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酱油与豆油
菜农大叔帮着严妍这一趟把东西都给她送到了家,严妍路上有跟大叔讲讲话,主要还是问问他在街边推板车卖货的事儿。大叔把他知道的都答了,多是些经验之谈。严妍听了给记在了心里,就是这一路上的,偶尔心中还是得惆怅一下,因为她这批货不能马上上街叫卖,还得做不少前期准备,而且照西京这边儿的一般物价状况来计算,以及一斤面能出几碗面条儿的一些个折算考量,她还得再屯原材料。这么的,就又是不少的投入,更何况,她现在一天生意还未有做上,根本不知道水深,要么,到时就是红红火火,要么,到时就是血本无归。
可她也跟自己做了心理建设,不要成天的想那些负面的,怕啥啊。顶多不行,没人买账,那到时卖不出去的话,她就自己把那些面条当饭吃,天天照三餐那么吃,直到吃光为止!那不也算是能籍此延续一段时间自己的生命吗,也不会亏到哪里去。
到了严妍她们家那宅子正门口,严妍一想自己还真是个不带脑子的,这南面正门的门槛太高了,板车不好推入,于是,就又领着人大叔往北面的后门那儿走去,开了后门,大叔跟着进宅,帮严妍把磨盘给放进她东厢的屋里,真是费了老劲。大叔一人没他婆娘的帮手,没法儿抬,而如今的严妍是个年仅十四的软脚虾,你让她推磨,她许是行,你叫她抬磨,这也有点太开玩笑了。
最后还是借了块板子的力,把板车都给推了进那厢房里头,再把那石磨下的实木桩子给抬下了地,安置好了位置,再将那石磨盘,照着那角度,直接由板车上挪至那桩子上安好的。
这一整套的折腾,总算弄完了时,严妍和大叔都喘了口气。这时严妍就窘迫了,她倒了碗水给大叔,却有些脸红红的,因为她家,家徒四壁,实在没有什么可以招待人的吃食点心,而人家帮着她做了这好些体力活。她一急,就取出三十文铜钱怎么的都要塞给这大叔,那大叔晓得她是不好意思,没东西招待人,可也不肯收那铜钱,只说是,行了,别计较这些个了,我也不能在意这些个,让她快些把她的小买卖张罗起来,这到了日后,二人说不定就得在一条街上卖东西了,就是邻居了,日后往来说不定还长着呢,就不要拘泥在每次这次个细事儿上头了。
严妍想了想,就听了大叔讲的,也不再跟他推就那些个钱。大叔喝完了水,就回家去了。
而接着,严妍就认真的计算了一下日后可能的快、中、慢三种卖货速度,以及屯多少原材料才是合适安全的。
反正她现下是根本做不起白面条儿买卖,一斤带皮的小麦粒就要五个铜子,而一斤荞麦粒才只要两个铜子,这同样一碗面,做成是纯的白面条和做成荞麦混小麦的面条儿,那个成本可是不能比。
如果是按江户时代的荞麦面配比,那就是八分的荞麦粉配两分的小麦粉,这么一来,一个,面条的爽滑柔韧可以考虑到,一个,还能帮她省下好一笔成本。
青皮的乌麦粒本就较之另一种皮色的乌麦更为甜嫩,它出的粉子可以负责混合荞麦面条的爽滑,还能带出丝微的清甜,而小麦粉可增加整个面条团的粘性,它就负责混合荞麦面条的柔韧筋道。
那么,八斤的荞麦粒混合两斤的小麦,磨粉过筛后就能出约摸十斤不到的混合麦粉,再约摸着能出一百碗份量十足的面条。
她给算好,起码前期得准备好四、五百碗的份量吧。这么一来,又得屯粮,她就按再次精算好的比例出了门,前往粮铺购买。这次一买,买完后直接在人家粮铺后仓请人给脱了粒,脱完粒之后的谷皮麸皮她还都要。有些人买了后会回家自己脱,有些人富贵的,就直接买脱了皮的精细谷子。
所以,严妍买谷粒时向这铺子里的人问了一嘴,说是不知他们这里有没有得买脱粒的工具的。那粮铺的人就说他们铺子里头没得买,有些个木匠铺子里头兴许有,这城里不少户人家会自己做或是跟城外村子上头的人买。严妍一想还得买啊搬的,真是麻烦,就一脸的担忧,那铺子里头的见她一小姑娘,那脸憋得那愁苦的神色,就道:“我们粮铺后仓有脱粒的用具,倒是可以帮你脱一下。不过你得加些铜钱。”
严妍一听,这倒省事,就谈了个价,谈完后,人家脑袋转了个弯儿回来,问她:“丫头,你怎么不干脆买去了皮的谷子?”
