三万多人,大半都是山东贫民。这么多人的安置也是个问题。
山东巡抚徐从治伤重而死,登莱巡抚谢涟和莱州知府朱万年被孔有德诱抓杀害,登莱两府没有了主官,王业泰不得不把降兵们的安置工作接了下来。
动用了登莱两府的官差,对数万俘虏进行甄别。穷凶极恶、罪大恶极的叛军处死或者充作苦役,普通的俘虏士兵一律装船送往辽南。
随同俘虏一起运往辽南的还有缴获的大量物质,以及登莱府库中的粮食物质等等。
王业泰把剿灭叛军的大部分功劳分给了川兵将领邓圮、王洪和辽西兵吴襄等人,送给了一批军粮银两,让他们哪来哪回,而自己则占据了登州莱州两座城池。
面对王业泰的强势,吴襄等人也不敢多说,反正叛军已经平定,又得到了该得的功劳,便陆续领兵离开了莱州。
不过刘宇烈却很不高兴,刘宇烈是朝廷任命的山东总督,全权负责剿灭孔有德之乱。三月中旬刘宇烈从北京到了济南,开始积极征召各府军队,调集粮食物质,准备兵发莱州。然而还未等他从济南动身,孔有德之乱竟然被平定了。而他这个总督却没有派上任何用处,自然也没有任何功劳。
而最让刘宇烈不高兴的是,王业泰完全把登莱二府当做了自己的地盘,盘踞在登莱不走了。而据手下报告,每天都有大量的海船从登莱出发,开往旅顺,船上装的都是登莱府库的物质,还有山东的青壮。这简直是要把登莱搬空的架势。
而最过分的是,王业泰以追查附逆叛军的名义,查抄了登莱两府十多个士绅,把他们的家产全部充公,据闻抄了粮食数十万担,白银十多万两。这些钱粮一部分用来抚恤难民,大部分都装船运回了旅顺。
登莱的士绅以及他们的好友同年,纷纷来总督府哭诉,请求总督大人为他们做主,让刘宇烈不胜其烦。
都是士林一脉,刘宇烈不能不考虑这些士绅的感受,于是行文登州,请王业泰放弃追查附逆叛军之事,要求王业泰不要擅权,这些事情全都交给山东地方官府。而刘宇烈以叛军已经平定的名义,要求王业泰率领本部返回旅顺。
对刘宇烈的要求,王业泰自然置若罔闻。既然出兵一趟,耗费了大量的钱粮物质,就要弥补一二。辽南现在其他不缺,就是缺粮缺人。
登州府库中的粮食本就是为了调拨给辽西辽东使用,用来抵御建奴,现在自己拿走理所当然。
而刚刚赶走建奴的辽东,地广人稀,现在整个辽东,包括辽南和沈阳建州宽甸等地,所有的军民加起来也就三四十万人。如此广阔的土地,只有这么少的人口,如何能行。
而迁移百姓最合适的地方便是山东。山东多是丘陵地形,土地贫瘠人口稠密,这里的百姓比其他地方更加贫困,在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上,无数的山东百姓前赴后继闯关东,后世东北大部分的人口都是来自山东。
现在自己既然来到了登州,自然要搞一些青壮去自己地盘。虽然说人口迁移这样的举动应该由朝廷负责,应该有朝廷的令旨。但走朝廷渠道的话事情就复杂无比,王业泰根本不敢指望。
所以,王业泰决定,能在登州呆多久就尽量呆久一些,能多迁移一些百姓就多迁移一些。
王业泰给的条件很好,只要肯前往辽东,每个壮丁给二十亩田,妇女减半,由官府借给耕牛帮助耕种,这让无数登莱百姓趋之若鹜。甚至有大量的百姓不远数百里从青州府、济南府而来,为的是王业泰承诺的田地和三年不收田税的政策。
而且选择前往辽东的大都是青壮男女,老人们大都不愿背井离乡、客死他乡。这更让各地的地方官无比郁闷。迫于王业泰的“淫威”,胶东各地的府县官员根本不敢阻止,否者便会有全副武装的士兵去他们官衙逛逛。
而现在这些压力都送到了总督刘宇烈这里,刘宇烈知道自己不能再置若罔闻了。
虽然王业泰贵为侯爵贵为辽东总督,在朝中有英国公这样的强援,更深得崇祯信任,但是为了各地官员和山东士绅的利益,也为了自己的前途,刘宇烈都必须采取行动。
当然,派兵驱逐王业泰这样的事情刘宇烈不敢,他采取了上书弹劾的办法。不仅他以自己总督的名义弹劾,山东巡按,山东参政,以及各府县官员联名上书,弹劾王业泰。一时间驿路繁忙无比,每天都有大量的弹章送到朝廷,送到崇祯面前。
而这个时空,因为王业泰率平辽兵六千渡海平叛,一战收复登州,到崇祯五年四月底便彻底平定了孔有德之乱,使得胶东免遭大半年的荼毒。
孔有德最初叛乱的时候,只有不到三千兵马,而在王业泰率军到登州之前,孔有德麾下的叛军达五万多人,不足半年的时间,叛军规模就变得如此庞大。
而叛军的成分,除了客居山东的原东江军,孔有德、耿仲明、陈友德、毛承祚等部以外,登州军万人投降,还有大量登莱两府贫民的积极加入。
五万多叛军中,真正的东江军也就一万余人,投降的登州明军万余,剩下的大半都是胶东贫民。
到了崇祯年间,小冰河时期,天气越来越冷,田地减产,为了抵抗关外的建奴,官府的税赋越来越重,士绅们的贪婪一日更甚一日,北方各地遍地都是饥民,只要有人登高一呼,肯定从者如云。孔有德叛乱闹的如此大的规模,这便是其中最主要原因。
孔有德被杀之后,投降的叛军数量达三万多人,大半都是山东贫民。这么多人的安置也是个问题。
山东巡抚徐从治伤重而死,登莱巡抚谢涟和莱州知府朱万年被孔有德诱抓杀害,登莱两府没有了主官,王业泰不得不把降兵们的安置工作接了下来。
动用了登莱两府的官差,对数万俘虏进行甄别。穷凶极恶、罪大恶极的叛军处死或者充作苦役,普通的俘虏士兵一律装船送往辽南。
随同俘虏一起运往辽南的还有缴获的大量物质,以及登莱府库中的粮食物质等等。
王业泰把剿灭叛军的大部分功劳分给了川兵将领邓圮、王洪和辽西兵吴襄等人,送给了一批军粮银两,让他们哪来哪回,而自己则占据了登州莱州两座城池。
面对王业泰的强势,吴襄等人也不敢多说,反正叛军已经平定,又得到了该得的功劳,便陆续领兵离开了莱州。
不过刘宇烈却很不高兴,刘宇烈是朝廷任命的山东总督,全权负责剿灭孔有德之乱。三月中旬刘宇烈从北京到了济南,开始积极征召各府军队,调集粮食物质,准备兵发莱州。然而还未等他从济南动身,孔有德之乱竟然被平定了。而他这个总督却没有派上任何用处,自然也没有任何功劳。
而最让刘宇烈不高兴的是,王业泰完全把登莱二府当做了自己的地盘,盘踞在登莱不走了。而据手下报告,每天都有大量的海船从登莱出发,开往旅顺,船上装的都是登莱府库的物质,还有山东的青壮。这简直是要把登莱搬空的架势。
而最过分的是,王业泰以追查附逆叛军的名义,查抄了登莱两府十多个士绅,把他们的家产全部充公,据闻抄了粮食数十万担,白银十多万两。这些钱粮一部分用来抚恤难民,大部分都装船运回了旅顺。
登莱的士绅以及他们的好友同年,纷纷来总督府哭诉,请求总督大人为他们做主,让刘宇烈不胜其烦。
都是士林一脉,刘宇烈不能不考虑这些士绅的感受,于是行文登州,请王业泰放弃追查附逆叛军之事,要求王业泰不要擅权,这些事情全都交给山东地方官府。而刘宇烈以叛军已经平定的名义,要求王业泰率领本部返回旅顺。
对刘宇烈的要求,王业泰自然置若罔闻。既然出兵一趟,耗费了大量的钱粮物质,就要弥补一二。辽南现在其他不缺,就是缺粮缺人。
登州府库中的粮食本就是为了调拨给辽西辽东使用,用来抵御建奴,现在自己拿走理所当然。
而刚刚赶走建奴的辽东,地广人稀,现在整个辽东,包括辽南和沈阳建州宽甸等地,所有的军民加起来也就三四十万人。如此广阔的土地,只有这么少的人口,如何能行。
而迁移百姓最合适的地方便是山东。山东多是丘陵地形,土地贫瘠人口稠密,这里的百姓比其他地方更加贫困,在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上,无数的山东百姓前赴后继闯关东,后世东北大部分的人口都是来自山东。
现在自己既然来到了登州,自然要搞一些青壮去自己地盘。虽然说人口迁移这样的举动应该由朝廷负责,应该有朝廷的令旨。但走朝廷渠道的话事情就复杂无比,王业泰根本不敢指望。
所以,王业泰决定,能在登州呆多久就尽量呆久一些,能多迁移一些百姓就多迁移一些。
王业泰给的条件很好,只要肯前往辽东,每个壮丁给二十亩田,妇女减半,由官府借给耕牛帮助耕种,这让无数登莱百姓趋之若鹜。甚至有大量的百姓不远数百里从青州府、济南府而来,为的是王业泰承诺的田地和三年不收田税的政策。
而且选择前往辽东的大都是青壮男女,老人们大都不愿背井离乡、客死他乡。这更让各地的地方官无比郁闷。迫于王业泰的“淫威”,胶东各地的府县官员根本不敢阻止,否者便会有全副武装的士兵去他们官衙逛逛。
而现在这些压力都送到了总督刘宇烈这里,刘宇烈知道自己不能再置若罔闻了。
虽然王业泰贵为侯爵贵为辽东总督,在朝中有英国公这样的强援,更深得崇祯信任,但是为了各地官员和山东士绅的利益,也为了自己的前途,刘宇烈都必须采取行动。
当然,派兵驱逐王业泰这样的事情刘宇烈不敢,他采取了上书弹劾的办法。不仅他以自己总督的名义弹劾,山东巡按,山东参政,以及各府县官员联名上书,弹劾王业泰。一时间驿路繁忙无比,每天都有大量的弹章送到朝廷,送到崇祯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