严妍答:“哦,因为那个谷皮我也得留着,脱完了还得给我。”
“哦。”想着兴许她家院子里头养着鸡呢。
这家铺子里头的掌柜、帮工都挺好的,严妍还想着,不如先不要去买什么脱皮的工具了,那个等稳定下来再说,不如这阵子都在这家买好带皮儿的谷子再直接请他家帮着脱皮。
她这回买得多,掌柜的就送了她几个大小不一的麻布袋子,分别把脱皮谷粒与谷皮给装了进去。东西多,她还想着分两趟过来取货,那掌柜的问她大概住在哪个地方,一听不远,还差店里头的一个帮工给她送了一趟。
回了家后,她尝试着自己磨粉,主要是先试试那磨磨出来的细度还有自己要使的劲儿。一试,不错,自己力气也能跟得上,一天四小时供献在这上面,当头小毛驴也是可以的,不会累趴下的。
她这一天接下来的时光就光顾着磨磨了,晚上的时候,那三个归家的也晚,还带了个饼子给她。她忙得都快把吃饭给忘了,虽说以她一个现代面点师的挑剔舌头来看,这饼子,真是难吃到了极点,一团死面,虽说发是发过的,可是是不舍得放碱水还是怎的,吃得那个费劲。但是她还是很感动,要知道,就这不知所谓的一团死面饼,要卖四个铜子儿一只,这城里煮乌麦仁饭配点菜肉的一份膳也才卖5个铜钱。她们还买这个回来给她吃,她就觉得很感动,又有点着急,恨不得自己第二天就能做上生意,挣上钱。
可是不行,因为这鬼地方,既没酱油也没油,而她的买卖,将来一定得用上这两样。严妍去药材铺子买了酒曲子和碱块回来,然后把黄豆和谷皮弄一拨分离出了豆油和做成了酱油,两种做得都有点点的糙,因为器具不够,不过仔细过滤分离后,还是有相当不错的品质和成色,起码油够清透,酱油够鲜。再把所有的谷子都研磨过筛,按八比二充份混合均匀。
因为酱油得等,它也不是一日两日的就出得了的,所以严妍在等着出酱油那几日里,把些个周边细小的物件儿该买的都买齐了,以及界时开业做买卖要用上的各式器具也给张罗齐了,甚至还跑到卖菜大叔他们村上割了不少野葱回来。
到了出酱油那一日,她才和水和面,进行发面,准备着第二日买卖要用到的最关键的东西。
可她也跟自己做了心理建设,不要成天的想那些负面的,怕啥啊。顶多不行,没人买账,那到时卖不出去的话,她就自己把那些面条当饭吃,天天照三餐那么吃,直到吃光为止!那不也算是能籍此延续一段时间自己的生命吗,也不会亏到哪里去。
到了严妍她们家那宅子正门口,严妍一想自己还真是个不带脑子的,这南面正门的门槛太高了,板车不好推入,于是,就又领着人大叔往北面的后门那儿走去,开了后门,大叔跟着进宅,帮严妍把磨盘给放进她东厢的屋里,真是费了老劲。大叔一人没他婆娘的帮手,没法儿抬,而如今的严妍是个年仅十四的软脚虾,你让她推磨,她许是行,你叫她抬磨,这也有点太开玩笑了。
最后还是借了块板子的力,把板车都给推了进那厢房里头,再把那石磨下的实木桩子给抬下了地,安置好了位置,再将那石磨盘,照着那角度,直接由板车上挪至那桩子上安好的。
这一整套的折腾,总算弄完了时,严妍和大叔都喘了口气。这时严妍就窘迫了,她倒了碗水给大叔,却有些脸红红的,因为她家,家徒四壁,实在没有什么可以招待人的吃食点心,而人家帮着她做了这好些体力活。她一急,就取出三十文铜钱怎么的都要塞给这大叔,那大叔晓得她是不好意思,没东西招待人,可也不肯收那铜钱,只说是,行了,别计较这些个了,我也不能在意这些个,让她快些把她的小买卖张罗起来,这到了日后,二人说不定就得在一条街上卖东西了,就是邻居了,日后往来说不定还长着呢,就不要拘泥在每次这次个细事儿上头了。
严妍想了想,就听了大叔讲的,也不再跟他推就那些个钱。大叔喝完了水,就回家去了。
而接着,严妍就认真的计算了一下日后可能的快、中、慢三种卖货速度,以及屯多少原材料才是合适安全的。
反正她现下是根本做不起白面条儿买卖,一斤带皮的小麦粒就要五个铜子,而一斤荞麦粒才只要两个铜子,这同样一碗面,做成是纯的白面条和做成荞麦混小麦的面条儿,那个成本可是不能比。
如果是按江户时代的荞麦面配比,那就是八分的荞麦粉配两分的小麦粉,这么一来,一个,面条的爽滑柔韧可以考虑到,一个,还能帮她省下好一笔成本。
青皮的乌麦粒本就较之另一种皮色的乌麦更为甜嫩,它出的粉子可以负责混合荞麦面条的爽滑,还能带出丝微的清甜,而小麦粉可增加整个面条团的粘性,它就负责混合荞麦面条的柔韧筋道。
那么,八斤的荞麦粒混合两斤的小麦,磨粉过筛后就能出约摸十斤不到的混合麦粉,再约摸着能出一百碗份量十足的面条。
她给算好,起码前期得准备好四、五百碗的份量吧。这么一来,又得屯粮,她就按再次精算好的比例出了门,前往粮铺购买。这次一买,买完后直接在人家粮铺后仓请人给脱了粒,脱完粒之后的谷皮麸皮她还都要。有些人买了后会回家自己脱,有些人富贵的,就直接买脱了皮的精细谷子。
所以,严妍买谷粒时向这铺子里的人问了一嘴,说是不知他们这里有没有得买脱粒的工具的。那粮铺的人就说他们铺子里头没得买,有些个木匠铺子里头兴许有,这城里不少户人家会自己做或是跟城外村子上头的人买。严妍一想还得买啊搬的,真是麻烦,就一脸的担忧,那铺子里头的见她一小姑娘,那脸憋得那愁苦的神色,就道:“我们粮铺后仓有脱粒的用具,倒是可以帮你脱一下。不过你得加些铜钱。”
严妍一听,这倒省事,就谈了个价,谈完后,人家脑袋转了个弯儿回来,问她:“丫头,你怎么不干脆买去了皮的谷子?”
严妍答:“哦,因为那个谷皮我也得留着,脱完了还得给我。”
“哦。”想着兴许她家院子里头养着鸡呢。
这家铺子里头的掌柜、帮工都挺好的,严妍还想着,不如先不要去买什么脱皮的工具了,那个等稳定下来再说,不如这阵子都在这家买好带皮儿的谷子再直接请他家帮着脱皮。
她这回买得多,掌柜的就送了她几个大小不一的麻布袋子,分别把脱皮谷粒与谷皮给装了进去。东西多,她还想着分两趟过来取货,那掌柜的问她大概住在哪个地方,一听不远,还差店里头的一个帮工给她送了一趟。
回了家后,她尝试着自己磨粉,主要是先试试那磨磨出来的细度还有自己要使的劲儿。一试,不错,自己力气也能跟得上,一天四小时供献在这上面,当头小毛驴也是可以的,不会累趴下的。
她这一天接下来的时光就光顾着磨磨了,晚上的时候,那三个归家的也晚,还带了个饼子给她。她忙得都快把吃饭给忘了,虽说以她一个现代面点师的挑剔舌头来看,这饼子,真是难吃到了极点,一团死面,虽说发是发过的,可是是不舍得放碱水还是怎的,吃得那个费劲。但是她还是很感动,要知道,就这不知所谓的一团死面饼,要卖四个铜子儿一只,这城里煮乌麦仁饭配点菜肉的一份膳也才卖5个铜钱。她们还买这个回来给她吃,她就觉得很感动,又有点着急,恨不得自己第二天就能做上生意,挣上钱。
可是不行,因为这鬼地方,既没酱油也没油,而她的买卖,将来一定得用上这两样。严妍去药材铺子买了酒曲子和碱块回来,然后把黄豆和谷皮弄一拨分离出了豆油和做成了酱油,两种做得都有点点的糙,因为器具不够,不过仔细过滤分离后,还是有相当不错的品质和成色,起码油够清透,酱油够鲜。再把所有的谷子都研磨过筛,按八比二充份混合均匀。
因为酱油得等,它也不是一日两日的就出得了的,所以严妍在等着出酱油那几日里,把些个周边细小的物件儿该买的都买齐了,以及界时开业做买卖要用上的各式器具也给张罗齐了,甚至还跑到卖菜大叔他们村上割了不少野葱回来。
到了出酱油那一日,她才和水和面,进行发面,准备着第二日买卖要用到的最关键的东西。